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3章 兄弟下罐子

  李父不想跟他做無謂的爭執,抬手道:“你聽我把剛才的話說完,我現在干不了重活,老三又不成器,做事三天張蝦,四天篩網的。

  既然你家阿貴說了,求你家給活干的船工排著隊等,我把老大老二留家里伺候我,也耽誤不了你們的事,他們以后就不跟船出去了。”

  再次躺槍的李長樂扭頭翻了個白眼,啥都能扯到我頭上。

  李桂高見他用李長貴的話來堵自己,到嘴的話也不好再說出口,“阿堂,你腿也沒啥大礙啊,

  就算你家老三不成器,還有弟妹和幾個兒媳婦伺候你,你留他們守著你也沒用啊?”

  “養兒防老,積谷防饑,父母養兒子就是為了有病有痛時,有人照顧他們。”

  李父滿眼譏諷的看著李桂高,“這話還是以前阿爸病的時侯你說的,大哥,當初阿爸為啥硬要我留下,不用我說吧?現在我腿傷了,要孩子留下沒錯吧?”

  李長樂聽后立馬來了精神,雙眼在李父兄弟倆臉上來回看。

  還有我不知道的事?阿爺病倒讓李父留下伺候?李桂高算計阿爸啥了?怎么都沒聽阿娘、阿奶說過。

  李桂高聽后想起以前的事,臉色變換了幾下,“你想留他們下來我做大伯的又有啥好說的,工錢的事我會盡力跟那邊說的。”

  “那就麻煩你了。”李父淡淡的說道。

  “你好好養著,我家里還有事,有空閑了再來看你。”李桂高忍氣說道。

  李父看向李長樂,“阿樂,送送你大伯!”

  “好嘞!”李長樂笑嘻嘻的起身,“大伯慢走,有空來家坐!”著急忙慌的把人送出去,就連忙回屋。

  “阿爸,到底啥事啊,李桂高又算計你啥了?”

  李大哥和李二哥也好奇的看著他,“是啊,我們在他家的時候,他可沒這么好說話。”

  “我十八九歲的時候的事了。”李父嘆了口氣,“盤鎮剛成立船行的時候,來村里行招船工,我也被他們挑中。

  你大伯攛掇你阿爺裝病硬要我留下來照顧他,他頂替我去船行當工人,你大伯是長子長孫,你阿爺一直都偏心他,就聽了他的,把我留下了。

  你大伯頂替我去了船行,人家嫌他做事不利索,干了幾天就讓他回來了,我也沒了機會。”

  李長樂兄弟仨聽后都氣得不行,“那你咋不找他算賬?”

  船行雖說要解散了,但生產隊的時候,一月十幾塊錢的工資,一大家子日子就好過多了。

  李父露出一抹苦澀的笑容,“我一直都被蒙在鼓里,直到你阿奶走,老大非要大辦,你二伯氣不過才說給我聽的。

  畢竟都過去這么多年了,當時曉得去揪住他給了幾拳,罵了他一頓,他自己做了虧心事,也不敢聲張,任由我打罵了一頓。”

  李長樂見三人都不吭氣,嬉皮笑臉的說道:“幸好你沒當工人,不然就沒我們了。”

  李二哥不解的看著他,“啥意思?”

  李長樂聳聳肩,“阿爸當了工人,就不會討我們阿娘做老婆,他們沒結婚,我們從哪來?”

  李大哥和李二哥瞪眼,還有這種說法?

  “吃柴坯!”李父用拐棍敲了他一下,“我那時候都十八九歲了,早就跟你阿娘定親,家里沒錢才沒辦喜事的。”

  “這樣啊!”李長樂痛心疾首,“那你不早點說,你大哥害我們做不成工人階級,看我不啐他一臉。”

  “活寶!”李父好笑的敲了他一下,“二十好幾的人了,小海再大點看著都比你穩重。”

  李長樂插科打諢一番,氣氛總算松快起來,既然已經決定不去幫船,李大哥和李二哥準備一邊淘海一邊尋摸二手船。

  李父讓他們像李長樂家一樣,去買材料回來,做地籠、蟹籠,爺幾個正說得熱鬧,李大嫂就來喊吃飯。

  冬瓜排骨湯里面還放了些蝦干,李長樂喝了一口湯,才想起早上想得流口水的豆腐燉跳跳魚。

  李大哥聽后說,想吃跳跳魚他去抓就是,吃不完的用稻草熏干放起來能吃好久。

  一家子熱熱鬧鬧的吃完飯,剛放下筷子,陳永威就來了。

  李長樂回家拿了周若楠買回來的樟腦丸,準備今晚守夜抓王麻子那猢猻。

  他和陳永威這次就帶了二十來口地籠,四人挑著裝滿了罐子的麻袋,提著水桶朝小樹林那邊走。

  走在昏暗的弄巷里,遠遠看去,就是要大干一場的樣子。

  在去的路上,李長樂把王麻子下黑手的事告訴了李大哥和李二哥,兄弟倆讓他放心去鹿城,晚上他們會守著地籠。

  他們在漁場捕魚的時候,一夜只睡一兩個鐘頭都算是正常的,晚上不睡守地籠,對他們來說一點都不算事。

  夜里的風有點大,月光被云層遮住,到處都漆黑一片。

  到了小樹林,阿發和他大哥阿富已經開始收地籠,李長樂看了一圈沒看到王老扁,看到另外兩家在下地籠,看樣子有十來口。

  “阿發,漁獲咋樣?”

  “第一網不行,就收了幾條毛毛魚,一只石蟹,第二網還好有兩只青蟹…”葛昌發提著地籠上岸,放下后和大伙兒打招呼。

  “大哥,二哥,今年的漁汛咋樣?”

  “還行!”李大哥接過他遞來的香煙,“你真打算買船淘海啊?”

  “嗯!我跟我哥已經說好了,你們這次回來歇幾天?”

  “這次回來就不去了,打算跟你們兄弟一樣,買條二手船在近海干。”

  “二手船不好找,我阿姐幫我們打聽消息,走到人家就已經賣了。”

  “慢慢來,買船的事越小心都不為過。”兩人又客套了幾句,李大哥就跟著陳永威去收地籠網去了。

  葛昌發拐了裝餌料的李長樂一下,“還是你們兄弟好。”兩個哥哥寧愿慢慢打聽買船,也沒說要他把漁船拿出來重新鑲股。

  “我們兄弟當然好咯!”李長樂睨了他一眼,“你們兄弟不也挺好?”

  “都好,都好!”葛昌發連聲應道。

  陳永威和李大哥提著地籠上岸,這次下的幾個地籠收獲不是很好,一條海鰻、幾條鰳魚,三只青蟹,兩只母蟹一只公蟹,個頭都不大。

  四人一起干,動作快了不少,十幾分鐘就把十幾口地籠全都下好,李二哥和葛昌發留下守地籠。

  三人背著小山一樣的罐子去了礁石灘,到那三人脫下衣褲,提著塑料罐朝海邊走,一波接一波的海浪沖刷著沙灘。

  下水后,冰涼的海水驅散了一路走來的燥熱,數不清的蚊蟲不停飛來撞擊頭燈。

  李大哥干這些是老手了,下好一串塑料罐后,根本不用兩人提醒,抓住浮標提起漁繩,就開始順藤摸罐。

  第一個塑料罐里就住著只望潮,還是那種一二兩一只,一口能爆頭的極品。

  他拿著望潮,激動的連聲驚呼起來,“這辦法好,多買點塑料罐回來,等把船接回來,帶去荒島下,肯定比下這兒釣的八爪魚還多。”

  李長樂笑了笑,“上次我們去的就是你帶我去過的凹槽島,島上有礁石灘,到時候我們就去那兒下罐子。”

  “難怪你大嫂眼紅,硬要我回來買船淘海,幾百個塑料罐只要能住進去一半,一天的收入都有十幾塊。”

  “還不止!”李長樂得意的說道,“像你剛才抓的極品望潮,我們送酒樓賣四角五一只。

  望潮只要是好貨,有多少他們要多少,八爪魚一次只要三十斤,他們收三角一斤。”

  李長平聽后羨慕的說:“我的乖乖,你們這次就帶了六串塑料罐,加上以前的有八九百個吧?一次只收一百只望潮,就算只有一半是極品都是十幾塊。”

  “有八百個塑料罐,以前下的兩百,隔天收一次,差不多七八成罐子里有貨,一次幾十斤八爪魚,望潮三四十只。”

  “太好了,這樣下去明年我們就有錢建新房了。”李大哥激動的將八爪魚裝水桶里,動作比李長樂和陳永威還要利落。

  兩百個罐子很快就收完,收了三十多只望潮,極品的有二十來只,八爪魚有三十來斤的樣子。

  這次帶來的十串一千個塑料罐,李大哥和李二哥下了兩百個在這邊,李長樂又下了三百,剩下的準備送到水坑那下。

  塑料罐多起來了,三人游出老遠才全部下完,穿好衣褲背著背簍往回走,在半道進入爛泥灘,在陳永威的帶領下,深一腳淺一腳的朝水坑走。

  潮水才退下不久,爛泥灘的爛泥愈發黏糊糊的,不一會兒小腿肚子上就黏滿淤泥。

  “臥槽!好大一只青蟹!”

  李長樂驚呼一聲,比他手掌還大的青蟹飛快的朝水洼逃逸。

  他拔腿沖過去,伸手壓住蟹殼將大青蟹抓起,從腰間抽出一根麻繩,快速綁好放入水桶。

  動作那叫一個利落,把李長平都看傻眼了,“可以啊阿樂,你綁青蟹的速度比我還快。”說著又指著他褲腰,“你怎么想起來把麻繩綁褲腰上的?”

  “我們遇到螃蟹搬家那次,繩子沒帶夠,弄斷了不少蟹鉗大鰲,少賣了不少錢,從那我就吸取教訓,每次出門都帶一大把麻繩。”

  “你這是還想遇到第二次啊?”

  (本章完)

  請:m.llskw.org

哎呦文學網    八十年代漁獵日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