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連偉聽了陸工的話,才知道有這個東西,不由得自語道:“難怪振東說我們也不見得用不上。”
陸工笑道:“看來高主任對于這個的應用是非常熟悉了,用詞很精準啊。不見得用不上的意思,大概是指現在用不上,不過日后技術發展了就能用了。”
這下林連偉就不懂了:“難道現在就不能用上嗎?比如用在我們現在這個彈上面,提升彈的機動性不好嗎?”
陸工笑了:“還真不行,光是燃氣舵能提高機動性并沒有什么用的,其他子系統配合不上,那這個高機動完全沒有用武之地。”
響尾蛇之所以直到AIM9X才用上燃氣舵,并且對導彈姿態控制方式進行大改,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燃氣舵本身還好,可是要發揮燃氣舵的能力,就不是那么簡單的了。
早期紅外導引頭那可憐的視場角和性能,導致推力矢量控制方式帶來的高機動性并沒有什么暖用,反而增加了系統復雜度,提高了技術難度。
導引頭看都看不見,那就暫時不要考慮追不追得上的問題了。
而且陸工說暫時用不上的原因在于,這個彈已經接近定型了,這個時候貿然大幅修改既定的技戰術性能目標,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任何子系統,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往往一個子系統的修改,很難僅僅將修改范圍僅僅限制在本系統之內,而是會影響到很多東西。
以當前正在仿制的型號為例,如果鴨翼轉向陀螺舵穩定的方案改為燃氣舵,那要改動的東西就多了。
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彈體的滾轉狀態下的控制問題,因為沒有陀螺舵了,彈體的滾轉控制沒有了。
第二個要解決的,是導引系統的控制核心部件和控制方式都要改變,原有的核心部件和方式算法都已經不適用了。
第三個,從導引系統到尾部燃氣舵的接線問題,要知道原方案,從制導系統到彈尾,是沒有任何接線的,大大降低了系統的復雜程度。
上面這幾點,可以說是搞了半個新彈,比推倒重來強點兒但有限。
總之就是,得不償失,甚至能不能有所得,都還在兩可之間。
這和高振東要求4DL裝甲車把小水管換成機槍,并加裝射手塔不一樣,這些改動對4DL的現有設計并沒有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