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69章 玄龜鎮海寶會

  “郡主,您見多識廣,不知對此番…青陽侯爺送來的‘大禮’,有何高見?”鹽商試探著開口,臉上堆滿恭敬的笑容,“商路能否借此東風再進一步?”

  “是啊郡主,這玄龜骨肉、妖血、柱材,是否能有…‘合理分配’的門路?”礦商更是直白。

  趙瑜聞言,只微微側首。

  她唇角勾起一抹極淡的笑意,明澈的雙眸望向臺下喧囂依舊的爭執場面,手中折扇輕輕展開又合上。

  如水的眼波在玄龜柱身與臺下吵作一團的官員身上流轉一圈,那笑容里有洞察秋毫的從容,也有幾分不予置評的疏離。

  張遠送玄龜入皇城,這本就是趙瑜的主意。

  此時她什么都沒說,只是笑而不答。

  但那態度,比任何言語都更具壓迫感,仿佛在無聲地昭示著,這等重器最終的歸屬,遠非眼前這群人爭來吵去便能決定的。

  幾位商賈心頭一凜,賠笑幾句,不敢再追問。

  他們清楚,這位未來的侯爵夫人,心思縝密更甚男兒,她的緘默本身就是一種答案——

  最終的話語權,豈在這些人?

  更不在他們。

  爭執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從玄龜的處置用途,爭到維護費用如何分攤,再到后續可能引發的潛在風險誰來擔責…

  雙方唇槍舌劍,引經據典,恨不得將三百年的大秦律例都翻出來駁倒對方。

  主持聯席議事的戶部尚書左遷素來以沉穩著稱,此刻額角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焦頭爛額,數次試圖調停都淹沒在更大的聲浪里。

  那六根巍峨的鎮海柱和玄龜,如同六座沉重的大山,壓在他肩上,更是壓在朝堂短暫的平衡之上。

  他不傻,這六頭玄龜和六根鎮海柱,代表的不只是其本身價值,更是東海巡獵的大勢。

  是與青陽侯綁在一起,賭他能平定東海,還是敬而遠之,不參與此事?

  與青陽侯綁在一起,風險是一旦平定東海失敗,恐怕就此失勢。

  而敬而遠之,不參與,那東海若是源源不斷寶物送來,掀起一次次浪潮,也只能置身事外干瞪眼。

  這抉擇,很難。

  終于,在一個短暫的、因雙方喘氣而出現的寂靜空檔里,左遷眼中精光一閃,深吸一口氣,果斷地將目光投向了高臺上始終超然物外的玉若郡主。

  他霍然起身,對著玉若郡主的方向,聲音洪亮而清晰地穿透了瞬間安靜下來的校場。

  “諸位且聽!”

  他先喝停了無謂的爭論,繼而微微躬身,姿態放得極低,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懇請與沉重。

  “玉若郡主,您執掌瑜遠商行與九川盟,商通四海,見識廣博,更…深悉陛下對東海及皇城安定之關切。”

  “眼下各方爭執不下,各執一詞,皆有其理。”

  敢問郡主,以您之見,為解眼前之困局,更兼妥善處置此國之重器,撫平朝野議論,使物盡其用,且不負青陽侯征伐之功,當如何處置這玄龜與鎮海柱為宜?”

  隨著戶部尚書這石破天驚的一問,整個喧囂的校場仿佛被投入了萬載玄冰之中,瞬間變得落針可聞。

  無論是臉紅脖子粗的軍方悍將,還是神色激動的工部大匠,又或是捻須冷笑的清流儒官,以及那些屏息凝神的商賈豪強,所有人的目光都“唰”地聚焦在玉若郡主身上。

  空氣驟然凝固,只剩下玄龜沉悶的呼吸聲和風吹過青銅柱孔洞的嗚咽。

  只見那煙霞色身影緩緩站起,如同玉琢的芙蓉盛開。

  趙瑜儀態萬千,對著左遷所在方向微微頷首,臉上那抹若有似無的笑意擴大了半分,不再是疏離,反而帶上了一種盡在掌握的雍容。

  她早已不是那個在西北境生活,天真無邪的嬴玉若。

  這些年在皇城,在北境長城,掌控商道,研習軍伍戰陣,她已經成長為胸中自有山河的上位者。

  瑜遠商行,九川盟,背后牽扯多少大人物,積攢多少財富,外人根本不敢想象。

  眸光掃過下方龐大的玄龜和青銅柱,趙瑜紅唇輕啟,聲音不大,卻如同帶著一種魔力,清晰傳遍校場每一個角落。

  “左尚書慮之深遠,諸位大人亦皆為國謀。玉若一介女流,承蒙錯愛,僭越思之:國之重器,公器也,當謀之于眾。”

  當謀之于眾?

  今日這場面,還不夠眾?

  在場官員武將都是微微愣神。

  左遷也是面上閃過疑惑。

  戶部與工部這一次已經請了這么多商賈世家列席,武勛與六部官員都能參與,這還不夠嗎?

  之前他與工部和戶部官員商議時候,已經是考慮再考慮,斟酌再三,早將青陽侯與陛下借玄龜和鎮海柱宣揚戰績功績的心思揣摩了。

  若不然,也不可能有這場商討。

  折扇輕輕展開,趙瑜繪著江山社稷圖的扇面在陽光下微光流淌。

  “既各方訴求皆有其由,利益攸關遍布朝野,爭執源于分配之困…何不——公之于眾,價高者得?”

  她的聲音清越而平穩,吐出的話卻如同炸雷。

  “朝廷可設‘玄龜鎮海寶會’,廣邀皇城內外世家、宗門、商號乃至友邦有資格者,列名邀請。”

  “將玄龜之骨、肉、血、皮甲,以及鎮海柱…或整或分,酌情厘定為諸般拍品,列明其珍稀之處、可用之途、受讓之權責義務,開列詳實之冊。”

  “屆時,堂正明光之拍賣,既彰顯陛下恩澤普惠、兼聽廣收之圣德,使物各有所歸,得其所哉。”

  “亦可使國庫充盈,填補征伐所耗而有余,不負前方將士血戰之艱。”

  “更能借此盛況,昭示大秦威德、東海靖寧、侯爺偉功于四方,此三全之舉,尚書大人以為何如?”

  話音落下,偌大校場久久無聲。

  左遷如遭雷擊,整個人僵在原地,雙眼圓睜,死死地盯著玉若郡主那張云淡風輕的絕美臉龐,胸膛劇烈起伏著。

  他腦海中瞬間涌過無數念頭:國庫!功績!平衡!各方壓力!還有…

  這背后可能引發的滔天波瀾!

哎呦文學網    大秦鎮天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