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十八章 沛公腰懸霸王刃

  城南,劉淮皺著眉頭:“他娘的怎么這么快就亂起來了?”

  別看劉大郎總是一副胸有成竹指揮若定的樣子,其實心下也是有些發虛的。

  歸根結底,劉淮也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大將之才,別說指揮軍隊,就連組織郊游的經驗都沒有過。

  之所以他能做到如此地步,終究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當初為了拍攝史詩電影,劉淮與一眾演員突擊學習過歷史知識。還記得當時他曾經詢問歷史教授,如何在古代打勝仗。

  那個教授說,其實岳飛已經總結出來了,就是:陣而后戰,兵之常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測識,方能取勝。

  再簡單一點就是:以正合以奇勝。

  自北伐軍一路以來連戰連捷,究其原因自然有許多。

  比如魏勝與張榮蓄勢十余年,一朝揚眉拔劍,自然不是區區數千不入流的金軍可擋的;

  再比如金主完顏亮聚集大軍在汴梁,使得地方空虛;

  再比如北伐軍進軍堅決,將高文富父子打得措手不及。

  不過這些一二三歸納成一句話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而已。

  至于軍隊建設與地方建設,劉淮全是拾取后世那支鐵軍的牙慧。

  哪怕時代不一樣,但照貓畫虎學個三成,對付不了光頭,難道還對付不了在中原立足了三十年卻依舊一塌糊涂的金國統治者?

  可話又說回來,這位在其他人眼中治軍與治政都頗有章法的劉統領,卻的確是一名對古代軍事知識十分淡薄戰場初哥。

  哪怕劉淮知道張榮已經來了,倉促之下用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之計,卻從來沒有跟張榮有過多交流,只是大約定了今日破城而已。

  全靠各自默契。

  那張榮空置二十年,抓戰機竟還能抓得如此之穩嗎?

  然而如果張榮用兵真的如此狠辣堅決,則又有另一個問題了:大宋有如此多的豪杰,是怎么淪落到半壁江山的?

  “必是我父已經破城!”

  劉淮那略微有點發散的思維,被張白魚興奮的聲音拉了回來。

  “將軍,咱們也上吧!”

  張白魚劈手從部下手中奪過飛梯扛在肩上,躍躍欲試的請令。

  只能說戰爭的確是建立威望的最快捷方法,前日張白魚還處處唱反調,而今日沒有聽到軍令,他竟是連動都不敢動了。

  “再等等。”劉淮深吸一口氣,強自平復心情:“你還記得那個石七朗嗎?此人看起來像個豪杰,他既然在當日能走卻未走,還跟著金賊入城,必然有所說法,且稍待片刻。”

  話聲未落,城中更是喧嘩。

  在城上城下的眾目睽睽之下,高文富父子竟然快步下了城頭,落荒而逃了。

  雖說他們把高字大旗留在了城頭,可這么多雙眼睛又不是瞎了,如何看不見金軍主將在哪里?

  城頭上征發的青壯當即就亂了,少數金軍甲士似乎也得到了維持秩序的命令,當即堵住城頭步梯,大砍大殺起來。

  遠遠一望,就如同金軍發生了內訌一般。

  劉淮等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只聽大門之后也響起喊殺,少頃,城門就開啟了一條縫隙。

  “李秀,與你五十騎,把城頭那旗給我砍了!”

  “張白魚,率你所部,匯合攻入城中的東平軍!”

  “其余人,隨我來!”

  命令既下,劉淮將飛梯拋在一旁,又牽過備馬將其韁繩綁在鞍側,隨即抽出麻扎長刀,當先沖了出去。

  其余人慌忙跟上。

  城門此時還是半開,劉淮驅馬來到門前,一提馬韁,胯下大黑馬唏律律嘶鳴著人立而起,兩只前蹄重重踢在大門上。

  沉重的榆木城門轟然洞開。

  門洞里,一名獨眼大漢正手持刀盾,狼狽的躲避著兩名金軍的攻擊。

  石七朗已經偷襲斬殺了兩名女真正兵,又在簽軍潰散的混亂中搬開了門栓與支木,卻又被另兩名女真甲士纏住,只能舉著大盾,勉勵支撐而已。

  此時,石七朗獨眼余光中已經見到了馬上來人,連忙高呼:“將軍助俺!”

  這人自視甚高,哪怕被圍攻,也只是說助他,而不是救他。

  劉淮也不在意,雙腿一夾馬腹,戰馬猛然躍出,憑借著這短暫猛沖的一瞬,長刀一探,刀尖就順著盔甲的縫隙,扎進了女真甲士的臂膀。

  “啊!!!你這…”女真甲士痛呼出聲。

  “嘿!”劉淮嘿然一聲,雙臂肌肉隆起,直接借著馬力將對方挑了起來。

  第二個沖進城門的李秀目瞪口呆。

  一名雄壯騎士將另一名鐵罐頭般的重甲武士挑在刀頭,這種場面不近距離親眼看見,根本無法理解那種震撼的視覺。

  之前似乎聽說過這劉大郎有霸王之勇,原本以為比得小霸王孫策就已經很了不得了,卻沒想到是真真的楚霸王。

  再想到其人在治政上的章法,頗有沛公入關中的樣子。

  楚霸王約法三章可還行?!

  就在李秀發呆的時候,羽箭從腦后射來,擦著耳邊將另一名女真甲士射翻在地。李秀回頭,只見張白魚的俊臉猙獰作色:“李秀,你沒聽到軍令嗎?愣著作甚?!堵門嗎!”

  李秀臉色一紅,為了掩飾羞赧高呼:“東海的兒郎,隨俺來!”

  東海的兒郎,也就是之前張小乙的部屬幾乎同時對著張白魚側目。

  要不是屬實沒有時間,這些甲騎高低得陰陽幾句怪話。

  不顧身側甲騎飛速奔馳,劉淮將備馬馬韁扔到石七朗手里:“上馬,帶路,去府庫!”

  倒不是劉淮準備趁機撈一把,而是北伐軍全體此時還都屬于打到哪吃到哪的流寇式團伙,根本沒有后勤這說。

  畢竟,楚州知州藍師稷支援魏勝一把軍資很簡單,但建立穩定的后勤渠道,將即將供給宋軍的糧食輸送給北伐軍,那就是另一碼事了。

  別人不說,此時的鎮江府御前諸軍都統制,已經屯駐揚州的劉锜不跟藍師稷拼命就見鬼了。

  這也就導致了北伐軍中處于坐吃山空的狀態,雖說之前繳獲了高安仁的糧草,可用于賞賜的銀錢還沒有著落。

  如果劉淮不講究一點,直接讓軍隊大掠,的確可以解決問題。

  事實上,在這個時代,除了岳家軍這種異類,其他軍隊基本上都是這么解決的。

  不分敵我,直接搶他媽的。

  搶一把,士氣軍心財貨糧草就全都有了。

  前日高安仁就是以此為指導思想,在大伊鎮干了一把大的。

  然而這不是吊民伐罪嗎?

  這不是深入敵后建立根據地嗎?

  從民間刮地皮倒是爽了,可沒有群眾支持,北伐軍這三千來人就算全是鐵打的,也得被源源不斷的金軍給撕了。

  軍資既然不能取之于民,自然就要取之于敵!

哎呦文學網    滅金伐宋,將北伐進行到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