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三章 是非功過后人說

  魏如君的膽子更大,直接扁嘴:“爹爹也不用刺女兒,女兒也知道自己本事低微,可終究也干過當壚賣酒營生。爹爹若是讓女兒去建康投奔親戚當大家閨秀,女兒確實作不來。還不如試試能不能當女將軍。”

  魏勝繼續冷笑:“好一個女將軍。你今日也算見了血了,腰桿子也直了,可這種戰場算什么?今日真正廝殺的,加起來不過千人而已!你以為見著幾個死人就是有本事了?我告訴你,真正的戰場是人為血人,馬為血馬,不拿溫水沖洗,盔甲都會被血凝住脫不下來。

  你身上的血,是敵人的,是袍澤的,還有可能是我的,更有可能是你兄弟的,你能撐下來嗎?”

  魏如君想到今早濺到臉上的腦漿,臉色白了白,胃里一陣翻涌。

  魏勝搖了搖頭:“就比如你大哥,為人輕剽無前,做事不計后果,哪怕賊眾千軍萬馬,他也敢一人一騎往里面沖。若是一直能勝還則罷了,若稍有逆勢,第一個死的就是他。阿君,我問你,你看到大郎腦袋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可還能有甚槍棒功夫?”

  魏如君小心抬頭,看向劉淮,臉色更加蒼白。

  “爹爹,我…”

  劉淮打斷了魏如君解釋,正色言道:“父親若是任我為將,當與我便宜行事之權,若事事無法自主,那我請為父親身邊侍衛。”

  話說的軟,其中的意思卻是很硬。

  “好啊,真的是出息了,一個個都是犟種。”魏勝氣急而笑,指著劉淮鼻子罵道:“與你戰陣上便宜行事之權簡單,可行官府之權分田劃地,那是官家與朝廷的權利,你怎么敢?我等出兵北伐是因為我等是大宋忠臣,而不是叛逆!”

  劉淮靜靜聽著魏勝質問,沒有回答,而是問出另外一事:“張伯是經年的反賊,他也是這么想的嗎?”

  “張敵萬前二十年一直是梁山泊的漁民,自建炎年間開始至今,就一直抗金。之間只有短短數年因為花石崗而造反。”魏勝愈發惱怒:“哪怕在淮西兵變后,秦檜那奸人構陷劉太尉(劉光世)麾下眾將時,也沒有拿此事論說!你現在…你現在竟說他是反賊?”

  劉淮默然。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想錯了。

  在他想來,張榮和他的部下都是苦大仇深的農民起義軍…事實上,后世的學者也是這么定義的…但其實,他們當官兵要比當盜賊的時間長的多。

  至于造過反,說句實話,在靖康建炎年間這就是個屁大點的事。

  別的不說,岳飛曾經待過的東京留守司,其中軍官一大半是被宗澤收攏來的反賊盜寇。

  回到張榮身上,當年他抗金大捷,趙宋朝廷賞也賞了,該給的官爵也給了,后來因為劉光世倒臺而遭殃,也屬于尋常政治斗爭。

  所以,若說張榮恨宋徽宗與貪官污吏還有可能,可若說他恨趙構,那就沒人信了。

  如果張榮和他的部下不是一心為國,怎么會在金國境內隱姓埋名以待天時,而且這么多年沒露過一點風聲呢?

  突然之間,劉淮也意識到了自己與魏勝、張榮之間的區別。

  對張榮、魏勝來說,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沒有碰到十二道金牌之前,大宋只有恩情。

  所以即便真正歷史上,宋金再次議和,逼迫魏勝放棄山東之地后,魏勝依舊為南宋戰死了。

  可對劉淮來說,南宋小朝廷放棄北伐,也就失去了中原正統的地位。

  所謂“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與金賊妥協兩立的朝廷還是漢家正統嗎?偏安于一隅的王業還是王業嗎?

  既然不是王業,那劉淮又為什么要將身家性命賣給趙宋官家呢?

  憑什么?

  就憑他姓趙?

  魏勝見劉淮沉默不語,也覺得自己語氣重了些,嘆了口氣說道:“金賊拿漢人不當人,咱們漢人的唯一依仗也就是大宋,不要起當反賊的心思,否則天下之大,沒有你的方寸容身之處。”

  魏勝了解自家義子,自動把投金的可能給抹除了。

  劉淮繼續沉默,良久之后抬起頭來,直視魏勝的雙眼:“父親,你跟兒子說句實話,若有朝一日,官家也給你發了十二道金牌,該如何?”

  饒是魏勝余怒未消,聽完這句話也樂了。

  “先不說老夫有沒有岳元帥的本事,咱們剛剛拿下漣水,現在就說開拓局面后會怎樣怎樣,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劉淮不言語,只是直視魏勝的雙眼。

  魏勝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撫須之余,竟然將眼神避到一旁,張口結舌起來。

  宗澤被拋棄在東京等死,岳飛大功將成之時被叫了回來,魏勝又有何德何能保證一定不會被趙構召回呢?

  這是一個封建時代令人絕望的困境。

  能臣配昏君該怎么辦?

  能臣要么當曹操滔天篡逆,要么學岳飛身死志滅。

  至于當諸葛亮?

  不好意思,古往今來只有一個諸葛亮,也只可能有一個諸葛亮。

  劉淮見魏勝答不出來,直接說道:“兒子要做的,從來不是什么叛逆,而是讓大宋不要再放棄北方。孩兒不怕死,可若是大事能成卻終究還是要退回來,那還不如不去北伐,說不得還能少死些人。”

  魏勝的臉色已經變得鐵青,劉淮卻依舊不管不顧,繼續誠懇出言:“反正早晚都是富家翁一個結果,真的不如早離軍伍…”

  正當魏勝被擠兌得惱羞成怒的時候,門外傳來的一聲熟悉聲音替他解了圍。

  “魏大刀,給你推薦一人,記住,本官從來沒來過!”

  劉淮聽出這是徐通判的聲音,連忙開門,卻只見他打馬而走的背影。

  廊下站著之前在簽軍營寨見過的中年文士,見到劉淮后微笑一拱手。

  劉淮一頭霧水,這不是魏勝收攏來的文士嗎?徐通判為什么又要推薦?

  魏勝皺眉問道:“閣下何人?”

  “我乃大理寺司直陸游。”中年文士繼續拱手懇切言道:“愿從魏統制這里討一個刀筆吏的職位。”

  “請!”

哎呦文學網    滅金伐宋,將北伐進行到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