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1章 絕望的衛立煌

  即將進入立夏,華北大地的風已經有了些熱氣,黃河渡口的民夫早已光著膀子開始運輸物資。

  從狂口渡、孟津渡到茅津渡大小近10個渡口集中了超過500艘渡船,無數物資剛剛開始起運。

  可若是認真觀察,你就會發現,船多、人少!

  數千被強征而來的民夫瘦弱不堪,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只是在烈日下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向著渡船搬運物資。

  黃河北岸的情況更差,中條山,中條山,顧名思義就是一條橫跨山西南部的山脈。

  既然是山脈,便有著它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人少。

  而洛陽附近也沒有足夠的民夫,按道理來說,渭河平原在長安逐漸失去他的歷史地位后,人口逐漸稠密。

  但從歷史的角度去看,無非是長安周邊的樹木都被砍伐完畢,水土大量流失導致的國都東遷。

  西漢定都長安,占據關中平原蓬勃發展,到了東漢,因為賈詡的天下亂武,國都東遷至洛陽。

  此后數百年,關中大地因為戰亂,土地得到休養生息。

  從公元192年到公元618年李淵定都長安,歷經400多年才逐漸恢復。

  再之后,便是開封、應天、建康.

  直到如今,是不是應該水土恢復,人口暴增?

  可為什么衛立煌再三敦促也只抓到數千民夫呢?

民國十八年年饉  民國18年到民國20年,北方大范圍旱災,沒有人救災,反而部分軍閥催逼糧稅、截留救濟糧。

  到如今,偌大的洛陽僅有20余萬人口,曾經繁華的兩渭平原,早已凋敝。

  更別說關中平原,一場同治回亂幾乎殺得漢人死絕。

  這數千民夫已經是盡力,過了渡河,便只能依靠各軍團自行搬運。

  可這兩年半來,守軍與當地百姓勢同水火,不少村落百姓被逼的充當漢奸。

最前線的43軍軍長已經連續給洛陽發電報:部隊僅有三日之糧,彈藥不足一個基數,手榴彈等重武器極度匱乏,藥品短缺,望司令協調一二  駐守西側夏縣的第3軍軍長唐淮源已經寫好了遺書,日寇勢大,而守軍軍心不足。

  在衛司令回到洛陽準備開戰之后,有4個團長請求后撤,全軍15000人出現了30余次,近500人的逃兵。

  當衛立煌的渡船過了黃河,天空早已密布日寇的偵察機。

  從夏縣準備進攻的第37師團師團長安達二十三有第3軍所有的防御布置圖,甚至連指揮部在哪都一清二楚。

  第5集團軍曾萬鐘在古渡口(現小浪底水電站)等待,幾個大型渡口現在已經遭遇日寇襲擾,這里較為隱蔽,不易被發現戰爭已經迫在眉睫。

  有意思的是,這里的渡口屬于杜八聯抗日民兵組織,他們見到衛立煌時比其他人態度好多了。

  “情況怎么樣?”

  衛立煌上馬后沒有去問其他情況,而是直接問情況。

  曾萬鐘搖頭:“日寇的進攻就在近日,我部中條山西側一線展開,雖占有地利,但沒有縱深,萬一這垣曲或者其他地方出現缺口,日寇打出迂回,切斷我后勤渡口”

  說到這里曾萬鐘已經不想再說,這布置跟背水一戰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長戰寬,短縱深。

  日寇又極為擅長迂回包抄,但凡有一點被突破,其他友軍想的不會是救援,而是逃跑。

  “維安說得沒錯,與其在中條山分散硬抗,不如將戰線全部收回來,然后再打出去”衛立煌扭過頭,身后的士兵的面黃肌瘦,精神萎靡。

  但曾萬鐘卻是有些吃驚,這衛司令,真的通沈?

  收回視線,衛立煌看到曾萬鐘的表情:“這是哪支部隊?缺多少糧食?”

  “呃”曾萬鐘的小心思被看穿,有些尷尬。

  衛立煌又不是某些不下鄉的總指揮,地方接待司令給他看的,就是想要表達的。

  在來之前,他還與郭寄嶠說:“你做一套撤退方案,我此去前線,若是山珍海味接待,怕是占據瞬間就要崩盤,若是粗茶淡飯,士兵面有菜色,或許還有的一救。”

  衛立煌見他沒說也不惱,徑直打馬向前,到了駐地,什么都知道了。

  身后的曾萬鐘一咬牙:“第17軍的,部隊駐守在橫嶺關一線,長期依賴當地給養,新編第2師的師長金憲章那日跟我說,他也嘗過樹皮的滋味”

  呼——!

  衛立煌勒馬停下,他閉上眼睛胸口不住起伏。

  如果一個師,連師長都要啃樹皮,可想而知士兵是什么情況。

  “文副參謀,安排一下,無論如何,先送一周的給養上去”

  可衛立煌沒有想到,這只是中條山防線上其中一個小小的問題罷了。

  當他臨時改變主意,拉著曾萬鐘悄然抵達第3軍的防線時,差點誕生徹底放棄中條山防線的念頭。

  滇軍第12師的2團駐地,本應有1700人的部隊營地竟看不到多少士兵。

  當衛立煌抵達的時候,正是第二天中午。

  駐地營房打飯的隊伍稀稀拉拉,他扭頭看向副官:“去,問問這是哪支部隊。”

  不一會兒,隊伍中的連長被副官提溜了過來,手中還端著一碗水,一個大餅。

  “哪個部隊的?”副官喝問道。

  那名連級軍官哪里見過大人物,只是看到軍銜就被嚇得雙腿哆嗦:“小的第12師2團3連連長侯平.”

  “你們連有多少人,多少支槍?”

  侯平咽了咽口水,面露難色:“這”

  “這什么?快說!”副官面露兇色,作勢就要掏槍。

  侯平縮著脖子:“全連加上我72人,60支槍”

  衛立煌聞言,扭頭看向曾萬鐘,可對方卻沒有半點羞愧之色,反而大聲幫腔:“請衛司令放心,我曾某人替唐淮源擔保,滇軍第3軍一定不給戰區丟人!”

  呼——!

  這是衛立煌渡河后的第二次震撼,他自然知道滇軍,自然知道唐淮源。

  去年來前線的時候,情況還沒有這么糟糕。

  他仰頭看天,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沈復興,這次我衛某人怕是要拖后腿了。

5月3日  距離日寇第一軍司令筱冢義男定下的進攻時間還有4天。

  稅警6團已經悄悄離開駐地,取代他們的是當地的保安營,營門口的巡邏依舊照常,只是往里運輸的糧食卻少了大半。

  消息很快被傳到了華北派遣軍司令部,多田駿站在地圖前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其他方面軍協調得怎么樣了?”

  身后的參謀長田邊盛武面露輕松之色:“回司令閣下,駐半島2個師團整合出的黑龍支隊合計4個聯隊已經過了山海關,第23軍從第38師團與104師團整合出竹內支隊5個聯隊正在津浦線上,預計已經過了濟南。”

  田邊盛武接過參謀遞來的指揮棒,點在石家莊、濟南、商丘等地:“各地支那輔助部隊合計28萬,加上華北等地駐屯軍,合計33萬大軍準備合圍豫北。”

  多田駿低頭冷笑,隨后緩緩抬起頭,露出一雙陰鷙的眼睛:“你敢救衛立煌,這支大軍就會進攻豫北,我倒是要看看,你有多忠心。”

桀桀桀  整個指揮部內響起了陰森的笑聲。

而在鄭縣的稅警總團指揮部地下室  沈復興同樣紅著眼睛盯著地圖,桌上的煙灰缸已經變成了小山,地下室的天花板煙霧繚繞,宛如地下仙境。

  老王推門而入的時候,一陣煙霧撲面而來,差點將他帶走。

  二手致命啊。

  “哎喲,我的主公喲,這是不要命了?”老王驚呼著快步走入地下室。

  有了上次怒斥王博的事件后,老王私下里經常開玩笑喊著“主公”,沈復興說了幾次沒用也就聽之任之,至少在其他人面前,老王是不會這么說的。

  見有人進來,沈復興指著陽城、濟源一線:“若是中條山有失,日寇從陽城直下濟源,進攻焦作,又當如何?”

  老王沒想到進來的第一個問題就如此棘手,他拿著文件先放在桌上,來到地圖前:“日寇不會如此不智,濟源孤懸晉南,與運城隔著中條山脈,補給不暢,如何久守?”

  可說到這里,老王頓時皺眉:“你是說,日寇虛晃一槍,實攻黃河北岸”

  沈復興扭過頭,黑眼圈極濃,但眼神卻愈發明亮了:“走,我要親自坐鎮焦作!”

5月4日  蘭封營護送沈復興與稅警總團指揮部渡河。

  同日,衛立煌返回洛陽,向重慶發報請求撤軍:

  士氣不足,彈藥糧草短缺,戰場沒有縱深,部隊恐有覆滅危機。

  委員長當日回復:至此危難之際,國際局勢詭譎,此戰關乎大局,望至少堅守15日,以待時局變化。

  衛立煌再電:能否調胡宗南部增援?

  委員長再回:已下令閻錫山部、友軍共同出兵。

  至此,衛立煌徹底絕望,他將自己關在屋子里閉門謝客。

  有警衛私下說,聽到屋子里罵得很臟,什么:,你他媽的一月份搞得皖南事變,還把軍餉、物資全停了,現在要人家出兵來救我?救你!

  他閻老西是什么東西,你不知道嗎?找他求援,那不是老壽星上吊嗎?

  有本事,你自己拿槍來打!

哎呦文學網    抗戰:通電全國,出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