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32章 謀劃安南

  回鄉的路上,沈復興看著老王手里的一箱子銘牌,心中也有戚戚然。

  火車外的景色不斷變化,這是滬寧線修復之后,杭州回寧波最近的路線。

  淞滬會戰最激烈的時候,滬寧線幾乎是每天都在搶修。

  早上修完,中午炸,下午修完,第二天繼續炸。

  不過,這一切隨著兩次空戰的勝利,被悄然改變。

  比如現在,天空中出現了超過30架新式飛機的身影。

  那是從北面千里運輸過來的,大量的新式戰機打得日寇已經不敢輕易發動大規模轟炸與襲擊。

  只是因為燃油與訓練不足,取消了日常巡邏,改成不定時大規模反襲擊。

  這也是高志航提出的制空權存在學說!

  很奇葩?

  并不是,就如同那一次的特種作戰,雙方心照不宣。

  但日寇卻開始在國內大規模制作防毒面具,要求配發到每一名士兵。

  在此之前,防毒面具的配備率只有一線作戰部隊,不包括補充兵、輔助兵種。

  而幾次大規模空戰后,伴隨著日寇空軍的失利,他們只能一改以往的大規模襲擊,變成零星襲擾。

  當然,更多的還是要求開發新的飛機。

  火車在寧波站緩緩停下,也就是如今的海曙南站。

  這座興于1912年的火車站,迎來了未來百年后的客人。

  沈復興有些激動,當他穿著軍裝下車時,周圍人看向他的眼神有敬畏,有尊重,也有害怕。

  熟悉的地方,陌生的建筑。

  在警衛們的開路下,無關人等都被強行推開。

  老王與小滿左右攙扶著身體還沒完全恢復的沈復興緩緩向前,不多幾步,遠處就有一群衣衫光鮮的商人沖來。

  “沈老板,哦不,沈長官!哎喲,這回鄉也不說一聲,老朽等人還在三江口等您的船呢!”

  為首是商會的張會長,自然不是紅幫的,是本地的三江商會。

  沈復興熟絡地一拱手:“交代不過(不好意思),海上不安全,沈某臨時換的火車。”

  媽的,你們都知道我要坐船來,我還能活著到三江口?

  “是了是了,我等在東福園擺了酒席,還請沈長官賞臉老朋友見面,今天青青小姐也在”張會長想要湊近低語,卻差點被小滿腰間的配槍嚇出魂。

  沈復興本想拒絕,但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便答應下來:“誒,這次,小弟請客,諸位老大哥上次共同幫我,我可是記著的,不過傷病未愈,酒是不能喝了。”

  張會長連連稱是,聽著對方沙啞的聲音,明顯虛弱的身體,他們自然明白。

  一行人上車前往位于三江口外灘邊上的東福園飯店,這座兩間三樓的飯店,不遠處就是甬江,碼頭上的船只停的滿滿當當,大多是不敢出海的。

  只有那些掛著其他國家國旗的船只,在裝滿貨物后,鳴著汽笛離開。

  沈復興一行寧波,早就通知了浙東守備司令。

  所以前面一軍車的警衛,身后兩輛轎車在這個以黃包車為出租車的年代,極為惹眼。

  沈復興下車時,不斷有圍觀的人群喊出他的名字。

  報紙上都登了好幾回,他早已是全國的名人了。

  這邊東福園的老板還來不及上前打招呼,持槍的警衛們就已經開始驅散人群,并端著槍直接沖進去搜查。

  那架勢,比奇葩影視劇里的軍少好不了多少。

  可只有沈復興自己知道,現在有多少人要殺他!

  “諸位見諒,我這腦袋,現在可有些值錢。”沈復興向著四周拱手。

  百姓們一邊被驅趕著,一邊大喊:“沈將軍,阿拉曉得的!”

  “非錯!阿拉曉得,去了去了!”

  “別哄熱鬧了,游六門吶?回家去!”

  周會長深深看了眼百姓,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

  入席之后,沈復興以茶代酒,敬了一圈本地的老板們。

  如今他也是能夠坐主位的人了。

  這頓飯,可不是那么好吃的,才上來一道雪菜黃魚,就已經有人開始試探:“沈長官,聽說,部隊要撤到杭州啊?”

  “沒錯,接著還要撤向金陵,我明后天也要回金陵,部隊等著我呢。”

  眾人心中一涼,看來是敗了。

  立馬又有一人低聲問道:“那這里?”

  沈復興仔細回憶了一下,似乎因為交通與自然資源的原因,小鬼子直到1941年才向寧波進攻。

  畢竟這里什么都不產。

  農田都少得可憐,除了一座巨大的四明山,什么都沒有。

  “你放心,部隊撤退的時候留下了大量游擊隊,這四明山,可保我寧波至少4年平安!”

  哦!?

  眾人先是一喜,可隨后又心中一暗,4年后怎么辦?

  生意怎么辦?

  誰知道4年真的假的?

  沈復興見他們這幅模樣,也不說話,就這么吃著熟悉的家鄉菜,連飯也吃了兩碗。

  這是他兩個多月以來,吃得最好的一頓飯。

也就后世普通百姓300塊的標準  終于,一陣討論之后,眾人看向了張會長。

  后者無奈,只能開口:“沈長官”

  “誒,叫我維安就行,諸位幾個月前幫忙,我可是都記著的。”沈復興朝眾人一拱手。

  可他們哪里敢接,沈家的買賣都賣給了他們,換成了從申城走私或者黑市來的槍彈,在座的幾乎都掙了不大不小的一筆錢。

  商人么,總是逐利的。

  可對方現在成功了,這些利潤,就有些難以下咽了。

  “維維安老弟,那些沈家產業,我們我們都替你保管著呢,這不是等你回來,我們好再賣..交還于你。”張會長艱難地說道。

  沈復興抿嘴點頭:“倒也不必,管家老了,不好打理。”

  “我們可以,不用您分心,每年利潤照常奉上!”張會長這是學會搶答了。

  “不必。”沈復興擺了擺手,看著一桌子人發白的臉色,覺得有些好笑:“諸位真不必如此,當初典賣產業,雖是賤賣,可大家還是看在家父的份上,留了一手,沈某自是省的,那些槍彈,若非諸位,沈某也無從購買。”

  “所以這人情,沈某倒不是開玩笑的。”

  說到這里,眾人心中稍安,不少人更是看向張會長,眼里充滿感激。

  當初還是他力勸眾人,大家這才各自松了松口,沒有大口吞下沈家的產業。

  留了一線余地。

  “老朽慚愧!”張會長端起酒,自罰了一杯。

  眾人紛紛跟上。

  沈復興知道,這就是權利與地位帶來的,是槍桿子帶來的。

  果然令人著迷。

  但他很快便將這個情緒拋諸腦后,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所以啊,這頓飯,我把這個人情還給你們。”

  眾人立馬豎起耳朵,這可是商機啊。

  “知道安南嗎?”

  “那個法蘭西的殖民地?”張會長見多識廣,率先說道。

  沈復興沖他豎起大拇指:“就說張會長您厲害,果然。這安南啊,如今叫印度支那聯邦,分成北圻、中圻、南圻,我啊,要你們去北圻、還有南圻開廠做生意。”

  “很快,東海也好,南海也好,怕是都沒辦法行船了。”

  “雖然寧波這局面能再維持幾年,可往后呢?”

  “要下南洋,但不要遠離神州,我與張發奎司令交好,到時候讓他替你們安排。”

  “別的什么都不干,就種糧食賣回國內,我保證你們各個都能當沈萬三!”

  沈復興說著,心里卻有別的主意。

  現在出海口是斷了,只要掌控印度支那聯邦的商業,就有機會重開海路,這可比走野人山靠譜多了。

  等巴黎淪陷,那里很快就會變成日寇的殖民地,這些商會的人又可以幫忙制造宣稱。

  “這種地就能掙錢?”眾人有些不太理解。

  可沈復興卻淡淡一笑:“那里一年三熟,而且全是上等田,不需要開墾!”

  嘶——!

  亂世的糧食,一年三熟?

  眾人已經聞到了金錢的味道。

  “還能做進出口的貿易,不受日寇阻攔!”

  嘶——!

  重開海運貿易?

  這下,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什么明路,這簡直就是財路啊。

  可也有人擔心:“那邊的地方武裝”

  “我讓稅警總團假扮民兵武裝過去!”

  這時候,官兵私用比比皆是,不用才會被當做異類。

  還有人小聲嘀咕:“萬一小鬼子也打過去.”

  “那不正好.不是,咳咳,我來協調,分李宗仁一成干股,有桂系出兵,你們怕什么?”

  有道理,不綁定有兵權的,這生意做得不安生。

  一小時后,酒席結束,眾人皆笑意盈盈地離開。

沈復興同樣笑得很開心,商會提供了30萬大洋,作為預先分紅  這時候,沈復興只有一個想法,趕緊回家。

  過去,車馬很慢,姚江邊上的剛收割完的稻田還沒燒荒,與遠處的夕陽一起,一起迎接著他的回家。

  老遠,他就看到了道路盡頭的牌坊。

  再往里開,汽車已經很難通行。

  與警衛們一起下車后,沈復興就再也走不動道了。

  密密麻麻的鄉親們接到消息,全部站在鎮口,眼巴巴的看著他這一行人。

  竟全是期盼!

  忽的,一聲遠遠的問候讓沈復興踉蹌著再也站不穩。

  “沈老爺,我家大郎已經進了祠堂,二郎今年剛滿18,這次您就帶他去吧!”

哎呦文學網    抗戰:通電全國,出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