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86章 ?只要西班牙無敵艦隊來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1864年9月,秘魯首都利馬西北20里開外,卡亞俄港的唐人街——“鵝城”,正籠罩在一片肅殺的氣氛中。太平洋的海風卷著略帶些咸味的空氣,吹過土樓大教堂高聳的夯土墻。這座由華工與印加勞工合力建造的堡壘,比起3個月之前又大了一圈,原本的土樓已經成了個核心堡,外圍還壘了外墻,挖了壕溝。還在南邊正懟著利馬城、皇家費利佩堡壘和圣羅莎炮臺的地方打來兩排木樁,拉了鐵絲網,還在鐵絲網后面修了十八個機槍堡,把那十八挺天歷13年多管槍給架上去了。

  經過這一番建設,“鵝城”這邊現在就是“南美革命的中心”,印加天國的“永安城”了!

  此刻,在土樓之外,數萬人聚集——印加農民、華工、印歐混血,甚至還有從利馬逃出的白人老爺的印加奴仆。他們全都頭裹紅巾,手持砍刀、長矛,還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背著洋槍,槍管上的刺在陽光下寒光閃閃——看上去可比當年的印加帝國的軍隊強太多了!那些洋槍可不是一般的洋槍,而是“梅得因墨西哥”的密西西比線膛槍,利馬城內的秘魯白人老爺兵都沒那么好的裝備。

  那幫老爺兵有西班牙母親的時候,那是“南美洲首府”的大爺,沒了西班牙母親,那就什么都不是,手里頭的滑膛槍都夠得上古董了。

  不過利馬城西的圣羅莎炮臺上還是有點好東西的,那里擺著12門從英國進口的布萊克利炮,其中8門是12磅炮,4門是20磅炮。這可是能打開花彈的后膛炮,可不容易對付。

  所以在舉起反旗后的3個月內,曾水源并沒有去攻打利馬城,也沒有去碰圣羅沙堡壘,而是一邊增筑“鵝城”堡壘區,一邊派兵掃蕩利馬北部的印加人的村莊和白人莊園。通過分田分地和復興印加這兩張大牌對印加人進行動員,同時擴大“印加革命根據地”。

  到現在,印加天國已經控制了利馬北面的幾十座莊園和村莊,掌握的印加人、印歐混血人口超過了20萬!

  另外,在欽查群島挖鳥糞的華工也被真約派發動了起來,奪取了欽查群島附近的小港口帕拉卡斯,在帕拉卡斯建立了根據地。從而一南一北,對秘魯首都印加形成了夾擊之勢。

  土樓頂端,一面嶄新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玉米十字旗”,金黃的玉米穗盤繞猩紅十字,旗角繡著太平天國的云紋,中央的十字之上,則是印加太陽圖騰。

  十二門拿破侖炮一字排開,炮口對準利馬方向。炮手們早已裝填完畢,只等一聲令下。

  曾水源、馬師爺、曼科·卡帕克并肩而立。曾水源身著紅袍,腰間別著一把跟隨他多年的太平刀;馬師爺戴著金絲眼鏡,手里捧著一本做舊的《尚書》“古卷”;卡帕克則穿著印加王族的駱馬毛短衣,披著大斗篷,頭上卻戴著太平天國的黃色風帽。

  “轟!”十二門火炮齊鳴,禮炮聲震徹云霄,似乎要宣告新時代的到來。

  曾水源踏上高臺,紅袍被風卷起。他從馬師爺手里接過《尚書》古卷,高高舉起,嗓音沙啞卻穿透人群:

  “殷商遺民,跨海東渡,立國于安第斯山巔!”

  臺下瞬間就是一陣低聲喧嘩,印加人面面相覷——完全聽不明白,而華工則低聲議論。

  曾水源展開書卷,指向一段記載:“《尚書·禹貢》有云:‘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武王伐紂后,殷人不愿為奴,渡海而去,至東洲,與土人混居,遂有印加,印加者,殷家也!”

  當他說完這段“殷人東渡”的傳說,馬師爺就張開喉嚨,用西班牙語嚷嚷開了:“印加的同胞們,根據中國的古書《尚書》、《周書》、《殷書》記載,在距今大約3000年前”

  馬師爺解釋完了“殷人東渡”,趁著底下的印加人沒反應過來,就抬手指向遠處的利馬城:“西班牙人奪我田畝,掠我妻兒,今日天父降旨——印加天國當復殷商之土,行周禮之制,均田免賦,天下大同!”

  華工振臂高呼:“殺妖!”印加人則以克丘亞語應和:“自由!!”

  望著底下一片沸騰的情景,印加人的“人王”曼科·卡帕克,也站上了高臺,大聲疾呼道:“帕克·阿馬魯的鮮血并未冷卻!白人用火槍奪走我們的黃金和土地,把我們變成了受壓迫的奴隸——今天,印加天國要把田地分給每一個勞動者,無論他是印加人、印歐混血,還是華人!印加天國將要依照《自由和土地》均分土地!”

  底下又是一片歡呼,卡帕克拔出太平刀,高呼道:“真約派即印加之魂!明日日出時,三萬圣兵分兩路——一奪取皇家費利佩堡壘和圣羅莎炮臺,一路攻打利馬城!我們要用殖民者的鮮血澆灌印加天國的自由之花!”

  夜色如墨,利馬城墻上的火把在風中搖曳,映照出三張陰沉的面孔——秘魯總統佩澤特、陸軍部長加爾維茲、西班牙公使帕雷哈。他們站在城垛后,死死盯著遠處的圣羅莎炮臺。

  炮臺方向,火球不斷騰起,爆炸聲沉悶地滾過平原。那是印加天國的拿破侖炮在轟擊要塞外圍工事,每一次炮擊都讓城墻微微震顫。而要塞的十二門布萊克利炮也在努力還擊,但本來應該擁有更高射速的后膛炮,現在卻只只能每隔五分鐘才摳摳搜搜的打上幾發。

  “皇家費利佩堡壘只有一千守軍…”加爾維茲攥緊望遠鏡,手掌微微顫抖,“他們的布萊克利炮備彈不足,最多再撐三天.”

  英國人的布萊克利炮要價昂貴,而所使用的炮彈更貴——這種火炮使用的是一種非常少見的“漸縮式膛線”,必須使用特殊工藝制造的炮彈。而這種炮彈又只有英國、美國(北方)才能生產。產量低,成本高,價格自然不便宜,秘魯人為了省錢,每門大炮只買了80發炮彈,其中一半還是實心彈。

  這種火炮的精度很高,射速又快,用來打軍艦時當然很好用——一艘軍艦挨上幾十發怎么都不行了,但是用來打步兵可就不夠看了。才幾百發炮彈,能打死多少人?

  佩澤特總統的嘴唇顫抖著:“如果圣羅莎陷落,利馬就要被圍困了…”

  帕雷哈公使突然冷笑一聲,拍了拍總統的肩膀:“別擔心,西班牙無敵艦隊已經在路上了!”

  佩澤特猛地轉身,眼中閃過一絲希望:“我們的祖國母親…還有無敵艦隊?”

  “當然!”帕雷哈昂起頭,驕傲地說,“我們有全世界第三強大的鐵甲艦——7350噸的‘曼努西亞’號!另外還有一艘3200噸的蒸汽巡洋艦,還有十艘噸位更小一些的戰艦,正在全速趕來!”

  加爾維茲低聲問:“多久能到?”

  “最多兩周!”帕雷哈斬釘截鐵地說,“只要無敵艦隊一到,這些叛軍就會像螞蟻一樣被踩死!”

  與此同時,在麥哲倫海峽的驚濤駭浪中,西班牙最后的“無敵艦隊”正艱難前行。旗艦“努曼西亞”號的艦橋上,海軍上將卡斯特霍緊握著黃銅望遠鏡,觀察著前方領航的“維拉科查”號。這艘3200噸的蒸汽護衛艦正在浪谷中起伏,煙囪里噴出的黑煙被狂風吹散。

  “報告上將!‘雷索盧西翁’號又掉隊了!“通訊官的聲音淹沒在蒸汽機的轟鳴中。

  卡斯特霍輕嘆一聲,這支號稱“無敵艦隊”的遠征艦隊,實際上是由一艘嶄新的鐵甲艦、一艘半新的蒸汽護衛艦、一艘蒸汽運輸艦和幾艘老舊帆船拼湊而成。

  其中的“努曼西亞”號是艦隊唯一的驕傲,7350噸的鐵甲巨獸,擁有40門重炮,是當今世界排名第三的強大戰艦。可惜整個西班牙只有這么一艘。

  而3200噸的“維拉科查”號也還可以,雖然沒能鐵甲,但好歹是一艘蒸汽艦,只是32磅炮滑膛炮實在有點不夠看了。

  至于掉隊的“雷索盧西翁”號,則是一艘2800噸的風帆戰列艦.

  幸好還有“努曼西亞”號!卡斯特霍上將心想:“它畢竟是世界第三.只要不遇上兩條勇士級,它應該就是無敵的!”

  三天后,卡亞俄港附近,圣羅莎炮臺的守軍正在做最后的抵抗。

  “上尉!南墻被突破了!”一名士兵跌跌撞撞地沖進來,軍服上沾滿了火藥灼燒的痕跡。

  羅德里格斯抓起最后一發炮彈,20磅的彈體在他手中沉甸甸的,威力應該也不小,可惜是最后一發了。

  ”裝彈!”他嘶吼著,炮手們用撬棍將炮彈塞進后膛。當炮口噴出火舌時,遠處傳來一陣歡呼——印加天國的紅巾軍已經突破了最后一道防線。

  羅德里格斯透過硝煙看到頭裹紅巾的印第安人和華人已經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嗷嗷叫著沖了上來。

  “這群該死的魔鬼”他喃喃自語,摸向腰間的左輪手槍,然后把手槍朝“魔鬼”們丟了過去,并高舉雙手,大聲呼喊:“別開槍,我投降!”

  遠處,印加天國的陣地上,馬師爺輕輕放下了望遠鏡,對身邊的曾水源說:“大主教咱們贏了!”

  “還沒有”曾水源搖搖頭,“圣羅沙炮臺的炮彈肯定打光了,咱們的12磅炮又打不動西班牙人的鐵甲艦,所以.接下去就看咱們的太平洋艦隊的了!”

說著話,他將目光轉向了西面的太平洋洋面,幾道黑煙,正在大洋上隨風緩緩飄散  請:m.badaoge.org

哎呦文學網    大清要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