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零六章 羅馬城下

  “這里就是西海。”

  “當地人稱之為地中海。”

  海岸邊,林道遠眺風平浪靜的大海,心情大好。

  “萬里西行,已經是走過了九十九步。”

  “終于是即將抵達歐羅巴。”

  來自各個不同小團體的人。

  各路渴望復國的楚國貴族,追求軍功提升地位的秦軍,準備在歐羅巴傳播正道之光的腐儒,來自大秦各地的野心家,罪犯,贅婿等等。

  得知消息之后,也是歡聲雷動。

  如此漫長的行軍,可算是即將見著終點了。

  而在龐大西行隊伍的身后不遠處,則是一座為濃煙與烈焰所籠罩的城市。

  這是塞琉古帝國最后的榮耀,塔爾蘇斯城。

  繼承了亞歷山大大部分遺產的塞琉古,正處于中土遷徙團隊的行進道路上。

  在帕提亞滅亡之后,塞琉古也進行了堅決的抵抗。

  可他們的軍隊,卻無法戰勝遷徙團隊。

  引以為傲的小圓盾加數米長槍的長槍陣,被秦軍的強弩射成了篩子。

  寄予厚望的鐮刀戰車集群,遭遇了百噸王的沖撞與碾壓。

  至于投矛手,投石手,弓箭手這些遠程,在全員皆甲的西行團面前,就是個笑話。

  戰爭的失敗,結果就是國家覆滅。

  最為讓塞琉古的王,所無法接受的是。

  他在尋死之前,得知這并非是什么東方大國的正規軍,而是一支遷徙團!

  這位塞琉古的王,被活活氣死了。

自己的國家,竟然被一群遷徙的給滅了  包括安條克在內的幾乎所有城市,都遭到了項羽的屠城焚城。

  至于原因,當然是為了掠奪財富,抓捕美人與工匠,清除潛在的威脅。

  項羽已經殺紅了眼,可林道卻是不管不顧,好似壓根沒見著。

  “此地向南。”

  林道伸手指向了南方“是托勒密王朝的西頓,大馬士革,耶路撒冷等城。”

  “一路沿著海岸線行軍的話,最終會抵達托勒密王朝的核心之地,尼羅河三角洲。”

  “不過他們的運氣好,我這次走北線,不走南邊。”

  “等到了羅馬分家之后,你們就要認真對待了。”

  北線,就是直入小亞細亞,也就是安納托利亞半島。

  此時這片土地上極為混亂。

  希臘殖民者修建的城市,塞琉古在這里殘存的據點,自塞浦路斯不斷渡海北上的法老軍隊,本都與亞美尼亞的掠奪者,甚至隔海相望的色雷斯與馬其頓,都有在這半島上修建自己的殖民據點。

  無數的勢力互相攻伐廝殺,戰火綿延不絕。

  然后,林道帶領的西行團隊來了。

  “不要跟我說話,我不想聽你們說什么。”

  “要么投降”

  “要么就去死!”

  一路上遇到的城池與村鎮,民眾奴隸貴族又或者是軍隊。

  不分種族也不管王國所屬,不投降的,統統交給項羽處置。

  至于投降的,則是與沿途收羅的戰利品集中在一起,一路攜帶跟隨。

  所有的這些奴隸,都將在抵達羅馬之后,進行分配。

  西行團隊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橫掃了小亞細亞半島。

  一路往西北方向前行,最終抵達了海峽。

  海峽對面就是拜占庭,現在被色雷斯人給占據。

  “小小的海峽卻是能卡住大軍艦。”

  林道尋著了最為狹窄的地方,從現代世界運來鋼結構浮橋模組。

  二把刀的徒弟們,指揮大批奴隸上前架設。

  各種落水,笑話,以及事故自是層出不窮。

  好在最終還是修建起來,延伸向了對岸。

  可卻是在最后的一段,遭受到了對岸色雷斯人的襲擾與阻撓。

  干活的奴隸們,死傷了一大批。

  消息傳到林道這兒,他把裝甲車開到了岸邊。

  達達尼爾海峽,現在的名字被林道定位楚河海峽。

  最窄的地方,只有一公里出頭。

  裝甲車的速射炮,打出成片的高爆彈落向對岸,噼里啪啦的轟鳴聲中,對岸那些射箭的,舉盾牌的色雷斯人,幾乎都被籠罩在了硝煙之中。

  待到幾輪打擊過去,再也沒有色雷斯人敢于上前阻攔。

  “項羽”

  站在裝甲車上觀察對岸的林道,放下望遠鏡看向了不遠處的項羽。

  一個眼色過去,項羽立馬就明白了。

  “渡楚河”

  “屠城!”

  烈焰之中的拜占庭城,被林道更名為新雷州。

  經過討論與推薦外加投票,一位來自楚國的貴族,得到了此地作為封地。

眾人也是稱其為  之后一路向西,橫掃馬其頓色雷斯。

  路上奪取的土地與城池,則是開始分配給一眾楚國貴族們。

  這不但讓同行的秦軍看的眼熱發燙,也讓還沒輪到分配的楚國貴族們,直接把項羽給圍了起來。

  你可不能再屠城了!

  以后都是我們的封地!

  一路抵達阿爾卑斯山脈腳下,進入了意大利范圍。

  此時羅馬帝國,正在與漢尼拔進行殊死決戰。

  北部城池多已淪陷為翻越阿爾卑斯山而來的漢尼拔之手。

  面對突如其來的東方人大軍,這些北方城市基本沒有抵抗就選擇了投降。

  從這里開始,就沒再分封。

  因為這片最為肥沃的土地,是預留給項羽的。

  既然能投降漢尼拔,當然也能投降同樣是黑色頭發的東方人。

  古代歐羅巴,黑頭發才是最尊貴的。

  所謂金發乃至于棕發,其實都是蠻族。

  坎尼會戰之后,一直處于被動挨打局面的漢尼拔,主動來拜訪。

  “我們自東方而來。”

  確認了漢尼拔并非是布萊克人,林道頷首“我們為了征服而來,沒有合作。”

  漢尼拔精心準備的禮物與說辭,全都成了擺設。

  不讓他開口,林道繼續言語“我軍即將南下羅馬,與羅馬軍團進行決戰。”

  “是否要投降,你可以在一旁旁觀。”

  “大戰過后,你再做決斷。”

  此時的羅馬,在遭受了坎尼會戰的慘敗之后,依靠其本土作戰的優勢,以及公民制源源不斷的進行補充,已經是逐漸恢復了實力。

  有關東方人的消息,他們也有聽聞。

  畢竟隔著亞得里亞海對岸的馬其頓王國被滅,其國王渡海逃亡而來,告知了此事。

  元老院與執政官們,還試圖派遣使者聯絡東方人,一起對付可惡的漢尼拔。

  結果,使者剛出去就回來了。

  帶來的消息是,漢尼拔與東方人一起渡過了盧比孔河!

  毫無疑問,這是奔著羅馬城而來。

  元老院授權執政官馬塞拉斯,帶領重新組建的眾多羅馬軍團迎戰。

  之前在坎尼戰役的時候,羅馬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近二百名元老,數十位軍團將校,多名執政官與八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可他們依靠著公民制,在短時間內又重建了軍團,選出來了新的元老與執政官。

  新的執政官,選擇將軍權交給了于戰爭之中嶄露鋒芒的年輕人,大西庇阿。

  近十萬羅馬軍團,出城北上迎戰。

  整個羅馬城,幾乎所有公民男丁全都出征了。

  當被逼著當前鋒的漢尼拔,派遣出自己的戰象的時候,大西庇阿命令前線的軍團鼓角齊鳴,利用巨大的噪聲驚擾了戰象。

  漢尼拔軍的戰象受到驚嚇,有的停滯不前,有的轉身向自己的戰陣沖去,還有的受羅馬軍的投槍擊傷后逃跑。

  大西庇阿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命令騎兵迂回包抄,同時將各個軍團的兵力集中起來,向漢尼拔軍正面猛攻。

  一鼓作氣,終于取得了勝利。

  當羅馬人歡呼雀躍的時候,一支前所未見的龐大軍團,出現在了他們的視線里。

  隊列森嚴,裝備精良的秦軍。

  規模龐大,氣勢沖天的楚軍。

  秦楚聯手,一起對戰羅馬軍團。

  大西庇阿不了解東方人的實力,有意撤退修整。

  可卻是被元老院的元老們所拒絕。

  元老們向著軍團士兵,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

千言萬語總結到一起就是  “公民們,你們的身后就是羅馬城!”

  士氣高漲的羅馬軍團,浩浩蕩蕩的舉著鷹旗,結陣上前。

  毫無疑問,他們首先遭遇到了秦弩的洗禮。

  羅馬人的巨盾與盔甲,幫助他們抵御了大部分的弩矢。

  兩邊接近之后,面對秦軍楚軍的長戈長戟等兵器的抵刺拍打,羅馬人的龜甲陣難以靠近。

  就算是有少部分靠近的,也為秦楚聯軍的銳士所阻擋。

  直到此時,羅馬士兵方才驚覺,對面竟是如此的精銳。

  入目所見,所有人都穿著成套的鐵甲!

  他們的短劍,壓根就破不了防。

  至于標槍,仍在對面身上,也沒太大的用處。

  眼看著戰線僵持,大西庇阿心急如焚。

  他敏銳的察覺到,事情要向著惡化方向走。

  緊急時刻,他派出了輔助騎兵迂回包抄,試圖復制之前擊敗漢尼拔的過程。

  結果,等候多時的項羽,親自帶著騎兵反突擊。

  不但一舉打垮了羅馬人那本就不強的騎兵,更是順勢沖入主戰場,切割包圍了諸多羅馬軍團。

  身為兵形勢的代表人物。

  在萬里征程之中磨礪出來的項羽,不斷的迫使羅馬軍團的龜甲陣,出現疏漏與破綻。

  他能精確的抓住機會沖過去,擊垮這些龜甲陣,跟著就是追殺潰兵。

  形式急轉直下,羅馬軍團不可避免的陷入慌亂。

  有人想退兵,有人想逃跑,有人想抵抗。

  如此一來,混亂就隨之出現,而且越來越大。

  項羽能精準的抓住這些機會,如臂使指的帶著騎兵們將敵軍的潰散擴大化,進而帶動整個戰線的崩潰。

  當羅馬軍團再也無力維持龜甲陣,四散潰逃之后。

  這場決戰也就隨之分出了勝負。

  殺紅眼的項羽,一路追殺到了羅馬城下!

哎呦文學網    諸天:從時空商人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