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五十五章 那裝榨菜的袋子,不能吃~

  “這里就是街亭”

  “果真的地如其名”

  “一條街,盡頭一口井,井上搭個亭。”

  街亭,又叫街泉亭,俗名漢街城。

  此地扼守在番須道的山谷咽喉之地。

  來到此處方才知曉,這里實質上只不過是一處簡陋的村鎮,頂多有些圍欄柵欄壕溝。

  一條略顯破敗的道路橫穿整個鎮子。

  這條破路的盡頭,是一口由木頭都已然腐朽的亭子遮蓋的,水源旺盛的泉眼。

  聽當地人說,這口泉眼無論冬夏都會源源不斷的出水,當地人稱為龍泉。

  “這里山高谷深,地勢險要。”

  林道環顧四周“而且南邊因為有關隴道的存在,導致這里在非戰時狀態下,除了番人之外也很少有人通行,人口也是稀少。”

  “沒有商旅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沒有錢。”

  “沒錢,當然建不了城。”

  “也不對。”林道環繞著這座鎮子走了一圈。

  最終發現,在鎮子外圍的確是有一圈城桓的殘余。

  詢問當地人之后得知,這里之前曾經是街泉縣的縣治所在。

  可那已經是西漢武帝時期的故事了,三百多年前的往事。

  后來此地改成了略陽縣,縣治也搬去了略陽。

  至于這里的城墻,之前的確是有一圈土坯的。

  可是多年來,在反反復復,沒完沒了的羌人叛亂之中,已經是被徹底拆毀。

  因為沒錢也就沒有重修城墻,只能是用柵欄壕溝守備。

  林道仰頭看天。

  望著天上諸多云團,他的心中若有所思。

  “羌人”

  收回目光,林道又看向了大山。

  羌人對中土的襲擾,可不是兩晉時候才開始的。

  實際上,早在兩漢時期,羌人就不斷的襲擾中土大地。

  桓靈二帝時期更是達到了巔峰。

  東漢朝廷幾乎年年都要對羌人動兵,軍費都是多少億的支出。

  這街亭被當地人稱為漢街城,乃是這羌人云集之地,少有的漢家聚集之所。

  因此,每逢附近的羌人叛亂,總會有羌人跑來攻打。

  次數多了,城也就毀了。

  “馬謖上山,想來是覺得這位于大道上的破街受不住曹魏精銳騎兵的沖擊。”

  “想著居高臨下,先行廢掉曹軍騎兵的機動力,畢竟不能騎著馬去攻山。”

  “而且有大軍在側切斷糧道的威脅,曹軍也不敢直接沖走。”

  打量了四周的環境,林道自己做出了一番推斷。

  至于究竟是否真的如此,等晚上吃過飯,去尋馬謖聊聊。

  問問他‘若丞相命你為主將,領一萬兵馬駐守此處,當如何應對曹軍來襲?’

  蜀軍安營扎寨,砍伐樹木,打水做飯。

  諸葛丞相甚至還將本就不多的鎮中百姓,都給送走遠離戰場。

  吃過晚飯,諸葛丞相借走了筆記本電腦,打算帶著姜維去看前世今生。

  林道則是尋著了馬謖,詢問他若是為主將,此地當如何防備云云。

  被諸葛丞相稱為神物昆侖鏡的筆記本電腦,可不是誰都能看的。

  到如今,也就是丞相自己與趙云看過。

  按照諸葛丞相的說辭,這就是泄露天機。

  除非是林道這邊修道之人,否則旁人看的多了必然折壽。

  對于這個說法,林道自是嗤之以鼻。

真若是如此,那現代世界里誰還敢賣電腦誰還敢拍電視劇  馬謖的回應,大致上也是差不多。

  畢竟曹賊兵強馬壯,這山谷大道上又無險可守。

  “硬碰硬不是好辦法,自當出奇謀。”

  聽完馬謖的述說,林道沉默片刻之后,目光看著他說。

  “山上沒水。”

  原本還躊躇滿志的馬謖,瞬間安靜下來。

  人能堅持幾天不吃飯,可兩三天不喝水就扛不住。

  馬謖蹙眉想了想“可派人下山取水。”

  正所謂有山有谷必有河。

  水往低處流,山里的水匯集起來,涌向位于低處的山谷,形成了一條條大小不一的河流。

  “我若是魏將,見你大軍主力駐扎山上,必定驅大軍一擁而進,四面圍困,斷絕了下山取水的道路,將你困在山上。”

  “到時候就不是你借助山勢,壓制魏軍騎兵沖擊,而是你得頂著弓弩箭雨沖出來搶水。”

  沉默了片刻,馬謖有些惱羞成怒。

  “那你說怎么辦,正面硬抗又打不過!”

  “丞相的意思。”林道斟酌言語“是疲,是拖,是阻,是滯,而不是直接決戰。”

  “若是要決戰,必然是如此時這般,丞相親率主力而來。”

  “想要阻擋魏軍,也不是沒有機會。”

  林道伸手指向了帳篷外面的大山“首先你要借勢。”

  “借勢?”

  馬謖面露疑惑之色“如何借勢,借誰的勢?”

  “這附近,什么人最多?”

  “當然是羌人哦”

  這邊馬謖頓時面露恍然之色。

  羌人時常作亂,漢時作亂,曹魏的時候也作亂。

  而且馬超在這邊很有影響力,若是派遣人手聯絡,想來是能拉來不少羌人。

  “給他們許諾些許好處,分發些糧食兵器。”

  林道輕笑解釋“安排他們沿著山谷向前,一路想辦法遲滯曹軍。”

  “羌人常年生活在大山里,有的是辦法。”

  他繼續說道“若是你帶來了一萬大軍,當然也不能閑著。”

  “這谷中道路并不寬。”

  “安排人手拼命的挖斷道路,挖溝挖陷馬坑,最好是能引附近的河水入壕溝之中。”

  “從山上砍伐樹木,推倒巨石下來阻塞道路。”

  “戰線盡可能的往前推,將手中兵力層層布置。”

  “例如以一千人為隊,借助壕溝山石樹木遲滯一番魏軍,后退將戰線交給第二個千人隊。”

  “以此類推不斷阻擾,等張郃真的打通了這條路的時候,丞相已經有了充足的時間收拾隴右各郡,帶著大軍來支援你。”

  看著愣愣發呆的馬謖,林道起身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可是足足有著一萬大軍。”

  “而且這里的地利與人和都偏向你,若是遲滯一段時間再下場大雨,那可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都集齊了。”

  “全都利用起來的話,守住街亭,其實是可以辦到的。”

  林道離去許久,還在深思之中的馬謖突然一笑。

  “想那么多作甚,丞相又沒讓我一個人來守街亭”

  第二天一早,就陸陸續續的有許多羌人部落,攜家帶口的趕過來。

  他們是得了丞相使者的通知,貪圖丞相的允諾與物資,懷著與曹魏作對,以及追隨神威天將軍腳步的心思來幫忙打仗。

  具體的,類似于傭兵。

  林道對此,冷眼旁觀。

  他要看看,諸葛丞相究竟是要如何安排。

  如果不將這些羌人與那些南蠻,都拿去當炮灰的話。

  那林道寧愿任務失敗,也要反水拉隊伍自己干!

  好在丞相雖說表面上和藹可親,與各部頭人貴人們把酒言歡,讓人如沐春風。

  給承諾,給物資支援的時候也很大方。

  可安排的任務,卻都是要命的。

  “你部前出七十里,在此地埋伏”

  “你部擅長行山,沿途遲滯魏軍”

  “你部人多,從這里開始挖掘壕溝陷馬坑”

  “你部去開引水渠”

  “你部上山砍樹”

  “你部在山上堆砌巨石”

  “你部”

  諸葛丞相安排的工作,沒一項是簡單的。

  不是要賣命去跟曹魏的精銳軍團硬碰硬,就是累死累活的去干活。

  丞相的好處,可不是那么容易拿到手的。

  林道覺得這還不夠,畢竟羌人實在是太多了。

  他想著,如何吸引更多的羌人從大山里出來。

  然后就看到了伙夫們在準備餐食。

  “得讓他們嘗著好處,方能呼朋喚友把人都拉出來。”

  各部頭人們,接受了諸葛丞相的熱情招待。

  給他們上了方便面,榨菜茶葉蛋,每人還給了一盒午餐肉。

  這幫頭人們吃的是開了眼了,這邊林道也是看的開了眼了。

  “還真有人連榨菜袋子都給吃了的?”

  “那罐頭是金屬作的,你牙口可真好!”

  這些頭人們,竟然是連包裝都不放過。

  好在反胃之下,可算是吐出來了。

  林道看看外面的綿延大山,再看看這些猶如餓死鬼投胎的羌人們,也就明白了。

  其實壓根沒什么復雜的。

  就是山里養不活這么多的羌人。

  羌人說是游牧部落,可實際上早就會種地了。

  可大山里哪有地方給他們種地,游牧養殖也是艱難。

  要知道,并非是所有的山頭都是虎頭山,都能兩個月打下一百萬斤的肉來。

  實際上真正的山頭,是很貧瘠的。

  就算是打到了獵物,也通常是又瘦又柴難以下咽。

  沒糧食怎么辦,那就只能是出山來搶漢人的。

  不僅僅是搶糧,他們什么都要,尤其是至關重要的鹽。

  之所以吃榨菜袋子,是因為山里缺鹽缺的太厲害。

  諸葛丞相看了眼林道,見他頷首示意,旋即笑容滿面的招呼一眾部落頭人們。

  “諸位。”

  “只要是能在此戰之中,立下功勛。”

  “那這些東西,要多少有多少”

  “爾等若是有親友在附近的,當召喚而來為大漢作戰,某絕不吝嗇!”

  頭人們的眼睛都紅了。

  他們以往出山搶奪漢人的糧食,撐死也就是搶些帶麩皮的粗麥,用來煮豆飯的豆子。

  那豆飯吃多了,天天不停的出氣。

  麩皮粗麥吃的拉嗓子眼。

  最好的糧食,就是粟米了。

  可搶來的糧食,永遠都不夠吃。

甚至許多羌人斷糧的時候,只能是吃草根樹皮  哪里像是此時,在這兒吃到的都是人間美味。

  得到了諸葛丞相的承諾,以及贈送了一批吃食后。

  這些羌人們將胸膛拍的震天響。

  紛紛表示,他們要去把山里的羌人都給拉出來,幫丞相打仗!

哎呦文學網    諸天:從時空商人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