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丞相府。
諸葛丞相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林道的詢問,猶在耳畔。
‘你究竟想不想北伐?’
“想!”
“我想北伐!做夢都想!”
他猛然起身,坐在床榻上大口喘著氣。
一旁的黃月英,為他取來衣物披上,輕言安撫。
此時諸葛丞相的心情,極為復雜。
他是真的想要北伐。
可也深知,北伐的成功可能極為渺小,甚至幾乎不可能成功。
正因如此,他的本意,其實就如林道所言的那般,撈一筆好處振奮軍心士氣就走。
當年漢中之戰,的確是劉備取得了勝利。
可問題在于,敗退的曹操用了釜底抽薪之計,將漢中的百姓都給帶走。
在這個人口銳減的時代里,有人才能有一切。
無論是種田,干活,做工,當兵打仗,都需要人手。
人是最為寶貴的資源。
寫出師表之前,諸葛丞相就已經設定好了自己的作戰目標。
只是這種話,不能讓旁人知曉。
尤其是那些渴望建功立業的人。
然而,自己心中最隱秘的心思,卻是在昨夜為林道一口道破!
丞相病了 諸葛丞相請了病假,朝堂上頓時嘩然。
大漢的頂梁柱突然病倒,讓許多人都為之焦慮,各種暗流涌動。
畢竟此時出師表還沒被拿出去,后續誰來依次接班還沒被確定下來。
一旦諸葛丞相有所閃失,為了爭奪權勢必然會引起劇烈的動蕩。
無數人前來探望,卻都被拒之門外,甚至就連劉禪派來問詢的使者,也是沒能見著丞相。
如此動蕩,持續了三天。
這天是大朝會,文武百官云集,劉禪也是出場。
可眾人都沒心思討論國家大事,大殿上的氣氛略顯凝重。
當諸葛丞相因為生病而放下了重擔的時候,所有人方才知曉,丞相對大漢來說是何等的重要。
大殿內的氣氛,有些凝重,眾人皆是心事重重。
正當劉禪不耐,想要宣布退朝的時候。
店外卻是傳來了高聲通報。
“大漢丞相覲見”
眾人齊齊看過去,卻是見著了說是生病了的諸葛丞相,紅光滿面的大步走了進來。
“相父”
劉禪大喜,急忙起身相迎“相父,你身子安好否?”
“有勞陛下關懷。”諸葛丞相秉持君臣之禮“臣已無恙。”
既然丞相無恙,那所有的暗流涌動瞬間都是為之消散。
“陛下。”
諸葛丞相后退兩步,鄭重的拿出了自己寫的《出師表》。
“臣,有表上呈”
劉禪先是一愣,旋即急忙回到了自己的座椅上。
奏疏奏折這些,都是后世才出現。
漢朝的時候,主要是章,奏,表,議。
章,主要涌入謝恩。
奏,專用于陳述政事,彈劾官吏或檢舉不法。
議,用于提出異議。
而表,則是用于陳情。
所以,諸葛丞相上的是出師表而不是出師章,出師奏,出師議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聽完了出師表,所有人都明白了,丞相這是要去北伐。
而且還完成了后續的接班安排。
眾人皆是神色各異。
有人歡欣鼓舞,有人暗自搖頭,有人眉頭緊鎖,有人不動聲色。
只是,當諸葛丞相下定決心的時候,沒人能夠改變他的心意。
哪怕劉禪也不行。
“相,相父”
劉禪接過了出師表,言語顫抖“一定要北伐嗎?”
“相父的身子”
“臣!”諸葛丞相挺直了胸膛,目光之中滿是堅定之色。
“一定要北伐!”
“匡扶漢室!”
“雖九死其猶未悔!”
經過三天的沉淀,諸葛丞相終于下定了最后的決心。
我為漢臣,自當匡扶漢室。
為此,哪怕是付出性命又能算得了什么!
他的心思變了。
不再是之前那種,占些便宜,打擊一番曹魏就后退的念頭。
而是堅定決心,一定要打垮曹魏,三造大漢!
時至傍晚,結束了忙碌工作的林道,方才來到了酒肆。
一出門,就有伙計等候稟報。
“丞,丞相來了等候許久”
林道面露笑容,邁步來到了廳堂。
這里只有丞相與趙云,坐在那兒喝著茶,小聲商議什么。
林道的聽力極好,能聽見諸葛丞相說‘當集中兵力,快速拿下隴右,以解除后顧之憂’
“我倒是有個想法。”
邁步上前,在桌子旁坐下,林道拿起了茶碗給自己倒茶“丞相可愿一聽?”
諸葛丞相面露笑容“愿聞其詳。”
“曹魏疏于防備,未曾想過丞相敢于北伐。”
“而且守備長安城的夏侯楙,性無武略,怯而無謀。”
“何不挑選一良將,帶領精銳走子午谷,奇襲長安?”
諸葛丞相與趙云,皆是動容。
出漢中的目的,是為了奪取關中。
而關中的核心,就是長安城。
自漢中抵長安城,最快最便捷的,自然就是走子午谷奇襲,一出來就距離長安城不遠矣。
歷史上魏延提出這個策略,卻是被諸葛丞相所拒絕。
一方面是因為,諸葛丞相的本意是來占便宜,順帶擊一番曹魏。
還有一方面,則是因為諸葛丞相性格穩重,認為奇襲長安城太危險了。
能搞奇襲的,必然得是精銳。
劉大耳朵在夷陵之戰中,將蜀漢精銳野戰軍團幾乎敗光。
這些年積累訓練下來,頂多只有幾千精銳罷了。
全都投入到一場軍事冒險之中?
若是失敗,逃都逃不回來。
這等巨大的損失,是諸葛丞相無法接受的。
可現在,他卻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邊趙云,已經是按耐不住的主動請纓。
“某愿往!”
林道與諸葛丞相,卻是齊齊搖頭。
這讓趙云大為惱火“莫不是覺得某老了,拿不動槍了?”
“非也非也”
林道笑著搖頭“將軍不老,虎威猶在。”
“只是這等翻山越嶺的事情,還是交給旁人去做為好。”
“將軍當出正面以為疑兵,吸引曹魏軍主力來援,策應奇襲兵馬。”
經常擔任疑兵,詐敗的趙云,對這種有損威望的事情并不在意。
畢竟個人的榮辱,比起心中的信念來說,不值一提。
可身為將軍,他還是想知道“誰人合適領兵?”
諸葛丞相心頭微動,也是看向了林道。
“魏延!”
“漢中太守,魏延!”
魏延跟隨劉大耳朵的時間很晚,拿下荊州的時候才跟隨。
按理說,應該出頭很慢才對。
可早在五虎將俱在的時候,劉大耳朵就舍棄了張飛,選擇魏延擔任漢中太守。
他看人選人的本事,的確是不錯。
魏延鎮守漢中多年,一直拒兵曹魏,使其難以靠近漢中。
而且,夷陵一戰之中,蜀漢的精銳野戰軍團,幾乎全軍覆沒。
唯一成建制保留下來的,只有魏延手中的漢中軍團。
這也是之后,諸葛亮數次北伐的真正核心力量。
而諸葛丞相死后,為何魏延一定要死,就在于除了諸葛丞相,他是唯一能夠完全掌控漢中軍團的人。
面對手握核心兵權的魏延,諸葛丞相的繼任者不放心吶 畢竟,不是誰都能有諸葛丞相的威望,一到漢中就能將魏延安排成丞相府司馬的。
魏延可以服氣諸葛丞相,但是不見得會服氣別人。
“魏延領精兵走子午谷,直奔長安城。”
“這條路我走過,大軍可以通行。”
林道沒撒謊,他的確是走過。
只不過是從長安走到漢中,還順帶手南下,滅亡了后面的蜀國。
“與此同時,丞相與趙將軍等,大張旗鼓發起猛烈攻勢,攻打隴右等地,吸引曹魏兵馬離開長安來援。”
林道握緊了拳頭“打仗,一定要掌握戰略主動權,將其牢牢掌握在手里。”
“唯有如此,方能不斷調動敵軍兵馬疲于奔命。”
“而自己則是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從而達到自己的戰略目標!”
“這,才是取勝之道。”
“夏侯楙,無能之輩。只要動作迅速,必然應對失措,按照丞相的心思辦事,結果自然是兵敗如山倒。”
說到這里,林道緩了口氣。
“不過要注意的是,真正的對手不是夏侯楙,而是整個曹魏。”
“關中示警,曹魏必然大舉來援。”
“之前由夏侯淵統帥,現在由張郃統領的機動野戰兵團,從接到命令開始動員,從宛城出發抵達街亭,最多只需要二十余日。”
諸葛丞相蹙眉“還是街亭?”
“沒錯。”林道頷首“還是街亭。”
“唯有這里,有資格將曹魏援軍主力,都給吸引過去。”
“也只有在吸引了曹魏援軍之后,魏延的奇襲軍團,方能從子午谷出來,奔襲長安城。”
“所以,相關的時間一定要計算妥當。”
“否則,魏延一出子午谷,就正面撞上了張郃的機動軍團,那這北伐也就別伐了。”
張郃帶領數萬機動軍團,駐扎在宛城。
這里西進可入關中增員,東出可至合肥威懾東吳。
而二十天的時間,對于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速度來說,不值一提。
“街亭”
提到街亭,諸葛丞相的心,都是微微顫抖了下。
馬謖在街亭的慘敗,帶來的影響與壓力太大。
這邊林道看出了他的顧慮,端起了茶碗抿上一口。
“馬謖守不住街亭。”
“那就丞相親自去守!”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