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杯醪糟酒,兩杯葡萄酒,三杯三勒漿,諸君豐功永流傳

  黃道吉日,宜祭祀。

  之前三天的時間里,林道每天都要定時沐浴更衣。

  與周娥皇分床三天,保持身心的清潔,以示真誠。

  三天的齋戒結束,林道換上了一路萬里都未曾穿過的冕服。

  這是隆重場合之下,方才會穿戴的禮服。

  能讓林道覺得是隆重的場合,從而換上冕服的,唯有祭祀了。

  他并非是祭祀天地,而是為了祭祀二百年前的一群人。

  一群堅守國土四十余年,白發蒼蒼之時依舊百死無悔,最終全員殉國的軍隊。

  大唐西域,白發兵!

  當年安史之亂爆發,大唐緊急調動駐守西域等地的邊軍,去攻打叛軍。

  這些精銳邊軍,基本上都戰死在了香積寺。

  而當年他們被調走的時候,并非是全部都走,還留下了一小部分人駐守各地。

  隨著吐蕃人乘火打劫,奪取了河西走廊隴右等地,切斷了關中與西域的聯系。

  這些留守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的唐軍,就此被隔絕在了千里萬里之外。

  這一絕,就是一輩子。

  在潮水一般的突厥人與雜胡的不斷攻擊之下,數量并不多的留守駐軍,一直苦苦堅守了四十余年。

  四十多年,哪怕當初是十八九的年紀,苦守四十年也已經是花甲老人。

  可他們依舊是在戰斗,守護著漢家在西域最后的土地,死戰不降!

  這里是龜茲,二百年前那些白發兵們,最后戰斗的地方。

  一群白發蒼蒼的老頭,穿著破舊的甲胄,拿著滿是缺口的兵器刀槍。

  堅守這座漢家在西域最后的城池,與潮水般涌來的吐蕃人,廝殺到了最后一刻。

  林道今天,就是來祭祀他們。

  提前一千多年,來祭祀這些西域最后的好漢!

  祭桌,槧桌,香爐。

  牌位,香案,執事席。

  桌子上擺放著一早就制作好的祭品。

  三牲六畜必不可少,來自家鄉的粟米稻谷臨潼石榴,醪糟酒葡萄酒桑落酒三勒漿劍南燒春,擺滿了桌子。

  林道邁步走到了禮盥前洗手,旋即來到了香案前焚香。

  待到香薰裊裊,林道開始念誦祭詞。

  大批立下過軍功的軍士們,端著一個個的排位,來到祭壇前安放。

  二百年了,哪怕竭力搜索資料,可白發兵的姓名與籍貫,只能尋找到一小部分。

  更多的,則是無名氏!

  密密麻麻的牌位,被擺放在了以大地為桌的祭桌上。

  一眼望去密集如林。

  念完了祭詞,林道上前。

  他的身后,跟著諸將以及立下過斬獲吐蕃甲士戰功的軍士們。

  一眾人等依次上前,按照順序排列肅立。

  依舊是林道打頭,先行向著牌位們行揖禮,眾人跟隨。

  待到禮畢,外圍那些還沒分配安置的單身漢們,在各自都頭十將的帶領下,低著頭小步前行,將按照之前安排好的順序,端著托盤來到了祭祀眾人的面前。

  每個人的身邊,都躬身立著一個單身漢。

  他們手中的托盤上,放著三杯酒。

  “一杯醪糟酒”

  林道向著牌位們屈膝,端起了第一杯酒,緩緩傾倒于地“慰籍諸君思鄉情”

  眾人皆是屈膝取走了第一杯酒,一邊跟著林道高呼,一邊將酒水撒落余地。

  再度拿起第二個酒杯,林道聲音雄渾“兩杯葡萄酒,喝彩諸君定天山”

  眾將士,跟隨高呼行禮奠酒。

  拿起了最后一杯,林道再言。

  “三杯三勒漿,諸君豐功永流傳!”

  挑選出來的三千一百一十二人,齊聲高呼,聲震四野。

  龜茲城,都好似在微微顫抖。

  奠酒結束,林道上前將準備好的祭品,一一送上。

  此為初獻。

  反復三次,初獻,亞獻,終獻。

  潘美被挑選出來擔任祝官,一直在不停的念誦祝文。

  到了后來,已經是嗓子冒煙,聲竭力嘶,卻是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扯著破落嗓子怒吼。

  三獻之后,他終于是能夠停下來,低著頭快步上前,將手中的祝文交到了林道的手中。

  林道親自動手,將香爐與各類冥器集中起來。

  他端起了香爐,焚燒祝文冥器,送三千一百一十二名神靈歸天。

  放下香爐,看著眼前的祝文與冥器在大火之中熊熊燃燒。

  林道的目光看向了那眾多的牌位。

  好似見著了一張張滿是皺紋的笑臉,心滿意足的緩緩消散。

  他提前了一千多年,光復了這片漢家固土,完成了白發兵們的心愿。

  矗立良久。

  林道轉身,目光掃過眾人“排隊上前,受胙。”

  受胙,就是分享祭祀品,象征著來自白發兵們的賜福。

  至此,整個祭祀流程宣告結束。

  若是按照儒家的‘事死如事生’的規矩來說,這種大型的祭祀,得進行好幾天的時間。

  可林道又豈會遵守儒家的規矩,半天的時間就宣告結束。

  換好了衣服,林道策馬入了龜茲城。

  龜茲城有城郭,其城三重。

  城中有佛塔廟千所,當地人以田種畜牧為業。

  林道見著那么多的佛寺,也是大皺眉頭。

  他未說話,眾將卻是已知曉其意。

  數日之后,城內外再無佛寺。

  到了龜茲,林道決定分兵。

  “潘美。”

  他喚來大將潘美“你領各部騎兵,沿天山進軍,攻滅喀拉汗國。”

  “之后駐守當地,三年之內自有兵馬前來輪換戍邊。”

  “此功成,當封王爵以賀功勛。”

  潘美大喜過望,哪怕是嗓子還沒恢復,也是扯著嗓子大喊領命。

  林道當然也不會閑著。

  “其余各部,隨我進軍于闐!”

  “各部當奮勇作戰,光復漢唐舊土!”

  眾將齊聲領命。

  別看林道自汴京城出發西行,一路征戰萬里之遙。

  可此時,依舊是沒能完全光復漢唐故土。

  由此可知,漢唐最為強盛之時,是何其強盛,疆域何等廣袤。

  林道現在要做的,就是先行光復漢唐故土。

  之后等鐵路線修過來,那就是大軍跟著鐵路線走,一路橫掃世界。

  此時各地跟來的單身漢們,已經是安置了大半。

  哪怕是加上那些斬獲軍功,得以歸化的橫山黨項,也只剩下了三萬余人。

  林道讓潘美帶走了兩萬,用以安置在從碎葉城到疏勒的廣袤土地上。

  他自己,則是領著剩下的,人直奔于闐而去。

  于闐,就是和田。

  當地最出名的,就是和田玉。

  喀拉喀什河與玉龍喀什河中,到處都是上好的玉石。

  林道打算這次過去之后,將當地上好的玉石都給卷包會了。

  從龜茲到于闐的直線距離,大約在一千里以上。

  只不過這直線距離中,全都是可怕的塔克拉瑪干沙漠。

  正常情況下,哪怕是有著最好的向導,最充分的準備,一支駝隊想要橫穿大沙漠,從龜茲抵達于闐,其成功的幾率也不會超過百分之五十。

  因此,絕大部分的商隊都是繞道走。

  林道選擇了直行。

  他帶領著以步卒為主的軍團,先是越過龜茲南邊的庫車沙漠,抵達了塔里木河岸邊。

  之后沿著河道西行,來到了末蠻。

  這里就是后世的阿克蘇。

  通常情況下,絲綢之路上的商隊,這個時候會繼續西行,抵達疏勒(喀什)。

  想去于闐的話,就從疏勒南下,繞行廣袤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繞行一大圈。

  林道沒繞路,而是從末蠻這里直接南下,深入大沙漠。

  毫無疑問,這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

  正常情況下,就算是成功抵達了于闐,可至少也得損失一半的人手。

  但是林道他有金手指。

  現代世界海城的多個桶裝水公司,都接到了一筆大訂單。

  每天都要通過卡車,向指定的倉庫運送大量的桶裝水。

  卸下桶裝水之后,還要將已經空了的水桶,給回收帶走。

  對于公司來說,多一筆生意多賺些錢。

  對于司機來說,多開車跑些路途。

  而對于那些辛苦干活的裝卸工來說,他們就多了許多的疑惑。

  “這些桶上,怎么會沾上這么多的沙子?”

  “這附近也沒什么大工地啊”

  五代時空的大沙漠里。

  坐在馬車上的陳小七,晃了晃頭上的遮陽帽,動身去車廂倒水。

  “你一天能喝八百趟!”

  躺在車廂里休息的黃大山,不滿的哼哼“咱們一天就這么一桶水,你可悠著點。”

  他們這輛車上有六個人,除了他倆剩下的四個都是歸化的橫山黨項羌。

  兩匹馬拖拽著這輛車,車上裝著他們六個人,以及他們六人的全部家當。

  還有兩桶水。

  一桶水是六個人喝的,另外一桶水,則是給馬準備的。

  每天兩桶,卻一直被抱怨不夠用。

  不止是他們,幾乎所有的馬車都抱怨水不夠用。

  這些抱怨,讓那些被‘請’來當向導的當地人,直翻白眼。

  每天!

  兩大桶的水!

  這若是讓那些因為干渴而葬身大漠之中的人聽到了,能被再氣死一遍。

  那些穿行大漠的人,除非是能找到綠洲,否則全程就只有水囊里的水。

  還是跟駱駝一起共享。

這些漢人能有仙法相助還不知足,真是  車隊再度停了下來。

  很快所有人都以各自的馬車為中心,開始搭建帳篷準備過夜。

  白天的沙漠熱死人。

  車上靠著大號的遮陽傘與遮陽帽,人手一把的蒲扇,還有水來抵抗。

  可到晚上,溫度會驟降到零下十幾度。

  帳篷若是不扎牢固了,真有可能凍死人!

  請:m.llskw.org

哎呦文學網    諸天:從時空商人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