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遂注意到,兩列人。
左側,為首的是監軍沮授。
在沮授后面,是一個面容嚴肅的中年文士。
中年文士之后,則是一個身材短小,目光有些猥瑣的男子。
男子一雙眼珠子滴溜溜地轉著,嘴里不斷說著什么。
男子身后,才是別駕田豐。
而右側,為首的是文丑。
文丑后面的是顏良。
顏良后面是張郃。
張郃后面是一個身高近一米九,國字臉,胡須有些長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身后,則是一個胖乎乎的大漢。
大漢一邊跟著眾人走著,一邊用右手輕輕拍打著高高隆起的腹部。
張遂將兩列人的相貌記了個大概。
足足有近五百人!
張遂暗暗咂舌。
袁紹的班底,真不是一般的雄厚。
若是他和袁術一般不作死,正常發揮,真的很難想象東漢末年最終會走向三國鼎立的局面。
歷史上,袁紹死后,他的三個兒子和外甥,四個人,瓜分了河北,斗得不可開交。
就這樣,曹操統一河北也了七八年的時間。
張遂暗暗感嘆。
這就是命啊!
這特么要是自己穿越成袁紹,這么厚的班底,不要笑死!
可惜,沒有假如。
張遂在右側隊伍的最末位。
兩列人進入府衙,在府衙小吏的帶領下,一路來到大廳,分成左右跪坐。
沮授為首的很明顯是文官,跪坐在左側。
文丑為首的很明顯是武將,都在右側。
只留下中間的通道。
每一列到大廳,又分為五列。
張遂跪坐在右側第五列最末位,躲在一個高個子后面。
由于屁股上的傷勢,張遂也沒有敢直接跪坐在支踵上,而是傾向于跪著的姿勢。
因此,比其他人都要高一個頭。
他能夠一眼將整個府衙大廳的場景盡收眼底。
袁紹坐在最中間的首位。
早會一開始,特么的還要點名!
袁紹身邊,一個小吏拿著名冊,一個個點過去:“監軍沮授?”
沮授便跪直身體,朝袁紹行了一禮。
并不用回話。
也無須起身。
聽著小吏點名,張遂才將這些人一一記住。
在沮授身后的,是荀諶!
荀諶,荀彧的四兄。
史書上記載,是袁紹的謀主之一。
也是一個能人。
游說原冀州牧韓馥,將冀州牧之位拱手讓給袁紹。
袁紹旗下三大派系的潁川派頭領。
在荀諶后面,那個身形短小,眼珠子亂轉,看起來有些猥瑣的男子,竟然是許攸。
許攸,就是那個一口一個曹阿瞞,然后被許褚給捅死的人。
張遂還看到了審配、郭圖、逢紀等人。
張遂嘖嘖稱奇。
這種感覺異常奇妙。
袁紹的原班人馬。
他感覺像是在玩一場游戲,而且還是虛擬現實的那種。
這應該是袁紹巔峰期的人馬。
就少了麴義等少數幾人。
點完文官,就是武將了。
張郃身旁的那個國字臉、胡須有些長的男子,是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覽。高覽在歷史上投奔曹操之后就沒有出現了。
曹操一向被史書吹噓的多么舉賢任能。
可實際上,曹操都是對宗親異常推崇的。
外姓將領,投奔過去,基本上都會受到打壓。
強如張遼,也基本上沒有單獨領過兵。
張郃也是投奔過去很多年之后,才漸漸嶄露頭角。
高覽更是沒有沒影了。
張繡投奔過去,最后被曹丕給逼死了。
張遂暗暗捉摸著,將來如果要離開袁紹,也絕對不能投靠曹操的。
曹操這個人,一來心腸狠毒,屠城當家常便飯。
二來對外姓將領多有打壓。
自己出身農戶,哪怕打著丁原門生弟子的旗號,估計也沒有好下場。
興許就被當成炮灰了。
點完名之后,袁紹才開始議事。
議事的內容很多,很雜。
有商議出兵繼續進攻幽州公孫瓚的。
有出兵常山附近,對張燕等人進行最后的圍剿的。
也有河內郡再次遭遇匈奴人進攻,燒殺搶掠的。
還有之前派遣援助曹操圍攻徐州的大將朱靈,如今來書,表示愿意帶著本部人馬,跟著曹操共渡難關,一起對抗兗州,驅趕呂布的。
甚至有給長公子袁譚和二公子袁熙尋找正妻人選的。
議論到二公子袁熙正妻人選時,張遂心臟提到了嗓子眼。
他是真不希望二小姐甄宓嫁給袁熙的。
歷史上二小姐甄宓的結局是真慘。
張遂希望二小姐甄宓能夠打破命運的詛咒,走另一條路。
哪怕這條路可能并不好走,但是,也比歷史上的強。
按照歷史軌跡,二小姐甄宓最后不只是被曹丕給毒死,死后還嘴里塞滿糟糠,披發覆面。
之所以這么做,就是因為曹丕聽人說,這樣才能讓二小姐甄宓死后靈魂被鎮壓,永世不得超生,也就不會找他算賬。
慶幸的是,這次二公子袁熙的正妻人選,還真沒有將二小姐甄宓考慮在內。
考慮的是其他三個世家大族的小姐。
這之后,才是商議要不要出兵勤王的事宜。
這件事,昨天就已經商議過,只是沒有商量出結果。
這次,別駕田豐讓張遂起身回答。
張遂將昨天對田豐說的話復述了一遍。
袁紹遠遠地看向張遂,頗為欣賞地點了點頭。
這個張遂,年紀輕輕,想法挺多。
最關鍵的是,他的想法,和自己不謀而合。
自己壓根就不想將天子迎接到鄴城來!
自己如今在河北,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現在這個模樣,和一個國中國有何區別?
去迎接天子到鄴城?
那不是給自己找個爹?
問題是,如果這個天子明確自己的地位還好說。
可他已經打聽得很明確了。
這個天子,對自己是沒有一點認知啊!
如今,天子就是個傀儡,被人呼來喝去。
甚至,他的后宮都被董卓、李傕、郭祀等人糟蹋了。
可是,即使如此,天子還總是要擺出一個帝王的架勢。
每次叛亂分子鬧沖突,他都要出來調解。
最關鍵的是,天子身邊的那些臣子,也都野心勃勃。
車騎將軍董承、國丈伏完。
全是那種沒有什么兵力,卻借著天子親戚之名,興風作浪的人。
將這些亂七八糟的人帶到鄴城來,想想就頭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