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一路走一路說,很快便來到了軍官帳篷前。
待進了帳篷,約瑟夫示意埃芒端來茶水,對泰恩道:
“您請坐吧。
“關于剛才我們所說的建國規劃,等您召集了首次議會選舉的議員之后,法國會與您的議會簽訂正式協議。”
泰恩興奮地接過茶杯,連連點頭:“感謝您的幫助,王太子殿下!我會用最快的速度聯絡議員們的。”
“非常好。那您就盡快動身返回布魯塞爾吧。”
約瑟夫頓了頓,又道:“正如我剛才所說,我的軍隊足以擊敗奧地利人,以及可能來此的英國和普魯士軍隊。
“不過,弗拉芒人總歸也要為自己的獨立事業做些什么,否則以后你們的后代只能在介紹自己的國家時說,‘當年建國時,我們的先祖什么也沒做’。”
泰恩忙道:“您說得對,殿下,我將盡可能地號召弗拉芒士兵抵抗奧地利軍隊。
“哦,我還得建議您,思海克那家伙是個不知廉恥的混蛋,您不能相信他。”
約瑟夫微笑道:“感謝您的建議。不過眼下,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我認為他是愿意為弗拉芒建國做些什么的。您作為議長,應該寬容地接納任何志同道合者。”
“這,好吧,我聽您的。”泰恩只得點頭,“那被您俘虜的士兵就交給他吧。我今晚就回布魯塞爾。”
“好的。您還可以挑選一些士兵護送您。”約瑟夫道。
他根本不怕泰恩會騙自己。
畢竟很難有人能抵御成為開國國父的巨大誘惑。這不但能完成弗拉芒人幾個世紀的夙愿,還能以非常高尚、偉大的理由,為自己贏得巨大的權力,同時還能為人們世代傳頌。
而且就算泰恩真的溜了,這后面不是還有思海克做備份嗎?
約瑟夫相信,僅在軍營里的這2600多名俘虜之中,就至少能找出十個愿意成為弗拉芒國父的人。
下午6點,泰恩便帶著3名比較有政治影響力的軍官,以及80名士兵趕往布魯塞爾。
他這邊也不擔心法國人說話不算數,或者法軍戰敗。
因為他只要能借這次戰事,將弗拉芒區的議員們團結起來,就能形成一股向奧地利討價還價的政治勢力。
當然,如果法國贏了,他更是大賺。
而思海克那邊的效率也非常高。
僅僅三天之后,他就召集了2千名奧地利俘虜中的弗拉芒人,“反正”投效了法軍。
當然,思海克并沒有這么大的號召力,主要還是泰恩臨走前給弗拉芒俘虜打過招呼的原因。
不久之后,約瑟夫派出的游騎兵也返回瓦夫爾,報告說沒有發現科堡親王有出兵營救拉德斯基伯爵的跡象。
實際上,科堡親王此時只聚攏起不到7千人的潰軍,一直還擔心法國人會來魯汶消滅自己,拼命向烏得勒支的英軍統帥約克公爵,也就是喬治三世的次子弗雷德里克求援,根本沒有絲毫主動出擊的想法。
約瑟夫又等了兩天,在阿圖瓦軍團、雷特爾軍團等舊軍隊也抵達了瓦夫爾之后,便下令對馬弗涅鎮發起進攻。
戰斗沒有任何懸念,新歸附的弗拉芒人也參與了戰斗,僅僅一天工夫,拉德斯基伯爵便投降了。
隨后,又是4千多名奧軍士兵進了俘虜營,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弗拉芒人。
思海克立刻忙碌起來,開始為約瑟夫“招募”弗拉芒軍團。
約瑟夫讓勒費弗爾從法國的舊軍隊中抽調出部分中下層軍官,和弗拉芒人編在一起,組建出兩個弗拉芒步兵團、一個弗拉芒散兵營和一個弗拉芒騎兵營。
嗯,這個騎兵營的成員就是之前被荷蘭騎兵坑了的那隊奧地利騎兵。
整個弗拉芒軍團一共4千7百多人,雖然士氣和忠誠度都不會太高,但總歸是聊勝于無。
反正瓦隆區比較富裕,多負擔幾千兵力的后勤沒有絲毫壓力。
沒有再做過多的休整,約瑟夫便率領近3萬大軍開始朝布魯塞爾進發。
這里作為南尼德蘭的首府,是奧地利統治南尼德蘭的政治中樞,只要攻破了這里,整個南尼德蘭的局勢將會立刻天翻地覆。
而布魯塞爾此時僅有2萬多戰力孱弱的荷蘭軍隊防守,正是奪取這里的最佳時機。
與此同時,瓦隆商會也在納慕爾召開了聲勢浩大的全體委員會議。
身著筆挺的白色軍裝的加亞爾少將整了整衣領,大步走上了會議廳最前方的講臺。
是的,他已經正式出任剛剛組建的瓦隆區防衛軍的總指揮官——在“非軍事區”協議被撕毀之后,瓦隆區組建軍隊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原瓦隆警察之中的近4千人自愿加入了防衛軍,穿上從法國定制的軍裝,立刻原地變為士兵。
加亞爾用力揮動雙拳,高聲道:“大家應該都知道,如果沒有王太子殿下率軍營救,我已經在瓦夫爾被奧地利軍隊殺死了!”
他沒說被俘虜,這樣才能激起委員們同仇敵愾。
“如果沒有強大的法國作為依托,我們早晚會被奧地利人重新統治。我們的戰士在瓦夫爾流的血,就會全都變得沒有意義!”
他的話立刻贏得了臺下十多名軍官身份的委員的出聲贊同。
一名六十多歲的商會委員卻是起身道:“加亞爾將軍,瓦隆區目前的高度自治狀態才能為我們帶來最大的收益。而加入法國,則會令我們失去很多。我沒有記錯的話,王太子殿下甚至不接受瓦隆區成立議會。”
約瑟夫確實要求解散瓦隆商會,也不同意商會轉為議會。
這種地方議會在其他國家或許是種不錯的模式,但他相信,至少在自己有生之年,任何地方議會也做不到比自己更好地發展地方。
商會會長舍韋內芒輕咳一聲,起身道:“說到瓦隆區的利益,其實王太子殿下已經向我承諾,將會在這里投入數百公里的木軌道建設,哦,軌道將全部用鋼鐵來鋪設。”
會議廳里頓時為之一靜。
在坐的委員絕大多數都有采煤或者煉鐵的產業,他們非常清楚,鋪設數百公里的鐵軌道,將會為他們帶來多么巨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