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王后忽然拿起手帕抹去眼淚,深吸了一口氣,站起身來:
“您說得對,約瑟夫會解決所有問題,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她又拉住丈夫的手,非常認真道:
“但我們也不能只看著他一個人承擔重任,而是要盡可能地做些什么來幫助他!”
路易十六深以為然地點頭,道:“是的,所以我近來一直在軍械廠工作到深夜。”
瑪麗王后頓時一怔。
原來連國王都在為將要到來的戰爭嘔心瀝血,好像只有自己沒一點兒貢獻…
她的頭腦飛轉,自己能做些什么呢?
比如,捐獻一些首飾…
對,捐獻,自己可以籌備一場募捐晚宴,號召凡爾賽宮的貴族們為軍隊籌款!
還有什么可做的?
她正思索間,夏爾王子推門走了進來。
小孩子的世界里完全沒有什么外交和戰爭,他向父母行禮,而后拉住瑪麗王后的手,問道:“母親,亞歷山德拉女大公還會來巴黎嗎?我問過格勒茲先生,他說她還沒預約后續的繪畫課程…”
小家伙在王宮里的朋友不多,近來沒人陪他玩,今天練劍術的時候就想起了亞歷山德拉。
瑪麗王后聞言卻是眼前一亮。
亞歷山德拉?對啊,自己怎么把她給忘了。
她可是約瑟夫心愛的公主。
約瑟夫在為國家大事忙碌,自己作為母親,就幫他處理好婚事吧。
這也算是為法蘭西做了非常大的貢獻!
她當即抱起夏爾,在他的臉頰上吻了一下:
“你真是我的小天使!
“哦,亞歷山德拉會來巴黎的,而且會待很久很久。俄國之前在打仗,所以她大概是耽誤了,現在那邊已經恢復平靜,我派人去接她來。”
夏爾頓時喜笑顏開,用力摟住母親的脖子,開心道:“太好了,薩莎要回來了!謝謝母親!”
待小兒子被家庭教師帶走,瑪麗王后又看向路易十六:“陛下,您說等約瑟夫擊退了敵人,回來之后看到他的薩莎會不會非常驚喜?”
國王靦腆地微笑點頭:“肯定會比他取得大捷還要開心。”
急于為國家出一份力的瑪麗王后絲毫沒有耽擱,當天中午便召見了俄國駐法公使斯特羅加諾夫伯爵,向他提了想要迎娶俄國公主的意思。
后者立刻鄭重地表示,會以最快的速度向圣彼得堡匯報此事,并以非正式的方式表示,沙皇陛下應該會很歡迎這門親事。
斯特羅加諾夫伯爵離開之后,心中充滿了成就感的瑪麗王后立刻忙起張羅募捐晚宴來,一直忙到了三天之后。
當晚,在凡爾賽宮的鏡廳里人頭攢動,巴黎有身份的貴族都齊聚于此。
伴隨著皇家樂隊演奏的樂聲,農業大臣韋尼奧率先登上北側的木臺,抬手示意眾人安靜,而后高聲道:“我謹代表尊貴的王后陛下,感謝大家能來參加此次晚宴。”
看到大廳里的人們紛紛向王后那邊躬身行禮,之后又朝自己看了過來,韋尼奧的神色開始變得凝重,語氣中充滿了激憤:“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英國伙同他們邪惡的盟友,無恥地撕毀貿易協議,如強盜般企圖劫掠我國的蔗糖產業,并集結軍隊,準備對我國發起侵略!”
他說的這些都是由約瑟夫敲定基調,而后交給新聞出版局組織知名作家,具體編寫出的宣傳文稿。
之后,全法國都將以此口徑進行戰前宣傳。
站在大廳角落里的數十名記者,立刻將韋尼奧的演講內容一字不差地記錄了下來。
韋尼奧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演說家,言語極具煽動力:“野蠻而卑鄙的英國人通過七年戰爭,強奪了我們的海外殖民地,通過欺騙和惡性競爭毀掉了我們的大量產業,令曾經歐洲最為富強法蘭西從此陷入了衰退!
“正是他們的無恥行徑,法蘭西的財富大量流失,人們的生活愈發艱辛。人們不斷地凍死、餓死,而他們卻能從我們的北美、遠東殖民地不斷獲取財富,并以此來向全世界炫耀。
“正是英國人的陰謀,令法蘭西失去了整整30年!
“那是充滿了痛苦與恥辱的30年!
“所幸天主垂憐法蘭西,在偉大的國王陛下,以及王太子殿下的帶領下,我們頑強地走出了低谷,并重新開始獲得秩序與繁榮,昔日強盛的法蘭西正在逐漸回歸。
“但卑鄙的英國人,伙同野蠻的普魯士人,以及習慣于背叛的奧地利人,他們不愿看到我們從苦難、虛弱中爬起身來!
“他們又打算用一場充滿罪惡的侵略,令我們再失去一個30年!陰謀使我們永遠孱弱下去,永遠受他們的擺布和嘲弄!
“你們,經歷過失去的30年的人們,你們是否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在場的所有人,瞬間胸口充滿了怒氣,紅著眼睛,齊聲大吼:“絕不允許!”
韋尼奧用力點頭:“法蘭西將因為你們,而永遠屹立!”
他隨后又用激昂的語調,講述了英法以及法奧之間的百年仇怨——這些內容倒都是現成的,法國和他們從數百年前開始,戰爭幾乎就沒斷過,血仇多到幾個月都說不完。
最終,韋尼奧向一旁的瑪麗王后撫胸行禮:“今天,王后陛下召集我們站在這里,共同抵御邪惡敵人的入侵!保衛我們的國家!”
在一陣歡呼聲中,瑪麗王后來到臺上,莊嚴肅穆道:“讓我們團結攜手,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讓所有敢于敵視法蘭西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一旁的德伯尼納克女伯爵立刻道:“今晚捐款最多的人,將獲得王后陛下的邀請,與王室共進晚餐。”
臺下立刻有貴族舉手,大聲道:“我捐獻5千法郎!”
他身后傳來不屑的輕哼,一名受邀而來的工廠主理了理衣領,抬起手道:“我愿拿出2萬法郎為軍隊購買大炮。”
“大家怎能讓這些身份低賤的家伙比下去?”有貴族小聲嘀咕著,舉起了手,“柯爾博斯家捐出3萬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