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讀者殺到群里私聊問戰線情況,特此整理一下..)
華北中國方部署如下:
八路軍在山東、蘇北等地有著大量的抗日根據地,魯中、魯南、濱海、膠東、清河、冀魯邊六個軍區,所屬部隊主要編為13個主力團,共稱之為山東軍區。
蘇北抗日根據地主要是由新四軍所開辟,以鹽城、阜寧為中心,向北可輻射至隴海鐵路沿線城鎮新安鎮、東海鎮等,作戰兵力不足兩萬八千人。
實行的也是“主力軍、地方軍、民兵“三結合體制。
國軍方面:
蘇北地區、韓德勤所部助力約兩萬三千人(第八十九軍,獨立第六旅),另有“三流地方武裝”約十萬余人受其轄制。
上述部隊均為特殊建制部隊,人數不等。
其中獨立第六旅為兩團制,下轄第十六團、第十八兩個團。
歸德(商丘)一線:于學忠所部第五十一軍(乙級作戰部隊);直屬第111、112師。
第PS:這兩個師原屬于五十七軍,軍長繆澄流意圖投敵(40年),致使兵變,導致軍番號被取消,師直屬于蘇魯戰區,而現如今的蘇魯戰區早已經被鬼子打的沒有了“控制區”,蘇魯戰區更成為魯南游擊區,名存實亡。
從實際角度來說,此時此刻的山東僅剩下八路軍唯一一支正八經的武裝力量。
至于新的五十七軍在次年陜西組建,隸屬于三十八集團軍。
孫連仲所部第三十軍(池峰城-乙級作戰部隊)、第五十五軍(曹福林-乙級作戰部隊)、第六十九軍(米文和部-乙級作戰部隊),總計兵力約十五萬人。
豫西地區:八路軍東征縱隊(李云龍—三團縱隊特殊編制),華北機動兵團(趙承綬-特殊編制)。
保定方向:第八十八集團軍(方立功-甲級作戰部隊)
南口方向:第六集團軍(錢伯均-甲級作戰部隊)
濮陽方向:第五集團軍(唐淮源-乙級作戰部隊)
察哈爾多倫方向:東北挺近軍(王世和-特殊編制)
戰略預備隊:除直屬部隊(各師,旅)外,梳理起來太麻煩了,就不寫了。
成建制的作戰部隊還有第二十二集團軍(乙級作戰部隊編制)、第十四集團軍(甲級作戰部隊編制、整理中)。
第七集團軍(傅宜生-部分甲級作戰部隊編制,整理中)。
第四集團軍(孫蔚如-乙級作戰部隊編制,尚未整理)。
第三十六集團軍(李家鈺-乙級作戰編制、尚未整理)。
第十五集團軍(何柱國-乙級作戰部隊編制,尚未整理)。
第十九集團軍(王仲濂-甲級作戰部隊編制,尚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