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77章 風雨再起

  威爾森其實不認為帶英真有本土陷落的風險。

  不僅是他這么認為,聯合王國的眾多將軍、議員們是這樣認為,歐州盟友們是這樣認為,帝國是這樣認為,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專家們也如此認為。

  登陸作戰從來都是對進攻方壓力極高的類型,要知道牢希曾經為了海獅計劃幾乎是盡傾國之力,最終失敗后其實就已經為后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而盟軍的諾曼底登陸更是完全靠著同時代的數值怪玩家帝國,那個時候環比其他、堪稱天選之子的帝國工業實在強大的過分。

  就這樣登陸過程中承受的傷亡以及彈藥消耗也是難以想象的,全靠帝國逆天的數值硬生生頂了過去。

  帶英甚至整個歐州的海軍拼在一起說不定也會和第三艦隊拼個兩敗俱傷,但守島么…這個連棱角大樓支援都不需要,帶英自己都有把握頂住。

  之所以不想打,只是代價太大,大到布萊爾認為遠不如想辦法打發掉第三艦隊有性價比。

  唐寧街的老爺們在此時依然保持著正確的判斷:

  第三艦隊、失落帝國的目的不是帶英,至少現在不是,核心目標一定是牽制帝國!

  而第三艦隊的結局一定是消亡,哪怕有補給船隊的支持也必然不可能長久。

  只是理性的判斷無法解決現階段的困窘,要是第三艦隊就死盯著帶英窮追猛打,就算帶英最后贏了也是一地雞毛,不僅什么都得不到還損失慘重。

  根據財政大臣的估算,戰后必須要加大力度恢復海空軍,巨大的軍事支出加上資本外逃帶來的經濟衰退至少明顯影響5年,并從長期看來聯合王國國際威望的損失更嚴重。

  既然不是有倒臺風險,而是抱著利益目的談判,那布萊爾制定的策略自然也不是上來就伏地跪拜求放過。

  就和三國時期謀士初次見面都要說一句“大王死期將至矣”一樣,威爾森得先嚇唬嚇唬第三艦隊,表明聯軍軍容之強盛、聯盟之凝聚、第三艦隊危在旦夕之后,才慢慢開始談條件說多少補償你們換個地兒鬧去吧云云。

  這種談判策略一般都是雙方心知肚明,然而不幸的是唐文現在火氣很大:

  為了圣誕攻勢和炒股他已經連續半個月都高強度熬夜,大半夜接見威爾森就為了瞎掰扯?

  經過簡單的思考過后唐文得出結論:

  還是打的輕了。

  他很清楚威爾森只是個使者做不了太多主,自然也沒有周旋的意思。

  “閣下,您不用再說了。”

  才起了個頭的威爾森還沒進入狀態就被打斷,直到他被幾個水兵控制住時臉上的茫然尚未褪去:

  “嘿,嘿!你們在做什么,我們是在談判!”

  “您認為這是談判?我只看到了你們的傲慢,難道還認為第三艦隊還會像曾經一樣自沉嗎?我們不接受這樣的傲慢!”

  水兵幾乎是粗暴的硬拉著威爾森就往魚雷發射管里塞,威爾森一邊拼命掙扎一邊大叫道:

  “等等,這是談判,你們可以提你們的條件,也許我們可以討論!”

  威爾森幾乎要崩潰了,現在他真的很想說一句:

  你們倒是還價啊!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不懂嗎?

  布萊爾都授權帶著半噸黃金出來賄賂中間人,難道不就是在暗示將會給漢斯一定“補償”嗎?

  只要你還價,不管有多么過分也不是不能談啊!

  然而施密特只是冷冷地看著他,絲毫沒有制止手下的動作:

  “帝皇已經不再注視你,他留下的最后命令是:

  我們24小時后再好好談談,那將是最后一次機會…送客!”

  U艇稍稍提升了些高度,不過被強塞進魚雷發射管的威爾森并沒有察覺,而是驚恐的看著水兵放上堵蓋,隨即一股壓縮空氣將他粗暴地發射了出去,然后就是冰冷刺骨的海水。

  好在U艇此時的姿態是艇艏朝上,加上壓縮空氣的力量直接將威爾森一口氣彈到了海面,后者立刻抓住機會勉強浮了起來。

  而斯塔西的皮劃艇還在周圍正準備離開,察覺到動靜手電一照就看到了掙扎的威爾森。

  當后者終于被撈上船,明明冷到瑟瑟發抖卻看著周圍的斯塔西成員咒罵道:

  “你們這些腦袋像是鐵銹的漢斯佬,就不能學會一點點圓滑嗎!”

  幾位斯塔西特工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一把薅住對方頭發摁進海水,直到后者拼命求饒才罷休。

  “你怎么這么快就出來了?”

  被罵了的斯塔西立即反應過來威爾森是被扔出來的,直接在船上開始現場審問,本就沒什么成果的威爾森只能嘴硬:

  “我們達成了有意義的實質意見交換,有力的推進了雙方達成共識,并約定在更合適的時間進行更加深入的洽談。”

  斯塔西特工聽完愣了幾秒鐘才將其翻譯成人話:

  “你們剛見面就引發沖突,分歧太大進行不下去,直接被扔出來拒絕談判了?”

  威爾森一下子急眼了,顧不得身上濕漉漉的衣服反駁道:

  “這是談判…外務的事,能叫做扔嗎…”

  周圍的漢斯哄然大笑,在歡快的氣氛中控制住威爾森,向岸邊駛去。

  “明明是達爾文的故鄉,怎么沒有領會到達爾文的弱肉強食思想呢?”

  唐文掀開披在身上的毯子,碎碎念著踱步幾圈后狠狠一拍桌子,對著呂特晏斯和讓巴爾喊道:

  “我們要讓布萊爾認清現實,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找到皇家海軍和他們決戰!”

  “唔…”

  艦娘朝呂特晏斯使了個眼色后默默后退,后者則立刻回復道:

  “指揮官,皇家海軍已經全部撤退了,實際上北海沒有任何軍艦敢靠近我們。”

  呂特晏斯說的是大實話,整個歐州除了帶英和髪雞就凈是反潛大隊,聽到第三艦隊規模后毫不猶豫全部縮了回去,不是老老實實栓在港口就是到南方海域躲著,連出海偵查的念頭都沒有。

  開玩笑,那些薄皮護衛艦一架蚊蚋特攻就能報銷,腦子抽了才和第三艦隊海上大戰呢。

  而在經過了傍晚的戰略級大空襲后,甚至別說這幫廢柴,就連帝國也不敢輕易迎戰,啃尼迪號航母此時已經抵達直布羅陀,但硬是非要等護衛戰艦齊全后才肯行動。

  第六艦隊總指揮克雷格將軍更是直言沒有雙航母編隊絕不出擊,氣的約翰遜在棱角大樓怒斥膽小鬼要擼了他,然后又趕忙私下傳信讓克雷格一定要穩住千萬別熱血上頭。

  畢竟只要稍微一算就知道,短短一個下午第三艦隊可是出動了1000架戰斗機啊!

  就算蚊蚋再怎么簡單,就算超級雨燕也不過一代半噴氣機水準,但這個數字已經是噴氣機誕生以來最大規模的日出動量了!

  雖說對于現代制空系統這些低價值目標只要有足夠導彈就能全部清理掉,但——沒有人愿意為此買單。

  關鍵是和第三艦隊鏖戰壓根獲得不了任何利益,甚至有時候連撈廢鋼都撈不著!

  和別的地方沖突是為了地緣、為了利益、為了資源,而第三艦隊這個副本壓根不爆裝備,哪怕用一點資源都是虧。

  也正是因為如此針對南極和南渼的聯合艦隊始終磕磕絆絆,主要是投入全都收不回來!

  這導致第三艦隊成為了各家避之不及的存在——雖然是以意想不到的理由。

  而這個事實也讓唐文頗為頭疼,直接閉上眼睛再次查看地圖:

  此時慢速艦隊(大部分)已經抵達冰島與快速艦隊匯合,距離帶英本土還有830公里。

  部分亂七八糟的爛民船都被拋棄在后面,實際抵達的船團有140艘左右,而改進后的V1射程是400公里。

  “先不管那些太慢的船只,這140艘戰艦中的106艘木質鐵甲艦跟隨快速艦隊前出,以防空陣型全速25節前進,快速艦隊負責掩護,在11個小時后,也就是25日下午13點向本土發射V1!”

北艾爾蘭,奧爾德格羅夫  霧蒙蒙的夜空中,連續5架C130和2架C17在附近直線70公里的民用機場完成了戰術應急迫降。

  真的是應急迫降,因為這座機場根本就空無一人,此次夜間降落全靠飛行員的素質以及豪賭。

  落地以后懷恩先是看到了停機坪密密麻麻停飛的客機,進入航站樓后發現空空如也。

  當裝甲車帶著他在城市里穿梭時,還亮著路燈的街道更是寂靜的可怕。

  現在是凌晨3點,一列由帶英為主的防化車隊行駛在街道上,不時還能看到提前裝扮的圣誕布置。

  82萬人,2個小時,這是他獲得的消息。

  整座城市的居民在聽說蘑菇蛋以及感受到奧爾德格羅夫基地遇襲的動靜后,發揮了超乎想象的效率在2個小時內就全部搬離城市,前往南方的主干道堵車長達十公里,密密麻麻的車輛甚至掏干了沿途的加油站。

  官方試圖辟謠勸返,可連車都差點被憤怒的民眾扔石頭砸成廢鐵。

  “在城市里幾乎沒有輻射值,我想不是很大的問題,奧爾德格羅夫基地的泄露彈藥庫可以暫時用水泥封存,緊急搶修跑道后依然能夠投入運轉。”

  陪同的帶英少校舉著輻射計,上面顯示一切正常。

  懷恩點點頭,受到襲擊的奧爾德格羅夫基地和洛西茅斯基地是重要的前進支點,哪怕受損也需要盡快將其恢復。

  自帝國在本土調集來30架戰機后,又冒險再次從漢斯抽調了24架F16,將制衡壓力全部交給了髪雞。

  聯軍剩下的其余68架戰機也陸續基地,加上帶英又硬擠出12架鷂式,最終再次湊出了228架戰斗/攻擊機。

  其中幻影2000C、幻影F1、F18和鷂式共48架飛機組成綜合反艦機群,除了掛2枚格斗彈外全部掛載反艦導彈,20架F15兼顧制空和對海,剩下160架飛機是全制空掛載,總反艦導彈數量約120枚。

  但這些還不夠,最大殺招是從本土緊急轉移過來的15架B1B和8架B52H。

  B1B最大可掛載24枚魚叉,B52H最多可掛載12枚。

  一般而言極限掛載很少用到,對航程和速度有較大影響,但B1B依靠轉輪掛架阻力增加并不怎么顯著,而B52H則是純粹大力出奇跡。

  最妙的是第三艦隊就在不到1000公里外,對戰略轟炸機來說就算滿載也能夠輕松勝任,空射型魚叉更是可以在300公里外發射,可以放心的在戰區外徘徊。

  23架轟炸機共攜帶了456枚“魚叉”,加上戰斗機群的120枚,總共576枚反艦導彈!

  這么多魚叉不僅掏干了帝國本土的庫存,還要在一圈盟友中搜羅才勉強湊齊,打造了堪稱史上最強大的反艦機隊!

  第三艦隊船雖然多,但真正的作戰艦艇充其量只有一半,并且通過衛星已經能察覺到絕大部分都是慢吞吞的老船,近600枚反艦導彈絕對足夠!

  只是轟炸機生存性不如戰斗機,懷恩計劃是先靠著航程優勢在海岸盤旋等待,一旦掌握制空權后再靠前發起超飽和對艦攻擊。

  與此同時,帶英的2艘特拉法加級核潛艇、以及1艘在附近巡弋的洛山基級加入反艦隊列,同樣可提供不小助力。

  而皇家陸軍不分晝夜派出了幾個工兵營以及防化裝備,在奧爾德格羅夫附近降落后很快就趕到了基地。

  一到這里懷恩就目睹了慘狀:

  距離襲擊已經過去了六七個小時,大火早已被撲滅,但現場還是彌漫著濃烈的煤油焦味。

  尤其是最先入目的正是那41架緊密排列的鷂式殘骸,此時只能看見滿地的灰白色廢金屬。

  防化兵一來就先找到了基地的消防車,優先通過灑泡沫降低輻射,清理跑道工作也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實際上基地的人員在襲擊發生后就完成了大部分工作,在凌晨3點30分就恢復了起降能力,最先進駐的是一架E2D預警機,稍稍補給后就立刻起飛提供雷達預警。

  稍晚一些時候,1架SR71黑鳥跟著1架C17運輸機同時抵達,上面都是專用的維護設備以及地勤。

  他們將會在這里對黑鳥進行整備,在太陽升起時放飛對第三艦隊實施偵查行動。

  凌晨5時,帶英的搜救隊成功找到了墜機的馬克。

  那架迫降在湖中的E3B幸運的保存了主體結構,主要人員都完成了撤離,馬克本人只是小腿和肋骨骨折,休養半年就能恢復。

  他本人在獲救后第一時間向懷恩致電,本想認錯但后者卻勸慰他好好休息,并且勉勵對方要總結經驗,以后還用得上。

  懷恩可一點沒有治罪的意思,畢竟馬克不但年輕,還成為了少有指揮過數百架戰斗機大混戰的將軍!

  別說現在,就算幾十年前能干這活的也沒多少人。

  即使他出了不少錯漏、即使磕磕絆絆,但依舊將成為空軍內部一顆新星,日后爬到自己的位置可能都很大,怎么舍得怪罪?

  再說損失最多的是盟友的飛機,哪里能算馬克的鍋?

  請:m.llskw.org

哎呦文學網    說好的民企,空天母艦什么鬼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