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軍艦,都是模型。”
“不過是我們的一些漁船而已,順便為主題風景區打個廣告而已。”
面對IAA的瓊斯探員,唐文如是說道。
瓊斯沒在這個問題上浪費時間,只是關心的問:
“在黃浦造船廠有收獲嗎?”
“001戰列艦的沒有,但倒是有個意外的消息:黃埔造船廠好像會在近期下水第二條戰列艦,用于獻禮香江回歸。”
“第二條戰列艦?”
瓊斯立即變得認真起來。
唐文:“不知道是不是001的同型號,只知道是戰列艦,楊勝利說在趕進度。至于第二艦隊…沒聽說。”
“這是很有用的信息,感謝您對世界人民的幫助。”
新戰列艦的消息在他們的情報網中幾乎沒有體現,瓊斯很相信唐文的說法。
畢竟像這種富豪完全沒有為錢騙情報的理由,也不屑于說謊。
瓊斯又問了些其他的問題,正要離開時被唐文叫住了:
“瓊斯,我可以參與你們在南極的行動嗎?”
面對他的疑惑,唐文解釋道:
“我也對南極很有興趣,我可以私人提供一些贊助,只希望有空能跟著你們到南極轉轉,畢竟什么第二艦隊的太酷了。”
“哦,那可真是個很cool的決定,我會幫你問問的。”
瓊斯完全了解富豪腦子一抽尋刺激的想法,很愉快的答應了這個請求。
南太。
唐文看不見的大手一揮,無人問津的荒涼小島上就多了一座造船廠。
銀幣200萬 新建LV2造船廠:(船塢:350米50米)
漢諾威號超級戰列艦被放進船塢,準備開始按照海軍的要求進行改造:
拆除3/4號炮塔,1、2號雙聯裝483毫米主炮改造為雙聯裝610毫米主炮,4號炮塔改造為旋轉重型導彈發射器(適配C301A);
拆除所有副炮、防空炮,艦體舯部加高改建航母甲板和機庫,尾部延伸至原3號炮塔,加8000至8500平方米,機庫可搭載超過30架直升機;
更新全艦電氣系統至現代化水平,艦島按照廣省號方案改造縮小,預留電子設備空間;
更新動力系統為28萬匹蒸汽輪機組,另四根推進主軸各配備一組8000馬力柴油機組,以供應急動力需求和提供電力;
改造后漢諾威號排水量增加至108000噸,設計航速31節,緊急狀態可達33節。
因為漢諾威超寬的艦體,其甲板面積幾乎已經超過了后來的075型兩棲攻擊艦和老米“黃蜂級”,完全可以作為直升機航母。
并且160米的甲板如果加裝蒸汽彈射器和阻攔索裝置,理論上能夠應對A4、殲7J之類的輕型艦載機起降,只是相對來說回收比較麻煩,但具備放飛固定翼能力,可為航母提供補充。
雖然時間緊迫,但海軍還是對十萬噸的超級戰艦傾注了很多心思,力圖將每一噸排水量都開發到極致。
畢竟是足足十萬噸的艦體還必須是“戰列艦”,否則他們估計寧愿選擇買“合眾國號”而不是一條不倫不類的航空戰列艦。
不過成功推銷出一條戰列艦后,唐文在南太建這座造船廠也是為了自己的目的:
改造第二艦隊的戰艦。
哪怕有著戰艦世界機制的BUG,純粹的二戰炮艦面對現代武器還是極為脆弱:
例如去年分兵的提爾皮茨分艦隊,甚至沒見到航母就被艦載機干脆利落的擊沉。
60年代技術雖然落后,但已經有了不少的導彈可以裝備,即使爛也好過沒有。
畢竟第二艦隊的戰艦自帶無限彈藥,打完了還能補充。
唐文打算是仿照老米改造衣阿華級一樣:
在基本保證戰艦主輸出火力不變的情況下,額外加裝導彈發射箱、現代防空系統。
他還不知道企業號將加入大西洋特遣艦隊,只以為頂多來一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或者5條以內的巡洋艦、護衛艦,便暫定第二艦隊規模保持不變,只是進行現代化改造。
經過搜集資料,60年代可堪一用的反艦導彈他選定了P15“冥河”導彈。
P15“冥河”:(S系早期反艦導彈(1959型))
基礎數據:長3.5米,直徑0.76米,最大速度0.9馬赫,射程35公里,重量2.3噸裝填時間:120秒 最大傷害:27332
耗費17900經驗研發 P15“冥河”是大毛研發的經典武器,甚至國內的反艦導彈科技樹都能一路追溯過去,本身設計非常成功,俾斯麥隨便擠擠也能塞下4座4聯裝發射筒,然后就能每隔兩分鐘刷新16枚,呼呼的使勁射導彈。
至于防空,唐文選擇的是經典的M系三件套其二:
RIM2“小獵犬”:中程固體燃料防空導彈,射高12公里,射程32公里,重量1.3噸,最大速度2.5馬赫;
RIM24“韃靼人”:近程固體燃料防空導彈,射高12公里,射程19公里,重量680公斤,最大速度2.5馬赫;
“小獵犬”和“韃靼人”都不算太重,同樣可以拆掉副炮位安裝,或者占用巡洋艦主炮位。
P15RIM2RIM24的組合幾乎是60年之前的導彈技術天花板,算是稍微靠譜些的種類。
雖然也很可能出現老米一干擾就全都成為無頭蒼蠅的情況,但勝在幾乎無窮無盡,只要盡可能拖時間發射幾百上千枚、甚至上萬枚,總有可能突破防線達成戰果。
在他看來第二艦隊要發展的像頭巾老鄉一樣,循序漸進的讓帝國投入越來越多的力量,逐漸拖入泥潭。
現在他就是經典奇幻里的魔王,需要一步步上調小boss難度編織復雜的劇情,好讓勇者傾注恰如其分的精力。
少了是失敗,多了則是為其他人提供便利。
除此以外還有飛機:
原始配備的Ar.196水上飛機實在是實在是過于差勁,連當炮灰都不合規。
第二艦隊急需進入噴氣機時代,最好是超音速飛機才有一點點抵抗能力。
水上飛機彈射器的最大彈射重量只有3噸出頭,二戰后期的很多螺旋槳戰斗機都超過了這個數字,甚至ME262的質量都達到了7噸。
作戰重量控制在3噸左右、還最好超音速的噴氣機飛機有沒有?
答案是有的,唐文記得三哥曾經引進了帶英一款超輕型戰斗機“蚊吶”,雖然自身動力無法平飛到超音速,但俯沖時可以達到1.3馬赫,而且極為靈活小巧。
而根據他的記憶,這種小飛機重量似乎和零戰差不多太多,只是因為不屬于艦載機,系統資料庫找不到而已。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