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目標點位:已完成戰斗結束:勝利 獲得:銀幣5956000,經驗156000
“有點少啊。”
看著結算的收獲,唐文有些不滿意。
這可是足足16倍增益,才15萬多經驗?也就是基礎經驗不到一萬?
但想想也是,福克蘭島除了超時代的雷達以外幾乎沒有任何武裝,戰斗過程就是一場游行表演。
按照這樣的反應速度,唐文估計至少還需要十個小時才能等來有效反饋。
和南渼的小勢力對上沒有意義,而歐州艦隊哪怕是從最近的摩洛哥趕過來也需要一萬公里,所以還需要主動進擊。
還是得靠艦娘來補給燃油。
“讓我們來看看最近的國際趣聞,根據太陽報報道:前一天智例一條通往南極的游輪上的游客,聲稱見到了一支幾十年前沉沒的戰艦組成的艦隊,有人說這是當地組織的特別娛樂活動,是為了慶祝圣誕節…”
東半球幾乎要快半天時間,等到新聞傳回來一般會延遲一天左右。
智例游輪的發現傳回陸地,只有一些游客的好友向媒體披露了這個消息,然后被當做花邊新聞傳了出去。
智例官方沒有任何反應,只有旅游局認為這是個不錯的噱頭,暗戳戳地買了西方報紙的熱搜,希望能多吸引些有錢人來南極玩掙點錢。
主流媒體完全沒在意這個離譜的謠言,只有太陽報如獲至寶,甚至添油加醋的描述了一番。
稍晚一天,國內的南方省臺也轉載了這條新聞,幾乎沒引起任何波瀾。
只有一小群人如同觸動了什么開關一樣,開始密切關注第二艦隊,以及等待西方的反應時間。
大灣的訓練如常進行,只是在凌晨時分幾乎沒人,兩個身影悄悄出現在港口的儲油罐旁邊。
在自己組建艦隊以后,唐文就聯系了廣城的港口,補充了約一萬噸重油,現在還剩下很多。
艦娘抱著快比自己粗的輸油管,打開閥門后涌出的重油接近她身體時就消散一空,用五個小時掏空了約7000噸燃油后微微“嗝”了一聲,趕在天亮前回到了第二艦隊。
而在天亮以后,蘇醒的國內媒體如常搜集國際新聞,看到不同尋常的一條:
應帶英請求,圭那亞戛納港法雞海軍緊急出動。
再下一條是:
阿根庭外海發現一支不明艦隊,自稱為公海第二艦隊。
實際上,最早智例游輪發現第二艦隊的消息比福克蘭島報告早了快20個小時。
智例忽視,媒體忽視,畢竟不是二十年后,否則隨手拍一段短視頻就能引爆全世界。
實際上福克蘭島來自泰倫的報告最先被認為是一次惡劣的搞怪,直到一連串的照片經過掃描傳真發回。
戰列艦開火的圖片先是發送給唐寧街,然后幾乎同步出現在蘭德智庫。
雖然沒有最近的駐扎基地,但智庫動用IAA的關系,讓阿根庭起飛了一架A4以例行訓練為名偵查,發現了正在全速北上的第二艦隊。
為了節省時間和燃油,唐文時不時就發動技能給戰艦提速,A4飛行員不僅看到了高速航行的戰艦,還有海面上未曾消散的煙云。
在25日傍晚來臨之前,阿根庭的情報確認了福克蘭島遭遇的真實性,此時距離泰倫上報過去了半天時間,一個白天被浪費了。
唐寧街希望阿根庭有所行動,搞清楚那支艦隊的來歷以及目的,但對方以進入夜晚為由拒絕行動,只在無線電中進行了幾次無意義的呼叫。
實際上現在阿根庭依然存在優秀的飛行員,但他們對這支擺明了要北上找茬的艦隊沒有任何阻攔的理由,直接選擇無視。
不管是不是所謂的幽靈艦隊,只要能給帶英添堵,他們就閉上眼保持默認。
對此無可奈何的大西洋兩岸也沒辦法,一邊抓緊研判資料,同時尋找其他可以插手的力量。
此時,圭那亞的法雞海軍進入了他們視線。
作為法雞最重要的海外領地,圭那亞緯度低很適合做航天發射場,戛納港長期有戰艦駐扎,于是發出緊急交涉。
聽到公海艦隊復活,法雞也是滿腦子問號,此時圭亞那有一條喬治·萊格級驅逐艦“杜布雷號”,以及一條紅寶石級核潛艇“黃寶石號”。
至于飛機,圭那亞僅有幾架老舊的C160運輸機可出動。
而從圭那亞到第二艦隊可能的坐標,至少有7000公里。
如果不返航,從圭那亞起飛后繞著海岸線偵查完在福克蘭島降落,也需要8000公里航程,而C160的航程極限也就8300公里,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且雖然心急,但一艘僅有4枚飛魚導彈的杜布雷號也無法起到有效作用。
最后經過了好一番協商和利益交換,杜布雷號才和黃寶石號才在25日晚11點出動,并且為了保證有返航的燃油,航速只保持在了20節。
假如第二艦隊依然保持30節航速行進,最快預計3天后也就是28日下午時分,在巴硒里約熱內盧外海遭遇。
雖然這依舊不能讓人滿意,但兩條戰艦還是出發了。
第二天一早,一顆隸屬于IAA的衛星耗費巨大代價變軌,試圖拍攝第二艦隊的衛星照片。
實際上南半球壓根沒什么熱點地區,途徑的衛星實在太少,否則25日就能拍攝衛星照片。
26日上午10點,一張沖印出來的光學衛星照片送到了智庫,等待多時的各路專家湊了上來。
為了減少損失,變軌的衛星是一顆服役很久的老衛星,本身就有退役的計劃,耗費最后的燃料以后就幾乎失去了價值 這顆衛星的照片依然采用膠卷相機拍攝,在天上電子掃描后傳回地面,所以并沒有很清晰,只能看到一個個船影。
但老道的海軍專家們一個像素一個像素的辨認,還是很快取得了成果:
“這是炮塔,一二三四,四座炮塔。”
“從鍋爐噴煙的長度看,航速至少有三十節,天哪。”
“通過像素比對,這一條的水線長度在240到260米之間,再看船型和炮塔數量,應該就是俾斯麥。”
“和福克蘭島的照片對得上,兩條戰列艦,兩條戰列巡洋艦,兩條重巡洋艦,以及一條驅逐艦。”
“注意陽光下的反光,好像不是紅色,如果是全紅涂裝反光不是這樣。”
“這不可能,海上可沒時間重新刷漆,看看位置,他們至少在以25節以上高速航行。”
“怎么會有這樣一支艦隊?它能來自哪里?”
一群專家們吵吵嚷嚷半天到最后,已經等的有些心急的IAA情報官說道:
“嘿,能給我點具體的信息或者指示嗎?”
“當然有。”
臨時組建的“第二艦隊應對組”帶頭人嚴肅地看向他:
“要有更多,甚至面對面的影像資料。”
“我們正在協調附近的盟友和中立方。”
“太麻煩了,直接派B52過去吧,航程應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