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研究室。
老張拿到了蓋金相關的所有資料,然后麻爪了。
九月份就有撞擊本子漁船的前科,而且還用的是即將交付給客戶的船。
第一條漁船居然是仿制橋立級炮艦,目測還原度極高,幾乎沒什么改變。
業務范圍還特別廣,包括但不限于高速摩托艇馬達、拖拉機單杠柴油機、以及…飛機?
這家造船廠甚至向香江緝私局出口大馬力船用發動機以及兩架拆成三架的水翼船(備注:愛知E13A零式水偵)。
海關是眼睛瞎了,能把這玩意歸類為水翼船?
還有什么叫為了發展旅游區,蓋金一口氣注冊了36個觀光飛機代號?
36個還不是因為蓋金只有35架,而是再多就有點不像話了。
在大灣風景區的策劃書里提到了F4F、SBD等多種軍機,甚至包括B25,這可是轟炸機!
港口中甚至有一條復刻的矢矧號輕巡洋艦水泥船,計劃改造為水上餐廳。
老張越看越不對勁,這哪是造船廠,更像是一座軍工聯合體。
這家造船廠的老板更是異于常人,所謂的蒸汽輪機省錢更像是個借口,老張嚴重懷疑他的真實目的就是挑動摩擦。
而且技術實力似乎是個謎,根據目前的資料其大部分重要部件都是自產,目前展現出的最強技術就是文明號。
海軍可是拿到了當時的錄像,幾個裝備專家根據煙柱長度以及艦體的比值一算,文明號的最高速度在45到47節之間,是一個相當可怕的數字。
雖然標稱是72000馬力,但實際上峰值可能在11萬馬力以上,才能達到如此驚人的高速。
上一條能跑這么快的驅逐艦還是法雞的空想級,噸位比文明號稍大,標稱7.4萬馬力,實際馬力輸出也在11萬馬力以上,最高能達到45節高速。
雖然空想級也是上次大戰時的技術,但蒸汽輪機本身早已發展到了頂點,蓋金能制造這樣的輪機組,足以說明本身技術實力強勁的可怕,甚至…
老張仔細思考,甚至認為至少在蒸汽推進上蓋金的技術層次可能高于國內的軍工造船廠。
而且文明號連續六次撞擊,最重的一次相對速度都快接近30節,船首雖然變形但無漏水,甚至依舊高速行進了一段時間,讓老張有些懷疑這艘船是否是鈦合金一體鑄造,一般的艦體哪經得住這么折騰,早就漏水大半接近沉沒了。
老張分析的起勁,這時助理小賈又走了進來:
“張局,上面要派一個調查處去鵝城查明有關方,海軍對蓋金造船廠很有興趣,想讓你牽頭帶個考察小組。”
“可以。”
老張沒有猶豫,他正有此意。
不過他還有一封信沒有寄出,等寄完給唐家大少的信就準備出發。
唐家大少的通訊地址是鵝城蓋金動力的鋪子,老張抄地址的時候寫到鵝城,忽然覺得哪里有些不對。
見老張半天沒下筆,小賈好心提醒道:
“是字看不清嗎?我來幫您看看?”
老張搖搖頭,忽然看向他:
“唐家大少是不是開了個網站?”
小賈猛然點頭:“對,說起來這個人也挺有意思的,最開始剛辦的時候還發傳真廣告,寫了本特別騷包的,后來才寫的全頻帶阻塞干擾。
他的應該是個自身軍迷,武庫艦的很多想法都在網站上分享過,前幾天他還回我發過的帖子呢。”
研究室就有電腦,老張連忙登陸大王BBS,很快就找了“唐家大少”發的帖子和。
老張:“有沒有辦法定位他的大致位置?能到哪一級?”
小賈就是電子專業,對此很熟悉,立刻點頭道:
“看情況,但定位到市一級絕對沒問題,您想…”
“幫我看看唐家大少在哪個位置。”
這對于小賈來說是小事一樁,就用這里的電腦很快就查了出來。
“局座,是鵝城。”
老張:“蓋金也在鵝城,他的老板叫唐文,也姓唐。”
小賈:“不會這么巧吧?”
老張搖搖頭:“如果是蓋金造船廠,那么我想大概知道唐家大少是誰了,而且我稍微猜到了一點點他的目的。”
崎嶇的公路上,一列由各種轎車越野車組成的車隊緩慢行駛著。
領頭的是市里的公車,第二位就是黃東福的菲亞特。
黃東福就在駕駛位,車里還擠著兩個個體戶船東。
整個車隊十輛車,包含了四家漁業公司和八個有大船的個體戶,都至少有一條200噸左右的遠洋漁船。
他們來大灣則是參加海上聯防隊的第一次公開會議——他們中大多數人才剛剛搞清楚這是什么。
當時大灣鎮的人找上來拿著申請書找他們簽字摁手印,理由只是把福東漁業和大灣漁業的經歷說了一遍,就成功說服了他們。
就沖著一挑六的戰績,這三十萬的出動費他們就愿意公攤。
當車輛行駛到大灣村口,車內的人們感受到頭頂泛著轟轟的響雷聲,連忙看向窗外,卻是一片晴空,不太像天氣突變的樣子。
黃東福卻是一喜,連忙把頭伸出窗外說道:
“轟炸機,是蓋金的轟炸機!”
兩個個體戶也連忙把頭伸出去,就看到了由兩架B25、四架F4F組成的飛行編隊在頭頂嗡嗡飛過,然后依次分離。
8臺大黃蜂引擎在幾百米高空發動,鋼鐵的羽翼遮蔽天空,震的人頭皮發麻。
兩人都傻了眼,呆呆問道:
“轟炸機?”
黃東福雖然也是第一次見,但早就聽說過,得意的顯擺道:
“告訴你們,加入聯防隊絕對沒錯,到時候再有人敢進來就搖電話,唐老板派轟炸機炸他。”
“嘶,如果這樣…誒,你不是在開車?”
“放心,擦你別拖我腿啊!”
兩人這才發現黃東福不僅頭探了出來,而且望著天沒看路,頓時嚇得亡魂大冒,鉆里使勁把黃東福拽了進來,害的菲亞特左搖右擺,差點開下了土路。
好在黃東福也算是老司機,這才有驚無險回到了正路。
經過這么一出三人也不敢再鬧騰,老老實實地沿著公路繼續行駛,很快就看到了更加壯觀的場面:
分離后的兩架B25并未爬升,而是下降高度,朝著海上一座小山一樣的戰艦俯沖而去。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