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八十九章 全功于一役

  喜昌口,是兩山夾道形成一處巨大山坳,這里距離遼東鴉符關,只有一百八十里。

  在一側的山坡上,幾個精干的漢子正匍匐在雪地里。

  這些人頭戴獸皮暖帽,腿上打著厚厚的綁腿,腰間佩著大周兵常用的雁翎刀。

  自遼東各關隘前置兵站被放棄,遼東軍便派出多路斥候,在各關隘外出百里的范圍哨探敵情,填補兵堡后撤形成的空擋。

  而他們這隊斥候因雪夜迷失方向,意外突進到離鴉符關兩百兩的地方,并在這處叫喜昌口的山坳,發現女真各部的動向。

  他們透過稀疏遮蔽的枯黃灌木,看到山下巨大的谷口處,如洪水般涌出無數兵馬,黑壓壓一片,朝著鴉符關的方向馳騁。

  那幾個大周斥候臉色大變,連忙悄悄后撤,在樹林中找到馬匹,繞過山梁,向鴉符關的方向狂奔。

  就算他們趕回去報信,對比女真大隊騎兵的速度,他們最多也就提前半個時辰到達。

  遼東邊境各處又嚴陣以待,閉關堅守,讓女真各部無跡可尋。

  因為這個原因,近十年來這對叔侄一直沒停止過明爭暗斗,而老奸巨猾的李蠻鑄卻一直做壁上觀。

  在洶然前行的人馬中,頭前策馬的三人,衣裳華貴,胯下都是百里挑一的高頭大馬,身邊拱衛著數百親衛。

  但他們之間的矛盾,卻不會因此完全消亡,只不過隱而不發罷了。

  而大周對女真各部關貿又持續嚴控,如果不是這些外因作祟,面和心不和的女真三衛,可能不會就此擰成合勢。

  董善右側那人身材瘦高,滿臉胡須,眼神中流露著陰鷲和殺氣,這人是女真右衛都督同知凡爾察。

  這是女真三衛頭領,在這等嚴酷窘迫的情形下,達成的共識。

  當年董善的父親是女真左衛首領,董善的父親死后,凡爾察和董善叔侄,曾為奪取左衛都督之位,大打出手。

  自從周軍廢棄后撤兵堡,女真各部失去了最便于掠劫糧草的途徑。

  不想坐以待斃,就必須打開僵局,孤注一擲,選取一點重兵破之。

  居中那人身材魁梧,面目粗豪,一臉的桀驁不馴之氣,透著不可逼死的驍勇之氣。

  如果不是去歲,高麗為壓制女真各部徹底倒向大周,關閉建州和高麗邊境的清元集,讓女真各部失去重要物資獲取渠道。

  凡爾察是董善的親叔叔,但是叔侄之間卻一向不和。

  那時剛登基幾年的嘉昭帝,行驅狼吞虎之計,另置女真右衛,任命凡爾察為右衛都督同知。

  每每到窮荒饑饉之時,女真各部便南下掠邊燒殺,數以萬計的漢民死在女真屠刀之下。

  他們三人都是女真世襲貴族,數代受大周襲封官職金印,同時大周也對他們進行羈縻控制,多年來三衛之間常有爭斗,相互牽制。

  這人便是女真左衛都督同知董善,三衛首領中他最年輕,但是實力卻最為強盛,武藝高強,驍勇敢戰,是女真中有名的勇士。

  在他左邊的是女真衛都督同知李蠻鑄,頭發花白,神情有些困乏,三衛首領中他最年長,資歷最老,為人深沉多謀。

  在遼東漫長嚴冬的肆虐下,無數老弱族民在凍餓中死去。

  但這些生長白山黑水間的兇頑之族,依舊還是野蠻生長,近百年時間衍生出不小的勢力。

  此次女真三衛幾乎傾巢而出,集結了四千精騎,三千步卒,還有一千輔兵。

  隨行的還有大群的作為軍糧的牛羊,這也是女真三衛東拼西湊的最后家底。

  李蠻鑄派出的探子回報,從廣寧城送往鴉符關的糧草物資堆積如山,而鴉符關駐兵不到三千。

  且女真近一月都未有攻掠,周人必定有所放松懈怠,正可以兵出險境,出其不意…。

  如果此戰無功,他們退兵回程就要殺馬充饑,等待他們的將是比漫長冬季更艱難的窘迫。

  賈琮帶著艾麗從城外返回后,便將敵蹤消息通報給了關隘參將劉永正。

  劉永正久在遼東,也聽過關于海東青的傳說,但傳說只是傳說,他對于一只飛禽能查探敵蹤,還是有些半信半疑。

  不過他對賈琮還是頗為信服的,這少年滿腹才學,精通火器,深通韜略,為人處事也很是勤勉。

  后撤兵堡的主意就是他向梁帥提出,且取得極好的成效,梁帥對此人頗為器重,甚至從九省統制顧大人那里,將他調來做火器幕僚。

  而今日一早他主動出城查探消息,劉永正也是知道的,甚至還給他派了二十名騎兵護衛,他相信賈琮絕不會無的放矢。

  且自兵堡撤回,女真陷于嚴冬生計窘迫,遼東戰事正處于微妙緊迫之際,為了以防萬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鴉符關雖地理位置重要,是溝通關內外的必經之路,但不是廣寧那樣可屯兵十萬的雄城。

  這里屯兵三千已是極限,萬一女真大舉來訪,如果不早做后備兵員和糧草準備,隱含的風險將是難以預料的。

  于是劉永正永即刻令鴉符關守軍備戰待敵,又派人以快馬將今晨前往云頂關巡查的梁成宗追回。

  鴉符關,城樓上,賈琮、劉永正等人,陪著梁成宗查看城防軍備布置。

  對于賈琮傳回來的女真來訪信息,梁成宗和劉永正抱著一樣的態度,以防萬一。

  梁成宗甚至從臨近的庸蘭關調集部分兵馬馳援。

  而且今晨數隊斥候騎兵回城,雖然沒查探到敵情,但有兩只斥候小隊卻沒按時返回。

  結果不外乎兩種,一種是路途中出現耽擱,一種就是遭遇敵騎被殲滅。

  而這些精銳老道的斥候,一般不會出現第一種情況,更多的可能是與敵遭遇,這也能側面印證賈琮信息的準確性。

  城樓之上,八尊佛朗機炮一字排開,黑洞洞的炮口對著城墻外廣袤的荒原,彌散一股無言的殺伐之氣。

  佛朗機火炮教習瑪德侖,正在為每一尊火炮調整最佳的發射角度,同時指點炮營士兵相關的技巧和竅門。

  賈琮看到瑪德侖臉上露出少有的興奮神情,似乎即將到來的大戰,半點都沒有讓他感到緊張。

  或許對一個火炮專家來說,只有當炮火被精準發射,才是他人生中最華麗的高光時刻。

  賈琮平日里與瑪德侖經過充分的溝通,他對自己在城外設置標尺距離的用意,也十分清楚。

  他相信就只要自己給他提供最佳時機,瑪德侖就能將火炮的威力發揮到極致。

  這并不是瑪德侖想幫大周打贏這場戰,而是出于一個佛朗機火炮專家的技術本能。

  此時,賈琮的目光投注在城墻東側兩臺小型的投石機上,他問過劉永正,這兩臺投石機最遠可以投擲五百米。

  梁成宗撫摸著冰冷的炮身,那日他在廣寧城郊,親眼見識佛朗機炮三發連射的威力。

  這種速射火炮,對大隊騎兵步卒的壓制,幾乎是顛覆性的,他對即將迎來的戰果,已有了不小的信心。

  他對賈琮說道:“玉章是大周火器第一人,女真來犯能否殲敵于城下,本帥就看你的火器之威了!”

  賈琮說道:“大帥,女真人已經歷火槍陣的犀利,所以此次來犯必定有所防備,在靠近火槍陣兩百步內,必定會越發謹慎。

  此戰要想大挫女真,火炮的威力至關重要,火炮雖然射程可至千步之外,但殺傷力最強卻在千步之內。

  如女真大隊來犯,必須引一軍迎敵佯攻,引女真做城下之戰,屆時才能發揮火炮、瓷雷、火槍等火器的威力。

  另外還需另引一軍,包抄其進犯后翼,擊其中流,并能克其全功…。”

  火器營中,數百名火槍兵列隊,這些都是賈琮任命火器幕僚后,挑選出的臂力強勁的士兵,并加以擲彈訓練。

  郭志貴和蔣小四正的身邊堆滿許多木箱,里面放置的都是這次運到遼東的瓷雷…。

  (本章完)

哎呦文學網    紅樓之扶搖河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