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一十七章 賈母的算計

  榮國府,榮慶堂。

  自從初六那日,午門舉行浩大的遼東獻俘大典,千軍護擁,百官叩拜,場面恢弘。

  百官返回之后,自然也就眾口流傳,其勢飛快成為喧然,神京城街頭巷尾津津樂道。

  而當日賈琮領軍獻俘的場景,被在場百官與各國使節看在眼中,榮國府賈琮的再一次名動神京。

  自從太上皇后賜禮,賈琮返京,與賈家有交情的世家老親,隔三差五就有當家女眷上門走動。

  前幾日史湘云被接到賈府小住,保齡侯夫人陳氏、忠靖侯夫人李氏聯袂而來。

  說辭自然是看望賈母這位史家姑太太,還有就是探望在賈家小住的大侄女。

  另外,還有幾位賈家神京偏房的主婦也都在座。

  賈母又叫了黛玉、探春、湘云等對答得意的孫女兒,也到堂中相陪。

  此刻,榮慶堂滿堂珠翠,香風熏人。

  因為今天上門的都是賈家至親女眷,賈母也就不拘著自己。

  上首處擺著一臥榻,引枕、靠背、腳踏俱全,老太太半倚半靠著,和堂中的女眷說話。

  賈母雖然年紀大了,可卻還沒完全老糊涂。

  他這兩位侄兒媳婦,來看自己不過是順便,看云丫頭更是托詞,人都是陳氏自己巴巴送來的,又有什么好看的。

  她們走動勤快,多半還是為了那個小子,聽說前幾日午門獻俘,這小子又出了很大的風頭。

  而宮中獻俘大典之后,對遼東有功將領的封賞恩旨,已或前或后陸續頒發。

  賈母這幾日接待來往走動的老親,聽得都是這些事情,耳朵都快生繭子了。

  而自己那孫子立下的是平定女真首功,再加上榮國賈家的出身,對他的封賞就更加引人矚目。

  這幾日四王八公的當家太太和媳婦,差不多都在榮慶堂中露過面了,這聲勢著實不小。

  賈母還是多少知道其中的意思的,當今圣上登基之后,四王八公這些老勛都靠邊坐了。

  昨天她聽自己兒子賈政說起,這次琮哥兒能否被封爵重用,多少也能看出,圣上對這幫勛貴老親的態度。

  當然這些賈政也是聽外面人說的,他自己在這上面認知畢竟有限,不過是和琮哥兒相關,賈政才會特意留心了一些。

  這些貴勛主婦最在意之事,就是爵位和誥命,因為她們一生的富貴榮耀,都是從這兩樣東西上來的。

  即便一向性情還算善厚的忠靖侯夫人李氏,在這上面也不能免俗。

  “姑太太,前幾日午門獻俘大典,你家琮哥兒可又露了大臉了,如今滿朝文武,番邦使節,就沒有不知道他的。

  前幾年我就說這孩子不錯,沒想到竟到了這個地步,老太太家教了得,竟養出這么個出色的兒孫。”

  聽了這些好話,黛玉、探春相視一笑,只是那獻俘到底是個怎么情形,她們毫無概念,多少有些遺憾。

  一旁的湘云只是在想,什么獻俘倒是以前聽叔叔說過一些,難道比琮三哥進城的排場還要稀罕?

  賈母這幾天已經不止一次聽到,人家夸她教養出賈琮這樣的少年英杰,每每聽到都讓她臉上發燒,總覺得這話有些不真實。

  如果他們夸自己教養的寶玉出色,倒是更像一些,但是夸寶玉是少年英杰,連她自己都不信,最多就說寶玉孝順,長得好。

  李氏又說道:“我聽我們老爺說,琮哥兒這次的功勞,乃是掃平女真的首功,封個一等子爵,必定是有的。

  說不定圣上格外降恩,還能賜三代不降等呢,他這在才多大年紀,當真是不得了啊。”

  賈母聽了這話心中一顫,她做了半輩子的超品國公夫人,對朝廷的勛爵之制還是知之甚詳的。

  大周異姓勛爵之制承襲前宋之法,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每等又分為三級。

  雖說這幾年,圣上覺得爵位之制繁瑣,想要裁剪子、男,只設公、侯、伯三等爵位,不過一直也沒有落定。

  國朝所有爵位,唯軍功才能冊封,這也是寧國無子弟從軍立功,就無法復爵的原因。

  公爵和侯爵最為貴重,一般只封于開國立疆之初,或救國平亂之功,或討惡滅國之事。

  治平之世從無冊封國公的先例,連冊封侯爵都十分罕見。

  嘉昭朝十幾年以來,被冊封侯爵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如今遼東鎮總兵官兼遼東巡撫的梁成宗,真正的封疆大吏。

  梁成宗戍邊二十余年,曾以一人帥兵之力,五敗蒙元土蠻部,使蒙元勢力困頓九邊之外,無法越雷池一步。

  此人在太上皇當政之時,就已因功被封為伯爵,這才積功冊封為平遠侯。

  在治平之世,有這等武略,又能立下這等戰功,已算很難得的機緣。

  自己那孫子,外頭都說立下平定女真第一功,賈母具體也不清楚到底厲害到哪個境地。

  不過這小子才這么點年紀,而且從軍一年都不到,這資歷實在太淺了些。

  侯爵就不要想了,伯爵聽著也不像,封個子爵倒是恰如其分的。

  不過對賈母這樣的超品國公夫人來說,一個一等子爵真不算什么。

  但如果圣上賜恩典世襲三代不降等,那這個子爵的份量就完全不同了!

  榮國府雖初封國公,但卻是降等世襲規格,其實賈代善能平承一代國公,已是皇家恩典,到了賈赦承襲便降為一等將軍。

  榮國府的爵位再傳三代,便只有從五品級,到時爵產和身價都會大減,不過剩下一個虛名了。

  如果那個小子真封了一等子爵,還能不降等世襲三代,三代子孫依舊是一等子爵,那就已勝過降等世襲的榮國爵了。

  而且按照慣例,但凡其家不入罪責,循規蹈矩,三代不降等之后,多半還會恩賜一代,那就是四代不降等…。

  世勛之家,驟然巨貴,不如富貴綿長,這是至理。

  想到這些,即便賈母見過大世面,也是心頭一片火熱…。

  連忙問李氏:”你老爺素來得圣上器重,他就沒打聽一下,會給琮哥兒封什么爵位?”

  李氏聽了這話一愣,有些臉色作難的說道:“老爺雖受圣上看重,不過誰都知道賈史兩家是至親,為了避嫌是不好多打聽的。

  聽老爺說封賞的名冊,只有內閣、吏部、禮部的正官才知道呢。”

  保齡侯夫人陳氏已在一邊聽得眼睛發亮,三代不降等一等子爵,那就百多年的富貴,這還得了。

  更重要的琮哥兒比云丫頭都大不了幾歲,他那個能為本事,不可能一輩子雷打不動,只怕將來伯爵侯爵都是可得的!

  陳氏心中遺憾,自己也沒養下個女兒。

  自從那年賈琮中了院試案首,陳氏在榮慶堂見了一面,便覺得姑太太的子孫中,也就這個最有出息,模樣和學問都沒得挑。

  沒想到兩年時間,這出息得有些嚇人,這兩年湘云只要想去賈府小住玩耍,陳氏都是二話不說往外送。

  如今聽了這等消息,覺得這自己養大的侄女,實在應該在賈家多住些日子,再說她姑太太又那么疼湘云。

  陳氏問道:“湘云前兒出門,還特地去顯德門去看琮哥兒入城呢,今兒怎么沒見琮哥兒人影?”

  賈母聽陳氏提到湘云,神色有些淡然,陳氏那些小心思,哪里能瞞得過她。

  在賈母心里,史湘云是她史家長房嫡長女,這位份可是和她當年未出閣,或者自己女兒賈敏待字閨中時,一樣的金尊玉貴。

  怎么能配庶出子,即便是自己孫子,也不妥…。

  在賈母看來,薛家的寶釵倒是和那小子更相配些,也省的自己二媳婦和她妹妹,鼓搗那個什么金玉良緣。

  據說這小子和寶丫頭在金陵就認識,他那首很有名什么詞,最早就是寫給寶丫頭的,聽起來像是有些故事。

  賈母甚至覺得,自己是否能把這事撮合一下,這個孫子雖然和自己不親,但是能為本領明擺著的,配薛家的女兒綽綽有余了。

  讓自己兩個玉兒以后能順當些…。

  在賈母的心中,只有外孫女黛玉,不管是家世和樣貌,才是世上一等一的,只有這樣的孩子,才能配得上她的寶玉。

  于是說道:“他也是個沒籠頭的馬,去了遼東半年了,回家也待不住,每日往外跑,云兒上門是客,他這個做表兄的,也沒見他好好待客。”

  這時,賈母的丫鬟琥珀步履匆忙的進了榮慶堂。

  (本章完)

哎呦文學網    紅樓之扶搖河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