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109章 未知的未來

  “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啊!”

  在離開了父親的辦公室之后,李奕軒一邊這么自言自語著,一邊眉頭緊鎖著思索另外一件事。

  先前對南洋經濟圈進行一圈盤點之后,他注意到一個問題——撣邦。

  他既是整個經濟圈之中,最北方的,同樣也是經濟最差的,唯二沒有突破百億美元的國家。不過,按照,緬甸官方的說法,應該是地區。畢竟,現在只有SEA以及一些盟友承認其獨立,而緬甸官方始終堅持其對其擁有主權,而且受到蘇東集團等國的支持。

  但是幾年前,國際法院就撣邦案發表咨詢意見,認為其宣布“獨立”并“不違反國際法”,所以,他已經開始參加奧運會、世界杯等賽事。

  當然,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其經濟上是落后的,星洲“落后”是因為人口少——只有兩百多萬人口,論人均,它遠遠超過撣邦。

  而撣邦有700萬人口,人均GDP也就是1100美元而已。

  雖然和緬甸的40美元相比,是一個天一個地,但是在整個南洋經濟圈里,這就是妥妥的軟肋啊!

  況且,那里還有極其特殊的戰略地位。

  “真的有些讓人擔心啊!”

  為什么會擔心,是擔心撣邦發展不起來,雖然南洋經濟圈各國都在一波又一波的全球產業轉移中賺得盆滿缽滿,經濟突飛猛進式的發展。

  但撣邦在內陸啊!

  “看來無論如何,都要盡快推動薩爾溫江孟東水電站的建設了,必須要幫助他們打通出海通道!”

  作為官邸秘書室副主任的李奕軒,當然知道“薩爾溫江出海通道”的內幕,當然他也很清楚,這件事背后需要如何操作。

  現在情報機構正在策劃著孟邦、克倫邦的獨立,他們獨立后,會和撣邦簽署相應的通海協議,從而實現撣邦的出海。

  “時間啊,關鍵還是時間…希望所有的一切,都能來得及吧!”

  嘴上這么自言自語著的時候,李奕軒的忍不住嘀咕一聲。

  “還不如當初直接打下來得了!”

  別說,千里之外有知音,在撣邦新安的總統府,李云輝這位撣邦總統,在看著孟東水電站的規劃方案以及出海航道建設的時候,忍不住也這么嘀咕一句。

  “當年就是幾個沖鋒的事情…”

  他之所以會這么說,是因為當年他確實有機會打下克倫邦以及孟邦,并不僅僅是因為這兩個地方本身就存在地方分裂武裝,更重要的是——他真的能打得過啊,薩爾溫江戰役,一戰殲滅一萬多緬軍,從而實現了對撣邦全境的控制,要不是考慮政治和國際影響,他甚至能打下曼德勒。

  這些年,撣邦在軍事上一直都是壓著緬甸的,況且,在過去幾年中,還接受了大量的美援——畢竟,這里是對抗的最前沿。

  “軍事擴張會讓問題進一步復雜化,相比于軍事擴張,我們更傾向于采取一些手段解決。”

  方景仁看著李云輝笑道:

  “所以,這個問題,最終會由其它部門解決,至于撣邦,只需要好好的進行經濟建設就好,畢竟,最重要的是經濟。”

  因為方景仁早年間作為國際開發署駐撣邦辦事處主任的關系,與李云輝的關系非常親近,所以他們說話倒也很隨便。

  “就像為什么每年會有那么多人來這,不就是因為經濟好嘛,北邊有人來,就連西邊的緬族人,嘴上說著反對撣邦獨立,可是只要有機會,還是會逃到這里,所以,經濟才是最重要的。”

  這倒是事實,對于現在的南洋自由貿易區來說,發展經濟是大問題,但是內部的非法移民問題也非常嚴峻,尤其是對于這里更是如此。

  畢竟收入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如果不是因為這邊對非唐人非法移民一直都是嚴防死打,這邊甚至都有可能被非法移民給沖垮。

  “你說的很對。”

  李云輝點了點頭,說道:

  “雖然我是軍人出身,但我知道,想吃飽飯,就非得發展經濟不可。這些年,多虧了你們的幫助和指導,才有了現在的撣邦,甚至就是現在,閣下仍然關心著這里,云輝真的是深受感激,請您轉告閣下,撣邦一定不負閣下厚望,加快經濟發展。”

  其實,李云輝是有些妄自菲薄了,他雖然是軍人出身,但是在推動經濟發展上,從來都是態度堅決的,他是不懂經濟,但是他懂得用人,在他的總統府之中,有一大批經濟領域的專業人才,他們作為職業官僚,制定著撣邦的經濟發展策略,推動著經濟發展。

  而正像長安擔心的一樣,過去他們最擔心的也是運輸——這是制約撣邦發展的瓶頸,可是現在,這個問題卻迎刃而解了,他又怎么可能不激動。

  先是表示了感謝之后,李云輝又繼續說道:

  “至于孟東水電站,我們會把它作為最重要的大項目,全力推動它實施,當然在,這需要你們在技術和資金上的幫助。尤其是資金,景仁,你知道的,撣邦還是很窮的!”

  在國際開發署面前“哭窮”,基本上都是正常操作,對此,方景仁只是笑了笑了,直接說道:

  “國際開發署會提供一筆貸款,同時“全民年金”也會進行投資,對了,你們的國民年金,同樣也可以進行投資,畢竟,水電站嘛…一本萬利!”

  水電站確實是一本萬利的,雖然它的投資大,動輒需要幾千萬,像孟東那樣大型水電站,至少需要幾億元甚至十幾億元的投資,但是它的回報周期卻很快——只需要10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投資。

  然后就是一本萬利了,年發電量三百多億度的大型水電站,一年僅僅只是電力銷售額就有一兩億元,再加上未來的船閘通行費,每年的利潤是極其可觀的。

  也正因如此,方景仁才會建議的李云輝用撣邦的“國民年金”投資水電站。

  聽著他的建議,李云輝笑道:

  “景仁,有什么好事,你總會想著我們,投資我們肯定會投資的,不過,你們遠道而來,又怎么不讓你們賺錢呢?這樣從股本上來說,你們可以占30…”

  雖然雙方的關系非常好,但是涉及到利益,還是會優先考慮自己的。

  “這個問題,到時候,會有投資公司和你們談,我并不關心這個。”

  方景仁直接回絕了對方,畢竟,他只是國際開發署的官員,像生意啦,投資啦,肯定會有專業人員和他們談。

  大家都會為了彼此的利益那里寸步不讓的談判,但是最終會通過談判達成共識。

  幾個小時后在總統府用完晚餐之后,方景色仁便離開了。親自將他送出總統府的李云輝看著他的坐車離開時,眉頭時而緊皺著。

  站在他身邊的李永誠也是他的長子,看著父親的這副模樣,便說道:

  “父親這個水電站建成之后困擾我們最大的問題,也就是我們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不也就解決了嗎?還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看了一眼兒子,李云輝長嘆了一口氣,然后說道。

  “其實我從來都不擔心經濟。”

  看著遠去的車尾燈,李云輝的語氣變得有些低沉。

  “對于我們來說,只要緊緊的跟隨著長安,在經濟上就不可能會比其他人落后多少,畢竟,長安所要的并不是從我們身上榨油,而是希望我們能夠真正的富裕起來。

  所以他們才會千方百計的幫助我們發展經濟。有他們的幫助,當然不用擔心經濟了。”

  這番話絕對是李云輝的肺腑之言,畢竟當年他們不過只是一群衣衫襤褸的難民,甚至僅僅只是在雨林中茍延殘喘而已。

  正是在長安的幫助下,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站住了腳,然后一步一步的發展了起來。

  當年的新安是什么模樣?不過只是一個僅僅只有5萬人口的小城而已,可是現在呢它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座擁有幾百萬人的大都市。

  當年他們第一次在雨林中建起了樓房,第一次建起了工廠,第一次建起了發電廠,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長安的幫助下一步一步的實現的。

  也正因如此,雖然李云輝在全力以赴的發展經濟,但是他從來都不曾擔心過經濟問題。

  因為他知道,在長安的幫助下,這里的經濟必定會取得長足的進步。

  “那父親您擔心的是…”

  李永誠想了一下,然后說:

  “是安全問題嗎?”

  點了點頭,李云輝沒有說話,而這是李永誠自說的。

  “但是,父親根據我們的情報顯示,自從三年前,奈溫訪問之后,那邊就停止了對這邊的支援,他們開始進行了收縮。

  從理論上來說,現在我們所面對的形勢比以前更好了。”

  搖了搖頭,李云輝說道:

  “這僅僅只是理論而已,我們都非常清楚,他們在不斷的加大對另一邊的援助,甚至連美國人撤出之后也沒有停止。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那邊取得了成功,他們會不會把目標指向緬甸?畢竟那個時候他們就可以在這邊全力以赴了。”

  父親的問題讓李永誠一愣,原本感覺還非常安全的他突然產生了一種危機感。

  “有時候一時的收縮是為了更好的進攻,拳頭只有收回去才能夠再打出去。所以…”

  說到這兒,李云輝不禁長嘆了一口氣,他就這樣仰望著天空,眉頭緊鎖著。

  看著父親的這副模樣,李永誠想了一下說道。

  “父親,我們還有長安,而且我們還是東約組織成員,我想…在安全上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點了點頭,李云輝說道。

  “我知道…只是,將來,真的很讓人擔心啊…”

  請:m.badaoge.org

哎呦文學網    回到過去做財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