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16章 棒子,天生的牛馬

  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

  在華盛頓表示年內將在撤軍15000人的基礎上,再撤軍15000人時,韓國上下皆是如喪考妣。

  從青瓦臺到民間,對美國的不滿,已經是公開化了,甚至爆發了多次反美行動,甚至就連樸正雄也公開指責美國的背叛。

  在韓國再一次受傷的同時,漢城機場,越來越多的富人乘飛機離開了漢城。

  他們大都對韓國的未來已經不再抱任何信心了。

  因為美國明擺著要完全拋棄韓國了。

  韓國的未來在那里,在這樣的風雨飄搖之中,李秉喆也來到了機場,不過,他之所以前往機場,并不是為了離開,而是為了未來!

  “什么時候我們的國家才能夠制造這樣的飛機啊?”

  在c727起飛之后,李秉喆禁不住發出這樣的感嘆。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sEA的成功,對于韓國人的刺激是最為強烈的。

  畢竟,在二戰后他們幾乎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一開始的時候,韓國相比于sEA有著一些優勢,比如說人口上的優勢。

  但是僅僅只是幾年的時間,sEA不僅就把韓國遠遠的甩在了身后,而且還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就。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sEA成了很多韓國人夢想著前往的地方,韓國的女人們會為了前往那里拋棄自己的父母,戀人。對于韓國的大學生來說,們寧愿到那里做外籍勞工,也不愿意在韓國工作。

  即便是現在韓國的經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對于很多韓國年輕人來說,他們的夢想仍然是去sEA。

  成為sEA人!

  為此,甚至拋棄了自己的語言,文字。

  “赤道奇跡…”

  念叨著這個詞匯,李秉喆的神情是復雜的。

  盡管在過去的20年里,李秉喆不止一次去過sEA,盡管每一次都會有一定的收獲,而且也更堅定了他發展事業的決心。

  但是,每一次面對其驚人的發展速度時,他感受到的是一次超過一次的壓力。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壓力?

  因為李秉喆非常清楚,在sEA的快速發展的同時,他們所推行的“雁行戰略”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著,與其友好的國家和地區都獲得了相應的產業轉移,產業轉移中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都取得了飛躍的進步。

  而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包括聯合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更愿意用“赤道奇跡”,來形容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的原因,因為這并不僅僅只是sEA一個國家的發展。

  還有棉蘭老,泗水,大馬,暹羅,星洲…等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

  這樣的區域群體發展之中,韓國的地位就顯得有些非常微妙,一方面,他并不是唐人國家,這自然無法從感情上吸引更多的投資,另一方面韓國距離這里相對比較遠,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徘徊在sEA經濟圈之外。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不會成為投資的首選。

  如果其他國家首先拿下了sEA的產業轉移,那么留給韓國的還有什么呢?

  哪怕是作為商人,李秉喆并不需要考慮韓國的命運和未來,但是他需要考慮的是商業上的未來。

  想要發展就必須要在風口上。

  如此才能夠獲得成功。對于韓國來說什么是風口呢?

  “就是sEA的產業轉移!”

  李秉喆目光從機窗外的云海收回,對身旁的長子李健熙說道。

  “我們必須要抓住他們進行產業轉移的機會,引進他們的技術工廠,然后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父親,我們還有更多的選擇!這個世界不僅僅只有sea!”

  作為李家的長子,李健熙曾經以為自己有朝一日是能夠繼承三星集團的,但是如何他都沒有想到三星——他父親一手創辦的三星就這樣被一個外人給奪走了。

  “我們為什么要依靠他們?那些人狼子野心,一丁點都不可靠,他們甚至奪走了我們的三星。”

  哪怕是直到現在,李健熙仍然是耿耿于懷的,甚至恨烏及屋,對鄭歸魯的恨意他連同對sEA也產生了不滿。

  其實,按照道理來說,李健熙應該更親近這里才對,畢竟,他的大學是在南洋大學讀的,六年前他從南洋大學商學院畢業。

  他甚至還取得了南洋大學商學院的碩士學位。

  從理論上來說,他應該更親sEA,至少在一定程度上。

  可是現在一切都改變了。

  “哎呀,不過都是商業行為而已。便是沒有鄭歸魯,也會有趙歸魯,金歸魯,這種事情誰知道呢?”

  相比于仍然耿耿于懷的兒子,李秉喆無疑更能適應一切,也能夠更坦誠的接受這一切。

  “都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情了,何必再去耿耿于懷。記住,這樣的耿耿于懷除了讓你收獲更多的敵人,其他的不會有任何幫助。記住——在商場上沒有朋友,同樣也沒有敵人,明白嗎?”

  商場如戰場。

  話雖然這么說,但是和戰場不同的是商場上沒有敵人,只有競爭伙伴,今天的競爭對手,也有可能變成明天的合作伙伴。

  反之亦然。

  聽著父親的教訓,李健熙連忙點頭說道。

  “我明白了,父親。”

  其實,李秉喆之所以會對兒子說出這番話,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需要讓兒子明白在這個世界上力量就是力量,其他的都是空談的。

  什么是俊杰?

  識時務的人才是俊杰。

  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是牛馬,天生就是奴隸,而且沒有一絲異類感。

  是因為他們識時務,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

  這一點當年日本人占領韓國的時候,李秉喆有著非常清楚的認知,現在同樣也是如此。

  雖然sEA并沒有占領韓國,但是作為韓國人,必須要學會尊重力量。而sEA的力量,就是不可挑戰的,就是必須要學會尊重的。

  “你看…”

李秉喆對兒子繼續說道  “像這架飛機一樣——c727,世界上性能最好的雙發噴氣式客機,全世界有很多國家都購買它,甚至包括美國。那么這么好的飛機是誰制造的呢?”

  聽著父親的問題。李健熙不加思索的回答道。

  “南洋航空工業公司…sEA制造。”

  相比于父親,李健熙這里的強大是有著親身感觸的,畢竟他曾經在這里讀過五年的大學。

  他甚至曾經在南洋航空工業公司實習過,也正因如此,相比于父親,他對這里的科技水平是有著最直觀感受的。

  他當然知道這里的發達與強大。

  “是的,”

  點了點頭,李秉喆說道:

  “這就是力量,他們的經濟,科技如此的發達,如果為一些小事對他們產生怨恨的話,你就會抵觸他,甚至敵視他,那么,你有可能獲得成功嗎?而且我們在未來還必須要依賴他!”

  父親的教育讓他連忙垂首說道。

  “我明白了,父親,我會立刻改正的。”

  點了點頭,李秉喆說道:

  “這次我們過來是和他們談合作的,可能會費一番周折,一切順利的話,我們會引進他們的工廠,這會涉及到一些后期合作的事宜。

  嗯,到時候你就留在這里和他們進行會商,明白嗎?”

  “是,父親。”

  李健熙點頭說道:

  “我只是一時有些氣憤罷了,我知道,這里的技術非但遠遠超過我們在很多技術領域,他們甚至超過美國,尤其是在家電領域。

  他們的彩電質量甚至比美國還要好,他們還有自己獨有的特麗隆技術,用這種技術的彩電顯像更精彩,色彩更豐富。所以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非常受歡迎的。”

  聽著兒子提到他們的彩電技術,李秉喆說道:

  “是的,他們的彩電之所以會在全世界范圍內受到歡迎,就是因為擁有其獨特的技術優勢,這也正是我們需要向他們學習的,想要爭取市場,重要的還是技術優勢,要獲得先進的技術。”

  先進的技術,提到技術時李秉喆的神情凝重。

  這一次來長安能夠引進到先進的技術嗎?

  想了一下,李秉喆說道:

  “對了,健熙,你在這里讀了幾年的大學,有同學在家電行業嗎?”

  當年他之所以把兒子送到這里讀大學,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培養在本地的人脈。

  相比于學習,在長安讀大學獲得人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畢竟南洋大學商學是sEA最好的商學院,那里所培養的正是這個國家最出色的商業精英。

  李健熙想了一下,然后說道:

  “我有兩名同學在畢業之后去了相關的企業,不過并不是TCL,而是長虹。”

  “長虹啊!”

  李秉喆點了一下頭,說道:

  “這家企業也是非常不錯的。嗯,等飛機降落之后,我們去和他們談談。”

  李健熙看著父親問道:

  “父親,您是想要進入電視行業是嗎?”

  李秉喆先是點了下頭,然后又搖頭說:

  “電視行業是電子行業的一部分,從目前來看,電子行業才是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可是父親電子行業是需要大量技術的。”

  李健熙看著父親說道:

  “而且在這個行業技術落后的話是肯定沒有什么生存空間的,sEA的電子產業之所以發達,就是因為他們在技術上處于絕對領先優勢,所以,才有了這個產業的整體發達。”

  對于兒子的觀點表示贊同之后,李秉喆又說道:

  “你說的沒錯,并不僅僅只是在電子行業,在其他各個行業都是如此,只有你在技術上領先了才有可能獲得市場,這是沒有任何疑問的,尤其是在進行國際競爭的時候,更是如此,就像之前說的那個特利龍技術一樣,技術領先正是sEA最大的優勢,也是他們占據市場的法寶。但是…”

  李秉喆的話音稍微頓了一下,然后說道:

  “有時候。市場和市場是不同的,所有的市場都存在著他們的差異,sEA的電子產品入的確非常好。但是他們的技術太先進,價格也太昂貴了。”

  聽著父親的分析,李健熙全是一頭霧水的模樣,難道先進了就不好嗎?

  至于昂貴,因為它的產品質量足夠好,而且技術足夠先進,所以才昂貴的呀。

  看著兒子一頭霧水的模樣,李秉喆說道:

  “我們要記住這個世界上并不僅僅只有富人,還有很多窮人。他們同樣也需要電子產品。”

哎呦文學網    回到過去做財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