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524章 唐人的優勢

  泛亞航空公司的C717噴氣式飛機,在蘇碌海上傾下一只機翼,并降下高度,最后向長安郊外的長安國際機場逼近。

  在飛機即將降落的時候,鄭歸魯從他靠窗戶的座位上熱切地俯視著下面這座繁華的大都市。

  由于心情激動而感到有些緊張,其實,并沒有什么緊張的地方,畢竟,他曾不止一次來過這里,雖然他只是高中畢業,但是幾年前,他曾經到南洋大學商學院聽過課,盡管并不真正的留學生,但是在這里的學習,還是讓他受益良多。

  “好了,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是來這里和他們談合作而已。”

  鄭歸魯之所以會來到這里,就是想要和這里的建筑公司討論合作問題。

  雖然韓國的建筑技術能力很差,但是,在sea卻有著多家技術能力在世界名列前茅的公司。

  在過去的十幾年里,這些建筑公司以及設計事務所,不僅在sea本地設計并且建造了一棟棟摩天樓,一條條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以及機場,港口等基礎工程,而且還在其他國家參與了大量的工程。

  這里的建筑公司所參與的并不僅僅只有東南亞以及非洲等地的工程,他們甚至還開拓了歐洲以及美洲市場。

  他們不僅擁有最好的建筑工程師,而且還擁有最好的建筑技術,總之就目前來說,全世界最好的建筑技術就在這里。

  即便是美國也無法與這里相比。

  其實,鄭歸魯并不了解建筑歷史的發展,19世紀末摩天樓崛起的時候,美國的建筑技術在世界范圍內是遙遙領先的。等到二戰結束之后,六七十年代伴隨著東亞的崛起,日本,韓國的建筑公司又成為世界上一流的建筑公司,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日韓兩國的建筑公司幾乎壟斷了國際建筑市場,大名鼎鼎的迪拜有相當一部分工程都是三星等韓國企業承擔的。

  但是很快,日本,韓國企業就被大國所取代,十幾年大基建的練手,大國建筑公司終于出海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了,就像進入其他行業一樣,一進入這個行業,大國的建筑公司就把日本,韓國企業卷的懷疑人生。沒有辦法,在人力成本上真的有優勢。

  其實,這種建筑技術的轉移本身就是基礎建設發展的必然,當美國完成他的現代化基建的時候,日本,韓國才開始拉開序幕,通過引進海外的技術,他們的企業迅速成長起來,然后取代了美國的企業。

  大國同樣也是如此,一開始也是通過引進現代建筑技術消化吸收,伴隨著經濟的騰飛,大基建時代的到來,在本土練了十幾年的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之后,自然而然的取代了日本,韓國的建筑企業。

  而現在,sea的建筑公司在本土磨練了十幾年之后走向國際市場,也是一種發展的必然。

  而鄭歸魯所代表的韓國建筑公司,在技術上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所以,他才會來到這里,想要通過尋求合作的方式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

  雖然他是外國人,但是持有喬明護照的他仍然是通過本國人通道通過海關檢查的。

  在接過護照的時候,海關官員的一句:“歡迎回家。”

  讓鄭歸魯感受到一種莫名的親切。

  “家”!

  這里確實就是他們的家,對于他們這些海外游子來說,這里確實是他們的依靠,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一句回家,讓鄭歸魯的心里產生了莫名的歸屬感。

  這樣的歸屬感是他在韓國都找不到的。在鄭歸魯海關檢查的時候,跟隨他一同來長安的助理在等待著通過海關檢查,他們是韓國人,通關手續更復雜一些。

  稍微等了一會兒,一行人才乘車離開機場,在路上,前來接他們的會社駐長安代表李永浩說道:

  “鄭理事,我們已經初步聯系了幾家建筑公司,不過他們似乎對與我們合作沒有太多的興趣,”

  看著默不作聲的李氏,李永浩繼續說道:

  “畢竟他們在西工那邊也有很多業務往來,我們現在過去的話就是他們的競爭對手。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肯定不樂意與我們進行合作。”

  這是商業上的常識,沒有什么人愿意扶持起來一個競爭對手。

  而這也是鄭歸魯此行最為困難的地方。

  “所以,理事,我覺得我們很難說服他們與我們合作,當然如果能夠找到得力的人,在他們的幫助下應該可以取得一些突破。”

  李永浩口中的得力的人指的是那些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他們對建筑公司肯定有一定的影響力,如果能夠獲得他們的幫助,那么這件事兒肯定也就鄭歸魯在長安這邊有沒有認識的高層。

  “暫時還不用這么辦?回頭我會親自和他們談的。”

  鄭歸魯當然知道這位李代表的想法,其實現在整個三星會社都在看著他,看著他能夠給會社帶來多大的利益。

  或者說所有人都在期待著這位唐人理事能夠在什么時候發揮出他的身份優勢。

  身份優勢,這才是他如此年輕就被晉升為理事的根本原因吧。畢竟這家伙就是高中畢業而已,如果不是因為他的唐人身份又怎么可能身居高位呢。

  “理事,酒店已經給您安排好了,我們…”

  不等李永浩說完,鄭歸魯就說道:

  “既然酒店已經安排好了,那就沒有必要現在過去了。嗯…我們現在就到和泰建筑吧。”

  “現在就過去,現在是下午…”

  李永浩有些疑惑的說道:

  “時間上不一定能來得及了,等到我們到地方的時候,他們差不多就已經要下班了。”

  “這不是正好嗎?”

  鄭歸魯說道:

  “下了班了才正好一起去吃頓飯,喝上兩杯,談點事情。”

  聽理事這么說,李永浩的心里就是一陣冷笑。

  好家伙,他以為自己是在韓國呢!

  他難道就不知道在這里壓根兒就沒有人會在下班時間去討論工作嗎?

  不過李永浩倒也沒有提醒,畢竟理事嘛,既然他已經決定了,那就服從唄。

  半個多小時后,汽車停在了和泰大廈前,和泰建筑是最早的建筑公司,也是北婆羅洲公司下屬子公司,它同樣也是在世界范圍內能排進前五位的知名建筑公司。

  也正因如此,這里每天都會往來各種各樣的客戶,而在這些客戶之中,既有來自歐美大國家的,也有來自中東,南美,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的客戶,在這些客戶之中,韓國屬于最不起眼的那種,因為…他太窮了。

  所以,當鄭歸魯一行人,來到和泰大廈大堂時,壓根兒就沒有什么人在意他們只是有人象征性的招待了一下。

  “李代表,王科長今天并不在公司,他在工地上,不然您…”

  不等接待的人說完,李永浩就說道。

  “哎呀,今天的主角不是我,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們會社的鄭理事,他是來…”

  等李永浩說完,鄭歸魯就說道:

  “我是來見韓昌平韓經理的!”

  接待人不由得愣住,因為韓昌平正是和泰建筑的總經理。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另一邊恰好有一陣人出了電梯,剛走出電梯的韓昌平,聽到有人要見自己,于是就順著話音看了過去,然后就主動走過去招呼道。

  “你好,我是韓昌平。,小兄弟,你的口音也是魯省的?”

  一見到正主,鄭歸魯連忙鞠躬說道:

  “是的,韓先生,在下三星會社理事鄭歸魯,祖籍膠東威海,父親年青時就去了韓國,這次來長安公干,聽說韓先生是我們魯省商界的前輩,所以特意前來拜訪韓先生,冒昧之處還請韓先生見諒。”

  在說話的時候,鄭歸魯的口音完全是一副山東口音。再次鞠躬,再次雙手遞出名片。

  看著面前的年輕人,一聽鄉音三分親切的韓昌平,笑著接過了名片,然后說道:

  “這么年輕就已經是會社的理事了,可真不簡單啊。嗯…”

  韓昌平想了想,說道:

  “今天晚上我正好沒有什么安排,附近就有一家魯菜館,我們一起去嘗嘗家鄉的味道。”

  “這是我的榮幸,韓先生,您先請。”

  看著他們兩個人并肩走出去的模樣,李永浩整個人都驚呆了,雖然他知道韓昌平是魯省人,但是卻沒有想到鄭理事,居然如此輕易的就和這樣的大人物掛上了關系。

  看著李永浩這副驚訝的模樣,跟在旁邊看著的助理金義鳴,笑著說道。

  “看到沒有,就是唐人的優勢。”

  就是唐人的優勢換成外國人,像韓昌平這樣的大人物可能連看都不會看他一眼,可他們是同鄉啊。

  看著目瞪口呆,依然還沒有回過神來的李永浩,金義鳴接著問道:

  “李代表,現在你明白為什么所有的會社都需要一個唐人理事了吧?”

  現在哪怕是傻子都明白,為什么需要一個唐人理事了?因為唐人理事在和長安的這些企業打交道的時候,彼此之間更加親近,更容易達成共識。

  請:m.minguoqiren.la

哎呦文學網    回到過去做財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