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58章 太平洋上的閃光

  1月20日,農歷臘月二十。

  凌晨兩時許,夜幕籠罩的南洋航空工業公司的機場,在滿天繁星下,機場跑道的盡頭,一架大型四發飛機靜靜地佇立在機場的跑道旁。

  它看起來與c707客機有那么一點類似,但卻明顯不同,它細長的直筒形機身在尾部逐漸收細,翼展似乎更大。

  它正是南洋航空工業的驕傲——xb1戰略轟炸機,半年前的6月18日,第一架原型機完成了首次試飛。2個月后,局部修改設計的第二架原型機進行了試飛,第二次試飛滯空2小時35分鐘,最后在古晉空軍基地著陸。雖然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故障,如起落架回收問題、液氧系統缺陷、發動機油閥泄漏等,但試飛員仍然對飛機贊譽有加,稱它“好得令人受不了”

  而這架機身編號為x10006的轟炸機,正是它的第六架原型機,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它已經完成了幾萬公里的飛行,基本上已經滿足了空軍的需求,此時它猶如一頭沉睡的巨獸,等待著喚醒的時刻。

  地勤人員們忙碌的身影在燈光下若隱若現,他們仔細地對轟炸機進行最后的檢查,他們精心的檢查著每一個部位,以確保萬無一失。

  時間緩緩流逝,凌晨2時15分,機場的塔臺上亮起了綠色的信號燈。那是起飛的信號。xb1戰略轟炸機的四臺大型渦扇發動機開始發出低沉的轟鳴聲,如同巨獸在蘇醒前的深呼吸,震動著周圍的空氣。

  隨著轟鳴聲越來越大,轟炸機的機身開始微微顫動,仿佛在積蓄著力量,然后開始的滑跑。終于,在一聲震天的轟鳴中,它猶如離弦的箭,劃破夜空,沖向了滿是繁星的天空。

  那一刻,整個機場都為之震動,仿佛大地都在為它的離去而顫抖。轟炸機的身影在夜空中消失了。

  幾個小時后,轟炸機降落在特魯克機場,轟炸機剛一降落,早就乘運輸機先期到達的公司勤務,就開始對轟炸機進行檢查,而在他們檢查時,機組人員也進入了任務室。在這里他們得知了自己的任務。

  “你們將投下南洋的第一枚氫彈。”

  長官的話音剛落,身為機長的張會期就覺得心臟猛然急跳。

  南洋擁有氫彈了!

  不過他并沒有說話,作為曾執行過原子彈投擲試驗的機組,他和他的機組都是個中的老手。

  不過這一次任務卻和過去不太一樣——首先,他和機組在三個月前,才開始接觸xb1轟炸機,過去他們飛的都是b29,雖然xb1的駕駛艙和c707有些類似,但仍然有很多不同。

  現在,他們還沒真正完成飛機的轉型,而且,看著一旁坐著的三名英國飛行員,張會期隱隱覺得這次任務不同以往。

  “因為氫彈是南洋與英國共同研制,所以,英方的亞當少校一行人,將參與此次任務。”

  洪東升上校看著張會期說道。

  “作為你的副手,你明白嗎?你們有三天的時間進行磨合,明白嗎?”

  “是,”

  一旁的亞當少校則起身說道。

  “少校,我飛過噴氣轟炸機,也駕駛過c707、c717,我相信我能夠做好你的副駕駛。”

  張會期點了點頭,說道。

  “合作愉快!”

  在接下來的三天之中,這個由兩國最優秀轟炸機飛行員組成的機組,便開始了高強度的訓練,作為擁有數千小時飛行經驗的駕駛員,他們很快就掌握相應的駕駛技術。

  1月24日,上午九時,聯合機組離開了飛行任務室,在他們進入機艙后,裝彈車將一枚重達10噸代號為“團結力量”的氫彈裝入彈艙,在xb1轟炸機緩緩滑行時,數百公里外的試驗環礁處,也進行了最后的清場,環礁上的人員都是乘直升機撤離的。

  為了獲得試驗數據,他們準備了1300多個測量儀器密切監測,傳感器放置在環礁周圍的混凝土樁上,傳感器被特殊的輻射屏蔽罩內。許多軍用車輛也被放置在范圍內的混凝土樁以評估爆炸的影響。

  對于沒陸上試驗場的南洋來說,這是唯一的選擇。

  “其實,第一次試驗用高塔引爆更穩妥一些。”

  在距離試驗場100海里外的觀測船上,梁振華隨口中說了一句,但一旁的同僚卻說道。

  “成本啊…不說試驗器材,就是造氫彈的成本就在那里擺著,別的不說,就是氘和氚的價格就高的驚人,生產一克氚的造價為71630元,而一克純度90的鋰6為538元,這么昂貴的成本,當然要盡可能一次完成試驗了!”

  眾所周知,氘和氚是聚變的主要源頭,氘可以從海水中提取,而氚則非常難以獲取,在大自然中幾乎不存在,需要在反應堆里用中子對鋰進行輻照獲得,所以造價高昂。

  而為了降低試驗成本,原本應該先塔爆再轟炸機投擲的兩次試驗,改成了一次到位——第一次試驗即由轟炸機投擲。很快,觀測船的雷達員就報告道。

  “轟炸機過來了!”

  轟炸機來了!

  上午10點27分,由張會期和亞當為首南英聯合機組駕駛的xb1戰略轟炸機在12000米高度投彈,在卡平阿馬朗伊環礁上空投下一個降落傘,紅白相間多個降落傘下是一枚重達十噸的氫彈。

  雖然按照要求,在氫彈引爆時所有人都必須要在觀測船內,但是周振華卻堅持在艙外,而不是裝的屏蔽層的所內觀看試爆,由于讀了美國的《核爆防護黑皮書》,他知道在安全距離不需要戴防護墨鏡,因而能夠目睹氫彈爆炸的真實景象。

  氫彈在1550米高度引爆,氫彈爆炸時,張會期看到天空中出現一個耀眼的黃白色火球,沉寂的大海上空,宛若兩顆太陽同時閃耀著萬丈光芒。瞬間又變成橙黃色,然后又變成亮紅色;火球延伸下端出現巨大的灰白色云團,逐漸與大地相連接,形成一個蘑菇云;天空中還出現了一條條奶白色沖擊波射線,逐漸延伸為錐面;最開始一切都是寂靜無聲的,幾分鐘后傳來巨大的爆炸聲,隨后是強勁的沖擊波…

  熱浪和沖擊波完全摧毀了數海里范圍內的所有用于測試爆炸威力的裝備,但是測試儀器仍然獲得了準確的數據。

  試驗當量1200萬噸!

  南洋的氫彈試驗成功了!

  在消息傳到長安時,心情最為復雜的是誰?

  是費多連科!

  這位蘇聯駐南洋大使是長安少有的幾位知道南洋將在近日進行氫彈試驗的外國人——為了避免核試驗造成的誤會,導致兩國原本就有些敏感的關系再次緊張,從而影響到在匈牙利進行的談判。

  于是,南洋不僅將核試驗的消息提前通知了美國,同樣也通知了蘇聯,告訴他們,這只是一次正常的核試驗,和目前的局勢沒有試驗關系。

  盡管南洋這邊嘴上說著“希望能夠諒解”,可是作為大使的費多連科卻很清楚,這絕對不是一次普通的核試驗,盡管表面上看起來,他們確實是按照計劃進程進行南洋和英國的首次核試驗,但是這卻標志上,氫彈已經不再是美國和蘇聯所獨有的武器。

  “…不僅如此,根據他們提供的資料顯示,雖然是第一次試驗,但仍然采用轟炸機進行投擲,而這也標志著,南洋的xb1轟炸機已經具備了戰斗力,這種遠程戰略轟炸機,很快就會正式服役…”

  作為kgb駐長安情報站站長亞歷山大上校,一直關注著正在試飛的xb1轟炸機,南洋對于這種性能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的轟炸機,保密程度并不嚴格,甚至在試飛成功當天,就將這款戰略轟炸機公諸于眾,甚至在去年的長安防務展覽會上,xb1戰略轟炸機還進行了公開展示,完全沒有任何保密意識。

  其實作為情報人員的亞歷山大很清楚,這種不保密,未嘗不是一種威懾,實際上,就是用它來告訴全世界——南洋不僅擁有核導彈,而且還擁有戰略轟炸機。

  蘇聯有米亞4轟炸機,美國的b52轟炸機,而南洋呢?

  他們擁有xb1轟炸機!

  而且他們還使用這款遠程戰略轟炸機,完成了氫彈投擲試驗,無疑是在告訴全世界——他們的轟炸機可以種蘑菇了!

  “根據目前公開的情報來看,南洋的這款戰略轟炸機可能是目前最先進的轟炸機,它的最大起飛重量超過200噸,航程超過15000公里,載彈量超過30噸,大使先生…”

  亞歷山大一邊說,一邊走到世界地圖前,指著亞丁灣入口處說道。

  “根據英國和南洋達成的協議,英國已經將索科特拉島轉讓給了南洋,南洋僅僅只費了100萬英鎊,就獲得了這個前進基地,他們的轟炸機從這里起飛后,其作戰半徑可以覆蓋整個蘇聯!從莫斯科到列寧格勒,都在他們的戰略轟炸機打擊范圍之內…”

  說罷,亞歷山大上校用一種近乎無奈的語氣說道。

  “或許,這正是英國人將索科特拉島轉讓給了南洋的原因吧,擁有了索科特拉島的南洋,不僅為英國守住了亞丁灣,而且他們的還威脅到了蘇聯的腹地,從高加索到中亞,我們所有的城市,都將處于他們的原子威脅之下。”

  然后,亞歷山大上校長出一口氣,目標中盡是某種憂慮,不過,他顯然想多了,至少在一開始的時候,南洋壓根就沒想過以索科特拉島作為戰略轟炸機的部署基地。

  但這并妨礙了海空軍在當地擴建機場,港口,畢竟,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印度洋據點,要是不好好利用,那可真就是浪費了。

  如何利用呢?

  肯定并不僅僅只是控制印度洋的一個據點,就像亞歷山大上校說的一樣——同樣也可以作為轟炸機基地,讓俄國人感受到什么樣是四面八方的威脅!

  “這就是英國人的陰謀了!英國人是一群真正的帝國主義者,他們就是一根攪屎棍,總會在全世界范圍內挑動事端。”

  就在他們討論著英國的陰謀時,辦公室的房門被推開了,費多連科的秘書送來一份電報,接過電報看了一下,費多連科有些激動的說道。

  “哈哈,那些該死的帝國主義者,把法國送到我們的懷里了!”

  (本章完)

  請:m.minguoqiren.la

哎呦文學網    回到過去做財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