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46章 進軍非洲的跳板

  “也許,這里就是未來…”

  置身于這片農場上,卡里耶維奇用一復雜的眼神注視著這片種植園——這片名義上屬于鐵托元帥的土地,是幾年前埃塞俄比亞的海爾·塞拉西皇帝訪問南斯拉夫時,為了感激鐵托提供的大量援助贈送給鐵托元帥的。盡管名義上是贈送給元帥全人,可實際上卻是由南斯拉夫經營。

  從那時起這15000公頃土地,就成為了南斯拉夫的海外農場,從南斯拉夫過來的農業專家和農場工人在過去的幾年間,規劃、開墾了這片土地。

  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涼的草原,而現在呢?

  已經發展成為一片生產劍麻、咖啡等熱帶作物的種植園,雖然這里的咖啡、可可等熱帶作物還沒有產出。

  但是現代化的灌溉設施以及機械化的作業,都在彰顯著一個未來——如果這個國家能夠按照他們的建議,修建水利工程,引水灌溉或者抽取地下水灌溉的話,那么這個國家就會成為一個農業極其發達的國家。

  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畢竟這里的土地是如此的肥沃,只需要適當的投入,加上現代化的農業技術,這片土地肯定會成為一片產出很高的農田。

  可是…有時候想象就是如此的美好。

  “你們只需要實施一半…”

  卡里耶維奇手指著農場,對身旁的準將說道:

  “整個埃塞俄比亞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你們的人民就再也不會挨餓。

  不僅可以收獲更多的糧食,而且,還可以出口大量的糧食、咖啡等農產品。

  你們也能夠獲得充足的資金用于工業建設,修建鐵路,公路以及港口,到那個時候,埃塞俄比亞將來成為整個非洲最耀眼的存在!”

  聽著身旁這位南斯拉夫農業專家的話語,門格斯圖·紐威準將這位皇家衛隊總司令,輕聲喃語道:

  “最耀眼的存在…埃塞俄比亞嗎?”

  嘴角輕揚,帶著些許難以掩飾的諷刺,門格斯圖·紐威準將把目光投向了遠處,然后指著這座農場之外的,那些荒涼的長滿野草的土地,他說道。

  “埃塞俄比亞是那個樣子的,那片土地是屬于伊魯姆公爵的,足足有幾十萬公頃,這還只是他的一塊土地。”

  門格斯圖·紐威準將又把手指向遠處,接著說道。

  “貴族和教會擁有埃塞俄比亞絕大多數土地,他們對于農業的現代化根本就沒有任何興趣,對于他們而言,這一切甚至可能會影響他們的統治!”

  與那些貴族們不同的是門格斯圖·紐威準將,是典型的“小鎮做題家”,他出身于普通市民家庭,中學畢業后,像其它的優秀的中學畢業生一樣,進入哈拉爾軍官學校就讀。

  然后他以連長的身份隨同埃塞俄比亞的卡格紐部隊參加了半島戰爭,在半島戰爭之中,因為表現出色獲得晉升,在撤離半島時,他已經成為卡格紐部隊的營長——這是埃塞俄比亞最精銳且戰斗力最強的部隊。

  也正是因為走出過世界,所以與其它排斥進步的貴族和舊軍官不同,門格斯圖·紐威準將的內心是渴望改變這片土地的,他希望這個國家能夠像一路上他見到的看到那些國家一樣,走向現代化。

  這不僅僅是他的愿望,同樣也是其它人的愿望,整個皇家衛隊上下,包括其它的青年軍官,無不是懷揣著這樣的愿望。

  可這也僅僅只是愿望而已,沒有一絲實現的可能。

  因為那些保守的貴族把持著一切,而且在軍隊中,參加過“對意戰爭”的愛國者把持著高位,而他們這些青年軍官雖然注意到世界的變化,可又能做什么呢?

  什么都不能做!

  什么都做不了!

  門格斯圖·紐威準將凝視著遠處,良久,才說道:

  “可是,我們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個國家被日益變化的世界遠遠的甩在身后…”

  門格斯圖走到一株咖啡樹前,說道。

  “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好的咖啡,可是在這里卻沒有幾個現代化的咖啡種植園。

  盡管現在埃塞俄比亞只剩下了農業,可是不論按絕對產量還是按人均產量來算,埃塞俄比亞的農業規模在現在的非洲國家中都排倒數第一。

  蘇丹的人口是埃塞俄比亞的1/2,但是外貿額卻是其兩倍;埃塞俄比亞的水泥年產量只是埃及的1。除此之外,全國文盲率高達95到99,這就是他們統治下的埃塞俄比亞…”

  抿了一下嘴唇,門格斯圖的眉頭緊蹙,說道。

  “一個看不到任何現代化希望的國家!”

  卡里耶維奇看著門格斯圖,此時的門格斯圖,盡管臉上盡是無奈,但是目光中卻飽含著不滿——那是對皇帝統治的不滿。

  “至少在皇帝的統治下,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的!”

  卡里耶維奇的話落到門格斯圖的耳中,他看著對方,沉默了片刻,然后才說道。

  “是的,在皇帝的統治下,埃塞俄比亞是不會有任何希望的!”

  聽著門格斯圖的話,卡里耶維奇并沒有說話,事實上非洲的變革之風,早就吹到了埃塞俄比亞高原,在這里一些軍官早就留意到了埃及軍官廢除國王法魯克的經驗,并且將其深深的記在了心里,他們一直在等待的機會。

  門格斯圖正是他們中間的核心人物,還有他的弟弟格馬梅·紐威以及許多曾經參加過半島戰爭的軍官。

  他們早就結成了一個秘密的團體,幾個月前,這位工程師找到了他們。

  片刻后,卡里耶維奇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打倒它!”

  聽著這位農業工程師的話的語,門格斯圖并沒有立即回答,他只是默默的抽著煙,片刻后,才說道:

  “這很困難,國王受到很多方面的支持,而且教會對這個國家的影響也是非常深刻的。”

  “將軍,我說過,你可以相信我們!”

  卡里耶維奇看著門格斯圖說道。

  “在這個國家,想要改變這一切的并不僅僅只有將軍,還有很多人,只不過,他們還沒有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將軍,現在,他們需要的是發出自己的聲音!”“你們真的會支持我們嗎?”

  門格斯圖看著對方問道。

  “就像你們支持埃及一樣!”

  面對門格斯圖的疑問,卡里耶維奇說道:

  “將軍,等到時候,你會明白,蘇聯給予你們的支持,將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誰能夠想得到,身為南斯拉夫援埃技術顧問的卡里耶維奇,還有另一個身份——克格勃間諜。在過去的一年里,他一直努力的工作著,努力的完成莫斯科安排的任務。

  “我們的一直與埃塞俄比亞各方進行聯絡,現在除了門格斯圖·紐威準將之外,我們還在當地成立了大量的地下組織和歌名小組。

  他們通過各種渠道散發詆毀皇室和皇帝本人的傳單,那些傳單雖然很多人都看不懂,但是這些人的活動,使得埃塞俄比亞帝國越來越走向反動化,激起的不滿也就越來越多。

  許多人已走向帝制和教會的對立面,開始認真研究起了我們的思想和理念。

  為了遏制危險思想的日益增長傾向,甚至就連莎士比亞的《尤利烏斯.凱撒》和《哈姆雷特》因為含有細菌的情節而在當地被禁止發行。

  甚至就連同《不列顛百科全書》也因為含有“共和”之類的字眼被視為危害國家的東西,遭到了查禁。

  南斯拉夫訓練的秘密警察監聽著所有的國內和國際電話,許多人因為在電話中表示不滿而被逮捕…”

  作為勃列日涅夫匯報著這一切的時候,赫魯曉夫在那里翻看著面前的報告。

  等到他匯報完之后,赫魯曉夫才慢慢地從眼前推開裝看文件的卷宗,緩慢地從桌前站起身,在辦公室里踱步。

  偶爾他會把目光投向勃列日涅夫,這家伙干的棒極了。

  去年讓勃列日涅夫負責這件事兒之后,他就和克格勃那邊一同選擇了一個對象——埃塞俄比亞,它是非洲少有的獨立國家。

  因為它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所以勃列日涅夫才選擇了埃塞俄比亞。把手伸到那里,至少不需要面對在其他英國殖民地干這種事情后,英國的軍隊直接干涉。

  這樣一來難度更低,效果更好。

  “現在時機已經越來越成熟了,當地很多人已經傾向于推翻皇帝的統治!”

  勃列日涅夫的語氣中帶著得意洋洋的味道,他怎么能不得意呢?

  正當所有人都以為他要在英國的殖民地和英國人一爭高下的時候,他卻反其道而行之,選擇了埃塞俄比亞。

  相比于殖民地…獨立國家最大優點就是它是獨立的。

  不需要考慮英美干涉的可能。即便是他們想要干涉,也要問問蘇聯愿不愿意。

  “現在我們所需要的就是等待機會,一旦門格斯圖他們發動軍事政變奪取政權之后,我們就可以通過向他們提供援助的方式支持他,幫助他,并且進入埃塞俄比亞,以埃塞俄比亞為根據地向非洲的其他國家擴張我們的力量。”

  深吸一口氣,勃列日涅夫用認真的語氣說道:

  “現在的埃塞俄比亞就是未來我們進軍非洲的跳板。”

  聽著勃列日涅夫的話語,一直在思索著問題的赫魯曉夫,先是沉默了一會兒,然后才說到:

  “很好,這件事兒你做的棒極了。勃列日涅夫同志,我希望能夠盡快聽到你的好消息。”

  隨后,赫魯曉夫又走到辦公桌前,把報告拉到面前,再次瀏覽了一遍,說道:

  “你的這個想法非常好,我們將以埃塞俄比亞為基地,解放整個非洲!”

  微微一笑,赫魯曉夫說道:

  “到時候,全世界都會看到非洲是如何在我們的幫助下,實現真正的變革。”

  稍微頓了一下,赫魯曉夫回頭看著不勃列日涅夫然后說道:

  “但是我們要加快工作,今年最遲明年我們一定要讓蘇聯人民吃到來自非洲的糧食。”

  然后赫魯曉夫又說到:

  “真羨慕那些南洋人啊,他們已經吃了這么多年的非洲糧食了,廉價的源源不斷的非洲糧食。”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赫魯曉夫的雙眼中充滿了羨慕。這種羨慕是發自內心的,甚至上次到南洋訪問的時候,他特意詢問那些飼料的來源就是來自于非洲。

  南洋人為什么能夠吃到那么多肉,喝到那么多牛奶?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他們在非洲擁有大片的農場。

  那些家伙就那樣奴役著非洲人,榨取著非洲的資源,然后喂飽了自己人。他們可以那么說,蘇聯當然也可以那么做。

  只不過蘇聯到那里是去幫助是去解放的,和那些資本家所懷揣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

  好了,很快就輪到蘇聯了,輪到蘇聯人吃上非洲的糧食了。

  (本章完)

  請:m.minguoqiren.la

哎呦文學網    回到過去做財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