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94章 大戰在即

  首長返回了國內,但是美軍的攻擊并沒有停止。

  李奇微此時掏出了醞釀已久的進攻計劃,美軍持續進行著不間斷的攻擊。

  而此時志愿軍,可以說是正處于青黃不接的狀態。

  不管后續有多少援軍正在路上,但前線的部隊卻已經是強弩之末。

  哪怕是二總,也有些打不動了。

  面對步步緊逼的美軍,此時志愿軍面臨的問題,并不僅僅是前幾次戰斗的傷亡和疲勞。

  更為關鍵的是后勤問題。

  志司扒拉著手指頭,把所有家當都數了一遍。

  但不管怎么數,東西都是只少不多。

  由于美軍的空中封鎖,前線的糧食、彈藥,已經到了嚴重缺乏的程度。

  這種情況下,志愿軍唯一的選擇就是機動防御。

  不過,盡管美軍面對的是極度虛弱的志愿軍,他們打的也極為艱難。

  從2月中旬志愿軍進入運動防御開始,一直到了3月中旬,美軍足足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才跨過了漢江。

  為了截住漢城志愿軍的退路,李奇微派出了187空降團在漢城北部實施了空降。

  不過早在一周前,剛剛返回朝鮮的首長便已經給中央的發去了電報。

  為了繼續疲憊敵人,同時縮短志愿軍的防線,志愿軍主動放棄了漢城。

  并繼續采用運動防御的策略,在保持有生力量的同時,吸引敵人主力進至三八線。

  隨著志愿軍的主動撤出,美軍進入了早已成為空城的漢城。

  在麥克阿瑟和李承龍的眼中,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壯舉。

  失去漢城后的幾十天內,美軍便又重新收復了漢城。

  不過相比于麥克阿瑟的興奮,李奇微此時心情有些復雜。

  奪回漢城,的確算得上是一個大勝,也值得大肆宣傳。

  但是李奇微發動進攻的目的,并不僅僅是收復漢城,他想要的是消滅志愿軍的有生力量。

  志愿軍的有生力量和武器裝備沒有損失,就擁有隨時反擊的能力。

  因此在拿下漢城后,美軍繼續向前,直至推進到了三八線附近。

  部隊推進的很順利,但是看著各部的戰報,李奇微卻覺得很不對勁。

  看著眉頭緊皺的李奇微,參謀長戴恩有些詫異。

  “長官,各部順利進抵三八線,中軍更是從三八線后后撤了十幾公里,這不應該高興嗎?”

  “只從戰報上來看,這次戰斗的確非常順利。”李奇微點了點頭:“但問題就是太順利了!”

  “長官,我知道您在擔心什么,但我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戴恩分析道。

  “自從開戰以來,空軍就一直對志愿軍的后方補給線進行持續不斷的轟炸。”

  “連續作戰的中軍無法承受長期的補給短缺,他們只能后撤防御。”

  戴恩的分析非常清晰,甚至可以說是無可挑剔,因為這就是戰場上正在發生的事情。

  但是李奇微卻始終覺得沒這么簡單。

  “你說的很對,但我有一個問題始終沒有考慮明白。”

  “什么?”戴恩有些疑惑,這還有什么問題?

  “援軍呢?中軍的援軍在哪?”

  李奇微像是在問戴恩,也像是在問自己。

  “中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陸軍,他們總不可能看著自己的一線部隊就這么一直往后退吧?”

  “還有,中軍如果繼續后撤,蘇俄的部隊會不會因為戰況不利而加入這場戰爭?”

  這是李奇微最關心的問題,也是他始終沒有命令部隊進入三八線以北的原因。

  戴恩想了想后,搖了搖頭:“長官,我覺得可能性不大。”

  “不管是美國還是蘇俄,主要目光肯定都放在歐洲。”

  “蘇俄即使派兵,也最多是增加一些飛機,對戰局影響不會很大。”

  “至于中軍的援兵,那就更不需要擔憂了。”

  “只要聯合國軍穩住不冒進,缺乏重火力的中軍就奈何不了我們。”

  李奇微嘆了口氣:“希望如此吧。”

  雖然他感覺不對勁,但是卻沒有任何的證據表明,現在看來,一切就像是水到渠成。

  不過接下來的幾天,李奇微一直都在針對目前的局勢進行思考,他想要找出可能的破綻。

  但是還沒等他想明白,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將所有的疑問全部淹沒。

  麥克阿瑟被杜魯門強行解職,李奇微接任了麥克阿瑟的職務。

  李奇微幾乎一瞬間便成為了日理萬機的大忙人。

  麥克阿瑟的職務,可不僅僅是聯合國軍的最高長官那么簡單。

  他除了是聯合國軍總司呤以外,還是駐日盟軍總司呤、遠東美軍總司令、遠東陸軍總司令。

  這么多的名頭,可不是拿來撐場面的,那都得實打實的干活。

  李奇微接任麥克阿瑟的職位后,再也沒有精力全面照顧到朝鮮戰場。

  不過即使是在上任后最忙碌的時間里,李奇微也專門抽出半天的時間,接見了繼任他位置的范弗利特。

  詹姆斯·奧爾沃德·范佛里特,1892年出生于新澤西,1915年從西點軍校畢業。

  范弗利特的這一屆,可以說是將星閃耀,全班164人,最終有59人成為將軍。

  這其中包括艾森豪威爾和布萊德雷恩兩個五星上將。

  1944年6月,范弗利特以上校團長的身份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諾曼底登陸戰中,范弗利特率領部隊第一個登上了猶他灘頭。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范弗利特已經從一個團長晉升到了第三軍軍掌。

  二戰結束后,范弗利特奉命前往希臘,幫助希臘政府軍以極快的速度擊敗了蘇俄支持的部隊。

  也正是因為希臘的這段經歷,范弗利特被認為是美軍山地戰專家。

  這也是他繼任第八集團軍司呤的重要原因之一。

  畢竟朝鮮別的不多,就是山多。

  東京司呤部內,李奇微見到了范弗利特。

  兩人寒暄片刻后,李奇微提醒道:“中軍并不像報紙上寫的那么不堪,你萬萬不可大意。”

  “長官放心。”范弗利特點了點頭:“我很清楚新聞學,他們嘴里沒有一句實話。”

  當然,范弗利特嘴上說著媒體,內心卻又加上了華盛頓的高官。

  這些華盛頓的高官同樣沒有一句實話。

  部隊都被打的一瀉千里了,結果一看傷亡才幾百,這玩意狗都不信啊。

  “你心里有數就行。”李奇微說道。

  “關于戰術方面,你比我更出色,具體問題由你自己決定。”

  與公認的戰術大師范弗利特相比,李奇微很清楚自己的戰術指揮水平。

  別看之前他先后發動了霹靂行動、屠夫行動、撕裂行動、狂暴行動等多個一聽就吊炸天的行動。

  但是這些行動的實際部署情況,分別是拉線平推、拉線平推、拉線平推、以及拉線平推。

  在進攻中,李奇微可以說是一點花里胡哨的戰術都沒有,他更重視的是后勤保障和前線地形。

  “我已經仔細看過朝鮮戰場的戰報了。”范弗利特說道:“如果有必要,我可以立刻制定計劃。”

  “不不不,不用著急。”李奇微連連搖頭。

  “小規模的進攻你可以自己決定,但是大規模的進攻,必須要經過我的同意。”

  范弗利特這個人,李奇微對他的軍事才能非常認可,但也僅僅是軍事才能。

  因為范弗利特在政治方面,不說是一竅不通,那也可以說是毫無建樹。

  這是阻止范弗利特晉升的最大阻礙,也是李奇微專門限制他進攻權利的原因。

  “好吧。”范弗利特無奈的聳了聳肩。

  雖然他有些無奈,但這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畢竟李奇微才是總司呤。

  抵達朝鮮后,范弗利特立刻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戰場之中,以極快的速度適應了朝鮮的情況。

  而李奇微雖然沒法將所有精力全部放在朝鮮,但是朝鮮的情況依舊是他關注的頭等大事。

  李奇微一如既往的小心謹慎,朝鮮的戰局也始終沒有脫離他的掌控。

  朝鮮美軍沒有像幾個月前那樣悶頭冒進,而是在不斷進攻的同時,時刻留意志愿軍援軍的動向。

  隨著時間推移,李奇微的東京辦公室內,已經堆滿了各種情報。

  “情況不容樂觀。”李奇微面色有些沉重。

  中軍出現在戰場上的番號越來越多。

  在中軍的陣線后方,多次出現了大規模兵力移動的跡象。

  而且中軍已經開始主動拆除他們原先在公路上安放的陷阱。

  這些跡象全都表明,中軍的大規模反攻,就在眼前。

  “你有什么看法?”李奇微看向了范弗利特。

  “無所謂。”范弗利特搖了搖頭:“敵人只有進攻才會露出破綻。”

  “我歡迎中軍來進攻。”

  李奇微立刻明白了范弗利特的意思:“你已經有反擊的策略了?”

  范弗利特說道:“敵人的具體情況還沒有確定,因此反擊計劃也沒有確定。”

  “不過我想現在應該讓部隊停止進攻,并做好應對措施。”

  李奇微想了想,說道:“攻勢不能停。”

  “為了確保持續對中軍施加壓力,必須要保持進攻的態勢。”

  “不過要大幅減慢進攻節奏,所有部隊時刻做好應對反攻的準備。”

  “是!長官!”

  隨著時間進入4月份,志愿軍苦日子總算是熬出頭了。

  新增加的兵團已經進抵了前線,與他們一起抵達的,是新組建的高炮師和大量的后勤及工兵部隊。

  前線部隊急缺的糧食、彈藥得以補充,同時大量傷勢不重的傷兵也得以歸隊。

  志愿軍反擊的力量已經齊備。

  現在擺在志司面前的問題,是這一次戰役該怎么打、在哪打。

  志司內,看著墻上的態勢圖,參謀長說道:“首長,是不是可以把敵人放到金平、鐵化一帶再打?”

  “如果在金源南面打,我們一出擊,敵人就有可能縮回,這樣一來,中央要求的成建制消滅敵人的目標就難以實現了。”

  “只要把敵人放進來,我們再給他攔腰一截,敵人就插翅難逃。”

  “而且各部隊可以以逸待勞,多一些準備時間。”

  這個誘敵深入的計劃一說完,首長立刻搖了搖頭。

  “我們不能再退了,金平是平原,是一片很大的開闊地,敵人的坦克一旦進來,我們很難對付。”

  志愿軍現在的主力反坦克手段就是自產的七一式火箭筒,以及繳獲的美制火箭筒。

  但是依靠單兵反坦克裝備,在平原地帶對付成建制的裝甲部隊,是很難有效果的。

  “還有,我們在金平儲存了大量的物資、糧食,敵人打進來,這些物資怎么辦?”

  “我覺得不能把敵人放進來,還是得在金平南面跟美國佬打。”

  “首長,如果擔心物資,我可以在兩天內給他搬完,這不是問題。”

  “不單單是物資問題。”首長搖頭道:“朝鮮戰場地域狹窄,一旦把敵人的坦克放進來,不好處理。”

  “最關鍵的是,我怕敵人坦克進來后,美軍再復制一次仁川登陸。”

  首長的手指指向了元山方向。

  這個顧慮并不是空穴來風。

  從4月初起,美軍的飛機對志愿軍后方進行了空前猛烈的轟炸。

  美軍的艦隊也明顯加緊了元山、新浦、清津等港口的炮擊封鎖。

  東西沿海的島嶼和海岸線,頻頻遭到美軍艦船的偵查與襲擾。

  而且中央還從其他渠道得知,美軍第40師、45師已經由美國本土開赴日本。

  他們將與駐日本的美軍第34步兵團一起組成第16軍。

  同時,正在日本整訓的南朝3個師也已加速訓練。

  釜山、金浦等地的空軍基地也在擴建。

  種種跡象表明,聯合國軍正在進行新一輪的進攻準備。

  而在日本新成立的第16軍,很可能會以登陸作戰的形式參戰。

  要想阻止美軍的登陸,就得先發制人,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只有讓敵人手忙腳亂,才能使其無暇他顧。

  又商量了半天后,志司做出了第五次戰役的戰略總方向。

  在金平南部一線,發起反擊。

  至于戰役發起時間,還沒有定下來。

  不過首長已經有了初步的預案。

  至于進攻戰術,還是以分割包圍為主,這是志愿軍唯一的選擇。

  溝通確認好作戰方案后,志司給中央發去了電報。

  對于志司的部署,中央表示完全同意。

  收到確認的回復后,志司充滿了豪情壯志。

  此時志愿軍在前線已經集結了3個兵團11個軍34個步兵師。

  除此之外,還有3個炮兵師和1個高炮師,總兵力高達55萬人。

  后方,總人數高達18萬人的專業后勤補給部隊已經進入朝鮮。

  志愿軍最大的軟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彌補。

  相比于去年緊急入朝的志愿軍而言,這樣的配置堪稱豪華。

  首長表示他八輩子也沒打過這么富裕的仗。

  因此這次真的他信心十足,就連提出的目標,都是要消滅幾個師。

哎呦文學網    亮劍:從晉西北打到上甘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