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24章 鄯州已定

  “唏律律…”

  “嘶!!”

  湟水河岸,軍馬唏律,乘馬嘶鳴。

  跌落馬下之人數不勝數,手執長槍的番兵則是因為陣腳不穩而被瞬間鑿穿。

  隴右精騎熟練的將其分割、包抄、圍剿。

  亂陣之中,拓跋懷光率領不足二百名精騎沖向李驥的大纛,雙方馬尾相銜,鞍上長兵左右揮舞。

  “生擒此僚,擢升三級!”

  李驥發出擢賞,這使得拓跋懷光壓力倍增。

  不得不說,這廝果然勇武,馬背上長槍翻飛,交錯間挑落數名隴右精騎,徑直殺到了李驥面前。

  “漢狗,你阿爸就在這里!!”

  “叫你們的狗腳節帥過來找死!”

  他目露兇光,李驥聽他辱罵劉繼隆,臉色陰沉得可怕:

  “宰了他,把他舌頭給我拔出來!”

  不用他說,四周的隴右精騎也自發加入了圍斗拓跋懷光的隊伍中。

  他的二百余精騎不是被殺,就是落馬投降被抓,而那些甲兵也降的降,死的死。

  六七名精騎圍斗他,竟然還有人被他挑落馬下,亦或者刺傷手臂。

  李驥見狀,當即取硬弓搭箭,一箭命中其馬首額間。

  馬匹中箭栽倒,拓跋懷光被甩落馬下,左右隴右精騎見狀刺出長槍,甩出套索,將他限制住。

  他倒是還想掙脫,但幾次掙脫都宣告失敗。

  李驥翻身下馬,手里攥著把短刀:“你娘的頭,你再罵啊!”

  他作勢便要上前來割拓跋懷光舌頭,拓跋懷光見狀還想掙脫,卻被一名精騎拋出鎖套,將他脖子套住向后拉。

  眼見李驥靠近,拓跋懷光不知道哪里來的力氣,掙開他們,便往李驥撞去。

  “找死!”

  李驥一腳踹在他身上,不等他起身,便持短刀捅穿他的咽喉,鮮血迸濺滿臉,抽身離開。

  拓跋懷光捂著流血的脖子,踉蹌幾步后栽倒地上,不斷抽搐,屎尿并流,發出難聞的味道。

  抽搐片刻后,他眼睛便失去了神采,身子一動不動。

  “呸…”

  李驥啐了一口他的尸首,用手擦了擦臉上的血后吩咐道:

  “給節帥傳去消息,就說拓跋懷光死了,我們現在馳往鄯城!”

  “是!”

  幾名折沖都尉應下,而李驥也翻身上馬,留下五百精騎監督那些俘虜,率領其余人向鄯城開拔而去。

  兩個時辰后,劉繼隆還未率領大軍抵達湟水,便得知了拓跋懷光的死訊。

  當拓跋懷光那顆斗大頭顱擺在他面前時,他臉色依舊平靜,抬頭對兩名校尉詢問道:

  “俘虜了多少兵馬?”

  “回稟節帥,俘虜了二百多精騎和五百多甲兵,其它不是死了,就是傷重被補刀了。”

  兩名校尉作揖稟告,劉繼隆聽后頷首:

  “把拓跋懷光的頭顱腌制好,送往長安報捷,就說收復鄯州了。”

  “報捷走河州那條道,路過龍支時,把拓跋懷光的頭顱給尚摩鄢看看。”

  拓跋懷光雖勇,但還不被劉繼隆放在眼里。

  只有尚婢婢這種有分量,能影響到他計劃的人,才能入他現在的眼。

  這般想著,他也率領軍隊繼續前往了湟水。

  剩下十余里路,不過走了一個時辰便抵達了。

  他留下陳瑛與兩個團的兵馬,以及三千民夫在此丈量田畝,安家落戶。

  隨軍的九千民夫中,有七千多是山南、劍南等道的青壯饑民。

  按照此前劉繼隆與高進達商議的結果,這七千多青壯饑民將會在鄯州安家落戶。

  這還只是安置在鄯州的第一批百姓,后續還會有幾批饑民會被安置到鄯州。

  除此之外,劉繼隆還準備遷徙部分鄯州番口前往渭州和蘭州。

  不然以鄯州近兩萬番口的數量,起碼要安置兩萬漢口才能中和當地的人口。

  湟水縣內的番口被遷出數千人前往了鄯城,這些人在半道上被李驥截獲。

  消息送來時是半夜,劉繼隆聞言不假思索道:“把這幾千口番人分為三份,分別遷往蘭州的五泉縣,臨州的長樂縣和渭州的渭源縣。。”

  “另外讓李驥繼續向鄯城進軍,把鄯城給我圍住!”

  “是!”張昶作揖應下,隨后派輕騎前去通知李驥。

  翌日卯時,劉繼隆率領四千余名步卒及六千名民夫馳往鄯城。

  路上,他們遇到了被俘的番兵和四千多口番民。

  這些人將按照劉繼隆的吩咐,遷往三州治下的三個縣。

  五千多名番人,平分三份后,也不過千余人,倒也影響不了三個縣的人口情況。

  劉繼隆匆匆瞥了一眼,便帶著大軍繼續向著鄯城開拔而去。

  不得不說,鄯城的許多番將對于拓跋懷光倒是很忠心。

  李驥包圍鄯城后,城內的六百番兵及上萬番民擁護拓跋懷光的長子拓跋隆業為主,向吐谷渾地區突圍而去。

  由于牛心川和鄯城地勢險要,李驥只能等待劉繼隆率步卒前來。

  劉繼隆率軍抵達后,借助云車,隴右軍很快登上了鄯城城頭,而鄯城內只剩下五千多名老弱婦孺。

  他們之中有人選擇反抗被殺,但大部分還是老老實實的選擇了投降。

  云車攻城后不到半個時辰,鄯城東門大開,劉繼隆抖動馬韁,帶著大軍入駐了鄯城。

  整場戰事下來,除了在湟水峽口被阻礙了小半個月,剩下的戰事基本以摧枯拉朽的態勢拿下。

  劉繼隆率領諸將走入鄯城縣衙的正堂,坐在了昔日拓跋懷光的位置上。

  諸將見狀紛紛作揖,而劉繼隆也對李驥詢問道:“拓跋隆業呢?”

  “聽城內的老弱說,他帶著六百甲兵和五千多家眷,昨夜往伏俟(qí)城跑了。”

  伏俟城是北朝舊城,其中“伏俟”為鮮卑語,漢意為“王者之城”。

  這座城池位于青海西岸,吐蕃內亂后被吐谷渾的某部所占據。

  拓跋隆業不過十五歲,前往伏俟城后能否活下來都是個問題。

  對此,劉繼隆也就沒有上心,也沒有追擊的心思。

  吐谷渾地區固然重要,但那是建立在高原上有吐蕃這種統一政權的情況下。

  現在高原四分五裂,吐谷渾地區也四分五裂,出兵打他們固然能收獲一些牧群,但這些牧群完全可以通過貿易和外交手段獲得,沒有必要動兵跑到三千多米海拔的地區作戰。

  “派人前往吐谷渾各部傳消息,倘若有人能帶來拓跋隆業的首級,我便冊封他為西海游奕使,可以在鄯城與我隴右互市。”

  劉繼隆平靜開口,只是一句話,便決定了拓跋隆業的下場。

  吐蕃鼎盛時都需要大唐的貿易,更別提當下分裂的吐谷渾地區了。

  一個互市資格,足夠讓他們搶破頭,拓跋隆業的首級也將成為香餑餑。

  隴右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好好治理鄯州就足夠了。

  想到這里,劉繼隆目光看向鄭處:“鄭處!”

  “末將在!”鄭處心底早就有了準備,可當這一刻來臨時,他卻還是難掩激動。

  “茲授你為鄯州刺史,另令鄯州鎮節度使。”

  “末將領命,謝節帥隆恩!”

  隨著劉繼隆宣告鄯州刺史的人選,鄭處立馬作揖行禮,同時言語表示感激。

  劉繼隆頷首道:“鄯州為我軍抵御吐谷渾諸部的一線,我會留下六團兵馬給你,另外需要你再募三團兵馬。”

  “明歲元日前,我希望你能把鄯州的人口、耕地圖籍交到都護府。”

  “節帥放心,末將定不辱命!”鄭處連忙表態,而劉繼隆也道:

  “收復鄯州的速度比我想的要快,如此看來,倒也不用等到明年再收拾論恐熱了。”

  “李驥…”

  “末將在!”李驥作揖行禮,劉繼隆交代道:

  “明日你點齊三千精騎,隨我南下龍支城。”

  “末將領命!”李驥應下,劉繼隆又看向張昶:

  “鄯州局勢還沒穩定,張昶你帶步卒坐鎮此地,等秋收后再收兵返回各鎮。”

  “是!”張昶應下,而陳瑛、曹茂則是先后作揖道:“節帥,那我們…”

  “你們明日隨我南下龍支。”劉繼隆不假思索回應。

  二人見狀作揖,如此便敲定了收復鄯州后的諸多事宜。

  隴右九鎮增至十鎮,管兵一萬八,管吏兩千四,管民約二十五萬。

  除河州一千四百名民夫需要返回河州,剩余四千六百名民夫則是被安置在了鄯州。

  如此一來,漢人毫無根基的鄯州中,便有了七千六百漢人青壯。

  原本鄯州的兩萬番眾,如今有近六千跟隨拓跋隆業逃亡吐谷渾,五千多被劉繼隆強行遷徙至三州三縣,剩下的不足八千,也算均衡了當地人口。

  待后續再遷徙一些百姓過來,漢人在鄯州的地位就再度占據主導了。

  一盤棋下完,接著便要開始另一盤棋了。

  七月十八日辰時,劉繼隆率領李驥、陳瑛、曹茂三人及兩千八百多名未負傷的精騎南下。

  在他們抵達龍支前,龍支城的尚摩鄢便已經得知了拓跋懷光敗亡的消息。

  對此,他來不及感嘆便得知了劉繼隆南下的消息。

  二十二日,劉繼隆率軍抵達龍支城下,并在城外扎營,傳召尚摩鄢。

  “窸窸窣窣…”

  甲片聲在營盤內窸窣作響,尚摩鄢帶著兩名節兒,時隔二十日,再度走入了隴右軍的營盤之中。

  “都護,看樣子他們沒死多少人。”

  “拓跋懷光那豬犬,口氣那么大,我還以為他能撐多久,結果才半個月不到。”

  “聽說拓跋懷光的兒子逃往了吐谷渾,不知道他們為什么不追擊。”

  “好了,安靜些,等會見到節帥,都恭敬些。”

  隴右精騎的死傷并不多,因此尚摩鄢他們都覺得隴右軍沒有付出太多傷亡便拿下了拓跋懷光,而事實也是如此。

  擊破拓跋懷光,隴右軍死傷不過三百多人,大部分都是進攻關隘和追擊拓跋懷光時造成的死傷。

  如果沒有絞盤配重式投石機和黑火藥,或許這個死傷人數將會翻倍乃至更多,但現實沒有那么多如果。

  對于尚摩鄢他們來說,現實就是劉繼隆率兵西征不到一個月便殺了拓跋懷光,收復了鄯州的兩座城池。

  現在拓跋懷光已死,劉繼隆的目標就只剩廓州了。

  如果劉繼隆這個時候翻臉,那他們也只能灰溜溜撤出廓州。

  “節帥,尚都護他們來了。”

  牙帳門前,兩名校尉朝里作揖,尚摩鄢他們則是忐忑的等待著。

  “進來吧!”

  劉繼隆的聲音從中傳來,兩名校尉見狀放行,尚摩鄢三人也走入了牙帳內。

  帳內只有劉繼隆一人,他坐在主位,似乎在撰寫什么東西。

  眼見尚摩鄢三人走進來,劉繼隆也放下毛筆說道:“鄯州已經被我收復,如今便只剩下廓州了。”

  “不過你們不用擔心,廓州的秋糧你們繼續收,但論恐熱這廝,我是不準備留到明年了。”

  “你與你阿爸商量好,最好在秋收前約定好出兵時間。”

  “我會派李驥領三千精騎出河州進入磨禪川,若是能一戰畢其功,那明年春耕前,你們就遷入磨禪川,將廓州城池和漢口留給我。”

  “作為回報,論恐熱麾下甲兵的甲胄盡數歸屬你們。”

  “此外,我手中還有拓跋懷光的一千多套甲胄,也可以作價賣給你們。”

  “日后你們不必憂慮糧草,我會在廓、河、疊、洮、松等州為你們開辟互市。”

  “至于你們能不能拿下多麥,甚至南下維西,那就看你們自己的本事了。”

  劉繼隆把話說在前面,尚摩鄢也點頭應下:“謝節帥隆恩,我稍后便去廣威與我阿爸說這件事。”

  “好!”劉繼隆回應一聲,隨后便抬手示意他們可以離去了。

  尚摩鄢見狀也沒有久留,起身作揖后退出牙帳,不多時便走出了軍營,返回了龍支縣。

  翌日,隴右軍拔營南下,而尚摩鄢也帶著四百精騎向西馳往廣威。

  兩日后,尚摩鄢便抵達了廣威縣。

  尚婢婢還沒從拓跋懷光的死訊中走出,便得知了劉繼隆準備提前收拾論恐熱的消息。

  “他沒有要求我們出兵多少?”

  “沒有。”

  廣威縣衙內,坐在主位尚婢婢更顯老邁,頭發花白,肥肉堆積在下巴,每次呼吸都氣息沉重,時不時還會發出類似打呼嚕的聲音。

  他質問劉繼隆的要求,尚摩鄢卻搖頭道:“阿爸,我想我們出八百精騎就足夠了。”

  “會不會太多?”尚婢婢有些不舍,尚摩鄢卻道:

  “劉繼隆的兵威強盛,按理來說我們可以少出些,但您別忘了,我們剿滅論恐熱后,還需要招撫磨禪川的十幾個小部落。”

  “如果沒有足夠的兵馬,我們怎么威懾他們,讓他們老老實實聽從我們驅使呢?”

  “別的暫且不提,單說我們從廓州遷徙磨禪川后的住處,就需要動用這十幾個小部落的人力才能解決。”

  “我們的兵馬越多,越能讓他們畏懼我們,然后老老實實的為我們干活。”

  尚摩鄢倒是成長了,他的回答讓尚婢婢頻頻點頭。

  這些日子,尚婢婢也感覺自己年紀大了,思維跟不上曾經了。

  現在尚摩鄢既然能獨當一面,他也應該是適時放手了。

  想到這里,尚婢婢說道:“湊個整數,你帶一千精騎在米川等待進入磨禪川吧。”

  “李驥這個人我記得,他心思比較深,你和他聯手出兵,還是得小心些他。”

  “劉繼隆這個人雖然重承諾,但也并非是什么承諾都重視,至少就他占據五泉縣多年不還的這點來說,你日后對他還是該有些防備的。”

  尚婢婢大口喘氣說著,尚摩鄢也頷首道:“阿爸您放心,我知道該怎么做。”

  “我只是想保住我們沒盧氏的富貴,而進兵磨禪川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多麥,然后是維西,最后是整個多康六崗!”

  談話間,他將他的野心暴露了出來。

  吐蕃人將居住的區域按地形和自然條件的差異劃分為三個部分,即:上區阿里三圍、中區衛藏四茹、下區多康六崗。

  上區阿里三圍,宛如池塘,高聳著著名的雪山和山脈。

  中區衛藏四茹,猶如灌溉渠道,擁有廣闊的草原和巖石。

  下區多康六崗,恰似無垠的田野,分布著森林和植物。

  多康六崗的區域從青海西南,一直延伸到南詔西北,涵蓋了后世安多及大半個康巴的區域。

  如果尚摩鄢真的能成為多康六崗的主人,那沒盧家族也將被他推上新的高度。

  他的野心,讓尚婢婢望向他的眼神充滿復雜。

  “尚摩鄢,你變了…”

  “阿爸,是人都會變的!”

  尚摩鄢毫不掩飾,他抱胸行禮道:“我如果能得到劉節帥的扶持,我就有自信成為多康的主人。”

  “哪怕我能力不足,可是只要他用得到我,他就必須幫助我維護我對多康的統治。”

  尚摩鄢的這話沒有問題,如果他真的被劉繼隆扶持成為多康的主人,那劉繼隆為了邊疆的安定,也肯定會選擇容易操控的他,而非其他人。

  只是這么一來,他就成了劉繼隆的馬前卒,喪失了尊嚴和自主。

  尚婢婢張了張嘴,欲言又止,可最后卻化作一句話:“以后要照顧好摩曳,他才能不如你,你要保住他的富貴。”

  尚摩曳是尚摩鄢的弟弟,長久以來,都不曾展現什么才能,因此尚婢婢很心疼這個次子。

  對此,尚摩鄢也承諾道:“阿爸您放心,摩曳的富貴將會傳給他的子孫后代。”

  “嗯…”尚婢婢應下,隨后擺了擺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尚摩鄢見狀退出正堂,準備點齊兵馬,向米川集結去了…

  請:m.llskw.org

哎呦文學網    歸義非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