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8章 福禍未知

  “慢點慢點,別把這罐肉弄撒了!”

  “我知道,倒是你腳步短些。”

  “曉得嘞…”

  六月人間最炎熱,這話放在這個時代也同樣適用。

  傷勢養好大半的李驥、耿明二人端著一個陶罐,小心翼翼走進了一間土屋之中。

  這土屋還算寬闊,但擠入五六人后,卻也不免有些擁擠。

  好在屋內的眾人都不在意這點,只是等著耿明、李驥將陶罐放下,這才將旁邊木盆內的粟米飯添到了碗內,伸出筷子就對陶罐內的雞肉發起了進攻。

  “這天氣真熱啊…”

  “再過兩個月就冷了,到時候還得弄件棉衣穿。”

  “也不知道軍里會不會發棉衣…”

  炎熱的天氣里,昔日第三伙的劉繼隆、張昶等人連帶著照顧劉繼隆的那少年人曹茂,一邊閑聊,一邊吃著午飯。

  張掖之戰已經是半個月前的事情了,隨著時間推移,他們各自的傷勢也好了大半,所以才如此精神。

  “對了校尉,那錢已經送到了,趙家嬸子她們也托人代筆寫信感謝了。”

  張昶忽然說起了一件事,劉繼隆聽后點點頭:“拿到就行。”

  半個月前,劉繼隆讓馬成托運送殘疾將士的隊伍,將六百貫錢中的五百貫送往了酒泉城。

  這五百貫錢在之后,分別被人送往了趙遷、焦大等人的家中。

  張昶所說的趙家嬸子,便是趙遷的母親。

  “唉,這頓吃完,下頓雞肉估計要等到開拔時候才能吃到了。”

  坐在屋內,李驥嘆了一口氣,馬成瞪了一眼他:“這半個月天天吃雞、羊、牛肉,你還嫌不夠?”

  “肉哪里吃得膩啊…”李驥嘖嘖幾聲,耿明和張昶也點頭表示認可。

  “放心吧,還有一百多貫錢,餓不到你們。”

  作為管家的張昶忍不住開口,其余幾人聽到紛紛露出笑容。

  劉繼隆表情如常,只是將目光看向那十四五歲的曹茂:“今天小張刺史可曾派人來過?”

  “不曾。”曹茂吃得滿嘴流油,而劉繼隆口中的小張刺史,自然是張淮深。

  由于張議潮還沒有對內自稱河西節度使,因此眾人以大、小刺史來稱呼張議潮和張淮深。

  不過對于劉繼隆來說,他依稀記得張議潮在收復甘州全境不久后,沙州派出的使者就繞道抵達了長安,并取得了唐宣宗賜予張議潮的圣旨和印信。

  最后張議潮并沒有得到他心心念念的河西節度使,而是得到了一個歸義軍節度使。

  雖然都是節度使,但歸義軍節度使顯然不如河西節度使的含金量高。

  對此,劉繼隆除了對張議潮等人行為的結果感到惋惜外,便再沒有任何能做的了。

  畢竟大唐自從安史之亂后看誰都像反賊,更別提張議潮他們這種脫離大唐近百年的河西遺民了。

  “聽說今早城外的兵馬開始收拾東西了,怕不是大軍要開拔收復山丹了吧?”

  馬成消息靈通,將自己早上打探來的消息告訴眾人。

  “又打?我傷還沒好呢…”李驥有些牙疼。

  “應該不會派我們跟過去吧?”耿明也有些擔心。

  “肯定不會,我們都升了官,總不能頂著官名去當兵卒吧。”

  張昶這般說著,目光卻看向劉繼隆,希望劉繼隆給個說法來安心。

  “放心吧,即便開拔,也輪不到我們上陣了。”

  劉繼隆給出了一個讓人安心的答案,眾人紛紛長舒一口氣。

  只是不等他們把這口氣吐完,門外突然響起聲音。

  “劉校尉,張刺史請你去牙門議事!”

  “好!”聽到門外的話,劉繼隆心里升起一絲不好的預感。

  他起身走出門,張昶和馬成見狀翻開一個箱子,從中取出一套淺綠色的袍子為劉繼隆換上,同時系上了代表品級的革帶。

  隨著袍子與革帶穿好,劉繼隆這才戴上了幞頭。

  由于不知道大唐官員的服飾具體是什么模樣,因此張議潮只規定了官員袍子的顏色,并沒有制定具體的形制。

  劉繼隆換好衣服,便跟著門口久等的那兵卒往牙門走去。

  張掖城池比酒泉要大,軍營也更大,所以走了一會后,他才來到了軍營的牙門中。

  他走入牙門內,根據袍服顏色,站在了張淮深他那一排之中。

  此時他傷勢還沒痊愈,但已經不影響走動跑跳了,甚至虎口的傷勢也已經結痂脫落了。

  按照醫匠的話,他的恢復速度比常人快了許多,大概再休養十日,就能完全康復。

  這般想著,劉繼隆隱晦打量了一下牙門內的情況。

  穿著深緋色袍子的張淮深,以及穿著淺緋色袍子的李恩、索忠顗等人,再往下便是穿著深綠色袍子的索勛,以及淺綠色袍子的自己。

  淺綠色的應該都是校尉,其余的劉繼隆就不知道了,反正按照站位來看,這群人都比自己官大。

  “刺史…”

  忽的,眾人紛紛躬身作揖,劉繼隆也連忙跟著作揖。

  在眾人目光下,張議潮走出并坐在了主位。

  他目光掃視一圈,期間在劉繼隆身上停留了一會。

  “好了,都起來吧。”

  張議潮撫須說著,眾人也先后起身。

  瞧著眾人起身,張議潮這才開口道:“原本是想著休整到七月下旬再進攻山丹,不過剛才山丹送來消息,準備投降我軍。”

  “為避免山丹詐降,我準備先派一團兵馬前去接收山丹城,我自領大軍跟隨后方。”

  “倘若此事無詐,那也省了一番功夫。”

  聞言,眾人面面相覷,眉頭都舒展了幾分。

  山丹位置重要,其城距離張掖不到一百里,距離涼州的番和縣一百五十里。

  山丹北部是龍首山脈,南部是祁連山脈,東部與涼州番和縣中間隔著的是焉支山。

  如果拿下山丹,再在焉支山境內布置石堡,那就能提前預警涼州吐蕃軍隊動向,也能及時防守和支援。

  冷兵器時代,一個好的地理位置,勝過千軍萬馬。

  “接收山丹后,我準備將山丹的老弱遷徙至張掖,留下獨身的青壯在山丹屯墾。”

  “山丹位置重要,不知你們有誰敢毛遂自薦?”

  張議潮說著,目光卻看向了劉繼隆,然而劉繼隆老神在在,根本沒有感受到對方的目光。

  在他看來,自己傷勢未愈,而且手里沒兵沒錢,這種差事輪不到自己。

  只可惜,他終究還是失算了。

  “劉繼隆,你可愿往?”

哎呦文學網    歸義非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