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章 攻取酒泉

  “琵琶長笛曲相和,羌兒胡雛齊唱歌。”

  “渾炙犁牛烹野駝,交河美酒歸叵羅。”

  “三更醉后軍中寢,無奈秦山歸夢何…”

  盛盛日下,雖說四月的西北還有些冷意,但此刻張議潮整個人卻無比炙熱。

  在他的前方,在那金河的身后,便是他剛才口中詩詞中所指的酒泉城。

  這首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是昔年邊塞詩人岑參于唐肅宗至德二年所作,距今已有九十多年了。

  “吁…”

  張淮深策馬上前,與自家叔父并列的同時,目光也直勾勾的看向了那金河對岸的酒泉城。

  祁連山下大風狂吹,吹得人衣袍獵獵作響。

  張議潮沉吟良久,語氣感慨道:“酒泉失陷番賊已有八十余載,今日我天兵降臨,務必要收復酒泉,光復甘、肅全境!”

  “侄兒愿率本團兵馬先登!”張淮深聞言作揖,張議潮卻并沒有立馬答應下來。

  他直勾勾的看著金河對岸的酒泉城,深吸一口氣后才緩緩抬起手。

  “渡河!”

  隨著他一聲令下,兩千余沙州軍開始了橫渡金河。

  對此,酒泉城內的吐蕃番兵無能為力,只能據城堅守。

  此時的隴右亂成了一鍋粥,駐兵河西、隴右的吐蕃將領尚婢婢與論恐熱打得不可開交,而高原上的吐蕃內部也陷入爭斗,無力干涉隴右。

  好在尚婢婢和論恐熱的爭斗戰場在隴右一帶,暫時波及不到河西。

  至于河西地界的吐蕃勢力也因為高原上的內斗而抽調了不少兵力,導致河西地界空虛。

  此時的河西有漢胡數十萬口,其中又以被黠戛斯擊敗南逃的回紇人為主。

  甘涼二州游牧的回紇人號稱控弦十萬,誰都不想節外生枝的和他們爆發沖突。

  擺在張議潮眼前的,除了這座酒泉城,還有整個肅州和更東邊的甘州。

  一旦沙州軍進入甘州地界,不可避免的要與回紇人打交道。

  想著這些,劉繼隆也護著瘦弱的張昶渡過了那冰冷刺骨的金河。

  張議潮準備的十分充足,十余張木筏拼接過后,每次都能載一隊兵馬前往金河東岸。

  劉繼隆的伙雖然只有兩人,可畢竟隸屬張淮深麾下,二人也算沾了光,成為了率先渡河的一批人。

  渡河的兵卒皆身披甲胄,唯有劉繼隆和張昶沒有著甲,顯得格格不入。

  但是現在沒有人注意他們,所有人在上岸過后便開始自發結陣,警惕北邊二里外的酒泉城。

  沙州軍雖然成立不到兩年,可張議潮訓練兵馬的手段卻不差。

  能夠著甲的四個團,無不是十里挑一的精銳。

  眼看他們結陣,張昶眼底透出羨慕,而劉繼隆則是瞇著眼睛觀察北邊的酒泉城。

  酒泉,這個對于劉繼隆來說,不管前世今生都尤為出名的地方,此刻成為了他與身旁袍澤的目標。

  從天空俯瞰,酒泉城由城和障兩部分組成,大城東西長約二百四十步,南北寬約二百步,面積約一百六十五畝左右。

  作為肅州治所,酒泉城墻底寬一丈三尺,頂寬九尺余,高二丈五尺,城墻整體夯土板筑,十分堅固。

  其城池南﹑西﹑北三面各有城門及甕城,城墻呈直線,唯以東城墻連續四次內折。

  酒泉全城共有內外角墩七個、馬面八個,東北方向連接一座小城障。

  小城障東西長約五十步,南北寬約六十步,面積約九畝,依舊是夯土版筑,底寬二丈八尺,頂寬九尺三,高三丈三尺。

  整座城墻墻體保整,想要攻打并不容易…

  “我們有巢車兩座,云車六座,沖車十二座,巢車留給刺史,其余的分給四個團。”

  “對,兵分四路強攻,就不信這城內的番賊能抵擋得住我們這四個團!”

  午后,隨著營盤開始搭建,營盤大帳內也開始針對酒泉城商討了起來。

  沙州軍內雖然豪強子弟較多,可在吐蕃人的針對下,能系統性學習兵法的人畢竟在少數。

  即便不少人已經擔任了校尉、旅帥等軍職,但他們帶兵打仗的本事卻還是憑借一腔熱血與勇氣。

  所以在大部分時候,張議潮都不會選擇聽從眾人的建議。

  不過今日不同,面對眾人的建議,張議潮難得沒有布置,而是頷首道:“既然如此,便定下來吧。”

  張議潮抬頭看向眾人,這才緩緩道:“索忠顗、淮深、王景翼…”

  “末將在!”

  隨著張議潮開口,張淮深及兩名四旬左右將領先后起身。

  “明日辰時,爾等各率本部,取云車、沖車,進攻酒泉南北西三城,東城及城障由我率大軍收復。”

  “傳令三軍,收復酒泉,便在明日!”

  “是!”諸將紛紛起身作揖,張議潮的目光也穿過了帳簾,眺望向那酒泉城。

  次日清晨,伴隨著太陽緩緩升起,沙州大軍的號角聲開始奏響。

  兩千余沙州大軍一分為四,其中人數最多的部分向大軍正面的城墻攻去,其余三個團則是各自推動云車、沖車進攻西、南、北三城。

  作為傷兵的劉繼隆被留在了本陣,親眼看著張議潮站在巢車上指揮兵馬進攻東城。

  前世的劉繼隆沒有學過兵法,也沒有當過兵,所有的一切,都是他這一世學的。

  只可惜在活字印刷術出現前,書籍的傳播十分緩慢,劉繼隆家里就是普通的漢民,自然沒有兵書給他學習。

  正因如此,他關于領兵打仗的一切,都是從在瓜州加入沙州軍開始學習的。

  如今的他,已經了解張議潮麾下軍隊的行軍、扎營、出陣等各種流程了。

  不過這些只是一個將領的基礎,真正難學的,是關于野戰的那些知識。

  “張刺史好厲害!”

  站在劉繼隆旁邊,張昶忍不住激動的夸贊起來。

  他看了一眼旁邊的劉繼隆,發現劉繼隆面色如常后,連忙閉上了嘴巴。

  不得不說,在河西這塊地方,張議潮訓練的沙州軍絕對可以稱得上“令行禁止”,但也僅僅在河西來說。

  若是對比此刻中原藩鎮的牙兵,亦或者是神策軍的精銳,那毫無疑問會被擊潰。

  軍隊在于練,而練兵必然會給士兵帶來消耗。

  消耗無法補充,那么只會把人練垮。

  現在的沙州軍,基本都是靠先前繳獲的瓜、沙二州府庫來維持作戰。

  饒是如此,劉繼隆在瓜州時,也不過每五日操練一次,如此訓練半年有余,沙州軍便開始糧草不足,謀求東進了。

  仔細算來,這半年時間里,他們也就訓練了三十幾次罷了。

  “嗚嗚嗚——”

  在劉繼隆作響的同時,前方的二百甲兵已經推動云車和沖車抵達了酒泉的東城。

哎呦文學網    歸義非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