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以一記震撼性的超級三雙,徹底終結了關于“紐約主人”話題。
第二天的《紐約時報》用林奇跳上技術臺與米哈伊爾.普羅霍羅夫對峙的畫面作為頭版封面。
照片上,林奇為自己加冕的身姿占據畫面左側。
米哈伊爾.普羅霍羅夫驚愕的表情和他周圍無數條往前伸的手臂占據畫面右側。
頭版標題:《王的回應》。
林奇第二天拿到報紙時,立刻給經紀人米斯科.拉茲納托維奇發了一條短信。
“安排人幫我做一個相框,我想把今天《紐約時報》的頭版封面裱起來掛在客廳里,我喜歡他們今天用的照片。”
信息很快得到回復:“我會直接聯系《紐約時報》,我相信他們會非常愿意親自為你效勞。”
林奇躺在沙發上,閱讀著《紐約時報》知名體育記者比爾.彭寧頓對昨晚比賽的報道。
文章中,他不僅僅夸贊了林奇的表現,還嚴厲抨擊了聯盟對LBJ最后時刻走步上籃被漏吹的事件:
“弱者或許有得到憐憫的資格,但在競技體育中不行。勒布朗這個賽季逃脫走步吹罰的次數實在太多了,你很難想象一個在聯盟打了快10年球的職業球員,居然連腳步都交代不清楚。
勒布朗獲得了太多照顧,不僅僅是他,林奇的對手們普遍在判罰上享受了過度的寬容。還有人記得此前雷霆對陣尼克斯那場球嗎?凱文.杜蘭特和詹姆斯.哈登簡直像在罰球線上安了家!
但就像林奇所說,脆弱易損的青銅才需要無趣而庸俗的白銀來庇護。
我們堅信,神秘力量的庇護并不會讓林奇的對手們獲得成功。”
果然,昨晚最受矚目的焦點,遠不止林奇的超級三雙和他對勒布朗.詹姆斯的勝利。
他再次向聯盟的吹罰尺度開火,同樣引發了巨大反響。
雖然他用青銅白銀的隱喻巧妙指代,但所有人都明白他劍鋒所指。
大衛.斯特恩明白一點,他之前的勸說失效了。
他計劃用這最后兩年,充當亞當.肖華與聯盟之間的緩沖層。
大多數時候,他這個緩沖層都能起到作用。
但他并非萬能,無法解決所有問題。
林奇的態度已如磐石般強硬,他會掌握自己的命運,拿走自己該拿的榮譽。
他絕不會成為亞當.肖華或者其他任何人達成目的的耗材。
歷來心直口快的尼克斯隊老板詹姆斯.多蘭同樣抱持此念。
與林奇身處同一條戰線的他,沒有像林奇那樣,只是在外面蹭。
詹姆斯.多蘭歷來喜歡直搗黃龍,在內部狠狠輸出自己的觀點。
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645號。
NBA總部,總裁辦公室。
詹姆斯.多蘭坐在大衛.斯特恩的辦公桌對面,悠閑的抽著雪茄。
大衛.斯特恩笑臉相迎:“詹姆斯,最近確實太忙了,抱歉今天實在排不開,只能下午見你,最近如何?”
“好得很,大衛,好得不能再好了。聯盟貼心地安排了另一支球隊來紐約,給我增加點競爭壓力。除此之外,聯盟還用不同的吹罰尺度特別關照我的球隊和當家球星。上帝作證,聯盟對我真是關懷備至。”
大衛.斯特恩臉上的笑容瞬間凍結。
那個慈眉善目的白發小老頭消失了,此刻坐在詹姆斯.多蘭面前的,是那個以鐵腕著稱的NBA專員:
“詹姆斯,我不接受任何無端指控。馬克.庫班也曾像你這樣口無遮攔,但他那張大嘴沒給他帶來半分好處。聽著,籃網落戶布魯克林是董事會投票通過的決議,并非針對任何人。至于你說的判罰問題,那根本不存在。
我承認,漏判或許是有的,可那同樣并非刻意針對。”
“當然,LBJ就算從后場直接走到前場也會被漏判,”詹姆斯.多蘭并未被斯特恩的變臉唬住,語氣反而更顯從容,“馬克.庫班那蠢貨確實什么好處也沒撈到,但我今天來,不是為了討什么好處,我只要一個公平的吹罰環境。”
詹姆斯.多蘭從來不喜歡馬克.庫班,他不介意數落一下那個家伙。
沒等大衛.斯特恩開口反駁,他便繼續說:“去告訴亞當,別再碰我的球隊!讓他好好掂量掂量下一份轉播合同的價值,讓他用他那聰明的腦袋瓜好好想想——沒了林奇,那合同得縮水多少!”
大衛.斯特恩愣了一下,“沒有林奇”這句話瞬間勾起了他塵封的記憶碎片。
他漫長的總裁生涯里,他經歷過兩次超級巨星的意外退役。
第一次是1991年11月7日,魔術師約翰遜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自己因為遭到致命.性傷害而選擇退役。
第二次是兩年后的1993年10月6日,邁克爾.喬丹因為他父親遭遇致命性傷害宣布退役。
這兩次突如其來的致命性傷害導致的退役,都給聯盟帶來難以估量的重創。
特別是1993年的那一次,飛人在NBA退役,華爾街一時間多了許多飛人。
這絕對是大衛.斯特恩最不愿重演的噩夢。
詹姆斯.多蘭口中的“沒有林奇”,是指退役嗎?
可林奇才26歲。
魔術師第一次退役時32歲,邁克爾.喬丹第一次退役時30歲。
相比起來,林奇還非常年輕。
大衛.斯特恩不禁在想,詹姆斯.多蘭是不是在虛張聲勢。
“詹姆斯,”大衛.斯特恩沒有將任何情緒寫在臉上,他保持鎮定,“你說的沒有林奇,具體指什么?”
詹姆斯.多蘭愜意的靠向椅背,又吸了一口雪茄,煙霧在空氣中緩緩散開:
“你了解林奇的脾氣,他是個斗士,骨子里刻著極致的反抗精神。他絕不會、沒有理由、也不需要在任何人的壓迫下忍氣吞聲。
對他而言,榮譽早已等身,財富更是幾世無憂。即使離開這個聯盟,他依然是這顆星球上最耀眼的明星,明白了嗎?
不是他需要這個聯盟,是這個該死的聯盟需要他!”
“你是說,林奇會因為這些事情而選擇退役嗎?”大衛.斯特恩繼續確認。
“我不知道,我不是林奇。”詹姆斯.多蘭站起身,輕松地撣了撣西裝上并不存在的灰塵,“我唯一能告訴你的是——林奇,從不妥協。”
說完,詹姆斯.多蘭起身走到辦公室門口,但在拉開門后又突然停下,回過頭:“享受你的退休生活吧大衛,順便替我轉告亞當,別像米哈伊爾.普羅霍羅夫一樣,搞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辦公室的門被關上,大衛.斯特恩怒不可遏。這是第一次,他被一支球隊的老板如此直白的威脅。
他內心深處并不相信林奇會在如此巔峰的年紀選擇退役,可詹姆斯.多蘭說的話也確實有幾分道理。
林奇還能追求什么呢?
如今,圍繞在他身上的爭議已微乎其微。
盡管小范圍的聲音提及他尚未建立“兩個王朝”,但主流媒體和絕大多數球迷,早已將他的歷史地位置于邁克爾.喬丹之上。
若籃球世界對他來說已無更高峰可攀,那么任何事——包括急流勇退——都將變得可能。
NBA本質上是一個商業聯盟,球隊本身并非最核心的吸金商品,球星才是真正驅動一切的黃金資產。
一家店鋪若無足夠誘人的商品,縱使裝潢再奢華也毫無意義。
任何生意都必須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恰如一家車企若無拳頭產品,一家KTV若無技藝精湛的音樂導師,那終將門可羅雀。
大衛.斯特恩不能讓這個聯盟失去最賣座的商品。
在過去近十年時間里,林奇讓NBA的國際知名度攀升了不止一個級別。
亞洲市場成為了北美之外的最大票倉,就連一直以來被F1賽車和足球占領,壁壘森嚴的歐洲市場,也因為林奇“歐洲青訓出品”的身份而開始繁榮。
如果林奇真的退役,那受影響的不僅僅是下一份轉播續約合同。
而是整個聯盟的未來。
當天晚上,他緊急聯系了聯盟現在實質上的掌權者亞當.肖華。
大衛.斯特恩無意干涉亞當.肖華的策略,但他必須提醒一下自己的繼任者,不可忽視任何潛在的危險。
接下來這段時間,紐約球迷發現了一個非常積極的現象——那些不公正判罰正在消失。
尼克斯再也不是哨子特別吃虧的那一方,那些匪夷所思的碰瓷動作,在尼克斯球員身上不再起效。
失敗依然是有的,但那些失敗再也不是因為離譜的吹罰所導致。
12月9日,尼克斯在主場戰勝了孟菲斯灰熊。
今晚的比賽非常激烈,卡梅隆.安東尼領銜的灰熊果然戰力不俗。
灰熊隊關于甜瓜的引援是非常成功的。
他們甩掉了與球隊無私、強硬、防守風格格格不入的蓋伊和梅奧,還獲得了難能可貴的外線攻堅能力。
灰熊隊也在尼克斯身上證明了他們的實力,全場比賽雙方交替領先,分差從未突破兩位數。
比賽最后37秒,孟菲斯灰熊落后2分,卡梅隆.安東尼三威脅后跳投不中,扎克.蘭多夫搶下前場籃板。
他落地后立刻二次起跳,在極其激烈的身體對抗中將球放向籃筐。
因為空中碰撞過于激烈,扎克.蘭多夫落地后直接摔出底線。
他坐在地上,沖裁判大吼:“那是個他媽的犯規!”
裁判無動于衷。
林奇護下籃板,長甩交給已經啟動的德瑪爾.德羅贊,后者在托尼.阿倫的追防下拉桿上籃得分,鎖定勝局。
4分分差最終也保持到比賽結束,卡梅隆.安東尼在籃板泛起紅光時雙手捂臉,難掩失落。
林奇走上去,與之擁抱、握手。
甜瓜顯然很不甘心:“該死的,就差一點了,操!”
林奇摸了摸甜瓜的腦袋:“你在常規賽還有一次機會,別那么沮喪。”
另一邊,扎克.蘭多夫在比賽已經結束后依然追著裁判喋喋不休,他堅信德安德烈.喬丹最后對他的那次的防守絕對是犯規 而那是一次關鍵判罰,如果蘭多夫能站上罰球線,他有信心兩罰全中扳平比分。
屆時,整場比賽的結果都有可能不同。
雖然這只是一場常規賽,但對灰熊而言意義重大。
只有擊敗尼克斯,灰熊隊才能證明他們一直以來的努力沒有白費。
大黑熊賽后仍然糾纏裁判的一幕自然被拍下,并成為討論的焦點。
普遍認為,灰熊隊的勝利并沒有被“黑掉”。
最后德安德烈.喬丹對大黑熊的防守確實強硬,但并未達到犯規級別。
屬于“可吹可不吹”的范疇。
放在本賽季開頭那半個多月,那種球小喬丹百分之百會被吹。
但自林奇上次用青銅和白銀作比喻抨擊聯盟,不公平的哨子消失后,尼克斯就從未在這種爭議性判罰上吃過虧。
于是,TNT主持人沙奎爾.奧尼爾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個觀點:
“當哨子不再帶有明顯的偏向性,尼克斯能贏下大多數五五開的對決。是的,我們可以再次確認,俄克拉荷馬雷霆此前搶劫了屬于尼克斯的勝利。
還好,我們在圣誕節不用再重復這糟糕的一幕。
不久后的圣誕大戰,我們會看到沒有哨子的庇護,俄克拉荷馬城將遭到何等的毀滅性打擊。”
配文最后,不嫌事大的鯊魚還特別了氣質王、扣籃王和禁欲戒酒王。
意思是:出來說話!
當然,沒人指望那三個人會站出來回復。
畢竟,他們與林奇私底下關系都不錯,卷入這種極具爭議性的話題絕非明智之舉。
這條動態的評論區反倒成了俄城球迷和尼克斯球迷爭吵的戰場。
并且,老規矩。
吵到沒有結果的時候都是科比全責。
“你說KD不夠強?那上賽季連第一輪都過不去的科比豈不是更拉?”
“林奇因為爭議性判罰才贏了灰熊?那上一場湖人隊的罰球數比灰熊多13次,他們怎么還是輸了?”
科比.布萊恩特,終結籃球世界所有爭論的終極答案。
“他不是靠著哨子才贏了尼克斯,想想他到底有多么優秀吧。他已經連續多年場均得分僅次于林奇,是聯盟最好的得分手之一。
他年紀輕輕就已經連續兩年率隊殺入總決賽,他讓勒布朗.詹姆斯都心甘情愿的變成了他身邊的二號人物。
而且,他所在的球隊,陣容還沒有林奇那么耀眼。
想象一下,沒有了凱里.歐文和德瑪爾.德羅贊,紐約尼克斯會多么糟糕吧。林奇無法和其他那些小貓咪一起奪冠的,但KD帶著一堆新人和一個被掃地出門的家伙,打了兩次總決賽!
這個賽季,當KD已經徹底成長為聯盟頂級球星,他戰勝林奇會是常態。
圣誕大戰,你們會看到另一場顛覆性的勝利。
林奇的時代結束了,KD也從來不是他的小兄弟。
是的,KD也許經常參加林奇的‘巔峰圣殿’。但本質上來說,KD是競爭者。
斯蒂芬也許是林奇的小兄弟,詹姆斯.哈登也許是林奇的小兄弟,但KD不是。
接下來KD會踩著他的頭,讓聯盟進入KD時代。
你們都知道他可以。”
這條回復以第三人稱口吻,對凱文.杜蘭特進行了一番極致吹捧。
然而,它卻在極短時間內收獲了海量點贊,甚至被頂到了評論區最頂端。
因為這則發言來自凱文.杜蘭特的實名認證賬號。
凱文.杜蘭特正在家中欣賞斯嘉麗.約翰遜飾演漫威角色黑寡婦的定妝照。
那性感的緊身衣簡直讓他下頭上頭。
他決定抽點紙巾,作為自己剛剛勇敢行徑的獎勵。
就在剛剛,他在互聯網上狠狠回擊了那些聲稱他“靠哨子才贏林奇”的噩夢言論。
在現實里,凱文.杜蘭特不敢反駁林奇,甚至不敢直接挑戰林奇。
謝天謝地,他活在互聯網時代。
在網絡面具之下,他可以暫時掙脫凱文.杜蘭特這個身份的束縛,吶喊出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為此,他在社交媒體上注冊了許多小號,專門和那些KD黑對線,在那些貶低自己的報道下激情輸出。
有些時候,戴上面具,反而是摘下面具。
這是他排解壓力,并吶喊出內心最真實聲音的方式之一。
互聯網算是被他徹底玩明白了。
KD心滿意足,正準備伸手去拿紙巾,想象著黑寡婦在他面前會有多慘。
他的手機鈴聲卻不合時宜的響起。
來電人是斯蒂芬.庫里,KD不耐煩的接通:
“斯蒂芬?我他媽都快睡著了!你知道這個點打電話會害我失眠嗎?”
斯蒂芬.庫里的聲音相當急躁:
“該死的,林奇回復你了!”
“啊?”
“林奇!他回復了你的那條評論!你瘋了嗎?為什么要說那些話?!你不該去激怒他!你難道不知道林奇是什么樣的家伙嗎?”
“我說什么了?”
“你說你會踩著林奇頭讓聯盟進入你的時代!”
凱文.杜蘭特愣住,這的確是他寫的,但是 一股不祥的預感瞬間攫住了他,他手忙腳亂地點開自己剛發的那條評論。
幾秒后,杜蘭特全身的血液仿佛凝固了。
是的,他在網絡世界有諸多身份,可以讓他大膽、安全的為自己搖旗吶喊。
可剛剛,當他發表那大膽的言論時——
他忘了穿馬甲。
而在他那條激情澎湃的評論下方,林奇的回復赫然在列。
回復簡潔、有力,在極短時間內已收獲數萬點贊:
“踩頭,哈?
提前祝你圣誕快樂,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