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很開心?
是不是他覺得,你的奸計得逞了?
是不是覺得,這次能拉上很多墊背的,能把咱的大明給搞得一團糟,讓咱焦頭爛額?”
朱元璋望著胡惟庸,出聲相詢。
神色顯得有些玩味。
胡惟庸聞言,臉上笑容沒變,但心頭卻為之僵了一下。
因為他忽然間發現,這事情好像和自己想的有些不太一樣。
朱元璋的反應,有些超出他的預料。
自己的這些心思,朱元璋的家伙居然都知道?
還直接說了出來?
他這是什么意思?
“怎么?你這個殺人不眨眼的人,居然也會覺得殺的多?
你是想要在接下來,饒恕了那些人?從而讓我的這些打算都落空。
以此來打我的臉?
不過,也對,你是皇帝嘛!
這天下是你的,你有生殺予奪之權。
你想赦免便赦免,想不讓我奸計得逞,便不讓我奸計得逞。
誰讓你是皇帝來著?”
胡惟庸臉上冷笑之色不變,看著朱元璋。
他意思很明顯,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對朱元璋進行激將。
從而令朱元璋,在接下來好對哪些人上手。
借助著自己之死,多拉一些墊背的。
讓整個大明都跟著多多的流血,把朱元璋的大明江山,給你弄的元氣大傷!
他也看出來了朱元璋的意思。
朱重八這個要飯花子,居然想要把那些人給赦免了,從而來來對自己進行一定的殺人誅心。
讓自己難受。
不遂自己的愿。
這怎么能成?
他必須要進行添油加醋,進行激將。
讓朱元璋放棄他這個錯誤的,大逆不道的想法!
從而在接下來,接著對那些人下殺手。
把這些人該殺都給殺了,該解決的都解決。
如此才最是大快人心。
才能讓他稱心如意。
如果朱元璋真搞個天下大赦,在自己造反這件事情上,只把自己等少量人處理,大部分的人都留著不動。
那他這次還的確是虧損了。
“不用對我用什么激將法。
你小胡干出來了這等事。
身為咱大明的宰相,都尚且如此。
那咱這里不好好的料理一番又如何?
這些人咱必須要殺,不殺不行。
這個時候都敢造咱的反了,咱若是不好好的殺上一殺,那豈不是讓人覺得咱軟弱好欺?
豈不是在接下來,弄不好便會有很多人,有樣學樣,也來造咱的反?“
胡惟庸立刻拱手道:“上位高見!道理就是這么個道理,就是要殺!就是要以儆效尤。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不殺的話,今后是個人都想要造上位反。
那這還如何能得了?
的確該殺!
那些和我是同謀的人,我這里都留有書信。
要不要我都給你說出來?”
胡惟庸對著朱元璋進行夸贊。
“這里面的人可多了去了,劉伯溫,李善長,徐達,常茂,李文忠,鄧愈,唐勝宗,馮勝這些人。
都有和我進商議謀反。
都是我的同伙。
天下恨你不死的,不知有多少!”
朱元璋聞言笑了笑:你這家伙,還真是能掰扯。
小胡,咱知道你心里是咋想的。
就是想要看咱多殺人,看咱的天下大亂,把越多的人牽扯進去,事情就越好。
覺得咱殺人殺的多了,天下就會有怨言。
覺得咱的江山不穩固。
可咱現在告訴你,你這些都想錯了。
或者說是咱們兩個想一塊了。
你小胡做這事兒有兩個目的。
能把咱殺了,能取代咱當皇帝自然最好,殺不了咱,就趁勢把咱的天下給弄的一塌糊涂。
怎么著你都不虧。
可你小胡想一想,就你小胡有算計,咱就沒有想法嗎?
你做的事,正中咱的下懷。
咱就是想讓你小胡造反。咱就是想要趁著你小胡造反。來好好的殺一殺人。
你覺得咱殺的人多了,天下會亂。
咱告訴你一下,這個天下它亂不了!
相反,只有多殺一些你們這樣的貨色,多解決一些蟲豸,這天下才會更穩當。
你們這些玩意兒,咱殺了之后不僅不會亂,天下反而還會變得更好!
咱本身就有想著,要趁著你胡惟庸造反,好好的清理一下這天下。
你也別在這里與咱瞎掰扯,說出這么多話來,想要來迷惑咱,讓咱對這個起疑心,對那個起疑心。
想要亂咱心智。
咱告訴你,你小胡還差得遠。
咱心里面有桿秤,記著一筆賬。
誰該死,誰不該死,誰該罰,誰又該賞,誰是真正的有能力的,誰又是真正為國的。
咱心里面比你清楚。
胡惟庸聞言,心里面一時間很難受。
原來,自己所干的這一切,包括自己在這上面的目的,朱元璋這么個玩意兒,居然都知道了?
都清楚?
他居然是有意借助自己之手,那好好的清理一批人?
也就是說,從頭到尾,自己都被朱元璋所算計?
從頭到尾自己都沒有贏?
自己自以為得計的諸多東西,全都是朱元璋所想要的?
就連自己所想要的,讓眾多人陪葬,從而讓朱元璋好殺一個血流成河,殺個天下大亂,同樣也都在朱元璋的考慮范圍之內。
被他給算計的死死的!
這種感覺,是真的很難受。
尤其是對于他這種聰明人而言,更是如此。
這朱元璋,實在是太奸詐了,實在是太過于讓人氣憤!
這也就是說,他的兩重用意,居然都在朱元璋的算計之內,
自己最為得意的,最能讓天下大亂,讓朱元璋殺個血流成河,讓朱元璋為之難受到這些算計,竟然反而成全了朱元璋?
他想要對朱元璋進行殺人誅心。
結果,反被朱元璋進行了一番的殺人誅心?
這種感覺,簡直比蓄滿全力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面,還要更加的讓人為之難受!
看著胡惟庸那隨著自己話語的說出,多少遍變得有些勉強的笑容。
朱元璋的心情,在此時一下子變好了很多。
果然,這人的笑容果然不會消失,只會轉移。
胡惟庸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他臉上的笑容,就會隨之變得旺盛。
不過,單單只是這些還不夠,他這邊給胡惟庸,準備了更多的驚喜!
這次,都必須送給胡惟庸。
給胡惟庸好好的說道說道,讓他好好開心開心。
“小胡,你可是幫了咱大忙了!
咱大明的問題很多,有問題的人。也同樣很多。
本來咱還想著,該怎么做,才能比較好的把這些人給解決了。
結果你小胡就出手了。
這下子,咱不必再擔憂。
也不必再過多的糾結。
直接就能把很多的事,很多的人,一次性給解決了,來個刮骨療毒。
沒了你們這些包袱,沒了你們這些蟲豸,大明在接下來將會變得更好。
更加的興旺。”
“沒了我,你很多事都不好做。
想要再找好個如同我這樣能辦事的宰相,可就沒那般多容易。
李善長你不敢用,汪廣洋又是個窩囊廢,劉伯溫身體不好。
除了他們三個,別的人大多又年輕,手段不夠。
要么就是精力跟不上你。
有你麻煩的。”
胡惟庸望著朱元璋開口。
他這是還不服,想要找回一些場子來。
想要看到朱元璋難受。
朱元璋聞言,笑容更甚。
“丞相的人選?
還要讓別人當丞相?
咱就說你小胡給咱幫了大忙,你還不相信。
你以為你很重要,你以為丞相制度,對咱來說很重要?
咱現在告訴你,你想錯了 不論是你,還是丞相制度,對于咱而言,都不重要。
丞相制度,咱早就看它不順眼了!
早就想要將之給廢掉。
但可惜,一直以來都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和太好的理由,來對丞相制度下手。
可就在咱如此苦惱之時,你小胡就這般貼心的造了反,還鬧出了不小的陣仗來。
這不是瞌睡了,你就給咱來送枕頭嗎?
你小胡造反造的好啊!
造反造的妙!
這不正好幫了咱一個大忙?
咱就說你小胡是個好人,你還不相信。”
胡惟庸聞聽朱元璋此言,一下子愣在了當場。
整個人的神色,變得份外的復雜。
乃至于整個人,都目瞪口呆起來。
自己…聽到了什么?
朱元璋…朱元璋這個狗賊,他在說什么?
居然…居然要廢丞相制度?
自己沒聽錯吧?
這狗賊沒有迷糊吧?
怎么會說出,此等話語來?
他居然要廢丞相?
居然早就看丞相制度不順眼了?
這…這他到底是如何想的?
怎敢做出這種事情來?
這可是丞相制度啊!
延續了不下兩千年的制度!
從先秦之時,就有太宰等相應的職務,來進行輔政。
如很出名的伊尹。
可以說幾乎,這丞相制度,是和王權一并產生。
有王就必須有類似丞相之人來做事兒。
離不開。
結果現在,朱元璋他…竟然說出此話來?
這讓他如何不感到吃驚。
“你瘋了?丞相制度你也敢廢除?”
“咱沒瘋,咱清醒的很,咱就是要廢了丞相制度。”
朱元璋的回答斬釘截鐵。
“李善長當了丞相不老實,帶著百官與咱對抗。
楊憲在中書省,手握大權,也還同樣是很不老實。
你胡惟庸當了丞相之后,也一樣如此。
都敢對咱造反了。
咱思來想去,這真的只是因為選拔上來的人都不行?
并不是。
真正的根子,就在這丞相的制度上面。
尤其是中書省和丞相加在一起之后,更是如此。
中書省太能集權了,中書省的丞相,手中握著的權力更大。
有權好辦事,可是也太容易與皇權進行對抗了。
元朝人就是愛瞎雞搞,啥球玩意兒不懂。
好好的三省六部制,愣是給搞成這個樣子。
有著這套制度在,咱就算是把你胡惟庸給殺了,再提拔上來別的人,那別的人就會老老實實的?
就不會如同你胡惟庸一樣了?
李善長,楊憲,包括你胡惟庸,莫非是從一開始之時,就心里面有著諸多大逆不道的想法。
想要干出這般多的破事來嗎?
不是,是手里面掌握的權力大。
那么自然而然就會容易生出一些,不該有的心思來。
所以,為了以絕后患,將這中書省,連同丞相制度給一并廢除了才是最好不過!”
胡惟庸要死了,還這般不老實,要對自己進行殺人誅心,那自己自是不能客氣的。
也要好好的來誅一誅他的心才行!
“哈哈…”
“哈哈哈哈哈…”
胡惟庸愣了一陣之后,笑出聲來。
“你會被累死的!你絕對會被累死的!
沒有中書省,沒有丞相,天下之間那般多的政務,就靠著你來做。
你能做的完?
你做不完的!
把你累死也做不完!
把你那兒子加上,也同樣不行!”
朱元璋聞言笑道:“你說的對,確實很累,但你以為咱就沒有相應的辦法了嗎?
咱這邊兒,完全可以再設立出來一個機構。
這個機構,名字咱都取好了,就叫內閣。
內閣這里負責協助處理政務,但只能給出相應的處理意見。
擬好票之后,送到咱這里來。
由咱這個皇帝來決斷。
提的意見好了,咱就采用。
提的意見不好了,咱就駁回去,讓他們接著去提。
或者咱直接把解決事情的辦法,給提出來。
若事無巨細都讓咱做,自是不可能。
有了內閣就不一樣了。
咱這里可以把決策權留在手中。
可以提拔四五個人同入內閣。
讓他們位卑職重,相互制衡…”
朱元璋把自己大明后面出現的內閣制度,給說了出來。
只不過,和后世所常見的內閣制度,有一定的不同。
后面時,因為后世子孫太懶,或者有些著實無能。
所以把權力下放了一部分,給太監。
搞出來了一套內廷制度,與外廷相制約。
如秉筆,掌印太監等等。
這點在他這邊,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他來掌握批紅,用印的這些權力也就夠了。
決策權不必勞煩那些太監們代勞。
當然,若是發展個百十年之后,后面的子孫,如果再搞出那一套,他也沒什么辦法。
但至少在他這里,想讓司禮監這些來分權是不可能的。
胡惟庸聽了朱元璋所說這話,一時之間禁不住瞪大了眼睛。
不是…朱元璋居然已經想好了相對應的辦法?
內閣?
聽起來的確是很好用。
需要處理事兒,但是卻又沒有宰相的權力,只有提意見的權力。
朱元璋這家伙,到底是如何想的?
有著這樣一套制度在,廢了丞相之后,這天下還真亂不了!
朱元璋父子,也不會被累死!
朱元璋將胡惟庸的反應收入眼中,一時間只覺身心很是愉悅。
心情很不錯。
于是,他決定再給胡惟庸加一把火。
“小胡,咱這里還有一個消息,是關于你兒子胡天賜的,你要不要聽一聽啊?”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