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四四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哈哈,終于拿到徽章了,居然提前了幾個小時,感謝書友大佬們的支持和包容)

  朱棡微微一滯,有被自己家父皇,在此時所展現出來的決心,與強大的氣勢給驚到。

  與此同時,也從這上面看到了自己家父皇,在這件事情上的堅定決心。

  頓時便已明白,這件事情自己家父皇,是要非做不可了。

  而接下來的國子學,也必然不平靜。

  將會成為各方爭論的核心,化身為主戰場。

  心里面為之緊張的同時,也升起了不少的激動和振奮。

  不愧是自己家父皇,做事就是和一般人不同,有大氣魄!

  在國子學這種,全國最高的學府里,做出這種事情來。

  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可自己家父皇卻不同。

  自己家父皇不僅敢想,而且還準備將之給實施了!

  而他,經過自己父皇的這一番分析后,也覺得父皇這個做法是特別正確的。

  大明乃是農業大國,那么多人靠著農業吃飯。

  乃至于整個國家,都是在農業的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

  卻不重視農業。不在農業上面加大研究,又算怎么回事?

  讀書確實很重要,學圣人的經典也同樣重要。

  可是讀書的一個根本前提,是要把肚子給吃飽。

  不能餓著肚子去讀書,也不能餓著肚子去空談仁義道德。

  管子說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話再正確不過。

  可是,這個簡單而又樸實的道理,肯定會有很多人反對。

  必然會有高舉儒家大旗,打著傳揚儒學,維護儒家正統旗號的人,會在這個事情上大加反對。

  禁止其于學派上桌吃飯。

  畢竟當初,百家爭鳴存在了多少年,一直到了董仲舒的時候,才搞出大一統的思想,迎合皇權,弄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讓儒家有了一個大發展。

  從此之后,其余各家銷聲匿跡。

  要么是消亡,要么就是被儒家所吸收同化。

  儒家從此一家獨大。

  而一家獨大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有著眾多的徒子徒孫,依靠著讀經典,學習儒家學問,占盡便宜。

  上車之后,把門關死,不讓其他人上來,是很多人的本能。

  很多高舉儒家大旗,滿嘴仁義道德,看起來悲天憫人,以天下為己任的人,做起這些事情的時候,同樣是不亦樂乎。

  之前,父皇硬生生的讓算術上桌吃飯,就已經讓很多人不滿。

  這個時候,要是再把農學也給弄上去,反應必然更加強烈。

  但…即便如此又能如何?

  自己家父皇在這上面,有這般大的決心。

  依照自己家父皇的手段,這些人是反抗不了的。

  哪怕斗爭再激烈,最終獲勝的,也必然是自己家父皇。

  事情將會按照自己家父皇的設想而進行。

  “父皇,這物理又是什么?”

  朱棡的聲音里帶著好奇。

  如果說農書,還有畜牧業這些,他一看就懂能夠明白里面講的是些什么。

  可這物理一書,可就真的讓他感動到疑惑了。

  朱元璋道:“物理,簡而言之就是物體的原理。

  萬事萬物都有理,事兒有理,物體同樣有理。

  這個理,并不是我們普通所認知的道理。

  而是說,物體本身存在的一些規律。

  還有其特性等等。”

  朱元璋向朱棡解釋。

  朱棡聽了個似懂非懂:“莫非…這就是朱子所說的格物致知,得出來的理?”

  朱元璋搖了搖頭了:“和朱熹所說的格物致知又不一樣。

  朱熹所謂的格物致知,所得到的并不是客觀的規律。

  不是物體本身的理,而是通過格萬事萬物,而得到一些如思想道德方面的認知。

  屬于一種哲學范疇。

  是對圣人經典這些,進行了一個歸納總結與延伸。

  整體上而言是思想層面的。

  并不涉及客觀規律。

  咱所說的這個物理,講述的是實實在在,物體本身就存在的東西。

  是物體的本身,以及物體本身所存在的客觀道理。

  和思想上面截然不同。

  思想是會根據時代的變化,以及不同的人而出現變化。

  但物體的原理卻不同。

  別管你有沒有認識到它,別管是什么人來看它,它都存在,且不會發生改變。

  它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朱元璋說完,見到晉王朱棡有些似懂非懂。

  想了想,就把裝茶葉的蓋子給取了下來。

  這是一個圓形木制蓋子,外面包裹了一層布。

  “你看這個。”

  朱元璋一邊說,一邊手上稍微用力,向前輕輕一拋。

  這小圓形的蓋子,便在地上滾動了起來。

  滾出了兩丈多遠,方才緩緩的停下,平躺在了地上。

  “你來與咱說說,為什么這個蓋子會向前滾動?”

  他望著朱棡詢問。

  朱棡聞言,顯得有些愣神。

  不是…父皇這是什么操作?

  這又是什么問題?

  這問題怎么有些想讓人想不明白?

  不是說太難了,而是太容易了。

  “父皇,這…不是父皇向前推了,它才會滾動嗎?”

  這本來是一個,特別顯而易見的問題。

  可正是因為過于簡單,過于顯而易見了。

  以至于把一向聰明的朱棡,都給整得有些不太自信。

  朱元璋點點頭道:“你說的對。

  正是因為咱向前推了,它才會向前滾動。

  可為什么咱只要向前一推,它就向前滾動了?”

  這不是很簡單嗎?

  朱棡只覺自己家父皇的這個問題,太過于簡單了,簡單到根本不必去思考的程度。

  當下便要張口進行解釋。

  可是,開了口后,卻忽然間愣住了。

  好一會兒都沒有說出話來。

  用力向前丟,東西會滾動。

  用力投擲,東西也同樣會飛出去。

  這些都是生活當中,非常常見的問題。

  早就已經不覺得,有任何的奇怪。

  可讓他感到難受的是,這種再尋常不過的現象,被自己家父皇這般連續追問,他竟然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這問題看起來特別的簡單,簡單到三歲孩子都能回答出來。

  可是真的去回答了,卻一時間又想不出來該怎么去回答。

  朱元璋等了一會兒,見朱棡說不出來,便開口道:“這是因為,咱用力后,會把咱的力施加到它的身上。

  這個力,不是它本身所存在的力,而是咱施加給它的。

  是外部來的力,所以咱將之稱為外力。

  有了外力加身,它就開始向前滾動。

  還有,為什么它只跑那么遠,就停止向前,躺在地上不動了?”

  “是父皇施加到它身上的力,沒有了。”

  朱棡有些遲疑的出聲回答。

  朱元璋一拍手道:“對!”

  說著,指了指那滾出去的茶葉桶上的蓋子,讓朱棡將給撿回來。

  朱元璋拿到手中后,再次用出和方才差不多的力氣向前滾動。

  不過這一次,不再是豎著滾動。

  而是將這個蓋子,平放著用力。

  結果,這蓋子向前不足兩尺,便不動了。

  “咱用出的力和上一次的力差不多,為什么和上一次相比,距離上面要差這么遠?”

  朱元璋再問。

  “這是父皇把這個蓋子平著放了。

  所以它就滾不遠。”

  “那為什么平著放,同樣的力氣,蓋子就滾不遠了?”

  “這…”

  晉王朱綱再度語塞。

  輪子狀的東西豎著滾,很輕易就能滾到遠處去。

  平著滾,肯定滾不遠。

  如果這東西沉重的話,甚至都滾不動。

  這不誰都知道的常識嗎?

  可這個時候,被自己家父皇,這般一問,再去想,同樣很難給出一個比較合適的解釋。

  “這是因為,平著放的時候,這個蓋子這么一大片,都和地面接觸。

  豎著的時候,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接觸。”

  朱元璋拍了一下手:“說的好!

  可那為什么接觸的多了,它就跑不遠,接觸少的時候就能跑遠了?”

  剛剛覺得,算是勉強回答出來了自己家父皇的一些問題,而感到略微輕松的朱棡,此時又一次為之一滯。

  額頭上,都隱約有些冒汗了。

  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朝一日,居然會這般怕別人問這般簡單的問題。

  又能被如此簡單的問題,給弄的滿頭是汗。

  難以回答清楚。

  “父皇,孩兒不知。”

  “是因為,除了咱施加的力之外,物體和地面接觸時,還會有摩擦力出現。

  摩擦力越大,消耗的力也同樣就越大。

  咱施加到它身上的力,有很大一部分,都被摩擦力給抵消掉了。

  所以,和地面接觸越多,摩擦力越大,就越跑不遠。”

  朱棡既覺得新鮮,又覺得有些怪異。

  可是再仔細想想,又覺得自己家父皇,說的挺有道理的樣子。

  “你再把蓋子撿來。”

  朱棡都有些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才好了。

  這普通的一個蓋子,自己家父皇都玩出花來了!

  朱元璋接過蓋子,再次豎著滾動。

  蓋子滾出兩三丈的距離后,倒在了地上不再動彈。

  朱棡眨眨眼睛,這事兒,父皇方才不是已經做過了嗎?

  此時再做又是何道理?

  “你來告訴咱,為什么一開始的時候,它能保持豎立的狀態,后面卻不能保持豎立的狀態,倒在地上?”

  朱棡眨眨眼:“這不是一開始時,父皇在它身上施加了力。

  到了后面,力消失了,它也就倒下了嗎?”

  朱棡嘗試著用自己家父皇,與自己所講述的道理,來回答父皇這看似平常,卻又讓人覺得很是刁鉆無從下手的發問。

  朱元璋搖了搖頭道:“不對。

  這不僅僅是力,還涉及到了慣性的問題…”

  經過朱元璋的一番解釋,朱棡多少明白了一些什么是慣性。

  “看到沒有,這就是物理。

  物體本身所存在的原理。

  也可以稱之為規律。

  這些,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別管是誰來了,物理這些規律,就是這般客觀的存在。

  沒有人能夠對其進行改變。”

  朱棡點了點頭,通過自己家父皇的這一番簡單的演示,他已經對物理,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有了一個很深的了解。

  原來,來這世間除了儒家的學問之外,還有這么多的道理。

  且這些道理,看起來還挺有趣的樣子。

  “只是…父皇,這些東西明白了之后,又有什么用處?”

  儒家的學問是有用的。

  能讓人知道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能提高人的道德水準。

  能制定出諸多的規則,來維系統治。

  告訴人們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

  可父皇弄的這物理又有什么用?

  很多東西只有有用了,才值得人們去學習,去研究,去發展。

  他現在,一時間想不出父皇所說的的物理,有何用途。

  “這東西用處很大。

  畢竟咱們所處的世界,就是一個物質世界。

  包括人本身,都是物質存在的。

  那么研究通了,這些物質存在的道理,就能夠根據其本身存在的客觀規律加以利用。

  從而把這個世界改造的,更加適合咱們生存。

  比如這個慣性,還有力和摩擦力這些。

  既然一個輪子,通過力的加持,以及慣性的影響,可以保持不倒,向前滾動。

  那是不是可以弄個架子,做出一種新的車來?

  就用這種窄窄的輪子,讓人坐在上面,用腳蹬著向前跑。

  是不是能夠根據摩擦力這些,制作出更為好用,更省力輕便的交通運輸工具?

  把這些基礎的原理搞清楚,很多事兒,就有了理論指導。

  去做時,就有了依據,就能做得更好。”

  朱棡點了點頭,露出一些了然之色。

  自己家父皇所言,還真就是這么個道理。

  尤其是自己家父皇所說的,那兩個輪子,做弄成一個人在上面可以蹬著向前跑的車。

  這讓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覺得,父皇所說的這個很有搞頭。

  將之做出來,不是沒有可能。

  要是真的能把這樣的車,給做出來。

  那肯定能更加方便人們的生活。

  將在很大的領域內,產生極大的影響。

  朱棡一時之間,覺得像是有著一扇嶄新的大門,對自己打開了。

  他看到了冰山一角。

  “父皇,這物理…豈不是和匠作這些深深關聯?

  或者說,就是匠作更深一步的發展?屬于匠作的學問?”

  感到新奇和激動之后,朱棡突然之間意識到了一些事情。

  望著朱元璋出聲詢問。

  朱元璋點了點頭:“也可以這么理解。”

  朱棡聞言,神色為之變動。

  這…父皇想要在國子學,開設這門課程,并將其給發揚光大。

  只怕很難。

  農學雖然和儒家的學問不同,可是飯誰都要吃。

  而自古以來,便提倡重農。

  皇帝皇后親農桑,沒有哪個儒家之人會反對。

  誰要是反對皇帝干這事,反而會遭受到很多儒家之人的口誅筆伐,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可是,匠作這的東西,可就完全不同了。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完全上不到臺面的東西。

  匠人的地位很低。

  和匠作相關的學問,是個什么地位,自然不必多說。

  之前在看到自己家父皇,準備把農學給弄到國子學時,他就覺得這事不好辦。

  必然會出現軒然大波。

  無數士人,會對這個事進行強烈反對。

  現在,在明白了這物理是什么之后。

  他的這個擔憂,就變得更加的濃郁了。

  完全不用多想他就知道,這事兒一旦父皇透露了風聲,將會弄出多大的動靜來。

  這可比把農學給弄到國子學里去教,還要更加的刺激。

  自己父皇,這還當真是不嫌事大。

  難度怎么大怎么來。

  這…真不愧是自己家父皇!

  就沒有他不敢想,不敢干的!

  “父皇,這…這這事兒有些太大了。

  要不…進行一個折中?

  先別在這國子學里,去開設課程。

  先新辦一個學校,專門來教這些。”

  在朱棡看來,創辦個新學院,悄悄的教學物理。

  和在國子學這種萬眾矚目,全國最高學府里開設相比,自然而然就能夠,避免很多儒家之人的光目。

  今后做出一些成就了,再將之給弄到國子學里。

  如此,阻力會小一些,好做一點兒。

  沒必要一開始就把強度拉滿。

  朱元璋搖了搖頭:“你說的這些,咱都考慮過。

  不過,咱最終決定,還是要在國子學里,開設這門課程。

  物理學校肯定會建立,不過不是現在,而是后面。”

  “父皇,這…這又是為什么?

  朱標覺得自己家父皇,在這件事情上,行事確實有些過于激烈了。

  在學問上面,一連串的動作,很容易會激起諸多人的反抗。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來,

  “咱大明需要做的事兒太多了,而你爹我,也要往五十歲上數了。

  你說,我就是再能活,又能活多少年?

  物理這些,是基礎性的學科,想要將其發展下來,并逐漸的弄出大成績,并不容易。

  這事慢不得。

  咱必須要盡可能快的,把事情就做成了。

  咱等不起。

  阻力大就阻力大,阻力大咱也得把事情辦了!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父皇您一定會長命百歲的。

  父皇身子康健,活個一百多歲不成問題。

  甚至于機緣巧合,還能獲得長生。”

  朱棡連忙安慰自己爹。

  朱元璋笑著搖頭:“都是扯球蛋,咋可能?

  咱能活個七老八十就很不錯了。

  長命百歲更是不敢想。

  至于長生,都是騙人的。

  不存在長生的事。

  這些事咱一旦公布,國子學那里,肯定分外熱鬧。

  你這大半年來,在國子學表現的很不錯。

  咱決定給你升個官,讓你當個學丞。

  你覺得如何?”

  若是在之前,聽到自己的爹說,要讓自己當學丞。

  朱棡絕對會特別的歡喜,第一時間就將之應下,不會有任何的遲疑。

  畢竟,這是他在此之前,便已經想了很久了東西。

  可這一次,他卻有些猶豫了。

  在知道了自己家父皇在接下來,準備在國子學干些什么后。

  他太清楚接下來的國子學,到底是一個何等狀況。

  將之稱為慘烈的戰場,并不為過。

  作為學丞,又是皇子。

  日子必然艱難。

  可以說,是置于風暴眼當中了。

  太難辦了!

  朱元璋看著自己家老三的反應,并不意外。

  自己一次要辦的事兒,對于這個時代的人而言,實在是太過于驚人。

  就算是老三,也同樣會被嚇到。

  “這要是老四的話,肯定會把這事給接下來。

  并做得很好。”

  等待片刻,朱元璋似自言自語一般,說了這么一句…

  請:m.llskw.org

哎呦文學網    從現代歸來的朱元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