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41章 1個陳延森=9個黎嘉誠?2800億美幣?(感謝千秋帝一)

  1月13日,虛城的天空湛藍如洗,北風卻刮得格外凜冽。

  朱仙莊科技園,地面上豪車云集,全是兩百多萬的奔馳、寶馬、奧迪、瑪莎拉蒂和悍馬等車型。

  除了九號樓門前還有兩個空車位,其他的地面停車位都已停滿。

  可不斷駛入的豪車,像是沒看見這兩個車位似的,全都徑直往地下停車場開去。

  此時的園區一樓,聚集了一大幫國內的媒體記者。

  從他們手中采訪話筒上的圖標不難分辨出,這些人分別來自《商界》、澎湃新聞、界面、新浪、企鵝、搜狐和鳳凰網等幾十家媒體。

  “公司開了年終述職會,居然來了這么多記者?”

  品牌部總監王世翔走到窗前,朝下望了一眼。

  不知道是誰大嘴巴,把公司開會的日期都給泄露了出去。

  王世翔暗罵一聲,喊來助理,讓他把樓下的記者帶去會客廳。

  總不能讓這幫記者站在外面吹冷風吧?

  這時,一輛寶馬750緩緩駛來,讓人意外的是,這輛車掛著的竟是虛城車牌。

  等車停穩后,只聽‘咔噠’一聲,車門應聲打開。

  一只油光锃亮的皮鞋伸了出來,接著是黑色西褲,最后是健碩的上半身,披著一件羊毛大衣,里面是白襯衫、黑西裝。

  從車里下來的年輕人大約二十七八歲,皮膚稍黑,留著清爽的短寸發型,臉頰有點圓潤,看著胖,又看著有點壯實。

  記者們面面相覷,眼中的神色都是:“這誰啊?”

  “咔嚓——!”

  搜狐的記者連忙按下快門。

  他認出了這個人的身份。

  與周受志、廖威、曹達華、梁勁松這樣的項目負責人相比,此人的地位不顯,可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眼前的黑臉青年,將來在森聯資本的地位怕是低不了。

  “哥們,這家伙是誰啊?”

  澎湃新聞的記者,好奇問道。

  “拍就完了!絕對不會浪費你的快門次數。”搜狐的記者嘿嘿一笑道。

  王子豪環顧左右,他剛下車時著實被嚇了一跳,還以為出了什么大事。

  總部怎么來了這么多記者?

  胡瑋怡跟著下車,臉上也帶著同樣的驚愕。

  “是OFO單車的胡總!”

  “沒想到,第一個到場的會是胡瑋怡!”

  “OFO單車發展的也不錯,在全國一共投放了140萬輛共享單車和60萬輛共享助力車,人家可是行業領頭羊。”

  記者們一邊拍照,一邊小聲討論著。

  “王總,什么情況?”

  胡瑋怡壓低聲音,沖著王子豪問道。

  “不知道啊。”王子豪迷茫地回答道。

  兩人對視了一眼,向著鏡頭揮了揮手,隨即快跑向前,進了九號寫字樓。

  王子豪一進大廳,便輕車熟路地打開飲料機,給自己拿了一瓶綠茶,然后看向胡瑋怡問道:“胡總,你喝什么?”

  “檸檬水吧。”胡瑋怡應道。

  王子豪嗯了一聲,從柜子里取出一瓶檸檬水遞給胡瑋怡,接著轉過身,熟絡地跟坐在前臺的田甜打了聲招呼。

  隨后,他剛想去休息區坐一會,就聽見一道熟悉的聲音。

  “哎喲,王同學,你這是越長越成熟了?”

  曹達華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在看到王子豪后,先是一驚,旋即笑著調侃道。

  明明才二十二歲,卻像二十七八歲。

  “華哥,你肚子呢?”

  王子豪也愣住了,曹達華的體型瘦了好幾圈。

  “老板讓我減肥,我能不聽嗎?”

  曹達華走上前,笑嘻嘻地說。

  同時不忘跟胡瑋怡點頭問好:“胡總,好久不見,又漂亮了。”

  “謝謝曹總夸獎。”胡瑋怡抿嘴笑笑,她知道曹達華在集團的地位。

  原先是陳延森的老師,十年前也是第一批互聯網創業者,但在智能手機上栽了跟頭,后來橙子手機工廠成立后,就被派去了深城。

  如今是橙子手機六大生產基地的總負責人,手底下掌管著近十萬名員工,涵蓋了研發、供應鏈、管理和生產等多個環節。

  人送外號:“內地版郭銘臺”!

  只不過,曹達華對這個外號并不滿意,什么狗屁郭銘臺,他老曹干的就是富土康。

  “健身還是游泳?我也挺想減肥的。”

  王子豪追問道。

  說罷,撩起襯衫,給曹達華看自己的肚子上‘肥肉’。

  曹達華低下頭,剛瞥了一眼,臉上的笑容瞬間就凝滯了,他指著王子豪罵道:“你小子,故意炫耀是吧?”

  王子豪肚子上哪來的肥肉,分明是六塊紋理清晰的腹肌。

  “最近太忙了,沒時間練,給你看看我上次去紐約敲鐘上市時的照片。”

  王子豪掏出手機,翻出照片,直接把手機懟到曹達華眼前,語氣里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得意。

  又炫耀是吧?

  曹達華暗暗感慨道:子豪這孩子長大了,也越來越能裝了。

  “曹總,胡總,王總,你們在看什么呢?”

  一道男聲從身后傳來。

  王子豪下意識地扭頭,只見裴毅領著四個人,就在不遠處。

  “老裴,你怎么知道我健身了?給你看看我去紐約的照片。”

  王子豪咧嘴一笑,主動迎了過去。

  裴毅嘴角抽了抽,笑得有些無奈,應付了兩句后,便把單嘉偉、梁昌林、章旭豪和康國棟四人推到前面,引薦給曹達華與胡瑋怡。

  一行人簡單寒暄后,來到休息區坐下。

  與此同時。

  高德地圖的蕭軍、Mimo的毛超榮、小紅書的曲芳陸續趕來。

  字節科技張易鳴、快的打車程偉星、星源科技梁勁松緊隨其后,幾人剛走進大廳,就被休息區的動靜吸引了目光。

  集團各個子公司的項目負責人,基本都在一樓。

  天工科技的邁克·凱勒在看到梁勁松后,立即起身,極為熱情地招了招手。

  兩人之前打過交道,當時他在AMD效力,梁勁松則在灣積電。

  沒曾想兜兜轉轉,又成了同事。

  直到十點,一輛紅旗L5才躍入記者的鏡頭。

  “陳延森到了!”

  “據說這輛車是李青松親自給陳總挑的。”

  “嘶!真的假的?”

  “內部消息,你可千萬別對外亂說。”

  幾名記者竊竊私語道。

  坐在車里的陳延森,遠遠就瞧見了門口烏泱泱的景象。

  十幾秒后,黃伯翔把車開進了科技園。

  把車停好后,他立馬解開安全帶,快步走下車,為陳延森拉開車門。

  幾名記者想沖過來采訪,卻被公司的安保人員死死攔在警戒線外,只能舉著話筒遠遠喊著問題,相機快門聲噼里啪啦響個不停。

  “陳總,請問您如何看待千度外賣和桃點點平臺為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陳延森聽后,停下腳步,露出一副不解的表情,繼而反問道:“這不是應該做的嗎?”

  “您會擔心筷跑在騎手端,因此而失去競爭力嗎?”

  澎湃新聞的記者追著問道。

  “在我看來,運力端最核心的技術在于定位、線路規劃、智能派單和運力調度。

  而給自己的員工繳納社保,本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

  陳延森聳了聳肩道。

  “陳總,森聯資本總部什么時候搬往廬州?”

  搜狐的記者開口問道。

  “屆時會分批次、分部門、有計劃地搬遷到新家,而第一批遷入項目,預計會在年后啟動。”陳延森回道。

  “陳總,根據財經博主水皮的估算,筷跑外賣的凈利潤可能不足3,如果您和千度、阿貍一樣,全部采用外包模式,凈利潤至少能翻一倍,您是如何說服投資人支持這項決定的?”

  鳳凰網記者語速飛快,拋出了一個頗具敏感性的話題。

  “我對錢沒興趣。”

  陳延森面帶微笑,攤了攤雙手說道。

  此話一出,記者們頓時會心一笑。

  這話是馬立云說的,可壓根沒人相信。

  既然對錢沒興趣,為什么遲遲不給旗下的騎手發底薪、交社保?

  “當然,沒錢也不行!首先,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筷跑的外賣業務賺得雖然不多,但也沒有外界猜測的那么少;

  其次,筷跑是一款本地生活綜合服務軟件,除了外賣,還有買菜和團購業務,盈利模式很健康。

  所以,大家也不用心疼我。

  另外,在我心里,每一名筷跑騎手都是公司的一份子,他們和筷跑的CEO裴毅一樣,只有職位上的區別。”

  陳延森繼續補充道。

  “陳總,由于筷跑、千度和桃點點之間的外賣大戰,很多外賣創業公司都倒閉了,‘燒錢圈地’是森聯資本的致勝法寶嗎?”

  商界的記者問道。

  這幫媒體倒是自覺,每人只問一個問題。

  事實上,這是王世翔提前交代好的,還特意給了一筆車馬費。

  “森聯資本的立足之本是新穎的商業模式,是優秀的用戶體驗,至于那些因此倒閉的外賣平臺,我也無能為力,現實往往就是這樣殘酷。

  商場如戰場,從來不是一句玩笑話。”

  陳延森輕描淡寫地說道。

  弱肉強食,才是商場的底色。

  說完,不等后面的記者發問,他擺了擺手道:“不好意思,今天是森聯資本的年終述職大會,后續有什么需要溝通的,諸位可以通過官方渠道統一問詢。”

  一旁的王世翔立刻心領神會,向前邁了半步,臉上堆起禮貌的笑容:“各位媒體朋友,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這邊請隨我來,我們準備了茶歇區,大家可以稍作休息。”

  記者們雖還有些意猶未盡,想再追問幾句,但見陳延森態度堅決,也不好再糾纏,只能悻悻地跟著王世翔往茶歇區走去。

  相機快門聲漸漸稀疏,科技園終于安靜了下來。

  “森哥!”

  “老板!”

  待記者走后,此起彼伏的問候聲響起。

  曹達華、周受志、黃征、廖威、裴毅、邁克·凱勒、馬志奧、梁勁松等人站第一排。

  張寅嘉、蕭軍、程偉星、拜倫、梁波、張易鳴、毛超榮等人站第二排。

  林國綸、王超、葉秋萍、程子龍、王哲、曲芳等人站在第三排。

  王子豪、單嘉偉、章旭豪等人只能靠邊站的份。

  黑壓壓好幾十人!

  記者們驚訝發現,森聯資本的實力遠比想象中的更為雄厚。

  旗下產業覆蓋面極廣,從互聯網到實體制造業,涵蓋電商、電子支付工具、外賣、團購、網約車、電子地圖導航、芯片設計與制造、電池、新能源汽車、共享單車、家電及短視頻等幾十個行業。

  并且,所有的子公司,似乎發展的都還不錯。

  即便是尚處于起步階段的橙子汽車和星源科技,也已獲得上百萬平方米的工業用地,以及數十億元的建廠補貼。

  “明年的福布斯全球首富,恐怕毫無懸念了。”

  “感覺陳總的身家不止1000億美幣。”

  “單是一家拼唄,陳延森的賬目財富就多了近700億美幣。

  1000億?太保守了。”

  “誰能算個大概數字?回去好起個有噱頭的新聞標題。”

  不知是誰先提了一句,一時間,記者們交頭接耳,全都忙著給陳延森核算財富總值。

  準不準的不重要,關鍵要吸睛,能增加流量和點擊量。

  拼唄是上市公司,陳延森的持股比例可以查到,按當前的市值計算,大約是680億美幣。

  云速快遞上一次融資,還是在2012年6月,招商、華科和華信三大國資,各投了5億美幣,估值120億美幣。

  現在過去一年半,估值怎么算?

  快遞行業的單票均價是10到12元,云速的每日業務量在2000萬票左右,年營收在730到876億。

  行業平均凈利率為5到8。

  粗略估計,年營收800億,凈利潤48億。

  幾名財經頻道的記者一合計,按市盈率估值法,取快遞行業的平均值30,那就是1440億華元,相當于230億美幣。

  若是按市銷估值法,用2.5的平均值計算,那就是2000億華元,相當于320億美幣。

  若按300億美幣計算,以陳延森的占股比例,價值約為240億美幣。

  橙子科技用蘋果、山星的出貨量、銷售額和市值對比估算,預計600億美幣。

  之前,DST投資13.5億美幣,占股15;與亰東方換股用了3,剔除員工持股部分,陳延森手里起碼還有80的股權,價值480億美幣。

  “福布斯是怎么算的?這才三家公司,陳延森的身家就達到了1380億美幣。”

  “也許不是福布斯算錯了,而是陳總的財富增長太快了。”

  “筷跑最好算,剛完成C輪融資,估值318億美幣。”

  “好算個屁!筷跑的投資人又多又復雜,誰知道陳總的持股數量?”

  “每輪出讓10,加上員工持股,按60算唄,反正又不是寫論文,差不多就得了。”

  幾名記者經過一番討論后,把陳延森的筷跑持股價值,定在了180億美幣。

  橙子手機工廠20億美幣。

  快的打車30億美幣。

  字節科技40億美幣。

  今日科技60億美幣。

  深藍電池800億美幣。

  記者們算到后來,用的幾乎是拍腦袋的算法,極為簡單粗暴。

  既沒考慮市場占有率,也沒關注營收和凈利潤。

  因為他們確實也沒有相關數據。

  最后匯總出的結果,竟高達2800多億美幣。

  而與福布斯雜志的統計口徑相比,變數最大的是深藍科技、橙子科技和拼唄。

  要知道,當時深藍電池尚未發售,橙子手機的秋季發布會也未召開,拼唄也還沒上市。

  記者們望著草稿紙上的數字,頃刻間鴉雀無聲。

  畢竟,黎嘉誠的身家才310億美幣。

  1個陳延森9個黎嘉誠?

哎呦文學網    發薪就能變強,我有十億員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