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71章 鹽鐵之利 雪花鹽技術

  陳宏編完《大秦律》后,在等待高產作物成熟的時間里,陳宏也沒閑著。

  而是為了減輕天下百姓負擔的同時,為朝廷創收,支撐起對外征伐的經濟基礎。

  陳宏總結前人的智慧,提出了鹽鐵官營,授權部分商賈制作販賣私鹽,但朝廷要抽三成利,并繳納重稅。

  至于鐵器,卻是沒有放開口子,全部官營。

  兵器是不可能外流的,鐵制農具也要官方制作售賣,最多允許鐵錠賣給鐵匠鋪打造農具。

  之所以放開私鹽的口子,是因為即使全面禁絕,私鹽照樣會出現。

  因為朝廷制作的官鹽必然不如私鹽品質好,也不如私鹽便宜。

  在巨大的利益和需求下,私鹽必然會出現。

  因為老百姓不能一天沒有鹽,也吃不起高價鹽。

  所以陳宏折中,采用官鹽與私鹽同時進行,堵不如疏的策略。

  鹽鐵之利,歷來都是古代重利,是國家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鐵這塊,陳宏已經搞出了先進的炒鋼法,產量正在每日飆升中。

  估計再過一段時間,就能生產大量鐵制農具,流入市場,幫助農民提高生產力。

  而鹽這塊,自然也不能落下。

  陳宏升級了各種制鹽方法。

  其中最重要、產量最大的,當然是提取海鹽的曬鹽法。

  所謂曬鹽法,就是選址在近海平坦灘涂,黏土加固防滲漏。

  然后引潮,挖溝渠引海水入鹽田,深度約1015厘米。

  最后暴曬,在夏季57日,析出灰白色“散鹽”(含泥沙、氯化鎂)。

  還有適合內陸的井鹽/礦鹽。

  第一步鉆井,陳宏采用了宋代“卓筒井”技術(竹制套管沖擊鉆),深達地下鹽層。

  第二步提鹵,注水溶解鹽礦,汲鹵竹筒抽取濃鹵水。

  還有適合西北地區的湖鹽。

  湖鹽可以直接采掘,山西運城鹽湖、青海茶卡鹽湖,都是刮取天然結晶鹽。

  還可以使用畦曬法,唐代的“墾畦澆曬”,就是將鹵水引入人工鹽畦,日曬成鹽。

  以上都是不同地區前期的粗鹽制作,后期的精煉提純、去除苦味技術則可以全部通用了。

  陳宏親自給秦始皇和眾大臣,展示了這種神奇的化學反應技術。

  “現在市集上販賣的鹽巴,之所以色澤雜黃,味道苦澀,就是因為,這些鹽含的雜質太多了,根本就不純。

  真正純凈的鹽,是雪白色,晶瑩剔透。”

  “所以,第一步就是先物理過濾除泥沙。”

  “將粗鹽溶解于清水,然后加熱加速溶解。”

  陳宏親自操作示范,將粗鹽倒進鐵鍋的清水之中,點燃柴火,加速溶解。

  “溶解完之后,就要濾材。

  用多層麻布、茅草或竹編淋鹵架,鋪上細沙草木灰。

  然后將溶解的鹵水倒在淋鹵架上。

  這一步的意義是去除掉那些大顆粒的泥沙。

  能從淋鹵架流下去的,都是和水溶解在一起的液體。”

  陳宏親自示范,鹵水從淋鹵架上倒下去,嘩啦啦流下在木桶里。

  那些肉眼可見的臟東西留在了淋鹵架上。

  “接著就是收集濾液(鹵水),棄殘渣。”

  陳宏把木桶里的鹵水收起來,將淋鹵架上的殘渣棄之不用。

  “第二步就是化學除雜去苦味。”

  “可以采用草木灰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低成本、高效。”

  “所謂草木灰法,就是按“三灰七鹽”的比例混合粗鹽與過篩稻草灰。”

  “它的原理就是草木灰中的碳酸鉀(KCO)與粗鹽鹵水中的鈣鎂離子生成沉淀(碳酸鈣、氫氧化鎂)。

  這樣,就把鹵水中的鈣、鎂等雜質元素去掉。”

  “然后再將鹵水倒在一層木炭顆粒層上,既可以吸附殘余的金屬離子,又可以過濾去雜質、去異味。

  只留下純凈的鹽水(NaCl)。”

  嬴政和李斯等大臣們雖然聽不懂,但還是撫手贊嘆。

  “先生真是學究天人,非常人所能及啊。”

  “是啊,是啊,仙人之秘術,果然不同凡響。”

  “我等實在難以領會仙人秘術之奧妙啊。”

  陳宏沒有理會大臣們的拍馬屁,繼續操作。

  將沉淀后的高純鹵水導出來,放在陶罐里。

  “接下來就要檢測一下鹽的濃度,可以采用蓮子驗鹵法。

  取鹵水置蓮蓬秤,浮起3顆空心蓮子為合格,浮2沉1次之。”

  “第三步,就是重結晶,得精鹽。

  可以采用煎煮法或曬制法。

  煎煮法就是將鐵鍋燒紅,倒入鹵水猛火煮沸。

  出鹽花后轉文火,用豬鬃刷攪動防結塊。”

  嬴政和李斯等人看著陳宏在鐵鍋里煮鹽,很快,水汽蒸發,白色的鹽粒開始漸漸析出。

  皇帝和一眾文武重臣,頓時激動得手舞足蹈、大喊大叫。

  “出鹽了,出鹽了!”

  “真的是雪白色的,真的是雪白色的!”

  “雪白色的鹽,雪花鹽!雪花鹽!”

  “何等美麗的鹽!”

  “何等品質的鹽!”

  “從來沒見過如此雪白的精鹽!”

  “蒼天有眼,蒼天有眼啊!”

  水分很快全部蒸干,只留下滿鍋雪白鹽粒。

  陳宏將鐵鍋從灶上拿起來。

  李斯、蒙恬等重臣迫不及待用手指沾了一些鹽粒,放進嘴里舔。

  一舔,他們的眼睛就瞪大了。

  “真的沒有苦味!”

  “真的沒有苦味!”

  “夠咸!”

  “夠咸!”

  “哈哈哈…哈哈哈…”

  “自此以后,無論貴族百姓,皆有精鹽可食亦。”

  笑著,笑著,就有大臣忍不住流出了眼淚。

  要知道,這個時代,就算是貴族吃的鹽,比百姓的醋布啥的好多了。

  但也是有苦味的,顏色也沒有如此雪白,純凈無暇,多多少少帶點雜色。

  可以說,他們是世上第一批嘗到如此完美雪花鹽的人,怎能不泣。

  只有吃過粗鹽雜鹽的苦,才會知道精鹽的來之不易。

  這個時代,甚至有老百姓吃鹵鹽,結果中毒吃死了。

  這都是常有的事。

  人不吃鹽,就沒有力氣。

  就連動物都得吃鹽。

  陳宏又說:“結晶鹽粒,除了煎煮法,還可以采用更省燃料的曬制法。

  取合格鹵水注入淺陶盤,晴日暴曬23天就可以成晶了。”

  只見陳宏將鍋上的熱鹽鏟入竹篩,用木槌擊打松散,窖藏陶甕除濕(鋪石灰防潮)。

  “如此放置處理,就可以存儲很長時間,不怕潮濕變味。

  一口之家,可以使用很長一段時間,精鹽都不會壞掉。”

  “先生真乃大才也,活天下生民無數啊,此乃大功德也。

  請受蒙恬一拜!”

  蒙恬首先對著陳宏鄭重作揖拜謝。

  這精鹽,對于行軍打仗可太重要了。

  甚至對于收服草原部族,加強貿易,也是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不管是哪里的人,沒有不需要吃鹽的。

  草原可太缺鹽了。

  李斯等大臣反應過來,也紛紛對著陳宏行禮。

  “先生大德,請受我等一拜!”

  就連嬴政也鄭重對著陳宏作揖,“先生大德,朕替天下萬民謝過了。”

  陳宏連忙扶起嬴政,“陛下不必如此。”

  “諸位也不必多禮,都請起吧,請起吧。”

  眾人才起身,高高興興地商討在沿海哪個地方開辟曬鹽場。

  以及在哪個地方開提純精鹽的作坊,提高產量。

  很快,大秦的鹽產量和精鹽產量都大大提升,讓老百姓至少吃得起好點的粗鹽了。

  而鹽鐵的龐大利潤,也讓國庫漸漸充盈起來。

  因為秦朝倉促強制推行“半兩錢”,卻未建立鑄幣監管,民間盜鑄泛濫。

  有些半兩錢輕重相差達6倍之高,引發通貨膨脹。

  所以陳宏建議秦始皇設立「鑄幣監管局」,將全國的鑄幣大權收歸中央,統一管理。

  并對鑄幣進行嚴格監管,強力打擊民間盜鑄團伙。

  這些不是強盜,就是地方豪強大族,通過盜鑄錢幣,收割了不知多少老百姓的血汗錢,讓吃虧的老百姓有苦沒地說。

  陳宏還勘探了許多銅礦,收歸國有,進行開采,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貨幣需求。

  比如江西德興銅礦,是亞洲最大露天銅礦,銅金屬量超500萬噸。

  甘肅白銀的折腰山、火焰山曾為大型露天礦。

  江西上饒的永平露天銅礦。

  這些都是銅含量豐富的大型銅礦。

  陳宏在這些礦區都建立了冶煉場,開采冶煉銅礦,再運到鑄幣場鑄造半兩錢。

  通過朝廷的工程工資、軍隊糧餉、民間采購等等方式,將這些錢發放到民間。

  既可以解決財政問題,又能滿足民間對錢幣日益增長的使用需求。

  還能沖擊那些盜鑄的粗制濫造的垃圾錢。

  老百姓又不眼瞎,肯定用腳投票,使用那些品質更好的錢幣。

  等陳宏搞定鹽鐵錢等問題,一個月過去了。

  在陳宏的陣法靈氣加速下,那些農作物終于迎來了第一波豐收。

  這天,陳宏請來秦始皇嬴政和諸大臣,親自見證這改變歷史的一刻。

  “陛下請看,這邊是水稻田,這邊是小麥田。

  那邊是土豆田,那邊是番薯田。

  這邊是玉米田,那邊是橡膠樹林。”

  “哦…”嬴政聽著這些有些熟悉,有些陌生的詞匯,看著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農作物,一時間有些迷茫。

  突然,嬴政像是反應過來了一樣,瞪大了眼睛,望著麥田里沉甸甸的麥穗。

  “不對!”

  “這麥穗,這麥穗,好大!好沉!好密!”

  “這產量,難道,難道…”

  請:m.llskw.org

哎呦文學網    同時穿越:都市,無限進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