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526【說干就干】

  隨機推薦:

  節目錄制完畢,現場學生一窩蜂涌過來。

  有不少學生還拿著《明朝那些事兒》,或者《三國殺》最新版卡牌過來要簽名。

  已經快變成陳貴良粉絲會了,薩貝寧連忙退到旁邊歇著。

  折騰好久,陳貴良總算重獲自由。

  薩貝寧等學生們走完了,才笑著過來說:“我第一次看到企業家的粉絲也這么瘋狂。”

  陳貴良道:“我也沒想到。”

  正說話間,導演也過來跟陳貴良握手閑聊,順便請陳貴良在這附近吃頓便飯。

  薩貝寧也跟過去了,還有陳貴良的司機楊碩,四人就在小飯館里湊合一頓。

  錄制節目的時候,楊碩就在角落里。

  開車回家時,楊碩問道:“真要投5個億做環保?”

  “你不說我都忘了。”陳貴良掏出手機。

  楊碩:“…”

  陳貴良給去年一起獲獎的環保公司王總打電話:“王總你好,我陳貴良…是啊,好久不見…行,下次你到京城一起吃飯…沒別的事,我就想問一下,中國環保領域比較權威的專家有哪些…好的,好的,打擾了。再見!”

  陳貴良又給北大的朱院長打電話:

  “朱院長你好…嘿,什么叫打秋風?我一大富豪打你什么秋風?沒別的事,我就想打聽一個專家…”

  “嗯嗯,工程院的杜院士。他的父親是北大教授,他自己也在北大讀過書,北大領導應該有他的聯系方式吧…好的,好的,我等消息。”

  陳貴良對環保領域兩眼一抹黑,自然要向權威人士了解一下情況。

  在錢三強先生當年的推動下,30位中國學生前往蘇聯留學,杜院士就是其中之一。回國后參與Q彈的研發。改開后轉去研究強激光技術。

  這幾年,半退休狀態的杜院士,多次代表中國參與國際環保會議,參與制定中國的環保發展計劃,參與制定“中國能源中長期發展戰略”。

  兩年前,杜院士卸任工程院副院長職務,轉而擔任國家氣候變化委員會主任。

  陳貴良掛斷電話,坐在車上閉目養神。

  楊碩沒有再問,只是感到非常奇怪,咋突然就跑去投資環保了?

  其實用杜院士的話來說,垃圾是放錯地方的寶貝,垃圾焚燒發出電也屬于新能源。

  陳貴良前段時間投資了寧德時代,現在投資垃圾發電也不算離譜。

  他以后估計還要投資新能源汽車。

  《開講啦》暫時不會播出,因為老節目還沒停播,這個新節目需要再等一個多月。

  陳貴良該干嘛干嘛,又過兩天,朱院長才給他回電話:“杜院士去考察環保項目了,具體在哪兒我也不知道,但目前應該是在國外。學校領導跟杜院士聯系上了,說是半個月以后才能回來。”

  “如果你想咨詢什么,直接給杜院士打電話,我把他的電話號碼發給你。現在別打,國外那邊是半夜,別打擾老先生休息。你過五個小時再打吧。”

  陳貴良道:“好的,謝謝朱院長。”

  “別忘了,今年的北大畢業典禮,你要以校友身份來演講。”朱院長提醒道。

  陳貴良笑著說:“不會忘的。”

  五個小時以后,陳貴良嘗試著撥打越洋電話。

  電話很快接通,那頭傳來杜院士的聲音:“陳貴良先生是吧?”

  陳貴良連忙說:“不敢當先生之稱,就單論歲數,您也是我爺爺輩兒。杜院士還是叫我小陳吧。”

  “哈哈,你年紀輕輕還搞論資排輩兒那套?”杜院士笑著說,“有什么話就直接講吧,能說的我不會瞞著。”

  陳貴良道:“我想投資環保產業,為中國環保事業盡一份心意。但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何。”

  杜院士道:“環保產業細分類別很多,一時間在電話里說不清楚。”

  “垃圾發電領域呢?”陳貴良問。

  杜院士道:“垃圾發電企業,一般都有國資背景。主要是太燒錢,私人老板不愿投資。這些國資企業,你入股起來很麻煩。不過正好有一家私企適合你。”

  “杜院士請講。”陳貴良道。

  杜院士道:

  “魔都康恒環境公司,四年前創辦的環保公司,主要做研發、生產、銷售垃圾焚燒設備。也自營一些垃圾焚燒廠。”

  “這家公司引進的國際領先設備,已經初步實現國產化,打算擴大規模大干特干。但他們的資金很緊張,一直想要融資,卻又找不到風投機構。”

  “這家公司的老板,本身就是一個專家。科研能力很強,還設立了院士站,有不少院士定期去做指導。”

  “不過既然給你推薦了,有些情況我要給你說清楚。他們的盈收數據很漂亮,但一直處于凈虧損狀態…”

  “一是在賣設備的時候,需要跟國外公司競爭。他們沒有名氣,只能走低價策略。有時候賣出去一套垃圾焚燒設備,算上各種成本甚至無利可圖。賣給國內廠商雖然不用那樣壓價,但貨款很難結清。賬面上一大堆錢,全是應收貨款,能拿出來用的沒幾個。”

  “二是他們的研發支出很大,賺到點錢都投入研發了。這樣的公司,十年之內都別想上市。你投錢進去,現階段是無利可圖的。”

  “你要想清楚,別盲目投資再來埋怨我。”

  陳貴良問道:“他們的技術如何?”

  杜院士說:“國內領先,正在追趕世界一流水平。”

  這家公司在十年以后,垃圾焚燒設備在國內的市占率超過40!

  但目前沒人敢投資。

  非常缺錢。

  龍脊生是公派留日博士,1991年就在日本拿科學技術獎項。

  四年前,他創立了康恒環境。

  現在他喜憂交加。

  喜的是公司取得技術突破,通過鉆研國外引進設備,已經可以自行量產化了。而且賣出去不少。

  憂的是公司嚴重虧損,賣去國外的設備利潤微薄,賣到國內的設備貨款難收,還要持續承受巨額的研發支出。

  他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搞錢,全國各地到處飛,說服投資機構砸錢進來。

  在反復碰壁之下,他已經放棄純商業的投資機構,現在的目標是那些具有國資背景的投資基金。

  他拼盡所有人脈,現在有兩家基金稍微有點意向:中信產業基金和深創投。

  但想說服這兩個基金拿錢出來,必須有一個前提:康恒公司的技術,必須獲得國家級科技獎項。

  原因很簡單,投資你的公司,短期內看不到利潤。那你必須得拿出點東西來,我們才能給領導有一個交代!

  目前已經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但能否獲獎還拿不準,只是獲得了提名而已。

  “喂,杜院士你好…真的?好好好,我立即跟陳總聯系。”龍脊生大喜過望。

  掛斷電話,龍脊生又開始頭疼。

  如果只有陳貴良投入巨資,會嚴重威脅他對公司的控制權。必須再拉一到兩家進來制衡。

  龍脊生試探性給陳貴良打電話:“陳總你好,我是康恒的龍脊生。”

  “龍博士你好。”陳貴良道。

  龍脊生道:“現在國內支持環保產業的不多,我非常高興陳總能關注這一塊,并且肯定了我們公司的成績。”

  陳貴良笑道:“哪里哪里,做環保想賺錢很難。我特別佩服龍博士這種實干型環保企業家。”

  龍脊生并沒有提錢,而是問道:“陳總什么時間有空,可以來我們康恒考察一下。”

  陳貴良說:“暑假期間吧。到時候我要去魔都參加CJ展,順便去龍博士的公司看看。”

  “可以,我敞開大門歡迎。有陳總大駕光臨,我們康恒簡直蓬蓽生輝!”龍脊生高興道。

  又聊幾句,結束通話。

  龍脊生立即給自己認識的風投圈朋友打電話,詳細了解陳貴良這幾年的投資。發現居然全都非常成功。

  他搜集整理這些資料,又給中信產業基金、深創投那邊撥打電話,告訴他們陳貴良打算投資的事情。

  八字還沒一撇呢,龍脊生就說得信誓旦旦,而且逮著陳貴良的投資眼光狂吹。

  “你們可能不了解這位陳總,人家投一家成功一家,從來沒有失手過…不是我主動聯系他的,人家是通過杜院士來聯系我…別的我不敢吹牛,在垃圾焚燒這一塊,全國沒有哪家比得過我們康恒…”

  “好好好,我慢慢等消息…其實你們可以派來團隊,再重新考察一下…”

  龍脊生心神疲憊的掛斷電話,拉投資太他媽煩了,他更愿意整天泡在實驗室里。

  不過,陳貴良倒是讓他興趣大增,居然有民營企業家愿意投資垃圾發電這種純虧損項目。

  陳貴良的大名,龍脊生以前也聽過,他用的手機就是鴻蒙·天樞。

  至于其他的,龍脊生就不了解了。

  甚至剛剛看了資料,才知道陳貴良居然是做游戲和社交網站的,他一直以為陳貴良是做手機的傳統企業家。

  “才20多歲,真是厲害!”龍脊生看著陳貴良的網絡公開信息贊嘆。

  龍脊生繼續看那些信息,很快就自言自語:“《植物大戰僵尸》也是他家的?太巧了。”

  這是他近幾年工作之余,唯一用來放松的游戲,一個公司的年輕科研人員推薦的。

哎呦文學網    重啟人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