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0111校內網用戶突破八千 一大早爬起來,陳貴良去了趟公司。
裁縫店也能做錦旗,但他不知道上哪兒找。
普通錦旗,二三十塊錢就能做一面。陳貴良需要當天拿貨,額外支付加急費,直接漲價到120元/面。
公司讓他6個小時后去取。
中午,陳貴良請邊關月的室友吃飯,報名當天遇到的何琴琴學姐也被請來。
“大才子,你在我們學校出名了啊。”何琴琴一來就開玩笑。
陳貴良問:“有人在首經貿的BBS發帖?”
何琴琴感慨:“我們學校可沒有BBS,只有校內局域網論壇和百度貼吧。”
“有人說陳貴良壞話嗎?”邊關月連忙問。
何琴琴說:“有。但大部分都在嘲笑彭浩然,這家伙以前做事太高調,而且到處泡妞又始亂終棄。早就有很多人看他不慣,這次趁機發帖扒他的黑料。”
邊關月笑道:“那還好。”
“你也出名了,”何琴琴說,“還有人在首經貿貼吧發你的照片,說你是咱們學校的校花。還說什么紅顏禍水,招來北大學生跟本校風云人物爭風吃醋打了一場。”
“那些人挺無聊的。”邊關月評價道。
正在說話間,五位室友來了。
陳貴良提醒服務員上菜。
跟邊關月關系最好的是下鋪姐妹,名字叫付巧瑩。
其次是室長余薇。
“感謝大家對關關的照顧,我敬各位姐姐一杯。”陳貴良舉起飲料說。
請的都是女孩子,今天沒有叫酒。
昨晚光線較暗,現在看得更清楚,幾位室友都在重新觀察陳貴良。
嗯,確實挺帥。
還有個叫劉玉的女孩子,嘰嘰喳喳聊起《萌芽》和新概念,說自己高中時候特別喜愛文學。
飯吃到一半,陳貴良開始發名片。
這是他印的第三批名片,前兩批已經快發完了。新名片上沒有手機號,只有公司的座機號。
有手機號的名片,今后還會繼續發,但要甄別發給對象。
否則的話,他手機要被打爆!
“你還開了兩家公司?”林若楠更加興奮。
陳貴良簡單解釋校內網,說道:“內測會在明天中午12點,提前進入第二階段,開放用戶的好友邀請功能。每成功邀請一個好友注冊,就能獲得相應的‘校內幣’。”
“校內幣”屬于站內計費系統,目前做得還遠遠不夠完善。甚至不充值,只能通過每日登錄、邀請好友、在線時長來獲取。
何琴琴問:“這東西跟Q幣一樣嗎?”
陳貴良說:“是的。現在還無法使用,今后會推出更多主頁背景、日志信紙和背景音樂。一部分免費使用,一部分需要校內幣購買。”
“校內網目前還處于測試階段,必須通過邀請碼注冊賬號。你們可以給我留個QQ號或郵箱,我給你們發邀請碼。你們邀請好友的時候,也可以生成邀請碼發給他們。一個用戶,只能生成6個邀請碼。”
林若楠說:“我給你手機號吧,直接把網址和邀請碼發我手機。”
“行。”
陳貴良掏出手機,記下林若楠的號碼,卻沒有當場打過去,而是給公司那邊發手機短信。
幾分鐘之后,林若楠收到一條短信,是郭楓給她發來的網址和邀請碼…
林若楠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何琴琴也拿到了邀請碼,她覺得這個網站挺有意思。如果能夠做大的話,自己跟創始人認識,說不定以后可以去陳貴良那里工作。
半下午,陳貴良去拿錦旗,給學生處和宿管大媽送去。
送錦旗時,專門讓邊關月拍了幾張照。
宿管大媽很有意思,還讓陳貴良把照片洗出來送她一張。
邊關月依依不舍,把陳貴良送去車站。
她已經學會了打毛衣,正在織一條圍巾,圣誕節之前肯定能織好。
次日,中午十二點,校內網開通好友邀請功能。
但有邀請數量限制。一是借此觀察裂變速度,二是控制數量測試穩定性。
陳貴良在辦公室蹲了一個鐘頭,問道:“多少注冊用戶了?”
郭楓盯著后臺數據說:“總用戶量1137人,目前在線328人。今天周末,在線率偏高。其中271個用戶,是最近一個小時注冊的,其中104人注冊之后又下線了。”
“晚上的人肯定更多。”陳貴良道。
郭楓笑道:“出了問題更好,能早點修復BUG。”
董千秋說道:“校內網和三國殺的充值計費系統,就這么讓我們慢慢搞,不再招兩個程序員?”
“距離收費還早呢,”陳貴良說,“先把用戶變多,到時候我去貸款。兩個項目加起來,最高可以貸款100萬,到時候再招聘更多人手。”
中國早期的互聯網市場,充值一直是個大問題。
初創公司沒實力搭建銷售渠道,只能找大公司進行代理。代理費大概是三分之一,用戶充值100塊錢,他直接給你劃走33塊。
如果合作愉快,那也能接受。
但代理商總是喜歡拖款,拖得你欲仙欲死。
多虧了盛大這個拓荒者,現在的環境比三年前好多了,催生出許多專業的點卡區域代理商——就連做網游租賃服務器,也是盛大開的先河,此前必須自己買服務器。
陳貴良打算三國殺和校內網小有名氣之后,去跟那些點卡區域代理商挨個談合作。
還得跟銀聯和地方銀行,談網上銀行支付。
對了,還要跟移動、聯通等運營商合作,用戶可通過短信扣費支付。這些家伙是最黑的,分成高達50—70。游戲公司不可能吃虧,多出的錢需要用戶來給,通過短信充值的都是大冤種!
在辦公室坐了一陣,敖師姐回來了,把一堆報價單拍桌上。
“自己看,老娘要歇會兒。”敖彥莀累得半死。
陳貴良有點不好意思,老板跑去跟女朋友玩,卻讓大管家累得像條狗。
這些都是新辦公室的裝修設計費、材料費、辦公用品費。陳貴良認真掃了一遍,感覺沒什么大問題,便拿起筆簽字批準。
敖彥莀說:“我在科技園問了一下,驗收通過就這幾天的事情,我們已經可以申請辦公室裝修。”
“公司全體同仁的新家,就要仰仗敖師姐了。沒你整天奔波勞累,我們只能擠在老破小里,你是我們公司最大的功臣!”陳貴良瘋狂提供情緒價值。
敖彥莀不吃這套:“工資!”
“我們還沒談工資嗎?”
陳貴良想了想,也不避開其他員工:“5000怎樣?”
“可以。”敖彥莀一口答應,對此非常滿意。
2004年全國本科應屆畢業生,平均工資只有2000左右。
而北大的本科應屆畢業生,要數外企程序員、外企管培生、投行的工資最高,可達5000—12000元。
但是,只有部分職業在外企能拿這么高。
進國企的只能拿三五千。公務員甚至只有兩三千。
混得特別差的北大應屆畢業生,進小型私企也就跟公務員差不多。
陳貴良給敖彥莀開出5000月薪,相當于她剛進國內大廠的薪水了。甚至有點偏高,畢竟她不是技術人才,進國內大廠的行政崗還得慢慢爬。
如果敖彥莀想要期權,必須進一步證明自己的價值!
陳貴良回到宿舍碼字,認認真真寫《明朝那些事兒》。如果孵化項目貸款撐不住,還得指望稿費撐到風投進場。
到了晚上十點,陳貴良給郭楓打電話。
今天是周末,學生的上線率較高。
郭楓說道:“北大、清華、人大的用戶增漲特別快,已經達到2132人,目前在線率接近40。好像…不用搞地推。”
“首經貿多少?”陳貴良說,“我只給了首經貿7個邀請碼,其余用戶都是她們自然裂變出來的。而且,其中4人還沒有電腦。”
郭楓說道:“首經貿的注冊用戶有39個,其中32人是最近10個小時自然裂變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