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107【創業很辛苦啊】

第110章0107創業很辛苦啊  校內網的內測期,暫時定為兩個月。

  第一個月主要用來找bug,驗證核心模塊穩定性,調試瀏覽器兼容性等等。

  第二個月會逐步增加邀請碼,讓用戶自己去邀請朋友,觀察自然裂變的增漲速度,觀察用戶的留存率數據。同時,測試500/1000人級并發訪問的服務器穩定性。

  具體時間可以略微調整。

  當確定核心流程無致命漏洞,用戶留存率超過50,每日新增用戶達到一定數量,就可以提前從內測轉為公測。

  在內測階段的中后期,還要完成服務器擴容,搭建初期客服體系,以應對公測階段更大規模用戶的涌入。

  陳貴良仔細捋了捋——

服務器暫時是借北大的,但到期了就要歸還,用戶過多還得繼續擴容。必須準備一筆錢  兼職客服暫時招一個就行,如果用戶太多忙不過來,到時候可再招一個全職。需要增加1—2名客服。

  開發和維護人員,暫時有兩個就夠了,即郭楓和一個兼職程序員。忙不過來就再招一個全職。需要增加1個程序員。

  產品經理,由陳貴良自己擔任。

  敖師姐可以帶兼職學生做地推。敖彥莀在清華推廣三國殺挺有效果,辦事能力不錯,可以拉入團隊。

  董千秋和另一個兼職程序員,負責三國殺網絡版的開發。后續還得招聘員工,給游戲配音也需要錢。

  搬進新辦公樓之后,至少得簡單裝修,還要購買各種辦公用品。

  錢有點不夠用啊。

  “你打算貸款多少?”汪凱問道。

  陳貴良反問:“汪老師,我這種情況能貸多少?”

  汪凱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詳細介紹起來:“有三種貸款方式。”

  “第一,我幫你聯系中關村科技園。以你三國殺、校內網做抵押,可貸你那些項目估值的40—60。但你的兩個項目都還沒做起來,我估計很難通過貸款評估。”

  “第二,市和區兩級政府的貸款。前者需要你聘用足夠多的京城戶口員工,后者需要成立半年以上并有營收門檻。你都達不到要求。”

  陳貴良心想:既然這兩種貸款我搞不到,那你還說個屁啊。彰顯自己的價值?

  汪凱繼續說:“第三種,是我們的園區孵化基金,以債權或可轉債的形式投資。你知道什么是債權和可轉債嗎?”

  “知道,就是借錢的專業化表述,”陳貴良問,“利息多少?”

  汪凱說道:“低息,年利率0—4,具體多少看你項目的價值。現在的央行基準貸款利率是5.58。另外,允許你前兩年只償還利息。”

  陳貴良由衷說道:“非常優渥的條件了。”

  汪凱笑道:“像你這種初創企業,只能貸5萬—50萬元。我試試看,盡量給你多申請一些。但我建議你暫時別貸,等校內網公測之后再說。如果網站數據喜人,我能給你貸來50萬元滿額,而且還能壓低貸款利率。”

  “謝謝汪老師。”陳貴良心情大爽。

  同時他又仔細回憶,以往跟汪凱的各種交流,想知道汪凱是否有透露什么意思。

  好像也沒有暗示過啥。

  還是不要貿然送禮了,免得弄巧成拙。下次可以請他吃飯,飯館檔次稍微高些,看他答不答應再說。

  陳貴良離開孵化辦公室,走到門口又停住:“汪老師,科技園大廈什么時候完成內部基礎裝修?”

  “已經搞完了,正在驗收。能正式入駐的時候,我第一時間通知你。”汪凱說道。

  陳貴良再次感謝,下樓跨上自行車,吹著口哨回學校上課。

  今年建好的那棟樓,叫北大科技園創新中心,也叫北大科技園大廈。

  地上16層,地下3層。

  北大還修建了暢春新園做配套設施,那里既有學生公寓,也有科技園人才公寓。陳貴良的公司員工,今后可以住進公寓里。

  “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桿上多嘴…”

  陳貴良的心情過于暢快,口哨吹著吹著,就漸漸變成唱歌。

  自行車從北大東門駛入,直奔二教樓而去。

  他即將上的課是《邏輯學導論,授課老師為北大數學系畢業的劉教授。

  幸好只是導論課,初高中數學知識就夠用了,否則陳貴良學起來還真困難。

  來到教室,時間還早,座位只被占了一半。

  “陳總,親自來上課啊?”

  陳貴良剛在教室坐下,就有個哲學系的新生跟他開玩笑。

  “再不來怕是要掛科了,”陳貴良嘆息道,“上節課我就沒聽,抱著書自學的時候,那些符號看得我眼暈。”

  又有學生問:“陳總,校內網什么時候開通邀請好友功能?”

  “你昨晚注冊賬號了?”陳貴良問。

  那學生笑道:“陳總熱情相邀,我肯定得捧場啊。你那校內網的功能,比校友錄牛逼多了,開放注冊以后肯定能火。”

  “借你吉言,有空一起去南門外腐敗。”陳貴良其實已經忘了這人叫啥。

  交友太多,他記不住。

  又有幾個學生,把書放桌上占座,專門跑過來跟陳貴良聊天。

  一些問三國殺,一些問校內網,也有討論詩詞創作的。

  這幅場景,看得那些不知情的學生一頭霧水。

  “那個男生是誰啊?很受歡迎的樣子。”

  “不認識。”

  “我知道。他叫陳貴良,元培班的大一新生。這小子剛開學就做生意,一口氣創辦兩家公司。”

  “真的假的?”

  “騙你干什么?”

  “公子哥吧?家里肯定很有錢。”

  “人家農村來的,騎著破自行車到處推廣三國殺。聽說他開公司的錢,是自己寫文章賺的稿費。”

  “那也太牛逼了!”

  陳貴良的名氣,正在一點一點壯大。

  當然,也有人不屑,提起他就嗤之以鼻。

  認認真真聽完一節課,陳貴良又騎著車趕路。

  大忙人。

  很累!

  一間小型錄音棚外,記者賴丹丹已經等了十多分鐘。

  “你怎么才來啊?”賴丹丹埋怨道。

  陳貴良連忙解釋:“剛下課就趕來了。”

  賴丹丹說:“你可真夠忙的。”

  北大的藝術學系就有小型錄音棚,配音也可以找音樂學專業的學生客串。

  主要是價錢便宜,一頓燒烤就解決。

  在這里錄音一小時,只需要80塊錢。如果找中關村周邊的中科錄音棚、紅燈籠錄音室,一小時收費三五百。

  其實,北大的廣播臺和電視臺也能錄,而且還是免費的,但錄音效果太差。手續也比較麻煩,還得向校團委或者宣傳部申請。

  賴丹丹帶著陳貴良進去:“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音樂學專業的孔羽珂,這位是…”

  “孔師兄好,麻煩你了。”

  “汪師姐好…”

  全是業余的。

  他們主修音樂學史、音樂理論、音樂創作…甚至還有課程叫《音樂心理學。

  讓他們分析或創作音樂挺在行,配音效果估計還不如邊關月。

  但能用就行,主打一個便宜。

  以后有錢了,重新給三國殺配音,把邊關月喊來配甄姬。

  “父親,大革,粽謀愧矣!”孔師兄開始配孫權。

  錄完一遍,陳貴良說道:“孔師兄,孫權不是東北人。麻煩注意一下口音,別把方言整出來了。”

  孔師兄納悶兒道:“臥也妹說東北話啊。”

  “行吧,繼續錄,師兄你收著點。”陳貴良都想自己上場了。

  草臺班子,萬事都可以將就。

  賴丹丹站在旁邊偷笑,這些師兄師姐,全是她幫忙介紹的。

  孔師兄平時唱歌很專業,咋配起音來就一股大碴子味兒?

  不過東北口音的孫權,確實很有趣。

  賴丹丹已經把陳貴良的采訪文章,發給校報編輯了,暫時還未刊登出來。

  一般學生是懶得看校報的,有那時間還不如去bbs瀏覽帖子。

  但大概10—15的學生會看,主要是學生會和社團干部,以及其他需要獲取校方信息的人。

  偶爾一兩期的閱讀量會大增,因為校報上有學者專欄,定期采訪那些知名教授。比如季先生、厲先生等等。

  “你們錄吧,我還有采訪任務。”賴丹丹看了一陣就走人。

  “師姐慢走。”

  由于陳貴良不講究效果,水平參差不齊的配音,一個多小時就搞定了。

  陳貴良跟四個業余配音演員,風風火火殺去南門燒烤攤,這是他支付給師兄師姐們的“工資”。

  嗯,不用給錢。

  中途還去了趟科技園,把錄好的配音交給董千秋。

  吃燒烤喝得半醉,陳貴良推著自行車回來,把車鎖在36號宿舍樓前。

  他突然不想回寢室,一屁股坐在樓前國槐樹下。

  宿舍樓北側的銀杏已開始落葉。

  遠處的開水房,男生女生提著暖水瓶,正在那里排隊等著打水,互相說笑聊著各種趣事。

  樓外的電話亭,有個女同學逗留許久,時不時的發出幾聲輕笑,估計在用201電話卡跟外校男友聊天。

  幾個男生結伴走到小賣部,其中一人問道:“這里有沒有賣三國殺?”

  周圍挺喧囂熱鬧的,國槐樹下的陳貴良,卻仿佛跟外界隔離開來。

  他們好簡單快樂,我搞這么累有意思嗎?

  算了,回去睡一覺。

  陳貴良其實就是每天想的事兒太多,報了14門課還要開兩家公司,還得抽空寫《明朝那些事兒。

  一天到晚就沒閑下來過,精神和體力都有些透支。

  他終于明白,為啥很多大學生創業者,讀著讀著突然休學或退學。

  一般人真扛不住。

  這個周末得好生緩緩,不然陳貴良人都要廢了,去首經貿找邊關月玩一天。

  (本章完)

哎呦文學網    重啟人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