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伙瘋啦,他要干嘛,不知道這樣很危險嗎?”
“他沒瘋,我看你好像傻,他當然知道危險,所以要跑,這是在做測試,看不出來嗎?”
“看不懂就先聽別人說,少發表意見好嗎?”
戰斗人員們的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有人見到張鑫做出如此冒失的行為,面色大變,但有些人已經看明白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緊挨著尸群擊殺喪尸,難免會有尸體跌落尸群的情況,提前測試喪尸的反應,可以找出應對的辦法。
“呼,呼…”
張鑫喘著氣回到公路旁,不是累的,而是過于緊張。
臉上帶著激動的笑容:“陳哥,任務完成!哈哈,我還給測試了一下,你們看到了吧,喪尸尸體砸到它們,它們都沒反應的!這下方便不少。”
陳涵舟翹起嘴角笑了笑,點頭道:“看到了,做得很不錯,三位對這次的任務有貢獻,回去我會上報。”
如果張鑫只是擊殺了一頭喪尸,按照“甲乙丙丁”來評分,綜合考量可以給個“乙減”,但后面的測試很有意義,給個“甲”沒問題!
張鑫三人聽到有貢獻上報,均是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一旦上報,就不光是榮譽那么簡單,沒準還有物質獎勵!
“嘿嘿,為營地做事,應該的,應該的。”張鑫美滋滋,但還是沒有忘記謝謝洪老四和李雙寶。
“來,大家過來!”
陳涵舟沒有繼續磨嘰,對眾人招手,接著道:“張鑫、洪老四和李雙寶三位,冒著生命危險幫我們測試喪尸行為,初步摸清了狀況。現在我對接下來的清剿行動做出修改,大家聽好…”
喪尸的變化加大了清剿難度,但不能因為這樣就放棄任務,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才是他們應該做的事情!
清剿喪尸的隊伍跟搬運軍火的隊伍都遇到了麻煩,也都相繼解決了麻煩,負責架設通訊的幾人也遇到些技術上的小困難,一番研究之后同樣完美解決。
唯有前往港口拉運物資的隊伍非常順利,沒有遇到任何問題。
轉眼之間到了下午,酷路澤FJ和帕杰羅回到營地。
“嚯,還是這么安靜,看來我們是最快回來的!”
張肅跳下車,營地一片安寧,只有叮叮當當的打鐵聲,清遠悠揚。
“肅哥,你們還沒吃飯吧,我去安排一點。”
鐘筱珊得知張肅幾人回到營地,抽空回了天馬嶼一趟。
“不用,我們從地堡那邊吃過了,你還有事就去忙,不用管我們。”
張肅見鐘筱珊風風火火的樣子,知道山下肯定一屁股兜子事情要處理。
“嗯,還真有點忙,那我先下去了。”鐘筱珊跟張肅之間也不需拐彎抹角,當即便離開了天馬嶼。
“多么祥和的營地啊,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一日三餐,粗茶淡飯,哪怕在這里度過余生也愿意呀!”
常慶昇感受著天馬嶼的閑逸氛圍,有感而發。
“對對,你這話擱以前就等于,如果讓我擁有千億美刀,哪怕只活一百五十歲也沒問題。”
劉天吉無情的吐槽常慶昇異想天開。
“欸!”
常慶昇并不在意劉天吉的話,他的手在空氣中劃拉了幾下,有些驚訝的看向幾人:“你們感覺到了嗎?”
“嗯?”劉天吉愣了一下。
邱惠從旁道:“空氣更加濕潤,溫度也比我們離開的時候要高了一點,是這個變化嗎?”
“沒錯!肯定是付博士他們在做試驗,走,去看看!”
張肅下車不久就感受到氣候的變化,口鼻喉的感受最直接,他招呼幾人一起去翠冷軒,蒸汽脊椎骨最終要運用到整個營地,這種事情也沒什么好隱瞞。
“那個,肅哥,我就不去了,家里還沒收拾。”
邱惠很清楚自己的位置,知趣的選擇離開。
劉天吉點頭道:“對,肅哥,早上起來被子都沒疊,亂糟糟的,讓她回去吧。”
“弟妹賢惠啊,對了…你一會去跟老丁說一聲,讓他給拉根電線過來,別等這玩意忽然醒了!”
張肅心中著急去查看蒸汽脊椎骨的研究進度,差點把大塊頭戰尸給忘了,這一路回來,幾個人身上的電擊器都燃盡了…
交代過邱惠之后,張肅三人一起朝翠冷軒走去。
“不對!”還沒等到院門口,張肅站定腳步,扭頭道:“不在翠冷軒,他們在那邊!”
一開始感受不明顯,等靠近能量源之后,能明確感受到暖濕氣流的方向,并非來自翠冷軒,而是種菜的大棚!
三人改道走向蔬菜大棚,隔著一段距離張肅便聽到里面人聲嘈雜,撩開塑料膜推開板門,一股濕熱的氣息迎面而來,夾雜著泥土、蔬菜和肥料的味道。
“張兄弟?你們回來啦!”
段五湖看到張肅幾人走進大棚,喜笑顏開的打招呼。
翠冷軒四人組,發明創造部的周浩天,還有負責農業的易小玲和小幫手莫倩蘭,一大群人都在場,大棚的正中間位置架著一副人字梯,梯子頂端則是通了電的蒸汽脊椎。
透過光可以看到大棚的塑料膜上全是水汽,邊緣位置正往下滴答水珠,落入濕潤的土壤之中。
“張大哥。”
“張先生。”
大棚里忙碌的每個人都穿得非常涼爽,紛紛停下手上的工作跟首領打招呼。
張肅一邊回應眾人,一邊解開衣領,道:“這溫度和濕度…電壓過高了吧,有具體數值嗎?”
“目前大棚內地面半米高的溫度是三十五度,濕度達到了百分之八十。”
付偉軍為張肅提供了準確的數據。
走到菜畦旁,張肅看著綠油油的生菜,問易小玲:“溫度和濕度超標了吧?”
他不種菜,但有基本的常識,這環境不像能培育蔬菜的樣子,趕上熱帶雨林了!
“唔,是這樣,張大哥…倒也不能算超標,根據不同作物,需要的溫度和濕度不一樣,通常情況下,從二十度到四十度之間,濕度的話,的確有點超標,最佳狀態是在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五之間。”
這種知識對于農業專業出身的易小玲來說信手拈來。
張肅見她毫不在意,笑道:“看你胸有成竹的樣子,有辦法改善?”
“是的!”
易小玲臉上充滿了激動神色,自信道:“我們可以通過對大棚結構的調整,來改善溫度和濕度,不是難題!這…這個裝置真是偉大的科技,張大哥,它太神奇了。”
易小玲指著高處的蒸汽脊椎骨,臉上浮現出一抹狂熱,就像虔誠的信徒遇到了顯圣。
張肅無法理解一位熱衷于農業的人士,看到能夠改變氣候的裝置的那種震撼。
氣候是農業種植最大的挑戰,如今卻有了解決的辦法,如此直接!
蒸汽脊椎骨的出現將徹底改變天馬嶼的農業格局,她這位負責種植的小官員終于不再是閑職,可以有用武之地了!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