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60章 呸,渣男

  臺城。

  隨著時間的推移,臺城之中的一眾公卿變得越發的焦慮。

  他們本來寄望的是謹守臺城,然后等待討伐巴蜀的大軍回援,將李爽逼退。

  可討伐巴蜀的大軍沒有等回,他們卻等到了淮東諸州投降,彭城的戰船開到建康的消息。

  李爽并沒有圍城,因此,臺城與外界的聯絡并沒有斷絕。

  建康城中的情況,臺城之中眾人相當的清楚。

  李爽差不多掌控了建康城和上下游的重鎮,西至皖城,東至廣陵,這一段長江水面已然被李爽掌控。除此之外,江淮之地除了合肥,如今也沒有多少州郡再效忠南梁。

  李爽坐鎮建康,用大梁秦王的名義不斷收割南梁國土的同時,還派遣侯景在建康城中不斷查抄公卿的府邸,搜尋他們以及他們子弟的罪證,并且公之于眾。

  這使得臺城之中,公卿人人自危。

  公卿大臣焦慮,身為皇帝的蕭衍便更焦慮了。

  他下達的勤王詔書過去了一個多月,各鎮的南梁宗室沒有一個有動靜。

  “元舉,你說這是為何?”

  顯陽殿之中,蕭衍看向了自己信任的老臣柳津,對方欲言又止。

  “此時還有何不可言!”

  蕭衍的一句話,讓柳津也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陛下,諸王怕是為了爭那十萬大軍的兵權,故而不曾動兵。”

  柳津的推測,讓蕭衍微微發愣,可很快,反應了過來的蕭衍卻只能苦笑。

  江淮之地的諸座重鎮中鎮守的南梁宗室都已經投了,唯一沒有投的是都督合肥之軍的蕭范。

  他是蕭衍九弟蕭恢之子。

  當然,蕭范便是想要投也沒有辦法。

  合肥之軍分為兩股,韋粲帶去的建康禁軍和陳昭率領的白袍軍。

  這兩股兵馬都不是蕭范能指揮的。韋粲、陳昭不想要投,蕭范也沒有辦法。

  建康上游的各處重鎮,都由蕭衍和他兄弟的子孫鎮守。

  蕭衍的五子蕭續鎮守九江,六子蕭綸鎮守襄陽,七子蕭繹鎮守江陵,八子蕭紀則征伐巴蜀。

  南梁雖以宗室都督地方軍權,但蕭衍并不是不知道這么做的危害。

  因此,每過一段時間,蕭衍便會調動各地的宗室回京,或是留京,或是調任。

  比如五子蕭續,便是從襄陽被調到九江的。

  本來這套運作方式并沒有太大的問題,可建康失陷后,情況就變了。

  各地擁有軍權的宗室第一時間并不是想要進京勤王,而是想要穩固自己的地盤,并且擴大手中的地盤。

  蕭續、蕭綸、蕭繹、蕭紀都是有資格爭奪皇位的。

  除了這幾個蕭衍的兒子,蕭衍的孫輩和其他兄弟的子孫,只要在外出鎮的,說不準都有這個心思。

  蕭紀手中的建康禁軍更是香餑餑。

  誰掌控了這支軍隊,誰就是蕭氏諸王之中當之無愧的盟主。

  臺城之中的宗室、公卿,又有多少是蠢貨呢?

  不少人見到援軍久未至,早就猜到了。

  倒是蕭衍,一時間竟沒有想通。

  如今柳津點破之后,蕭衍除了苦笑,又能如何?

  “元舉,既如此,該如何?”

  柳津沒有說答案,因為這個答案不是他能說的,只是道:

  “秦王以數千騎坐鎮建康,廣開府庫,招募壯勇,編練水師,如今麾下大軍怕是超過了兩萬,更不論增援而來的中原之軍。臣等本以為秦王乃是孤軍,必定不能久持。可如今看來,卻是大錯特錯。秦王的身后乃是整個中原、關中、北地,江淮之地經此一役,恐不復國家所有。”

  柳津的話說的其實已經很明白了。

  只是,蕭衍還是無法接受。

  侯景走進了李爽的屋子,一臉興致缺缺,看得李爽有些奇怪。

  “萬景,你如何這般模樣?”

  侯景嘆了口氣,道:

  “雞肋!”

  這幾個意思?

  李爽看著侯景,問道:

  “你這是厭倦了?”

  “臣隨大王征戰十數年,今至建康,卻覺得沒有那般樂趣了。”

  李爽聽明白了。

  這是地獄模式待得久了,如今在簡單模式中虐菜感覺到沒有挑戰性了。

  關鍵是,這簡單模式爆的戰利品比地獄模式豐厚多了。

  “不只是你,賀六渾、黑獺他們也很不適應。”

  “那該如何?”

  李爽一笑,問道:

  “萬景,你覺得這建康最值錢的是什么?”

  侯景一愣,想了想。

  糧食、軍械、財貨、美人,這里好像應有盡有。

  “大王請指教!”

  “工匠、戰船、水師,此梁國立國之本,亦是我等所缺。若將這些都搬到中原,南朝再無力與我等抗衡。此外,胡商、海圖、海船,得此,可遠通海外,經略海外諸國。”

  侯景聽了,面露震驚之色。

  “大王不愧是大王,所思所慮遠非臣等能比。”

  侯景的興趣一下子被提了上來,正當他要說些什么,外面響起了蕭正德的聲音。

  “本王要見秦王,爾等何人,敢攔本王!”

  侯景聽了,道:

  “大王,這小子不在大司馬門外當孝子,怕不會是知道臣奪了丹陽城,特意來算賬吧?”

  “讓他進來!”

  蕭正德闖進了屋子,與侯景所想不同,一進來,便質問道:

  “秦王,你我約定,我助秦王進入建康,秦王助我登基,是與不是?”

  “那是自然!”

  “可我怎么聽說秦王已然許諾更立蕭詧為太子,入駐建康?”

  蕭詧是昭明太子三子。本來,這皇位該是蕭統一脈的,可蕭衍卻改立了蕭綱為太子。出于愧疚與安撫,蕭衍將蕭詧放在了會稽。

  會稽乃是南梁的一大都會,人文薈萃,物產豐富。關鍵,離建康很近。

  “絕無此事!”李爽看著蕭正德,“在本王心中,只有一個太子,那便是殿下!”

  蕭正德聽了這話,面色稍緩,仍然遲疑,道:

  “秦王可敢盟誓?”

  “若本王欲以蕭詧代蕭正德為太子,天殛之!”

  蕭正德聽了,告了聲罪,高高興興的離開了。

  侯景在后面,呸了一口。

  “大王,何為此人立下如此誓言,不如殺之。”

  李爽悠悠一嘆,道:

  “不必!”

  說著,李爽拿出了一個盒子,從里面一大堆的書信之中找出了一封,交給了侯景。

  “萬景,你親自將這封信交給廬陵王蕭續。”

  “大王,何意?”

  “告訴他,本王的心中他才是大梁的天子,讓他勿忘本王與他的舊誼!”

  侯景一愣,反問道:

  “大王,你對蕭詧是不是也這么說的?”

  “你何意?”

  侯景看了一眼盒子里的信,道:

  “大王,你這么做是不是不太好,萬一他們都到了建康,這御座還能分十幾…幾十份么?”

  李爽雙手負后,悠悠而道:

  “本王忍辱負垢,也只是為了天下蒼生,犯了每一個王者都會犯的錯罷了!”

哎呦文學網    天可汗回憶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