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9章 這河東沒有奸臣

  豳州。

  源子雍一臉失魂落魄的回來,元顥見了,很是不理解。

  “靈和,你不是說去勸阻斛拔俄彌突南下劫掠么,他沒聽你么?”

  源子雍苦笑了一聲,搖了搖頭。

  “他聽不聽已經不重要了。”

  元顥皺著眉頭,卻聽源子雍繼續道:

  “大王,還是做好準備吧,豳州等地的賊勢怕是會大漲!”

  元顥聽了,感覺很是奇怪。

  “我在此平亂,卓有成效,賊勢何以大亂?”

  源子雍將他在吐京的見聞告訴了元顥,道:

  “如此一來,唐州是穩定了,可懼怕唐州軍的胡人必然遠遁,若是他們西去與胡琛等賊勾結,蕭寶夤與您,恐怕會是最大的受害者。”

  元顥聽了,面色大變。

  “我明白了!”

  “大王有何打算?”

  元顥做出了最為理智的判斷,說出了自己的結論。

  “這地方怕是不能再待了!”

  如今關中最大的兩股叛軍,一是占據靈州的胡琛,一是占據隴西的莫折念生。

  當然,他們也不是一言而決的雄主,只是賊王。

  他們的手下,還有大大小小的山頭。

  比如胡琛手下占據高平的萬俟丑奴和宿勤明達。

  自從崔延伯戰死之后,蕭寶夤對付這些叛軍,便不再是像以往那么強硬了。

  當然,失去了這么多的大軍,想要強硬也強硬不起來了。

  蕭寶夤換了一個策略,以撫代剿。

  花費重金,派遣使者和間諜,前往秦州、靈州等地。

  一方面籠絡叛軍麾下的各個小山頭,另一面則與當地的漢人豪強聯絡,想要瓦解賊勢。

  可正當他的工作做得卓有成效之時,聽到了一個壞消息。

  “元顥想要走?”

  北海王元顥的大軍是蕭寶夤在北面的屏障。

  他若是走了,蕭寶夤在關中便要直面賊勢了。

  魏蘭根道:

  “北面剛傳來的消息,不會有錯的,想必不久之后,洛陽那邊調走元顥的詔書便會傳來了。”

  “為何如此?”

  “屬下也不知道,不過屬下以為,大王可以借此機會,籠絡元顥手下的兵將。尤其是薛修義,若是能將他和他麾下新招募的七千兵士籠絡過來,便更有底氣在關中立足。”

  蕭寶夤想了想,下定了決心。

  “如此,你去做吧,不要怕花錢!”

  “諾!”

  魏蘭根聽了蕭寶夤的話,前往豳州找到了薛修義,只是沒有想到,這位河東地區有名的豪強,比他想象得要難對付。

  “你這是何意?”

  看著放在自己面前的一箱金子,薛修義面色嚴肅。

  “無有其他,乃是齊王敬重將軍,特意命在下前來,贈與將軍。”

  “無功受祿,不合適!”

  薛修義想都沒有想,一口就回絕了。

  “齊王的好意,我心領了。至于其他,自有朝廷的旨意。若是朝廷讓我聽命于齊王,我自然會遵從。”

  魏蘭根聽了,也不好多說什么。

  “如此,我就告辭了!”

  等到魏蘭根一走,薛修義趕緊找到了自己的家臣。

  “唐郡公是怎么說的?”

  “郡公說你要回河東跟他干也不是不可以,可主公麾下還有這么多人,難道讓他來養么?”

  這七千人是為朝廷招募的,一應錢糧也是朝廷在支付。

  很顯然,薛修義是帶不走這么多人的。便是能帶走,此刻的唐州也供養不了這么多的部隊。

  “說的也是啊!”

  薛修義想了想,問道:

  “郡公是如何說的?”

  “他說陳雙熾要造反了!”

  “他便是要造反,也…”

  薛修義說到一半,忽然明白了。

  可接下來,依舊有些犯難。

  “可這朝廷的任命是我能決定的么?”

  “唐郡公說他可以辦!”

  薛修義想起了酈道元的事情,當下,心中有了一層明悟。

  “我明白了,他要收多少錢?”

  “兩箱金子!”

  薛修義咬了咬牙,道:

  “送兩箱金子過去!”

  平陽。

  看著面前的兩箱金子,李爽嘆了一口氣。

  侯景在旁,問道:

  “主公是嫌送了少了么?”

  李爽搖了搖頭。

  “非也!”

  “那主公為何嘆息?”

  “只是哀嘆我等忠臣之不易!”

  侯景聽完,點了點頭,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悲傷。

  “主公為國為民,但為了大局,卻還要受此等腌臜之物,臣有時候想想,都替主公感到委屈。”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剛打了一場勝仗,有功的要賞賜,戰死的要撫恤,吐京、離石等地的胡人還要安撫,各處軍鎮還要安置州兵。你說說,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

  侯景聽完,湊了上來。

  “主公啊,臣聽說最近河東等地的一些鮮卑勛貴非但不體諒主公的難處,他們還私下串聯,說是要向洛陽告發主公,還說主公乃是大奸臣!”

  “還有此等事情?”

  “正巧,他們都是替朝廷管理解池的。臣在想,與其讓這些奸佞把控解池,壓榨鹽工,貪墨朝廷的賦稅,不如讓主公來管理,將之引入正途。”

  侯景說完,又道:

  “如此一來,大魏幸甚,天下幸甚!”

  李爽聽完,點了點頭。

  見李爽如此,侯景道:

  “那我去告訴劉蠡升,主公想吃魚了!”

  李爽攔住了侯景。

  “這事老劉使不上勁。”

  “那該如何?”

  “得用上一點巧勁!”

  安邑。

  “他大野爽要做什么,做什么!”

  一眾鮮卑勛貴聚集在安邑守的府中,怒聲震震。

  陳雙熾造反了,聚集了兵馬堵住了渡口。薛修義奉了朝廷的旨意招降,陳雙熾見薛修義來了,立刻就投降了。

  然而,事情沒有就此結束。

  陳雙熾麾下的部眾都多是蜀人,這些人在河東難以安身,很多人當了鹽工。

  這些蜀人干活的價錢,自然要比尋常的河東當地人要便宜。

  因此,他們也成了廉價的壓榨對象。

  “大野爽說要替那些鹽工伸冤,要查河東鹽池貪墨之事,說陳雙熾他們造反,多是因為貪官污吏迫害的,還說若是不查清楚,恐再激起民變。”

  “呸,他還查貪墨,他怎么這么不要臉呢!”

  “這事鬧得挺大的,我們該如何?”

  眾人冷靜了下來,若是來硬的,他們未必怕李爽。

  可如今李爽這一副青天大老爺的作派,他們反而不好辦了。

  “派人去平陽告訴李爽,大家都是為了朝廷辦事,這河東沒有奸臣。”

  請:m.badaoge.org

哎呦文學網    天可汗回憶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