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一十九章 48和764

  新學校,新專業,新老師,新同學…

  還有新宿舍!

  在某些方面來講,圖盧茲二大比商學院的條件好很多。

  更多的圖書館,更多的藏書。

  更專業的師資力量,以及更多更多的學生。

  劉進在入住宿舍當天,就跑去游泳館暢游了一番。

  算上上輩子,他來過兩次。

  上輩子是被大東給拉過來的。

  這輩子是來找克羅艾,之后偶遇了梅拉。

  而現在,他可以自由自在的游泳了!

  其實圖盧茲二大和華國的關系還聽緊密的,特別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

  帝都外國語學院法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秦海鷹,就是畢業于圖盧茲二大,而且是文學系。

  他的法文專著《謝閣蘭與中國跨文化互文性寫作》,在文學界頗有影響。

  不僅僅是在華國,在法國也是如此。

還有畢業于1988年的車槿山教授,是文學博士,曾經是武漢大學的法語系教授  后來擔任了北大中文系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

  在圖盧茲二大的圖書館里,還能夠查閱到他們當年的畢業論文。

  不過,這和劉進的關系不大。

  如果他回國發展,說不定能和這兩位扯一扯關系。

  但閑雜,他更多的經歷還是投注于寫作和學習。

  朱莉和阿德里安的體型有點大,不方便帶過來。正好最近一段時間,家里只有艾莉婕一個人,可以陪伴一下。

  伊娃過來了。

  如果不帶過來,估摸著它要發飆了。

  畢竟,貓和狗子還是不一樣。狗子好打發,憨憨的,有人陪伴就好;貓可是挑鏟屎官的。

  而且很難伺候。

  和艾莉婕也不是特別對付,還是帶過來為好。

  劉進在象牙塔里,開始了新的求學生涯。

  而外界,關于《巴黎圣母院》的討論,越來越激烈。

  傳統派的文學理論家和新潮派的文學理論家,在報紙上、電視上展開了瘋狂的嘴仗。

  其實,這種辯論從《圣母院》出版開始,就一直存在。

  但雙方還算克制。

  這一轉眼,快三個月了。

  三月已至,辯論開始。

  伴隨著熱拉爾教授的發言,圍繞著《圣母院》的爭論,一下子爆發了。

  新潮派認為,故事是好故事,但過于老派,缺乏對人性的討論和探索,算不上優秀。

  而傳統派則反問:什么叫做人性?

  是不是趴在女人的兩腿之間,把女人和男人的YM都一根根數清楚,才算是探討人性。

  新潮派怒了,于是反擊:人類的發展,源于X的沖動。

  缺乏了X的探討,何來人性的探討?

  傳統派:探討出了什么?,濫交?所以文學的本質,就是討論這種罪惡嗎?

  新潮派:…

  傳統派:圣母院具有非常強的故事性,完美了再現了法蘭西在十七世紀時期的社會矛盾,以及人性的探討。他涵蓋了歷史、宗教、愛情、以及對當時的社會的批判。其文學性不言而喻,而他的社會價值,即便是到了今天,仍有很多借鑒。

  傳統派:圣母院里,蘊藏著對于哲學的探討。

  棕樹并不美,不像白楊那么好看,但它在寒冬綠葉常青…

  卡西莫多因為劫持埃斯美拉達失敗而遭遇鞭刑,當他口渴難耐的時候,卻恰恰是埃斯美拉達給他了一碗水。

  善良,讓卡西莫多得到了救贖。

  而當埃斯美拉達遭遇危險的時候,正是當初的善良,讓丑陋的卡西莫多挺身而出。

這不正是文明世界之所以被稱之為文明世界的根本嗎  雙方的爭論,非常激烈。

  到后來,甚至開始逐字逐句的飲用作品里的語句,作為相互攻擊的論點。

  討論的平臺,涵蓋了法蘭西幾大報紙。

  有的人因為搶不到版面,甚至把文章發表到了英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

  討論的范圍,越來越大。

  從關于書籍的討論,到后來演變成了哲學探討。

  這也讓大半個歐洲的報刊雜志,賺的盆滿缽滿。

  九月二十四日,一篇文章發表在了泰晤士報。

  作者,是JK·羅琳。

  ·自哈利波特出版以來,2003年他遇到了他最大的對手。

  是的,一開始我是這么認為。

  當時我和編輯通信時,曾開玩笑說:哈利的伏地魔出現了!

  是的,就是阿摩司先生的《巴黎圣母院》。

  所以當我在一開始取得勝利后,我非常高興。

  畢竟作為2002年全球銷售榜的冠軍作品作者,絕對不是個好對付的家伙。

  我勝利了,但是又有些失落。

  哈利的伏地魔,不應該是這樣子…于是我心懷不甘的托朋友在法國買來了這本書。

  然后,再過去的兩個月里,我沉迷其中。

  埃斯美拉達的善良,卡西莫多丑陋的面容,卻懷有一顆如同鉆石般閃爍的品德,克洛德主教看似圣潔,卻被欲望吞噬,仿佛代表了人世間所有的丑陋。至于弗比斯,那是一個骯臟的小丑。

  我從未見過如此豐富的人性,這是一場善與惡的對決。

  埃斯美拉達在廣場上跳舞,在阿摩司的筆下,美的讓人窒息。

  卡西莫多在鐘樓的陰影中默默的,遠遠的看著她,看著她如同春天般美麗的笑容,眼睛里全是溫柔。

  我的天,我要窒息了!

  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在這個秋天,去一趟巴黎,去看一看巴黎圣母院,阿摩司筆下的那座神圣的建筑。

  感謝阿摩司,同時我要向他道歉。

  《巴黎圣母院》不是伏地魔,它的存在,讓法蘭西光彩奪目。

  最后,我有一個疑惑:大英帝國,擁有著世界上最好的學校,更擁有奪目燦爛的文化。

  為什么,阿摩司沒有來英格蘭,沒有來倫敦?

  我期待著阿摩司有朝一日能來這里,畢竟英格蘭和法蘭西,只相隔一條海峽。

  到時候,我會帶上我的孩子,用我親手烤制的餅干,來招待他!

  JK·羅琳,如今還沒有被驅逐出哈利波特。

  第五部,哈利波特和鳳凰社,出版三個月來,在全球銷售千萬冊。

  有人說,在哈利休息的時候,阿摩司橫掃全球。

  但是當哈利睜開眼睛,即便是阿摩司,也要退避三舍。

  如今,哈利的母親發話了,在她的評論中,哈利只是個孩子,而圣母院才是成熟的男人。

  換句話說,她認輸了!

  勝方認輸…

  哈利波特的粉絲們,崩潰了。

  他們開始一邊咒罵劉進,一邊購買《巴黎圣母院》。

  僅法國,在九月二十七、二十八兩天四十八小時的時間里,巴黎圣母院狂售一百七十萬冊。

  英國方面,英文版的《巴黎圣母院》是由蘭登書屋發行。

  四十八小時里售出了一百二十萬本…而在阿美莉卡,則售出了三百一十萬冊。

  四十八小時,巴黎圣母院在全球銷量,達到了七百六十三萬七千九百二十一本…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記錄。

  以至于在十月三日,這個數據被媒體報導出來之后,原本激烈的爭論,一下子煙消云散。

  七百六十三萬,或者說是七百六十四萬,都無所謂啦。

  關鍵是,這是一個驚世駭俗的銷售記錄。

  正在巴黎開會的米歇爾·冉刻,通過夏爾得知了消息。

  他整個人,都是懵的!

  我這邊還尋思著,給阿摩司造勢呢,他那邊就爆了?

  而且,是爆的如此不可思議?

  他從夏爾手里搶過了報紙,是費加羅報,轉載紐約時報的消息。

  米歇爾一遍又一遍的看了報導。

  足足看了二十幾遍,而后哈哈大笑,把報紙拿在手里,便大搖大擺的直奔會議室。

  據夏爾統計,下午的會議上,米歇爾大殺四方。

  只他笑的次數,在短短半個小時里,就多達三十六次。

  而整個會議室里,除了米歇爾的笑聲,就只剩下如同蒼蠅翁叫一樣的竊竊私語聲。

哎呦文學網    我在歐洲當文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