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系學霸小說,請收藏Goboogoboo.cc
現在的王良安,其實心情也有點煩躁。
甚至比吳國南和薛濤更甚。
王良安是跟著關節外科李俊峰主任的副主任醫師。但李俊峰主任呢,雖然是關節外科的主任,但一向喜歡躺平,不喜歡爭什么位置。
但王良安卻覺得,李主任你有能力的話,骨科大主任也不是創傷外科的自留地,該搶還是要搶的啊,何必要讓給吳國南,連這樣的心思都沒有呢。
李俊峰暴露肱動脈的速度比吳國南快多了,于是捆扎完肱動脈后,身為助手的王良安,一邊繼續加快動作一邊想,就你吳國南這水平,還有心去爭骨科大主任的位置?
你以為伱是張明燦主任,骨科的大主任位置就是為你們創傷外科而特設?
連搞個簡單的截肢術,都搞得如此磨磨唧唧的——
推進上肢截肢術的動作,可老麻利了!
已經干脆利落地做了兩條半肌肉的離斷!差一點就要離斷了三條。比吳國南整整多了一條。
但現在就尬在這里了,連忙把切口用鹽水墊給蓋了起來,然后抬頭,不動聲色地環顧四周,踮起腳尖往方子業那條腿的方向看去…
截肢術簡單理解就是把肢體離斷。
但它有自己絕對的定義。
將壞死的、毀損的、患有嚴重病變、疼痛并有害于生命的肢體,或完全廢用而有礙功能的肢體截除的治療措施。
目的是治療。
截肢術必然造成殘疾,故不可輕率應用。
作為骨科醫生,對截肢術這樣終末性的手術,其手術適應征是需要記在骨子里的,是骨科正式入門的第一課。
少用且要慎用。
截肢的目的是治療,有其嚴格的適應征:
比如肢體的主要血管受損傷,錯過修復的時機,肢體已缺血壞死,不截除則其壞死毒素被吸收,將危及生命者、比如血管性脈管炎等等因素。
在截肢的時候,應該盡量選擇合適的長度:
比如足部截肢應在跖骨,不應短于距舟關節,否則因無足夠背屈肌附著,難于對抗足蹠屈肌的收縮力而致足下垂,妨礙負重…
小腿下1/3血運差,斷端不能負重,一般不被選為截肢部位…
很明顯,這個病人是具有截肢術適應征中的——血栓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