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3章 體系

  “掛什么炮?”

  這個問題也同樣讓兩位總師犯愁,掛gsh301吧,載彈量最多增加到300400發,但是火力密度沒有實質提升多少,掛306那種轉管炮又太重,備彈一眨眼就射光。

  隨著戰斗機速度越來越快,常規的機炮初速已經捉襟見肘,老美那甚至發生過機炮初速過慢,高聲速戰機撞在自己射出去機炮上的事故。

  要想讓機炮的速度超過數倍聲速,只能加大裝藥,增加身管倍徑,而連鎖反應就是同時還得增加機炮藥室的強度。

  這樣面多加水,水多加面,會占據大量的戰斗機內部空間。

  所以,機炮如果想在高聲速環境下發射,必須拋棄傳統的機炮。

  兩位總師對視一眼,分別給出了不同的選擇答案:

  “電磁炮?”

  “激光炮?”

  然后二人笑了起來,想到一塊去了。

  “都試試吧,對方可能對于激光的防御能力很高,但不試試怎么知道呢,順便還可以收集一些數據。”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不過機載武器上面放兩個耗電大戶,還有航電系統中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兩位總師頭疼起來,這電不夠用,除非.

  “不用雷達了?”

  想到這,兩位總師的覺得可行起來,對付外星飛行器,戰斗機不需要還按照對付人類飛行器的思路去搞了。

  敵人變了,應對敵人的思路也要隨之改變,雷達被干擾沒用?那就不用了!

  沒了雷達,機體能省出來大量的空間,然后在機艏這個視野最好的位置安裝eodas系統,外加用來搜索外星飛行器本體的激光雷達系統。

  電不夠?掛吊艙!用機體的速度帶動氣流,驅動吊艙的渦輪發電。

  導彈直接使用vsl系統裝在機背上,這樣還可優化氣動,減少機體阻力。

  小聲討論中,一個個想法從腦海中涌出,并用紙張記下來,等待分發給下面年輕人組成的小組分項分類研究,之后再整合到一個系統,進行測試。

  還好機體是現成的,不需要重新設計,大部分技術都是貨架技術。

  不然這個新機體恐怕要按年來計算了,就算這樣對于j15飛鯊的改造也要2年左右,還是加班加點趕工的情況下才能做到的效率。

  五代機在討論后,因為機體原因被二人否定,五代艦載機還沒服役,而且內置彈倉的容積有限,對付這些哨兵,在未進入對方射程之前,就要摧毀對面,載彈量反倒成了一個重要的標準。

  五代機設計標準是用來碾壓四代機的設計標準,對方如果用光電索敵的話,雷達隱身反倒沒用了,還會影響戰機的機動。

  倒也不是說五代機打不了或者變弱了,只是作戰效能不如四代機,這是定位的原因,五代機上面的技術也很成熟,可以拿來直接用,下放到現役主力海航戰機上。

  在二人的討論中,超級飛鯊的雛形逐漸具現于紙上。“對了,我聽說汪院士那面,從外星飛行器殘骸上面發現了新的分子結構,它們的材料透波率很強.”

  在研究了哨兵的外殼結構后,東大科學家發現這種結構不單能用來透光,還可以用來干一些別的。

  “電波投射性很強?可以試著內置硅基電波折射過濾器。”

  東大在半導體產業這面,可以說是藍星最強的,尤其是在氮化鎵和碳化硅工業化生產鋪開后,各種相控陣雷達都成白菜價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隨著外星文明的出現,一些人類沒研究過的東西出現了,為人類的科研開啟了新的大門。

  如果能夠成功做到在新分子結構材料中植入硅基電波折射過濾器的話,那么相控陣雷達的體積將會進一步縮減,甚至可以植入到座艙蓋與整流罩內部,更換座艙蓋的材質。

  目前j20座艙蓋的材質是一種聚碳酸酯的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特性,透光性非常好,強度更高,還具有保溫、抗沖擊、防高溫的特性,如果能植入電子元件進去,那么座艙蓋的功能會更加強大,甚至直接使用強度更高的金屬座艙蓋。

  與此同時,不只是兩位沈飛的總師,他們反應的也只是東大冰山的一角,整個東大軍工體系都如同精密的齒輪一樣轉動起來。

  東大電科38所,早上八九點鐘的陽光照射進會議室內。

  青年攻堅隊正在討論該怎么使用激光雷達識破類型1與類型2的隱身。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它們的功能都可以視為是隱身,只不過一個是完全隱身,而一個是制造分身來隱藏自身。

  機載激光雷達就是要用逆向原理去尋找造它們的本體,哪怕是可以屏蔽紅外輻射,使用光學隱身的紡錘,被激光照射到本體所在的位置也會出現一些端倪。

  “激光雷達具有分辨力高、成像清晰、測量精度高、隱蔽性好、抗干擾能力強和體積小、設備簡單等優點,但不能穿透云層、雨滴或者稠密的煙霧,需要在較好的天氣下使用”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在90天內拿出方案與成果,怎么克服激光雷達的缺點”宋希竹看著在場的組員們,認真的說道:“.雷達是我們的戰場,我們不能讓飛行員因為我們的能力不足而去與敵人拼刺刀。”

  狗斗看起來很優雅,很熱血沸騰,帶來的則是高陣亡率,飛行員培養太難了死不起,戰斗機空戰的利器還是導彈,而怎么找到敵人,為導彈指明目標就是雷達的活了。

  “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

  “有!”

  在東大某個研究機體涂料與蒙皮的研究所內,專家們也同樣在開會,討論如何通過技術手段減少激光武器對于飛鯊的毀傷。

  討論結果也是改變涂料成分,吸取外星文明外殼的分子結構特征,制造高折射率并可以通過蒸發吸熱的新型涂料,快速削弱脈沖激光能量,減少對于機體的毀傷。

  另外,年輕的技術員們還在討論是不是可以將航天飛機上使用的隔熱瓦拿出來,給戰斗機一些薄弱的位置加裝一層一次性的“反應裝甲”。

  (本章完)

哎呦文學網    長空戰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