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二十四章 鹽與火腿

  塞欽格倒是沒當一回事,只以為她是被貞德堡繁華的景象給嚇到了。

  在塞欽格眼里,別說飛流堡,就是貞德堡都算是比較大的城市了。

  對于常年在郎桑德郡這片混跡的諾斯山民們來說,貞德堡大概都算是世界的盡頭。

  在酸瓜鎮換上了馬車,塞欽格等人只有一天多的時間就來到了貞德堡。

  霍恩自然是帶著幾個關鍵人物親自迎接,不過為防止騷亂,他們是在城郊地區舉行的歡迎儀式。

  在砂漿鋪成的堅實道路上,彩色的三角旗幟插在路邊,隨著秋風起舞,偶爾有市民或鄉民路過,都會驚訝地看著這邊。

  塞欽格下了馬車,在感嘆馬車和道路的速度后,抬起頭第一眼便看到了道路兩頭的臨時門梁。

  門梁的兩側掛著黑紅相間的豎旗,而中間則是一塊長條紅布,上面用白色的標準萊亞字母寫著“歡迎諾斯郡友好人士塞欽格·烏里諾茨”。

  這套在霍恩看來土的不行的迎接儀式,顯然讓土的不行的塞欽格異常滿意。

  見到塞欽格走來,穿著一身去掉繁亂花紋主教圣衣的霍恩,正面迎著塞欽格走了上去。

  “歡迎來到貞德堡,塞欽格閣下,我想見您很久了。”

  “很榮幸見到您,霍恩閣下。”

  先是為這位農夫領袖的年紀一驚,隨后塞欽格爽朗地笑著,給霍恩來一個熊抱。

  在一堆亂七八糟的儀式后,塞欽格與霍恩等人兵分兩路,塞欽格的侍從和女兒去專門的鄉間別墅駐扎,而塞欽格本人則是與霍恩到圣臨廳詳談。

  拉著這位塞欽格伯爵坐下,從櫥柜里取出一套骨瓷茶杯,霍恩倒了一杯紅茶給他。

  盡管紅茶是帝國中產,尤其是貴族與市民們最愛的飲品,可塞欽格卻不喜歡,他寧愿選擇一杯薯根酒。

  為表禮貌,他還是端起來抿了一口:“感謝您的紅茶…好了,咱們能談一談那些諾斯勞工的問題了嗎?”

  “當然可以。”霍恩翹著二郎腿,喝了一口紅茶,淡淡地回復道,“您的子民可以來郎桑德郡務工,但我希望和您簽訂一個契約。”

  “什么契約?”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塞欽格警惕起來。

  在他的概念里,這些高薪的工作肯定是有本地人來搶著干,被他們這些諾斯山民搶走了。

  換成是普通的領主大概率會將他們驅逐,一來收買本地人的人心,二來防止錢財外流。

  但霍恩卻這么輕松就答應了,這不免讓他感覺會有什么陷阱。

  “第一,正常入境的人員需要登記,并配發勞工證明。

  第二,非法入境和打黑工的人員會被驅逐,且不保證權益。

  第三,入鄉隨俗,進入郎桑德郡務工就必須遵守郎桑德郡的法律,如果違反,我們有權利將其驅逐。如果犯罪,則由雙方共同審判。”

  “沒了?”塞欽格等了一會兒才問道。

  “沒了,就這幾點要求。”霍恩笑著給紅茶里加了點牛奶,“諾斯郡和朗桑德郡,都是庫什人,一家人嘛。”

  塞欽格盯著霍恩看了十幾秒,才放下了戒備,甚至端起不喜歡的紅茶暢飲一杯。

  他還以為霍恩會要求塞欽格賠償,或約束人員數量呢,沒想到這么快就解決了。

  “這樣我就放心了…晚飯什么時候開始?”塞欽格放下茶杯,摸著肚子問道。

  “不急,咱們先聊聊別的,比如諾斯郡。”

  “諾斯郡?您想聊什么?那可是個苦地方,不然不會有那么多人到郎桑德郡來的。”

  “哈哈,我想談的,是解決諾斯郡幾百年來貧窮的方案。”

  “是‘想要富,多生孩子多修路’嗎?”這是塞欽格在路過一些百戶區看到的標語,便半帶譏諷半帶玩笑地說道。

  要知道,諾斯郡的貧窮是整個諾斯郡山民們亙古不變的議題。

  諾斯郡就是沒有珍惜的礦山,就是沒有肥沃的土地,好不容易有個草甸能放牧,還得跟隔壁的諾恩王國搶。

  可這個年不過二十的毛頭小子就敢大言不慚地說出給他解決諾斯郡幾百年來貧窮的方案。

  那豈不是說,這幾百年的諾斯郡一代代賢人們都是吃干飯的嗎?

  “您知道什么能夠帶來財富嗎?”

  “農田與礦山。”

  “不。”霍恩搖搖頭,“是勞動與交換。”

  看著塞欽格迷茫的臉,霍恩就知道他沒有上過拜圣父會學院中經典的伊甸經濟學。

  不過兩人談話的時間不會長,霍恩不準備在現場教學伊甸經濟學,而是將其簡單地概括。

  “種子攥在手里不會發芽,礦石埋在山里一文不值,是耕種和挖掘才使得其具有價值,耕種和挖掘的行為就是勞動。

  一樣的,糧食和鐵錠放在倉庫里不會憑空變出錢,而是需要交換,放到市場上去賣,才有錢到手。”

  拿起紅茶潤了潤嗓子,霍恩繼續說道:

  “如何有效率地勞動和交換,才是獲得財富的關鍵,諾斯郡窮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地理氣候不行,被驗證的傳統高效勞動例如耕種和采礦都不成功。

  第二是交換條件不行,不僅處在惡劣的高地,還沒有什么商賈文化。

  但這不意味著就徹底沒救了,第一產業不行,不還有第二第三產業,道路狀況差還可以修路。”

  千河谷說是地勢高,可就從《帝國地理圖冊》來計算,霍恩預估平原四郡的海拔不過二百來米,山地五郡的海拔也不過一千米上下。

  就這平均海拔說不定還沒有晉陜地區高,它主要吃虧在中間的高臺群山和東側的龍眠山脈。

  前者把南邊翡翠海的暖流給擋了,后者把東邊漾海的暖流給擋了,導致這片地區的貧瘠。

  這幾個山地郡看似大,但恐怕一半以上的面積都是無人區,誰知道里面有多少寶藏。

  北芒德、芒德、諾斯三個郡,勉強算是龍眠山脈的山麓地區,屬于同一座山脈同一個板塊。

  沒道理前兩者有豐富的礦藏,而后面的卻只有森林樹木吧?

  “沒有,我們那到處都是鹽堿地和毒水池子,雖然有銅礦,但都很深,根本無法開采。”

  “那可不一定…”看著塞欽格不服氣的神色,霍恩沒有繼續往下說,而是換了一個話題。

  “就算沒有這些,你們還可以搞畜牧業啊,那么大地方呢,養不了牛羊馬,還可以養驢騾豬啊。”霍恩站起身,從旁邊的柜子里拿出紙筆,“我給你算一筆簡單的帳,在貞德堡,1第納爾只能買3磅豬肉,而在諾斯郡卻可以買5磅甚至7磅。

  在諾斯郡,1第納爾只能買1加侖或者10磅谷物,而在貞德堡1第納爾可以買16甚至是18磅谷物。

  我們先忽視運費和物價變化,在一個理想環境中,你們在諾斯郡花1第納爾買6磅豬肉,運到貞德堡賣掉是2第納爾。

  再用這2第納爾買36磅谷物,運回諾斯郡賣掉就是3.6第納爾,往返6次,1第納爾就能變成超過2000第納爾。”

  “在夢里可行!”說到這個話題,塞欽格明顯額頭青筋漲起,“你以為我們沒試過嗎?”

  話語間,塞欽格的怨氣計劃要化為實體:“一路關卡吃拿卡要,還有運費,我們帶太多飼料運費就漲,不帶飼料活豬會掉秤。

  如果預先切割好,除非是冬天,否則死豬就發臭發瘟。

  當初我,我父親和我祖父趕了300頭豬去貞德堡販賣,一路不是豬瘟就是掉秤。

  沿途的教堂和領主私設關卡,一頭豬收我15第納爾,我成本就300第納爾了,日魔鬼的主教,我每到一地他就要收一次,反復收。

  好不容易運到貞德堡賣掉,帶上賄賂的費用,一算賬發現不僅沒掙還虧了1500第納爾。

  而且買糧回去賣虧得更多,因為回去也要交錢,一路交的過關過橋稅都抵得上糧食本金了。

  我們一次就虧了10金鎊,祖父回去就病倒了,死前還說以后賣豬只賣三天可達的地區。

  三天!我們甚至都還沒從山里走出來呢,最近的山豬牧場到離最近的郎桑德郡的莊園都有五六天的路程。

  我們強行把豬送過去,沿途的路費和成本正好填平差價,運氣好能每頭能賺個七八第納爾,運氣差還要倒貼。”

  “那為什么不做成火腿或者風干豬肉呢?”霍恩攤手道,“你們的木材那么多,拿來燒火做風干豬肉應該沒什么問題吧?”

  “沒有鹽啊。”塞欽格煩躁地回答道。

  帶著奇怪的笑容,霍恩轉過身,從旁邊的架子上面拿下了一卷報紙,翻了一會兒,才將一頁放到桌面上。

  塞欽格看著報紙上《真理報》這個單詞,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繆拉所說的是什么。

  視線從真理報的標題下移,塞欽格便一眼看到了紅楓鄉的物價表,米果0.6第納爾每加侖,小麥0.7第納爾每加侖,鹽每蒲式耳(56磅)18第納爾…

  “嗯?”塞欽格像個伸頭烏龜一般,猛地把腦袋湊到了真理報邊上,好像不認識上面的字了。

  相當于1第納爾3磅鹽,要知道他們從諾恩人手里購買1磅咸魚都要半個第納爾。

  一般腌制10磅咸魚需要用1磅的鹽,霍恩這里1第納爾能腌30磅咸魚。

  “你哪兒來那么多鹽?”

  “秘密。”霍恩臉上掛著神秘的笑容,他對著天空張開雙臂,“是圣父無形之手撥動的結果。”

  這是比較宗教意義的說法,準確來說,是霍恩的轉輪圣機抽水機中有4座用于抽取鹵水。

  為了能夠開采得更久,霍恩只是保持了滿足市場需求的低限度開采。

  真要馬力全開的話,平均每月能抽取近360萬升的鹵水,一口小鹽井一個月就能被抽空了。

  360萬升的鹵水,大概能產出約700噸的鹽,需要1萬噸左右的泥煤。

  1萬噸泥煤也就是600名煉金神甫90個工時的產物,這放在以前還真不好說。

  但現在有了口水飛升法,能成規模轉化圣眷者和煉金神甫,那就不成問題了。

  有時候霍恩真的不得不感慨,工業機器的轟鳴聲實在是震耳欲聾,一個發條轉輪抽水機就足以打垮整個千河谷的咸魚行業。

  不知為何,看著霍恩神棍般的舉動,塞欽格心中居然莫名多出了幾分畏懼。

  “那些稅卡目前都不存在了,活豬可以用風干肉與火腿來代替,至于運費,巧了,我們的砂漿正好需要市場,就用來修建道路。”霍恩繞到塞欽格身后,扶住他的座椅后背,“您還有什么后顧之憂呢?”

  “但是您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塞欽格還是不明白,“沒有了我們的火腿,難不成大家都過不下去了嗎?”

  “當然不是,首先是餐桌上的食物多了,這是生活水平的改善,其次是配套行業會需要大量人手和消費,這就能擴大稅基。”

  這套說辭塞欽格明顯沒有聽懂,霍恩只好接著換成了簡單版:

  “原理就在于我花得越多,錢流動得越快,市場就越繁榮,愿意消費的人就越多,我收到稅就越多。”

  當人們感覺到市場繁榮時,對未來的期望就越高,獲得更多資金時,他們更有可能增加支出。

  這種支出會通過市場中的各種渠道循環,帶動更多的消費和投資,形成“乘數效應”,導致每一單位的支出能夠產生多于一單位的經濟產出。

  這就意味著更多的交易量、更多的企業增長和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導致更多的稅基。

  最重要的是,外面的人,比如法蘭人,看到郎桑德郡的市場火熱,沒有不投資的道理。

  只要霍恩能及時防止通貨膨脹,就足以使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

  至于生產力匹配的問題,霍恩只能說帝國的生產力本就高于其發展水平,只是被超凡強行壓制了。

  如果沒有超凡,以帝國目前的人口和水平,把文明從中世紀晚期到文藝復興的水平,推進到17世紀中后期不成問題。

  就算沒有發條工業,單純解除帝國與教會的枷鎖,都能讓經濟發展起來。

  “錢只有流動起來才叫錢,一個小建筑工我都給他每月30第納爾,那以后收稅收上來就是幾個億了。”霍恩強行把“聽懂掌聲”咽回了肚子里,微笑看著塞欽格。

  只不過塞欽格沒有說話,他看著桌子上物價表,忽然體會到了娜格米的心情。

  那種迷茫嫉妒與不安混合著的難以言喻的復雜心情。

  “新的時代,新的主張,新的模樣。”霍恩的聲音比魔鬼還具有誘惑力,“諾斯的山民們不用離開家園,也能睡上溫暖的房子,吃上飽飯,您的子民和親友再也不用羨慕別人!”

  圣孫畫的幾個大餅砸在塞欽格的頭上,將他砸得頭暈眼花。

哎呦文學網    圣女來時不納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