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01章 一周不學就沒精神

  洗劫了大英博物館后,孫志偉來英國的其中一個目標就算完成了。

  因為上個月的事情,使館對留學生的管理更加嚴格,花樣也翻新了。

  11月底的組織生活日,使館組織了他們第一批留學生和幾位少年班的積極分子,前往海格特公墓拜謁革命導師馬克思墓的活動。

  在公墓前,他們還看到不少其他國家的人前來瞻仰公墓。

  孫志偉他們嚴格按照使館工作人員的要求,不接觸,不交談,遇到了也不交流,就當沒看到。

  就在這次生活會后不久,國內又來了一批科技生,其中有兩人被分在劍橋。

  孫志偉的獨行生活就此提前結束了,因為使館要秉承三人行原則,安排他們三人一起住進倫敦的國際學生大廈。

  這個學生大廈又叫做“國際學生之家”,是由伊麗莎白女王的母親作為第一贊助主持修建的。

  平常這里面就住著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的500多名留學生。

  這里的設施條件其實很不錯,里面有圖書館、閱覽室、餐廳、3間對應不同電視頻道的電視間、舞廳、室內健身房和電影放映廳。

  而且,這些設施都是免費提供的,這樣一比較,這里的條件就比蘇珊家好的多了。

  不過這幾個月多虧蘇珊大媽的照顧,他們相處的還算愉快,如今他突然搬家,這就讓蘇珊大媽少了一筆收入。

  孫志偉自然有點不好意思,于是就趕在搬走前去爵祿街(倫敦唐人街)的古董店,買了一個中國風的餐盤作為禮物,送給了蘇珊。

  住進國際學生大廈后,雖然說是三人行,其實也就是從學生大廈到劍橋這一段路同行。

  進了學校后,因為都不是一個專業,課程老師都不同,也就自然的分開行動了。

  當然,如果課外時間需要外出,還是要執行三人原則。

  搬家后對孫志偉最大的影響就是吃的問題了,原本在蘇珊家40便士的午餐和晚餐沒有了。

  因為同吃同住,孫志偉也沒辦法私下里加餐,只能跟其他人一起,當真過了幾個月清湯寡水的日子。

  每天回到公寓,學習的太晚就會感覺肚子餓,因為晚餐吃的很少,也沒有錢吃夜宵,這段時間他經常餓著肚子睡覺,這就很難受了。

  幸虧每隔兩周還能去使館加餐,每當這個時候,孫志偉就會開足火力胡吃海吃,經常使得使館的飯不夠吃,把使館的廚子搞的十分被動。

  很快事情被反應給了使館領導,領導派人來找孫志偉談話。

  孫志偉的回答一向有力,“我飯量大,要么給我吃飽飯,要么給一塊地給我,我自己種糧食吃。”

  留學生種地?這要看國內怎么理解,好點的叫自力更生豐衣足食,不好的叫不務正業,反正傳回去十有八九沒他們好果子吃。

  使館這邊只能捏著鼻子認了,讓廚子每次多做點飯菜。托孫志偉的福,其他留學生每次也能多吃點。

  不過,兩周一次的加餐還是間隔太遠了,中間很多人也都頂不住。

  很快,孫志偉又想到了新點子,到了12月下旬的一個周末,正好是兩個學習日中間。

  大清早的,孫志偉就把同住的兩個科技生喊上:“走,我們回使館學習。”

  那兩個科技生正在為今天的伙食發愁呢,他們也是人精,聽孫志偉這么一說,眼睛都是一亮。

  “對,學習。我們留學生學習熱情高漲,一周不學就沒精神,我們等不及下一周了,今天就去。”

  于是,吃完早飯的三人,收拾了幾本書就直奔大使館。

  到了使館找到了平常負責分管他們的秘書匯報一周的學習情況。

  秘書還以為他們有什么大事呢,結果什么都沒有,就是按部就班的匯報,還申請將學習時間由兩周一次改為一周一次。

  這種要求秘書沒法拒絕啊,只能給他們安排上。

  到了中午,幾個秘書和領導因為忙著開會談事情,吃飯遲了點,結果等他去了食堂,居然被告知沒飯了。

  細問原因,就是今天多了三個人,把他們的飯吃掉了。

  廚子一點沒想過給他們隱瞞,還特別點出來孫志偉這個大肚漢,一個人吃了三個人的飯。

  于是,破天荒的,使館的領導們集體餓了一頓。到了下午,還要餓著肚子窩著火給三個刺頭們上思想課。

  到了晚飯時間,這次廚師多做了一些飯菜,才讓所有人都吃飽。

  孫志偉三人挺著肚子,心滿意足的回了留學生大廈。

  他們三個人的消息很快在留學生中間傳開來。

  等到了又一個中間周,三人再次回去蹭飯的時候,發現所有的留學生都回來了,用的名義跟他們一樣,一周不學沒精神。

  到了一月份,沒了辦法的使館只能把學習時間調整為一周一次,滿足大家高漲的學習熱情。

  至于使館伙食費開支大增這種情況,那只能由領導們到處騰挪了。

  七十四年的春節時間特別早,1月22號就是除夕夜。

  這時候學校里已經在放寒假,孫志偉他們幾乎天天泡在使館里面,每天都是吃了晚飯再回留學生大廈。

  領導發話,讓大家22號過來聚餐,現在都不講究過春節了,所以也不能用春節的理由,只能說聚餐,其實大家都知道。

  22號一大早,孫志偉就過來了,他還幫著使館打掃衛生,特別勤快,主打一個咱吃的多,干的也多。

  一邊干活,他還一邊想著中午估計能吃一頓餃子。

  結果,中午到了食堂,大家排排坐后,食堂遲遲不開飯。

  就在大家疑惑的時候,領導們才到達,一頓講話半小時,主題就是“憶苦思甜”。

  “所以,今天中午,我們就來吃一頓‘憶苦思甜飯’。”

  領導發言完畢,廚師們開始給每個桌子上飯。

  這飯看著花花綠綠的還蠻好看,不少人都沒吃過這種奇怪的飯呢。

  它有兩種,一種是由爛菜葉、芋頭花、南瓜花、蘿卜纓、野菜、米糠、地瓜干煮成的粥;

  另一種是用玉米面、山芋干、山芋粉、麩子等蒸成的窩窩頭。

哎呦文學網    50年代:從一枚儲物戒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