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六十三章 結案與棄丹

  東方初現一抹魚肚白。

  紫禁城的琉璃瓦上還凝著晨霜,乾清宮的丹房內依舊爐火灼灼。

  朱厚熜拿著“翼火蛇”的日錄。

  反反復復,已經看三遍了。

  越看眉宇間越是驚怒。

  但當他回到乾清宮的桌案后,還是深吸一口氣,恢復平靜,看向陸炳:“文孚,你此番辦得很好,黎淵社…這伙逆賊,終于藏不住了!”

  陸炳神情極為振奮:“陛下乃真龍天子,自有上蒼護佑,此等宵小所為不過陰溝里的伎倆,豈能撼動我大明巍巍山河!”

  朱厚熜要聽的不是那些漂亮話,而是具體的追蹤步驟:“這群賊子是怎么發現的,事無巨細,說與朕聽。”

  “是!”

  陸炳其實是中途被嚴世蕃叫過去的,在海玥準備對錦衣衛校尉實施抓捕后,才驚動了他,所幸前因后果他也清楚,仔細稟告起來。

  朱厚熜時不時地問上幾句,尤其奇怪為何海玥會對藥酒如此鄭重。

  陸炳沒有隱瞞,慚愧地解釋道:“明威去年就與臣提過,他覺得御醫李紹庭的‘天麻散’有異,似與南洋的某些巫藥邪法有關,臣當時只顧著審訊公主府的大逆,于此事上有所懈怠…”

  “南洋巫藥,虧得此子出身瓊州府,才能知曉這些傳聞!”

  朱厚熜結合海玥的出身,這才點了點頭,露出由衷地贊許:“若非對朕一心,也不會將此事記于心頭,果是能臣福將!”

  對于黎淵社的進展,朱厚熜確實滿意,對于一心會的功績,更覺得自己慧眼如炬。

  話說當年王佐將這個秘密結社稟告上來,眼見錦衣衛遲遲沒有進展,他就安排了人手默默調查,然而依舊進展甚微,只比錦衣衛好一些,至少知道那個秘密結社叫做黎淵社,自稱為天下黎民作主。

  可社名隨時能夠變化,真正要掌握的是社內的具體情況,人員分布。

  顯然對于一個成了規模的秘密結社而言,再讓秘密人手去調查,只會事倍功半,倒是一心會大張旗鼓,收攏人才,短短數個月就有了突破。

  大突破!

  不但成功抓捕到了黎淵社在錦衣衛內部安插的棋子,更從其口中得知了這個會社的結構,確定了兩名關鍵成員。

  “井木犴”周世安與“翼火蛇”孫大娘。

  可惜的是,兩人都已死去…

  周世安倒也罷了,病死已經一年多了。

  孫大娘之死,則難免有些巧合!

  “這封日錄交代得過于詳細,是否另有陰謀,危言聳聽?”

  既然未能抓到活口,生性本就多疑的朱厚熜,就不得不多想一層:“‘翼火蛇’畏罪自殺,卻又留下日錄線索,到底是百密一疏,還是有意為之?”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陸炳其實也考慮過這點,更清楚陛下這幾年已經開始服用道士煉制的丹藥,這才迫不及待地入宮稟告。

  萬一黎淵社將“白虎星丹”摻入丹藥里,給陛下服用,那后果就不堪設想了!

  朱厚熜方才的驚怒亦是源自于此,可有些事情,他是有苦說不出,包括從小一起長大的陸炳,也不好講朕如今生不出兒子,服丹是想得子…

  如今子嗣還無希望,卻出現了這么一個駭人聽聞的事件來,朱厚熜并非完全不信,而是不知道棄了修道后,該如何是好?

  轉信太醫么?

  哼!太醫院就那么干凈嗎?

  劉文泰先后治死憲宗與孝宗兩位皇帝,且不說前一位天子已經被醫死,怎么還能輪得到他醫治后一位,如此大罪,僅僅是一個戍邊了事?

  再加上武宗死得也有些不明不白,宮中私下里頗多傳聞,那位年紀輕輕的天子龍體也是在短時間內急轉直下,不得不令朱厚熜生疑。

  相比起早就是官宦階層里的太醫院,龍虎山的道士也重名利,但至少與世俗的糾葛少一些,沒想到現在道士的丹藥也不可信了…

  陸炳不知這位的思慮,卻愿意打消對方的猶豫:“臣絕不會偏信日錄所言,定調查清楚,驗明真偽!”

  “很好!”

  朱厚熜沉聲道:“錦衣衛速速查明,藥效是否有日錄上所言那般可怖,朕自有定奪!”

  由于名單詳盡,調查進展很快。

  不多時,近兩年中京師服用“天麻散”與“百花釀”的人員及藥效情況,就匯總成一部卷宗,放在了乾清宮的案頭。

  當發現久病的次輔桂萼,都以“天麻散”壓制病痛,而無論是服用哪一種藥酒,病痛都無法根治,隨著時間的推移,渴求量還越來越大,越來越離不開后,朱厚熜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終于徹底摒棄了僥幸。

  沒兒子,至少他還在。

  磕丹藥磕下去,他都沒了!

  與此同時。

  丹房之中,氣氛壓抑。

  本以晨露煉制的丹藥,早就失效,化作一堆殘渣,躺在爐中。

  換做平日,殘渣早就取出,再細細維護,可無論是兩位滿臉不安的道童,還是默默念誦道經的老道,都顧不上這些。

  于是乎,恰好這位大明天子走入之際,爐火突然爆出刺耳的炸裂聲。

  鼎中扭曲的丹氣,瞬間映在朱厚熜漆黑的眸子里。

  這哪里是什么祥瑞,分明是張牙舞爪的魑魅魍魎!

  “把這些方士…”

  一想到自己有被控制的風險,朱厚熜恨不得學猴子,一腳踹翻丹鼎,但審視了一下自己身板與丹爐的厚重,還是沒有做那種不智之舉,只是冷冷地下令:“全部押送詔獄,嚴加審訊!”

  老道士通體一震,兩個道童已經駭得撲倒在地:“陛下!陛下!小童無辜!小童無辜啊!”

  朱厚熜理都不理,接著道:“傳旨,即日起封閉所有丹房,宮中禁絕煉丹!”

  且不說兩個道童瑟瑟發抖,不知怎么的一夜之間,自己由道觀里人人羨慕的角色,要淪為詔獄的階下囚。

  老道士則稽首一禮,勉強維持著最后的冷靜:“貧道有負陛下厚望,理應責罰,然我教致一真人一心輔佐圣朝,闡教護國,還望陛下明鑒!”

  致一真人說的是邵元節,此人同為龍虎山正一教道士,嘉靖三年征入京,嘉靖四年拜雨雪,頗為靈驗,嘉靖五年命為致一真人,統轄京師朝天、顯靈、靈濟三宮,如今已是官方上總領道教的第一人。

  邵元節能得嘉靖信任,一是宣揚“立教主靜”之說,得天子贊許,二是祈禱雨雪祭祀。

  好就好在,邵元節不煉丹。

  老道士此時已經意識到,天子不知因何事忌諱上了煉丹,這個時候不能辯駁,越辯天子越怒,但煉丹倒了,不能讓天子也徹底恨上道教,故而抬出了那位致一真人。

  “帶下去!”

  朱厚熜對于邵元節的印象還是不錯的,聞言擺了擺手。

  如狼似虎的侍衛進入,將三個道士扭了出去,外間的朝陽刺破云層,照在丹房滿地狼藉的符咒上。

  那些朱砂繪就的云篆漸漸褪色,宛如一場褪色的幻夢。

  朱厚熜拂袖,大踏步地走了出去,再也沒有回頭看上一眼。

  “這一起案件,讓嘉靖不煉丹了?”

  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天子禁絕煉丹,也不過是一個興趣愛好的放棄罷了,不是什么大事。

  但對于海玥而言,就著實是一個巨大的歷史轉折了。

  嘉靖皇帝不煉丹了,你敢信?

  當然天子往往反復無常,現在棄了,不代表之后一直就厭棄,說不定哪日心血來潮又喜歡上了。

  不過海玥清楚,嘉靖崇尚道教,不是毫無緣由的。

  最初是因為年少時體弱多病,拿道教的養生之法來固本培元,其后是為了生子。

  如今是嘉靖十年,等到三年后,嘉靖對邵元杰說,自己年近三十還沒有兒子,邵元節回答會有的,結果該年,嘉靖果然生下第一個兒子。

  嘉靖狂喜,將生育皇子的功勞歸于邵元杰,加授其禮部尚書,給一品俸祿。

  有一種說法,邵元節和其后更受寵信的陶仲文,在嘉靖得子的過程中,進獻了藥方,讓一直未能生育的大明天子在其后的數年里,連生了七八個子女;

  另一種說法,就是嘉靖早年體弱,故而妃嬪流產,保不住胎,等到年近三十,身體終于調養好了,子女這才開始多了起來。

  但無論怎么樣,道教之所以在嘉靖心中根深蒂固,越來越崇信,與早期渴望得子嗣的心態是分不開的。

  結果后來等嘉靖真正想要得道成仙,再看兒子的時候又不順眼了,“諱言儲貳,有涉一字者死”,尤其是對待裕王,電視劇里的裕王還能借助小萬歷與嘉靖套一套爺孫情,歷史上根本不是這么一回事,萬歷出生時,裕王嚇得都不敢稟告,以致于兒子一直是黑戶,連名字都沒有,直到嘉靖去世,隆慶元年時,四歲的萬歷才得以擁有自己的名字朱翊鈞。

  “修道修道,修到最后,滅絕人性,都不是個人了!”

  “現在這樣挺好,只要皇嗣能正常出生,對于道教的迷信也可以徹底打破了!”

  海玥對于這次的結案還是滿意的,如此改變影響的不止是一兩個人,毫不夸張地講,是一個時代。

  而對一心會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尚未出國子監,就見不遠處立于樹下的陸炳,朝著自己露出燦爛的笑容:

  “明威,陛下對于一心會的嘉獎來了!”

哎呦文學網    大明神探1546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