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李清照奇遇記 李師師想跟趙俁說,房中不止張純一個人,還有一個李清照。
誰想,不等李師師出聲提醒,趙俁就把手指放在嘴邊,示意李師師不要出聲。
這李師師哪還敢壞了趙俁的興致,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趙俁鉆進了張純的房間。
一夜無話。
次日一大早,趙俁便在初為人婦的張純丶被趙俁誤當成張純的侍女或者自己某個還沒見過面的妃嬪的李清照,以及李師師等侍女的伺候下起床,又跟張純一塊吃了頓早飯,就上朝去了。
春光滿面的張純,目送趙俁離開的背影,心想,要是你昨晚認錯人了,那樂子可就大了。
不過張純轉念一想:我這麼特殊,你對我又這麼熟悉,雖說黑燈瞎火的,但你也應該一眼就能找到我才對,畢竟我和李清照的身材相差這麼多。
接著,張純露出一個如釋重負的笑容,總算沒再出差錯,讓我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了,我終于可以開啟我人生下一階段的奮斗了!
這時,張純才看向到現在都還不敢抬頭見人的李清照。
對此,張純也能理解,換成是自己,一個黃花大閨女愣是在旁邊聽了一宿或許偷看了一宿這種事,也肯定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張純來到李清照身邊,安慰她道:
「官家不知你是誰,不然斷不會教你如此難堪。」
「你也知曉,后宮女子皆官家所有,他多半將你當成詩韻或旁的妃嬪,才至此。」
「你也無須介懷,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
其實,要說張純沒有機會打發李清照離開肯定是假的。
那時,張純要是說句話,也能讓李清照出去,換李師師或者別的侍女進來伺候。
可張純已經猜到了李清照她們這批女人進宮的目的。
張純又是用李清照的《一剪梅》拿到了這屆宮闈科舉文化知識環節的第一名,進而才能跟趙俁修成正果。
所以,感覺自己欠下李清照一個人情的張純,才故意將李清照留下,讓李清照與趙俁有些親密接觸,以便趙俁對李清照有些印象,方便李清照達成她的目的。
不然,就李清照這在后宮中屬于比較一般的相貌,想入趙俁的眼,可不太容易。
換而言之,張純是好心好意。
君不見,通房丫頭最后不統統被男主人收入房中了嗎?
對此,李清照欲哭無淚。
她真不是沖這個來的!她就是來玩的,沒想過要成為趙俁的妃嬪。
怎麼會發生這麼尷尬的事?
讓李清照無語的是,這事還真不是誰預謀的。
不然的話,趙俁也不可能只是在她裝睡的時候,拍拍她的屁股,讓她起來去給自己倒杯茶過來,而是應該順便將她一塊給辦了,她難道還敢反抗不成?
我昨天在第一時間離開好了,可問題是,我醒來時,他們正…讓我怎麼離開?
喝酒誤事矣,若非醉酒,我也不能那麼久才醒來。
今只能寄希望于無人知曉此事…
然而,人越是擔心什麼,就越會來什麼。
一大清早,李琳就來恭喜張純,終于得償所愿。
兩人聊著聊著就聊到了昨晚的事上去了。
李琳聽完,笑著問李清照:「你為何不跟官家直言?」
李清照刀了張純這個大嘴巴的心都有,還有李琳,凈說風涼話,那種場合,讓她怎麼開口?還有,趙俁可是皇帝,讓她倒杯水,和伺候一會而已,她能不去嗎?
不一會,袁傾城也來了。
張純又把這件事說給袁傾城聽。
袁傾城倒是挺理解李清照的,她埋怨張純:「你為何不早些教李小娘子回避?」
張純理直氣壯地說:「我哪知官家會摸進來?再者,我當時亦處于醉酒及熟睡中,哪還能想起她睡在一旁?等我想起她時,勢早已不可為,又見她在那裝睡,恁地時,換你,你可會教她起來?」
袁傾城啞口無言。
確實!
換成是她,她多半也只能跟張純做一樣的選擇。
袁傾城安慰李清照道:「與你而言,未必是壞事。」
——就連袁傾城都看出來了,一眾宰執送一堆才貌雙全的美人前來參加這場本來只有趙俁的妃嬪和宮人參加的宮闈科舉,到底想干什麼。
此時,李清照很有一種,在炮兵連當炊事員的即視感,前提是她知道這個笑話。
更讓李清照難受的是,她還不好解釋。難道讓她一個黃花大閨女,跟張純丶李琳丶袁傾城這些已婚婦女探討這種事嗎?
沒辦法,李清照只能是黃泥巴掉褲襠,是屎也是屎,不是屎也是屎。
最終李清照在心中做一首《臨江仙·禁中窺影佯寐感懷》
禁苑深深花影動,華筵燭照香濃。君王妃子意千重。玉簫聲婉轉,羅袂舞春風。
假寐榻前心暗苦,無端思緒填胸。待尋小字訴情衷。青梅應有約,明月照西東。
很快,張純和李清照就在李琳和袁傾城的陪同下去參加了宮廷禮儀考試。
本來就精通歷史又特意訓練過的張純,表現得還不錯,在這科排進前三問題應該不大。
而李清照就差太多了。她只是知道一些基礎禮儀而已,真正的皇家禮儀,她知道的就比較少了。這主要也是因為她根本用不上這些禮儀。
考完,基于昨晚發生的尷尬事,李清照本來不想再跟張純她們幾個鬼混的。
不想,麻曉嬌卻派喜多找了過來,說要帶李清照去看她的發明。
昨天吃飯的時候,麻曉嬌跟李清照說,她發明了可以飛上天的熱氣球,還有會自己動的發條傀儡,以及一大堆有意思的東西。
李清照對此表示懷疑。
可麻曉嬌卻信誓旦旦地說,騙李清照的話,自己就是狗。
李清照覺得麻曉嬌不像是說大話的人,但麻曉嬌說得也太懸乎了,所以,她借著酒勁表示,自己沒有親眼看見的話,是肯定不會相信的。
于是,麻曉嬌就和李清照約好,今天讓李清照好好漲漲見識。
如今,麻曉嬌言而有信,邀請李清照去一看究竟。
李清照也不好不去,而且李清照真想看看,麻曉嬌到底能不能讓她飛上天?
最終,李清照還是沒能扛住她自己的好奇心,跟張純等人去了麻曉嬌那里。
值得一提的是,麻曉嬌的研究所已經從親蠶宮搬到艮岳萬歲山的工業研究基地去了。
——觀稼殿和親蠶宮現在只是袁傾城和麻曉嬌在皇宮中的「辦公室」,處理和放置一些研究資料丶圖紙什麼的。
一到了麻曉嬌的工業研究基地,李清照就被震撼到了。
就見,一個超大的「孔明燈」(實際上是熱氣球),正緩緩升空,其下懸掛著一個很大的竹籃,籃中似乎還有一個人。
那人很激動,正在拼命地沖下邊揮手,并大喊大叫:「我飛起來了!」丶「我飛起來了!!」丶「快看,我真的飛起來了!!!」
李清照瞠目結舌,心中的不信瞬間被眼前的奇觀所擊潰。她難以置信地望著那越升越高的熱氣球,喃喃道:「這世間竟真有如此巧奪天工之物!」
麻曉嬌挺著大肚子,在兩個侍女的攙扶下,慢慢走了過來,她的嘴角掛著得意的微笑,仿佛在說:「瞧,我沒有騙你吧?」
最⊥新⊥小⊥說⊥在⊥⊥⊥首⊥發!
緩了一會,猶自不敢相信的李清照,看向麻曉嬌,說道:「可否教我一試?」
麻曉嬌很痛快地就答應下來:「有何不可?」
倒是一旁的袁傾城提醒李清照道:「你還是當心一些,嬌嬌的熱氣球才研發出來,定然不安穩,你別被傷到。」
不想,麻曉嬌倒是對自己的熱氣球很有自信,她說:「系著三條安全鎖呢,又不往遠飛,定然不會有危險。」
聽麻曉嬌這麼說,李清照堅持道:「恁地時,我愿一試。」
這時,李琳說:「我陪你。」
很快,在麻曉嬌的安排下,特意拿上千里鏡的李琳就和李清照乘坐熱氣球飛上了半空中。
就見,不遠處的皇宮,宛如一幅精致的畫卷,在她們腳下徐徐展開。紅墻金瓦,在夕陽的馀暉中更顯輝煌,飛檐翹角,勾勒出皇家的威嚴與莊重。
李清照置身于熱氣球之上,俯瞰著這宏偉的皇城,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感慨。
李琳把千里鏡交給李清照,又教會了李清照如何調焦。
這回,李清照的震撼更大。
霎那間,皇宮中的每個角落都盡收眼底。
李清照甚至看到了宮廷禮儀的考場,以及正在做參拜大禮的章楠。
李清照又看向宮外,就見,那里熙熙攘攘的街市,車水馬龍,人聲鼎沸,仿佛一幅活生生的畫卷,在千里鏡的放大下,纖毫畢現。
放下千里鏡,李清照目光轉向遠方,那連綿不絕的山川河流,在夕陽的映照下,更顯壯麗。
李清照眼前有些恍惚,她有感而發:
「乘球直上,望皇都內外,繁衢如織。車似游龍人似蟻,盡是升平形色。翠幕朱樓,雕鞍寶馬,攘攘通南北。御河波漾,畫船搖曳堪識。
遙念往昔歡娛,依稀曾記,笑語秋千側。今日憑高千里望,閱盡京都繁跡。汴水東流,虹橋橫跨,市井聲猶昔。卷中佳景,且留心底長憶。」
熱氣球緩緩下降,最終穩穩地落在了地面上。
張純丶麻曉嬌丶袁傾城等早已在此等候多時,見二人平安歸來,她們笑著迎了過去。
「如何?」麻曉嬌問。
李清照心悅誠服地拜道:「麻皇妃真乃神人也。」
隨后,麻曉嬌帶著眾人進入她的工業研究基地。
麻曉嬌先給李清照找了兩個小玩意。
一個是發條驅動的青蛙。
就是上一世很常見的那種鐵皮青蛙。
放在上一世,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都不愿意玩的東西,李清照卻玩得不亦樂乎。
第二個是萬花筒。
這是麻曉嬌用硬紙筒丶鏡片和彩色碎紙等材料制作的小玩具。通過轉動筒身,利用鏡片的反射原理,讓彩色碎紙呈現出各種絢麗多彩丶變化無窮的圖案,給人帶來視覺上的驚喜和樂趣。
李清照拿到以后,更是愛不釋手,如獲至寶,看個不停。
張純則在一旁拆臺道:「不是,嬌嬌,你就讓我們看這些?」
麻曉嬌說:「這是送她的,看得東西在里面。」
接下來,麻曉嬌帶張純等人看了她研發的一眾農具。像更輕便丶更符合力學原理,使其適應不同土壤條件,減少人力和畜力消耗的改進版曲轅犁;像能夠同時完成開溝丶播種和覆土,節省人力,提高播種效率,尤其適合小麥丶粟等作物的耬車;又像為應對畜力不足,而發明的木牛和代耕架(木牛是一種人力驅動的耕地工具,形似牛,通過人推動其行走來帶動犁鏵耕地。代耕架則是利用杠桿和繩索原理,由一人操作,可牽引犁具進行耕地,節省了人力。)
誰知,眾女看完這些東西,反倒沒有了驚艷之感,就連李清照都覺得,麻曉嬌的這些發明,遠沒有熱氣球丶發條青蛙丶萬花筒有意思。
接下來,眾女再看下去,發現麻曉嬌研發的,不是農具,就是工具,有些乾脆就是刨子丶銼刀之類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小工具。
后來,哪怕麻曉嬌把軍功鏟拿出來,也沒能讓李清照像之前那麼興奮。
對此,麻曉嬌也很無奈。趙俁只鼓勵她發明這些東西,她能有什麼辦法?
在麻曉嬌這玩了一陣,眾女回到皇宮。
這回,任張純怎麼說,李清照都不去她那住了。
后過來的葉詩韻,邀請李清照去她那住,李清照也堅決不去。
開什麼玩笑,李清照可不想再經歷昨晚那麼尷尬的事了。
見李清照這麼堅決,張純五女也沒再挽留李清照,而是派人將李清照送回她在后宮的臨時住處。
接下來的幾天,白天的時候,李清照要麼參考,要麼去跟五女鬼混,而晚上她則會乖乖地回到自己的臨時住處,不敢再去外面留宿了。
這樣一來,也就再也沒有意外發生。
到了第五天,評完名次,鄭顯肅將一眾宰執推薦來參加宮闈科舉的女子聚集在一起,跟她們商量去留的問題。
李清照也在其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