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一十三章 開啟時代

  隨機推薦:

  經歷了前世流量為王的時代,趙孝騫不介意略顯夸張的廣告宣傳。

  他本人前世給公司投的求職簡歷,里面的內容像守寡二十年的寡婦,水分嘩啦啦地流。

  但張小乙的廣告宣傳未免太離譜了。

  “要不你親自下去問問口碑?我想搞個背調…”趙孝騫認真地建議道。

  張小乙笑了:“都是市井傳聞,小人只是原樣復述,但這兩人的手藝確實不錯,如世子所需,他們的手足夠穩。”

  趙孝騫環視面前緊張局促的二人,一個名叫劉阿大,一個名叫孫慕僧。

  從外表上看,這兩人的神態和穿著都顯得土里土氣,走在街上跟路人甲沒區別,扔進人群里怎么也找不著的那種。

  但張小乙既然敢把人帶過來,說明二人確實是有真本事的。

  趙孝騫需要人才,手穩的人才。

  一個給蘿卜雕花,一個給墓碑刻字,專業方面似乎對口。

  “不知世子需要手穩的人作甚?”張小乙小心地問道。

  “我打算請他們給我辦事,一個給我刻墓碑,另一個把我的頭像雕在蘿卜上,再把蘿卜種在我的墳頭。”

  三人驚愕地睜大了眼。

  有權有勢的人都是這么玩的嗎?好獨特的休閑方式!

  趙孝騫懶得理他們,轉身進屋,取了兩只筆直的鐵管出來。

  “二位莫拘束,我不喜歡跟人客套,都過來看看。”趙孝騫朝二人招手。

  一人分給一只鐵管,趙孝騫道:“我打算在鐵管內壁刻出若干道螺旋紋路,要求必須均勻統一,不可有一絲差錯,你們能辦到嗎?”

  劉阿大和孫慕僧面面相覷,滿頭霧水。

  他們想不通好好的一根鐵管,沒事在它的內壁刻什么螺旋紋,這么干有何意義。

  沉默半晌,劉阿大終于忍不住問道:“世子您…”

  “別問,問就是我吃飽了撐的。”趙孝騫果斷把天聊死了。

  跟古代人解釋槍管內的膛線什么的,太費勁,而且大概率是對牛彈琴。

  槍管內刻膛線,本來應該用機床,但在這個工業水平約等于原始狀態的古代來說,基本不可能實現。

  而趙孝騫又是個廢物,不懂如何制造機床,于是只能用最笨的法子。

  找幾個手穩的人,把他們培養成八級鉗工,然后以人工的方式刻膛線。

  這種做法的弊端是良品率太低,能有三分之一的良品率都謝天謝地了。

  然而凡事積少成多,如果有一百位八級鉗工每天干活,整整一年下來,造出帶膛線的槍管少說也有幾千上萬根。

  如今的大宋內憂外患,積弊甚深,它迫切需要開掛,先解決外部虎視眈眈的敵人。

  如果有一萬支帶膛線的燧發槍出現在戰場上,以雷霆嘎巴之勢狠狠扇遼國一個大逼兜,趙孝騫可以確定,至少能給大宋帶來十年的和平。

  十年,夠做很多事了。

  當然,趙孝騫做這一切的初衷倒也不是為國為民,他只是為了自保。

  現在唯一的目的就是阻止靖康之恥的發生,他不想在金國蠻夷面前表演牽羊禮。

  “能做,但很難,而且會浪費很多鐵管子。”劉阿大端詳許久后得出了結論。

  旁邊刻墓碑刻出陰間口碑的孫慕僧附和點頭。

  趙孝騫想了想,道:“給你們一個建議,我讓鐵匠打造一種螺旋形的精鐵鉆頭,鉆頭頂端帶鐵刺,把鉆頭伸進鐵管內,手穩一點慢慢刻紋路,成功率會提高很多。”

  二人思索一會兒,然后恍悟,表情已多了幾分自信。

  其實鉆頭人工刻膛線的法子不是趙孝騫首創,仍是前人的智慧。

  前世抗戰時期,八路軍兵工廠缺少造武器的機床,真有人用這種方法刻膛線,當然,質量肯定沒有機床刻出來的那么好,但夠用了。

  “試試看,不行咱們再想別的辦法,對了,再談談待遇,你們每人每月十貫俸銀,良品率高的話,另外還有賞錢,誰贊成誰反對?”

  二人驚呆了:“十貫?”

  趙孝騫皺眉,難道不夠?

  這二人屬于底層貧民,而大宋中產階級的家產大概一千貫以上,每月給他們十貫錢的話,除去吃穿用度,大約要十多年才能跨越到中產。

  好像確實不夠。

  “每月二十貫!”趙孝騫立馬加價。

  對技術型人才一定要大方,喂飽了草別人才肯給自己當牛做馬。

  二人再次驚呼:“二十貫?”

  旁邊的張小乙看不下去了,拽住了大冤種的衣袖,苦笑道:“世子莫加了,十貫本已足夠,您看看這倆貨準備赴湯蹈火的表情…”

  趙孝騫發現二人已激動得渾身打擺子,這才驚覺自己像身患糖尿病的失足婦女,給恩客的甜頭太多了。

  盡管有點后悔,但尊貴的世子說出去的話不可能收回,于是趙孝騫咬咬牙:“每人每月二十貫,說好了,你們以后踏實給我辦事,有沒有問題?”

  二人撲通一下雙膝跪下,感激涕零道:“愿為世子效死!”

  趙孝騫黯然一嘆,果然甜頭給得太多了,都夠買他們的命了。

  蕭光敬被趙孝騫扔在館驛里不聞不問,倒是錢仲深這幾日總是派人匯報蕭光敬的行蹤。

  這廝去州橋胡吃海塞了,這廝去御街購物了,這廝去勾欄院看戲聽曲了,這廝給一個扮女裝的男戲子打賞了不少…

  嗯?好像混進了什么奇怪的東西。

  趙孝騫對遼使漠不關心,按照原計劃,繼續晾著他。

  他關心的是槍管里的膛線,這才是他立世的資本,保命的殺手锏。

  劉阿大和孫慕僧確實對得起每月二十貫的工資,三天后,他們居然真的造出了兩根帶膛線的槍管。

  趙孝騫認真檢驗后,兩根槍管都合格了。

  至于其中的過程…可謂非常艱辛了,兩位大國工匠都快熬成斗雞眼了,才堪堪造出了兩根。

  接下來便是其他零件的組裝,輕車熟路之下,趙孝騫很快造出了一支帶膛線的燧發槍。

  算得上這個世界的第一支了,也許真正的熱武器時代由它而始。

  帶上陳守等禁軍出城,趙孝騫在城外找了個僻靜無人的荒野,四百步外試槍,準頭有點偏,但射程達到了。

  于是換成五百步,六百步…

  帶膛線的燧發槍射程果然犀利,比原來的燧發槍的射程提高了一倍不止。

  最終確定的有效射程是五百步左右,相當于前世的六百米開外。

  兩軍對壘,六百步的距離,一輪輪齊射的話,足夠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了。

  確定了結果后,趙孝騫由衷地舒了口氣。

  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他終于有了底氣。

  “陳守,回城進宮,我要覲見官家。”趙孝騫吩咐道。

哎呦文學網    世子穩重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